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精准扶贫

3月31日,国务院扶贫办在兰州召开全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座谈会。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辽宁省副省长赵化明、安徽省副省长方春明、扶贫办副主任陈先德以及山东、湖南、湖北、黑龙江、江苏、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扶贫办主任参与了座谈会,并深入我省临夏州康乐县,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等地贫困村,走访了解建档立卡和帮扶工作进展。

汪洋副总理强调,建档立卡是找对穷根、明确靶向的关键举措,也是用好扶贫资金、提高脱贫成效的重要基础。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的批示要求,不断完善建档立卡工作,做到科学识别、信息准确,真正把宝贵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为精准实施扶贫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汪洋强调,要进一步强化精准,定期核查建档立卡信息,用“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衡量农户贫困程度,新增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要及时纳入,不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剔除,做好部门间数据筛查比对,不断完善精准扶贫台账,做到不错不漏、能进能出、动态管理。要进一步搞好帮扶,用好建档立卡数据,使各项扶贫措施与贫困人口精准对接,切实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严格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做到逐户销号、脱贫到人,新脱贫户在一定时期内可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要建立健全扶贫工作奖惩机制,脱贫实绩突出的要给予鼓励,工作不力、搞虚假脱贫的要严肃追责。

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在座谈会上表示,甘肃将以这次现场会的召开为契机,动员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全面落实汪洋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区的成功做法,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一号”工程来抓,进一步抓实抓好建档立卡等精准扶贫工作,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脱贫攻坚业绩。

王三运介绍了我省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情况。他说,具体工作中,甘肃聚焦精准识别,着力实施“12345”贫困人口识别程序,形成了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的工作流程,突出程序规范、群众参与、结果客观和监督纠错,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地识别和认定扶贫对象; 聚焦精准管理,着力创建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互联的扶贫信息网络,推动贫困识别与帮扶措施精准对接、部门信息与数据平台共享互通、扶贫措施与脱贫成效相互印证,形成精准扶贫全过程、动态化、互证式的管理模式; 聚焦精准攻坚,着力推进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着眼实现攻坚战术、扶持政策精确聚焦贫困村贫困户,研究出台了《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实施意见》,明确了我省脱贫攻坚工程的施工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对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平台建设增强了攻坚指导的科学性、村级挂图强化了脱贫攻坚的针对性、农户台账保障了到户扶持的实效性;

聚焦精准退出,着力落实“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研究制定全省建立贫困人口和贫困县退出机制的《实施细则》,同时着眼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现象,制定出台“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实施办法》,构建起了层层负责的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强化了参与各方的责任心、保证了验收的全面性、体现了结果的真实度,为“真脱贫、脱真贫”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观摩的“陇西经验”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陇西县把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作为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来抓,从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入手,严格把握工作程序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贫困人口识别、贫困调查监测和退出验收工作,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坚持一把手抓负总责,建立健全纵向到底的领导机制。

坚持把建档立卡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了纵向到底的组织领导机构。

在县一级,组建成立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推行脱贫攻坚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整合扶贫工作力量,县委农工部与县扶贫办合署办公,设立县精准扶贫办公室,人员编制由25名增加到40名;各行业主管部门确定一名负责同志和专职业务人员,负责本行业部门数据的审核把关。

在乡镇一级,设立副科级建制的乡镇扶贫工作站,配备专职扶贫站长和10-15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本乡镇各项扶贫工作任务的落实。

在村一级,选优配强乡镇驻村干部、双联干部、村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四支队伍,负责入户调查、信息采集、数据核实等具体到村到户工作。

同时,全面推行县级四大班子领导联乡联村联户、县直部门联村联户联产业和项目的“三联”包抓责任体系以及乡镇干部包村包社包农户的“三包”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有力领导机制。

