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我们给自己编故事,只是为了更安心地生活。---Joan Didion

人为什么对自己的人格(希金斯,自诩为礼貌的绅士,其实粗暴、歧视女性、控制欲强)茫然无知?

弗洛伊德的解释:压抑或许是罪魁祸首,自诩为有修养的英国绅士,而不是自我洞察看清真实自我,这样能免遭巨大的精神痛苦。

适应性潜意识对此有一个简单的解释:多数人的习惯特性、品质、气质都属于适应性潜意识范畴,人们无法直接感知,所以只好通过其他渠道构建自我人格理论,与其说,这种理论构建是受压抑和逃避焦虑的驱使,倒不如说,纯粹是受到自我连续叙事(不能接触无意识人格)的构建需求驱使。

适应性潜意识自我与意识自我,两者对于回应社会时都有固定模式,因此,单讲“自我”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这种差异受到心理学领域中人格理论的普遍忽视。

第一节何为真实的自我

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指决定一个人“特定性为和思想”的一种心理过程。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冲突、妥协,从而对“我们是谁”做出了界定。

近年来,人格研究的主流方向是特质理论,该理论试图对人们共有的某些基本人格特质进行独立研究。人格特质理论很少研究人格特质起因,更多是对人格测量结果的定量分析。比如大五理论。研究发现,在人格特质差异形成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占到20%--50%的比例。 与上述研究相比,后现代主义学派认为,根本不存在单一的、连贯的人格或自我,在他们看来,自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文化、角色扮演及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米歇尔和国王的新衣

米歇尔研究发现,没有哪一种研究取向能够完全符合人格研究的黄金准则,即奥尔波特提出的带有某种确定性去预测人们的实际行为。米歇尔发现,人格特质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强。他进一步分析认为,人格心理学家低估了社会情境对行为的影响程度。社会情境对行为产生强有力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个体差异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差异是最好的行为预测期器,社会心理学家则投注在社会情境的本质和人们的理解方式上】

米歇尔认为,与其将人格看成是归类人的静态特质,不如将其看成一组独特的认知-情感变量,用来决定人们解读情境的方式。

其他人格理论更多地侧重自我的意识构建,在作者看来,最好将米歇尔的认知-情感系统看成是适应性潜意识的一部分。

两种人格:适应性潜意识和意识自我

作者认为,人格存在于两个地方:适应性潜意识和意识构建的自我。适应性潜意识符合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包括解读社会环境的一些独特方式,以及引导人们行为的稳定动机。但是,意识自我也符合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由于人们无法直接接触自己的潜意识特质和动机,所以通过其他渠道构建一个意识自我,包括个人经历,可能自我,外显动机,自我理论及关于

感觉和行为诱因的信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意识自我和潜意识自我并不相符,两者看上去是相互独立的。这就表明,通过两种人格就可以预测人们不同的行为。适应性潜意识更可能对人们失控的、内隐的反应产生影响,意识构建的自我更可能影响人们审慎的、外显的反应。【遇到意见分歧时,是否要争论一番,下意识的快速决定受到无意识需求(权利和归属感的需求)控制,但是否邀请他人共进晚餐,这受到意识层面的自我归因动机的控制】

人们不能直接观察他们的无意识特质,所以必须尝试采用间接手段来推断这种特质,从通常意义上讲,对适应性潜意识的本质做出准确推断,对我们更有益。

第二节为什么我们很难了解自己

大量研究表明,适应性潜意识能够运用稳定的、具有典型性的方式对周围环境做出回应,它符合奥尔波特对人格的定义。

潜意识的“假设”判断

米歇尔认为,人们拥有一组独特的认知-情感变量,以决定我们回应世界的方式。“人格中介系统包括五个部分:编码(对自我、他人、社会情境的解读),对自我与社会世界的期望,情感与情绪,目标与价值,能力与自我调控计划。简而言之,人们会把自己设想成不同的角色,以决定他们对某种特定情境的回应方式。【五个变量,每一部分都带有适应性潜意识的特征】

对孩子的情境观察表明,特质论的研究用处不大,因为:

1、孩子的攻击性取决于他们解读情境的方式;

2、孩子对情境的解读会随着时间流动形成固定模式;

3、孩子们是通过适应性潜意识去解读情境的。

扫描模式:习惯性可进入性

用适应性潜意识辨别信息的一项标准是“可进入性”,这种扫描模式使人们快速而高效地对社会情境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我们越是可进入那种类别,我们对此方面的信息就越敏感,对敏感信息的获取速度极快,意识通常察觉不到。(一些人对诚实敏感,一些人对幽默,等等,见到新朋友,我们更可能习惯性的可进入某种特定类别)

