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组成

第20课 土壤的组成

一、教材分析

土壤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环境之一,它和生物、水、空气等一起构成学生应该了解的周围自然世界最基本的领域。本单元在内容上,以土壤本身的特点和土壤重要性作为探究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开展定性观察、实验和动手制作探究活动,学习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关于土壤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先用观察的方法了解土壤分布和土壤颜色,再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土壤组成。其中第18课以“哪里有土壤’为切入问题,驱动学生研究土壤的分布,知道土壤广泛覆盖地表。第19课 以网络课堂的形式,鼓励学生采集和了解当地土壤,并与祖国其他地区的伙伴进行跨地域的交流,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第20课〈 土壤的组成 >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土壤的组成,加深对土壤的认识。在科学知识方面,主要包括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知道地球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知道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了解不同质地的土壤,说出沙土、黏土和壤土等不同土质的特征。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单元着眼于指导学生对土壤进行收集、观察、实验、归纳概括、比较分类、查阅资料和研讨交流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样本、观察、记录、实验、分类、归纳等探究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方面,学生在探究身边的土壤等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保持与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了解土壤与生态及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强保护土壤的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并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因为一二年级没有什么自然课,科学课,所以学生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土壤一课,学生在前两个课时,18课〈哪里有土壤〉和19课《网络课堂:家乡土壤的颜色〉,对土壤在哪里采集, 并如何记录采集土壤标本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土壤在平时的生活中随处可。特别通过19课,学生已了解到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颜色的土壤。也学会了记录采集的土壤标本的基本常识和注意事项。而且通过网络课堂,学生发现到我国土地之多变。更能激发学生对土壤的探究兴趣。为学生探究土壤的组成做了一定的铺垫。

三、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土壤是颗粒、空气、水和腐殖质的混合物。

(2)、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2.能力培养

(1)通过对土壤标本的观察,学习科学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2)运用沉淀的方法分离土壤的不同成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土壤的组成。

2.难点: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

五、教学准备

事先采集的土壤样本(每组一份) 、白纸(3张)、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放大镜、小塑料汤匙、纸巾、抹布。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主题:为了更好的研究,昨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花园的不同地方采集了三种不同的土壤,分别装在了一号、二号和三号烧杯里。关于这些昨天采集的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板书并分类。如:土壤里有些什么东西?土壤有水份吗?土壤有树叶吗?

(3)、 那么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的组成。(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以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并提示学生这可能与土壤的组成有关,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

2.、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土壤

(1)、谈话: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两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

(2)、活动任务和要求:一是认真细致的科学观察态度,二是明确观察内容——土壤的组成,三是把自己在观察土壤标本时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写清楚土壤标本的相关信息(如采集地点)。四是学生可以通过眼看、手摸、鼻闻等活动,也可以借助放大镜等工具,获得关于土壤的知识。五是同时做完观察后要养成把实验台和个人卫生要搞好。

(3)、学生分组活动。

(4)、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哪组的发现或记录更有价值、特色)

(设计意图: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体会两种观察方法的不同结果,知道工具的重要性,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另外,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所看到的情况,并采用各种方式做一份有特色的观察记录,进一步深化土壤的表象特征 。这时学生不难发现土壤中含有土壤颗粒、动植物残体{腐殖质}、水等物质。通过这活动,教师再引导总结,与学生形成“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活动二:研究土壤的成分

(1)、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做一做下面这个实验,看它是否对你了解土壤有所帮助。投影: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

(2)、实验步骤:

①、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②、将土块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过程中用纸巾包住另一些土块,用手使劲握一握,再摊开纸巾,纸巾上面留下了什么?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③、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

(3)、注意事项:

①、土块要轻放。

②、搅拌要彻底。

③、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

④、始终要仔细观察,记录下每一步骤看到的现象。学生阅读此资料后开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1,观察土壤标本,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土壤的组成,但对土壤组成成分的认识仍不深刻。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土壤组成成分的认识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土壤的组成,利用探究实验达到认识土壤组成的目标。同时,这项活动的设计意图不局限于让学生发现土壤的组成成分,还强调让学生经历通过实验方法验证自己的想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活动三:课后拓展指导

(1)谈话:同学们都已经对土壤有了非常丰富的了解。

(2)提问:你知不知道我们这儿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特点呢?适合种植哪些植物?

(3)学生思考、回答。

(4)指出: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来进行研究?

(5)学生思考、回答。

(6)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请教专家等。

(设计意图:学生知道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也学会了采集和记录土壤标本的基本能力,就可以用工具来调查家乡土壤的种类。这既是学生辨别研究能力的运用,也使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土地资源。)

七、板书设计:

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空气 颗粒

腐殖质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