'八月十五杀鞑子'乃革命传说 百姓自愿剃发易姓

作者:李夏恩,本文为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住,记住八月十五日。没有哪个中国人会忘记八月十五日,因为它是中秋节。这个节日总是与团圆喜庆、美味佳肴联系联系在一起,当然还少不了月饼。月饼可以有很多种馅:豆沙、玫瑰、枣泥、莲蓉、蛋黄、云腿、韭菜鸡蛋、鱼香肉丝、麻辣牛肉……甚至可以是五仁馅的,但即使口味再重,恐怕也没有哪个人从千奇百怪的月饼馅中品尝出血腥的味道——但这血腥的味道却如幽灵一般,曾经萦绕在中秋佳节的缝隙里,时而出来滋扰一下儿沉溺在节庆气氛的人。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想象如下一个情景。那是在1366年,蒙元顺帝统治下的至正二十六年,中国的某个小县城里,一个剃光了头顶,却在两侧留着辫子的男人,在中秋节这天沉默地嚼了几口月饼,却嚼出一张小字条。在看过字条后,他漠然出门,和其他看到字条的人一起,闯进蒙古士兵的屋子里,用那把规定十家才能用一把的菜刀,切瓜剁菜般地将蒙古兵满门抄斩,然后又提着血淋淋的刀去将那些剩余蒙人赶尽杀绝。而这一切,只是因为月饼里的那张小字条上的字:“八月十五杀鞑子”。

“八月十五杀鞑子”是有关中秋节的民间传说中最血腥也最贴合历史背景的一个。因为它涉及到一段真实的历史。1366年确实在各地爆发了一场反抗元朝暴政的大规模起义。再过四年,元朝灭亡。有这样一个月饼里藏着“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奇故事,就像秦末陈胜吴广的鱼腹藏书的“大楚兴、陈胜王”,或是比这个故事早几年的从疏浚黄河挖出独眼石人,背上刻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一样,将起义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更何况根据传说,发明这个月饼藏字的人,正是在民间有神机妙算之称的神秘军事刘伯温,更让这个故事具有了几分机智谋略的味道。

尽管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甚至没有像其它谣言谶语一样被赋予某种神怪灵异的光环。但“八月十五杀鞑子”与前两者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它在“事发”后竟然毫无记载。“大楚兴,陈胜王”早已通过《史记·陈涉世家》流传千古。“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也记载在元末明初人叶子奇的《草木子》卷三之中,并且有明一世一直流传不绝,无论是官方钦定的《元史·顺帝纪》,还是民间小说《皇明英烈传》,一直到明末钱谦益尚在追思前朝的《国初群雄事略》中记载此事。然而作为一段流传至今且脍炙人口的重要历史记忆,竟然从元至明再到清代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确实令人讶怪。

  崇祯十六年绣像本《皇明英烈传》

但也许并不奇怪。最简单的答案往往也是最正确的答案。那就是,这个所谓的民间传说完全是编造出来的,在1366年根本没有发生过往月饼里藏“八月十五杀鞑子”字条的故事。连带这个传说所提到的那些“十家只用一把菜刀”和“十家供养一个蒙古兵”的“元代统治者的惨酷和灭绝人性的行为”也是子虚乌有。经历过元末大乱的叶子奇是最有资格发言的人,他本人也在《草木子》里写道:“元朝自世祖混一之后,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轻刑薄赋,兵革罕用,生者有养,死者有葬,行旅万里,宿泊如家,诚所谓盛也矣”。甚至连老百姓都习惯了穿着蒙古服饰,仿照蒙古习俗剃发留辫,甚至改蒙古姓氏。但蒙古人从未下过剃发令,这意味着老百姓是自觉自愿臣服于新统治者习俗的。等到朱元璋“逐胡元于漠北”之后,登基第一年就不得不下令天下改换汉人衣冠:“初元世祖起自朔漠以有天下。悉胡俗变易中国之制。士庶咸辫发推髻。深襜胡帽……无复中国衣冠之旧。甚者易其姓氏为胡名。習胡语。俗化既久、恬不知怪。上久厌之。至是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頂……其辮发、推髻、胡服、胡姓一切禁止”。元末老百姓就算痛恨蒙元王朝的统治,也远远没有达到要将“鞑子”赶尽杀绝的地步。对大多数人来说,元明之变只是改朝换代,除了服饰姓氏改变一下儿外,生活并无不同。

  明初绘制的尤家祖先容像,汉人却身穿蒙古族的服饰,并且像蒙古人一样剃发留辫

元明之变是改朝换代。但是三百年后明清易代却被当时的士大夫视为天崩地坼的“亡天下”的切齿恨事。在这些明遗民看来,入主中国的异族,乃是“禽兽”、“豺虎”、“犬羊之族”、“猾虏”,总之不能将这些“夷狄”当成人类看待。因此,恰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发泄的怒气那样:“夷狄者,歼之不为不仁,夺之不为不义,诱之不为不信。何也?信义者,人与人相与之道,非以施之异类者也”。

因此,在这种理念之下,“杀鞑子”在有清一代,也成为了理所当然,甚至大义所在的事情了。但这仅仅解释了“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下半句,上半句又从何而来呢?为何一定是“八月十五”呢?这个日子除了中秋节之外,还有什么特殊的呢?难道仅仅是想要趁夷狄们欢度佳节时趁虚而入吗?还是另有隐情呢?