二是坚持严格程序促规范,建立健全责任明确的识别机制。坚持把摸清底子作为开展建档立卡最基础的工作来抓,取“算、看、查、问、听”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开展“地毯式”排查摸底并进行倒排序,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提供了全面、准确、可靠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贫困人口“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的识别办法和“谁调查、谁负责,谁上报、谁审查,谁审批、谁担责”的原则,尤其突出“民主评选”这一关键环节,通过农户申请、入户调查、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选,并对初选对象和乡镇审核对象进行“二榜公示”,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填写贫困户登记表,并经贫困户、双联干部、村两委负责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以及乡镇包村领导签字确认。在大数据平台建设上,县上与各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全面推行村级初审、乡镇复审、行业部门联审、扶贫部门审核备案的“四级联审”责任制度,每季度都进行量化

评分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精准扶贫业绩综合考核,确保大数据平台信息采录及时准确、真实可靠。

三是坚持加强监测抓核查,建立健全动态管理的评估机制。坚持把动态管理作为精准对象的有效抓手,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贫困监测的意见》和《全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指标核查评估工作实施方案》,配套制定了《贫困监测制度》,采取“户记账、村收集、乡汇总、县评估”的方式和“一月一评估、一季一抽查、一年一总结”的办法,每月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进行跟踪监测,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生产、收入、消费等情况,真实反映贫困户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变化和逐年脱贫等情况,为脱贫销号、返贫挂号、动态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建立了贫困户退出机制,创新推出“八核八推算”的脱贫验收方式(即:一核贫困户生活条件,推算脱贫退出质量;二核道路电力覆盖,推算基础条件改善;三核文化卫生建设,推算公共服务能力;四核合作组织建设,推算带动致富能力;五核学生入学情况,推算教育覆盖范围;六核参保参合情况,推算社会保障能力;七核技能培训情况,推算自身发展能力;八核操作程序规范,推算认定验收结果),全面落实“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在乡镇自验和县直行业部门初验的基础上,组建17个验收工作小组对乡镇自验和县直行业部门初验结果进行抽查核验,确保了脱贫验收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是坚持强化督查严考核,建立健全任务落实的保障机制。坚持以最严格的考核、最严格的问责、最严格的督查推进工作,组建成立17个建

档立卡督导组包乡镇进行巡回督导检查,并配套制定了《督导方案》和《考核办法》,明确了把握的工作程序、关键环节和督导内容、工作要求及奖罚办法,每名成员都有督导工作日志,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各乡镇分别成立了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任组长的2个督导组,对本乡镇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组长的4个建档立卡工作抽查组,对各乡镇、各村和督导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随机抽查检查。同时,制定了乡镇扶贫工作站、村级代办员和驻村帮扶工作队考评办法,按照精准确定考评对象、精准设置考评指标、精准制定考评体系的要求,把精准扶贫业绩纳入全县“三位一体”考核体系,扶贫业绩占到了年终考核成绩的60%以上。充分发挥考核导向作用,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先后对89名扶贫业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进行提拔重用,激励干部在扶贫一线干事创业、成长成才。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开展以来,定西市安定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致力脱贫攻坚、加快转型升级、建成小康安定”的总体要求,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细化管理、扶贫资源的精确化配置和贫困农户的精准化扶持。

一是严格标准,精准识别“定对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贫困线标准,采取一核家庭收支状况、二看生产生活条件、三比收入住房财产、四评

议(农户申请、小组初评、村两委审议、村民代表决议)、五公示(村级公示、乡镇公示、县级公告)的程序办法,对申请农户进行了“过筛式”的调查核实,并探索推行了“五必进”、“六不准”工作法,即对五保户中有安全住房需求的、一二类低保户中有安全住房需求的、三四类低保户中符合国家扶贫标准的、因病因灾因学因残致贫返贫的、收入低于当年国家贫困线但在建档立卡时遗漏的五类农户必须纳入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对整户外出两年以上有固定收入且土地撂荒或流转了的、城区镇区有商品住房或经营门店的、属现任村干部家庭的、户内有财政供养人员的、拥有小轿车或大中型营运车辆的、经商办企业的六类农户不准纳入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进一步摸准夯实贫困户底子,切实解决“扶持谁”的问题。