移情:新旧交替

学术界将弗洛伊德对移情(婴儿时对父母的感觉转移到他人身上)的发现称为最具独创性的发现。

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移情看作无意识的社会信息处理系统,将移情看作是日程生活的正常化运作,她主张,我们对他人的心理表征,与其他“习惯性可进入”类别一样,能迅速深入脑海并称为习惯可进入的类别,用来了解、评价新认识的人。

安德森研究发现,如果人们新认识的人跟自己心目中的重要人物很像,对此人的评价也与对重要人物的评价类似,即使人们并未意识到,目标者与自己心目中重要人物的特征有哪些相像。

依恋的运作模式

研究者对成年人的依恋模式进行研究,他们认为,人们在看待重要的过去关系时,例如与父母的关系,会采用习惯性的方式,这使他们不能正确地理解自己在当前关系中的行为,尤其在与恋人的关系中。

双重动机与目标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归属感、成就和权利的需求属于人格的范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动机是适应性潜意识人格的重要部分。内隐动机生成于童年时期,之后逐渐变成自动的、无意识需求。

主题统觉(潜意识动机)和自陈量表(意识动机)测试之间毫无联系,但结果都有效。无意识动机与意识动机相分离,比如依赖需求中,外显的、有意识的依赖测量中,女性评分高,而无意识的依赖测量中,男性的评分高。

我们看自己和别人看我们一样吗?

如果我们有双重人格,无意识人格和意识人格,两者都会诱发个体的行为,那么,别人是如何了解我们的?我们无意识的、无控制的行为会反映我们的内隐动机和特质(例如对归属感的内因需求),而可控制的、审慎的行为则反应我们的外显动机。但从某种程度讲,人们似乎可以留意到他人适应性潜意识的外显行为(比如一个人说自己害羞,但他却是个聚会狂),正所谓旁观者清。

人格的自我评定,以及他人对自己的人格评定,两者的相关性并不高,这种相关度,部分取决于人格特定,比如内外向,观点通常较为一致,但责任心等通常分歧较大。

还有研究表明,人们对他人行为的预测,要好于对自身行为的预测,比如慈善买花,比如献血。

人们为什么不能准确预测自己的行为?

1、我们往往“自命不凡”,且认为,自己比普通人更加道德;

2、在预测自身行为时,我们更多地根据自我人格的特质,而忽视了环境的限制,此外,内部信息还无法准确概括人格,所以当然不完全准确。

第三节不可靠的自我界定

独立于适应性潜意识人格外的意识自我,本质是什么?

麦克亚当斯曾经对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部分进行研究,即人们构建的关于自我的生命叙事,人们对过去、现在、将来所做出的连续性叙事,这些叙事的主要功能室将自我的各部分整合成连贯一致的同一性整体,这种同一性整体具有长期稳定性,且随着时间变化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研究结果显示,这个审慎的系统将自我的各个分散部分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连贯的叙事。

麦克亚当斯认为,生命叙事与客观现实不是完全一致的,也不需要一致,与其说,它们是以事实为基础对客观历史进行叙述,倒不如说,它们是对生命的解读。一个好的生命叙事有哪些方面组成,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它由多少事实依据。

很多理论学家指出,针对人们应该或可能成为那种人,意识构建非常重要,人们会有三种自我构建: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可能自我,这些构建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总之,当人们描述自我人格时,通常会陈述他们对自我的意识理论和构建,而这可能与适应性潜意识的特质和动机有分歧。

第四节自我究竟源于何处

有证据现实,适应性潜意识的某些性情,例如气质,具有遗传性,当然也受到文化和个人经历的影响,适应性潜意识的一个特征是自动化,将意识构建变为自动化的方法之一就是反复多次运用。人们并非生来就具有“如果-那么”模式,也没有心理学家所讲的“习惯性可进入”,这些都是通过频繁使用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第五节积极的自我和消极的自我

研究认为,人们一旦发展出一种自我的意识理论,就很难再否定它,我们会更多地注意到意识理论而不是潜意识指导下的行为发生的频率。

无意识自我与意识自我不一致会造成什么后果?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学生的无意识和意识目标进行测量,目标相对一致的学生,精神状态提升很快,而不一致的学生,结果正好相反。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