“八月十五”确实不仅仅是个节日。对清代一些人来说,它还暗藏天机。“八卦教”是清代流行的众多秘密教派之一,从广义上来说,是大名鼎鼎的异端教派白莲教的支派,从这个教派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八”对它有极为特殊的含义。而该教派秘密流传的“天书”《三教应劫统观通书》即有“八月中秋,中秋八月,黄花满地开放”之说。这段话也许出自唐代造反领袖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过更有可能是全真七子之一,大名鼎鼎的仙姑孙不二的一首含义模糊的偈语“绿叶漫天长,黄花遍地开”(《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女仙传》),但无论如何,它与“八月中秋,中秋八月”放在一起再加以解释后,就成为了造反的信号。

于是,在1813年,八卦教头领林清等人根据这句话推算,认为这一年的闰八月乃是教义中的“红阳末劫”,弥勒降生,于是率众造反。这支在“天书”率领下的队伍甚至依靠内应的太监攻进了紫禁城,还在隆宗门的匾额上留下了一个箭头。但是非常有趣的是,因为在位的嘉庆皇帝认为这一年闰八月不吉利,所以特意下旨将闰八月改为闰四月,于是,林清他们从一开始就选错了时辰,也因此教派几乎被一网打尽。但“八月中秋,中秋八月,黄花满地开放”的传言却流传下来。并且与“杀鞑子”合流。但它们仍然在等待出头之日,兴风作浪。

时间并没有等待太久,晚清的混乱为它们重出江湖撕开了裂缝,几乎是历史重演一般。1898年,芦汉铁路在修至涿州时,突然掘出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一条谶语,写着:“这苦不算苦,二四加一五;满街红灯照,那时才算苦。庚时远方去,紧防黑风口;电线不长久,江山问老叟。二四八中一群猴,大街小巷任他游;西北出了真男子,只见男子不见猴”。

这段话今人看来莫名其妙,但对晚清时人来说,却是不折不扣鼓动造反的逆书。碑文中的“猴”,也就是“猢狲”,影射的正是窃据中国的满清胡人。只见“男人不见猴”,就是说当这个男人出现后,满清胡虏将被赶尽杀绝。至于这个所谓的“西北真男子”,也就是秘密教会文献中的“西北真主”,“西北”在八卦中属于“乾位”,而当时占据直隶京津等地的义和团正以“乾字团”的势力为最大。碑文上当然也记载了造反的时间:“二四加一五”—二四得八,一五即十五——八月十五。

  义和团成员遭斩首

这条碑文被记载在时人杨典浩的《庚子大事记》里,但这并非唯一的传言。一份《义和团揭帖》里也记载了几乎同样内容的碑文,并且指出具体地点是涿州邓家窑,这份揭帖还记载说慈禧太后在宫里扶乩请仙,神灵降下的乩语中也有:“甲子必来到,壬子不算苦,二四加一五,遍地红灯照”。天津也有类似的传说,但不是碑文,而是一位自称“卧仙”的神秘人物的题记“这时不算苦,二四八中五,穷民无岁月,富贵无米煮”。

就在“二四加一五”的传言纵横四处之时,“八月十五杀鞑子”传说的另一个主角也闪亮登场。1900年5月初,北京城开始喧传“在温泉山煤洞中,掘出前明刘青田所书石碑一方”。刘青田即是刘伯温。碑文中称“庚子三春,日照重阴;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合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至于五百年前的刘伯温是如何算出晚清与西洋列国签订合约之事,没有人关心,但这道碑文却很快被北京各家刻字铺刊刻刷印,流布大街小巷,因为根据坊市传言:“此谣一传,遂有天兵天将八月齐降,重阳灭尽洋人,神仙归洞”。除了这块碑文之外,至少还有两块被归在刘伯温的名下。

于是,在1900年这个众神狂欢、预言齐飞的世纪末里,“八月十五杀鞑子”和他的创造者,能预知五百年的刘伯温终于聚首了。尽管这场变乱很快被镇压下去,但刘伯温创造“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却流传下来,并且根据刘伯温扶助朱元璋灭元建明的生平,再加上“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吃月饼的习俗。制造出这样一个看似古老的民间传说。

但这个故事并没有完结,它既然一次又一次地在时空的缝隙里挣扎出来,就必然会找到时机将传说化为现实。晚清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号召的革命党人,乃是朱元璋忠实的粉丝。他们一再希望朱元璋驱逐胡元的功绩能够在自己的身上重现。1911年革命党人的武昌起义正是对“八月十五杀鞑子”传言用行动进行的一个回应。当时的武昌城里喧传“八月十五杀鞑子”,致使湖广总督瑞瀓下令驻扎新军提前过中秋,并且严加戒备。

尽管革命最终没有在八月十五中秋节(10月6日)爆发,而是在中秋节的四天后后的10月10日才姗姗迟来。但起义的革命党将士却很愿意履行“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后一半。当时在武昌的革命党人胡石庵在他的《湖北革命实见记》如此写道:“抄没军士见满人,皆目睁眉竖,无一得活者。目下尚到处搜杀满人未止。且言宝英有女就戮时,哭曰:‘我等固无罪,但恨先人虐待诸君耳。’又一老妪曰:‘诸君杀我辈何益?我辈固无能为业,何如留我辈以示宽宏?’然军士皆不听,卒杀之。”

  辛亥革命汉口之战中,清军尸体被狗啃食

但就像民国初年来华的日本学者桑原骘藏对中国人的评价那样“时间具有软化一切的魔力。”所有的历史都将被漫长的时间腐化销蚀,只剩下被制造出来的传说被流传,或者像月饼一样被吃掉。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