二是健全机制,精准管理“靠责任”。建立区四大班子领导包抓乡镇包抓贫困村责任制,整合区、乡两级扶贫双联工作力量,配备了专职扶贫工作人员;向135个贫困村和157个非贫困村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员1107名,充分发挥精准滴灌的“管道”作用。与19个乡镇、22个区直有关部门签订了脱贫攻坚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了开放式电子台账,制定印发了督查推进落实手册,形成了“一书一账一手册”的工作落实责任体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采集、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完善大数据平台信息采录村级初审、乡镇复审、行业部门联审、领导小组审核备案“四级联审”制度;制定出台了“1+6”精准扶贫考核评价办法,把贫困人口减少、贫困面降低的“减法”和贫困人口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的“加法”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形成了有利于精准扶贫的工作导向和制度约

束,进一步靠实了区四大班子领导、乡镇党委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驻村帮扶工作队、双联包村干部“五级责任”,切实解决“谁来扶”的问题。

三是强化措施,精准内容“建台账”。紧紧围绕省、市“1+17”、“1+16+5”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和“水路电房、输加种养、教培文卫、迁保贷商”16字诀,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公共条件改善、能力素质提升“五大攻坚行动”,累计完成农村供水工程5.75万户,饮水安全工程覆盖率达到90%以上,83%的建制村通了水泥路,改造农网1949公里,农村危旧房改造2.43万户;135个贫困村中,以马铃薯、玉米、蔬菜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占比达到85.3%,畜禽饲养量达到71.5万只羊单位,产业合作社覆盖比为77.8%。紧盯“853”挂图作业,在村级台账方面,围绕扶贫政策落实、脱贫指标完成、贫困对象进出和特色创新工作,建立了印证性、程序性和创新性村级工作台账,实现了对贫困对象项目需求、脱贫计划、帮扶措施、脱贫成效等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在户内资料方面,采取“一核对、五统一”的办法,通过推行“互联网+”手机二维码扫描识别技术,对贫困对象的各类信息及时核对,做到农户实际情况、户内“三本账”、“853”作战图、村级五类档案、大数据平台“五统一”,实现对贫困户信息的即时查询和实时管理,确保精准扶贫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切实解决“扶什么”的问题。

四是致力攻坚,精准施策“开良方”。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按照“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的要求,坚持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为每户贫困户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措施,着力打好“1+2+X”三套组合拳(“1”即针对主

要致贫原因落实帮扶措施,“2”即针对次要致贫原因落实帮扶措施,“X”即根据贫困户其他脱贫需求,落实1+17”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努力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切实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对缺技术的,采取“政府下单、农民点菜、部门主厨”的方式,让贫困农户重点掌握1-2门实用技术,力争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户;对因学致贫的,通过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中高职学生免学费、发放助学金等优惠政策减轻贫困户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确保完成学业;对因病致贫的,通过提高合作医疗报销比例5个百分点、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落实大病救助、申请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贫困户看得起病;对缺资金的,通过落实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扶贫互助资金贷款、小额信贷、“双联”惠农和“中和农信”基金等贷款资金,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难的问题;对居住偏远、交通条件落后致贫的,通过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发放补助资金等政策进行易地搬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五是规范程序,精准脱贫“重实效”。坚持“脱贫销号、返贫挂号、动态管理”的原则,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的程序,由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及乡(镇)村干部进村入户逐项核查,对照脱贫退出标准测算指标得分。对得分在80分以上的贫困户,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村两委和驻村帮扶工作队核实一榜公示、乡镇政府复审二榜公示无异议后,报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抽查核实、审批认定并进行公告,做到贫困退出各环节工作程序严谨、操作规范、公开透明。严格落实“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切实做到干部签字负责、群众签字认账,一级对一级

负责,层层审核把关,防止“被脱贫”和“数字脱贫”。对符合脱贫退出条件的贫困户,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采取“四优先”工作法,将收入高的、住砖瓦房的、子女完成学业的、家庭成员中无重大疾病的四类贫困户优先作为脱贫退出对象,确保退出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切实解决“如何退”的问题。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