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对初中生学习化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若干思考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有趣易学。”对于性格活泼、好奇心强的初中生,初中化学教学本应该轻松、和谐、有趣、易学。但是,我个人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有许多问题充斥着初中化学教学,令初中生感觉化学学习困难重重,止步不前。这些问题,是初中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而产生的消极学习现象。它制约着初中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化学知识、严重地阻碍了化学教学的正常进行,不但影响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而且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初中化学教学,急切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形式

1.厌学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高强度或长期持续枯燥学习活动而导致的学习能力降低,学习效率不高,错误率增大,兴趣下降。例如新教材中淡化了酸、碱、盐的定义,如果教师仍按照老教材的要求,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做到滴水不漏,学生甚感烦躁,丧失学好化学的信心,如不及时注意调整教学,就会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消极抵触情绪,甚至对化学产生厌学。

2.依赖

化学教学中,虽然教材给予了学生许多“活动与探究”的机会,但是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老师对化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实验探究示例。教师也津津乐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和简单的演示实验。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束之高阁,创造潜能被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来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体会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有些学生害怕艰苦的脑力劳动,缺乏意志力和毅力,造成了意志薄弱的心理缺陷,当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就会退缩不前,丧失前进的勇气和信心,表现出不良的行为习性。

3. 急躁

(1)没弄清题意,没认真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有没有隐含条件、需要求什么问题等,就开始解题。如把要求写物质“化学式”的写成了“名称”,把“不属于物理变化”的看成了“属于物理变化”等。

(2) 没进行条件方案选择,没有从以往的解题经验中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

(3) 被已知条件蒙蔽假象,未能采用判断和准确的推理,不会从题目信息中找出有用信息。

(4) 忽视对化学问题解题后的思考、反思,包括“该化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好?是否有其他的方案?能否推广做到知识迁移等等。”

4. 自卑

主要由于某些学生智力水平较差,或学习方法不当,或努力程度不够,考试屡考屡败,形成严重的失落心理。久而久之,产生颓废、畏惧和焦虑等情绪,心理上形成“学习化学是痛苦”的想法。“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在他们身上时常得到验证。

5.重结论,轻过程

忽视教学过程,偏重教学结论。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仅是对答案,很少见到学生间有对化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探讨;从教师方面来看,也存在不自觉地忽视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过程;从家长方面来看,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初中生化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化学问题,无法联系生活,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无

法深刻领会结论,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等能力得不到提高,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得能力得不到发展。

二、 初中化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形式和一切事物发展规律一样,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

1. 在化学教学中,它以学生生理、心理素质以及原有化学素养(包括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差异呈现出来,这种差异既对学生自身化学发展水平产生作用,又形成学生间的心理差异,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则是由心理差异的非正常发展而产生。例如:在讲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由于本章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特别是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变,是学生以往从不考虑的,而今却要分清它们,并能在解题中体现他们的应用,学生感觉不少知识难以理解和解题难以理清思路,因此出现了畏惧、逃避等做法。

2. “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单一,片面追求平均分、升学率,题海战术等使得教师和学生都疲于应付。

3.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僵化,缺乏针对性、趣味性、灵活性,对暂时落后的学生冷淡或有伤害学生自尊的言行,都可直接促成学生学习困难等问题的形成。

4. 学生群体间的不良感染因素过多或不良的教学环境也会促成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形成。例如:所在班级的班风、学风较差,班级凝聚力和敢于向困难挑战的氛围不强等。 如何引导初中生克服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增强化学教学的吸引力?我觉得必须转变现有的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方向上,培养并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无穷乐趣,上升为爱学、乐学之境界。

三、解决学习中存在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育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学生是有个性的人,他(她)的活动受到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地活动须以某种

兴趣作先决条件。有了兴趣,化学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 情景增趣

如:讲到“空气污染”时,上课开始,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先投影两副画面,一副是蔚蓝天空的美景风光,一副是重工业区上林立的烟囱里冒出的滚滚黑烟,问题:如果你选择生活区域,喜欢哪一幅画面?不喜欢的原因又是什么?这样通过实际的直观演示,丰富学生的感性

认识,使学生理解“空气污染”的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识的探求。

2. 故事增趣

故事是用口语化的艺术语言来表达的,它有内容,有情节,形象生动,学生们一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还能起到增强注意力、丰富想象力,激发好奇心的作用。如果化学教师不失时机地讲讲一些小故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在讲“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先讲古时有一古泉,人们用铁锅取此苦泉水来烧,久而久之,铁锅变成了铜锅。故事结束时,我发现同学们都睁大了好奇的双眼,渴望知道为什么。我紧接着指导学生做铁置换硫酸铜的实验,同学们兴趣很高,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学习目的的强化教育

1.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化学的学科价值,懂得为什么要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明白化学的悠久历史,明白化学与各门学科之间的渗透,明白化学在人文素养、医学、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如用质量守恒定律反驳“水能变成油”的谬论。

2.学习化学的现实性

让学生明白当前的化学学习与自己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能力增长的关系,这就取决于他的信念、理想、价值观,目标越高尚,理想越远大,则行动中越有高度的表现,使其主动积极地投入化学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积极地学习态度

1. 奉献爱心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化学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教师更应该主动关心他们,听听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化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诚挚的爱心。

2. 树立榜样

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度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化学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例如:化学家诺贝尔、门捷列夫、侯德榜等人物;二是要引导学生向班级中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3. 创设环境

加强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同时开展“一帮一”“互帮互助”的活动,使学生有一个“关心、理解、支持”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4. 教学过硬 以知识为基础,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中的第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体验通过学习获取知识的无穷乐趣。

(四)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敢于竞争的勇气

1. 磨练意志

意志在经受挫折和战胜困难中得到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化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得努力,在独立思考中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喜悦,使他们从中看到自己的力量。

2. 竞争机制

开展各种化学小竞赛活动,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在竞争活动中“比、学、赶、帮、超”。

(五)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整

在化学知识教学、能力训练的同时,要进行化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解决方法等的指导,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手段的影响能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在备课时,教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考虑,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会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轻松、缩小学生心理上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使学生得到及时的疏导和合理的调整。

身处一线的化学教师,除了增强细心和耐心,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外,自身要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改进教学方法,谋划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挑战,这样才能取得教学的最大成功。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