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文章

《东坡题跋》中记载,

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有人用锦囊玉轴装好,视为珍宝。

一个牧童看了画后不禁大笑:牛发力时,尾巴夹于两股之间,画上的牛却摇着尾巴,不合常理。

苏东坡感叹:“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深入“草野”,不耻下问,总能让人受益匪浅。

为治理好兰考的风沙,焦裕禄从群众中学得锦囊妙计;

为改变小岗村面貌,沈浩挨户走访探寻致富的真招实策。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当遇到矛盾、碰到困难一筹莫展时,不妨放下架子、迈开双腿,拜群众为师,向群众问策,找到破解难题的方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以诗明理: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为什么一个人应当具备“每事问”的胸襟?

原因就在于“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断提升知识素养和智慧能力,是一生的课题。

古人曰:“苟非其选,器不虚假。”

一个人如果不符合选拔的标准,就不应授予他官位。

职级职位理应与能力素质相匹配。 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履新的要求,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往往会“打折”,职位与能力不相匹配的情形成为大概率事件。

管理学上就有个著名的“彼得原理”:“每个人在层级组织里都会得到晋升,直到不能胜任为止。”

有的领导干部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以为自己能够“升而知之”,知识和本领会随职务提升而水涨船高,结果心有所系,而力有不逮,许多工作反而没有做好。

越是领导干部越应有“知识恐慌”,道理就是这样。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过去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如今只有学习一辈子,才可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不自觉涉猎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各方面理论素养,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就很难占领知识本领的高峰,也就很难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曾援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先生的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以之提醒领导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对领导干部而言,只有不断储蓄好个人的能力账户,方能用源源不断的才智活水,托起干事创业之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能力素质中,最见火候和功夫的,是面对矛盾的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抗击压力的承受力。

改革年代、转型区间,矛盾重叠、问题交织。

解决棘手难题,没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行,没有“政善治,事善能”的能力也不行。 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别人的经验也不能照搬,许多事情要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的能力。

做好工作的关键就在于,在干事中长本事,在历练中变老练。

为什么中国女排能够获得里约奥运冠军?郎平的回答是:通过一天天慢慢地进步,直到登上奥运领奖台。 成就一番不俗的事业,量变的积累至关重要。

提高能力素质,既要有一种紧迫感,又要防止欲速则不达。

我们应从长计议、从实着手,在锲而不舍地学习积累中,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在“千淘万漉虽辛苦”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是长得最高的“草地之王”。

但它的生长过程却很特别:在最初半年里只有一寸高,甚至看不出在生长。

而雨季一旦到来,它就像被施了魔法,三五天时间就能长到一两米高。

原来,雨季前,尖毛草不是不长,而是在向下长:6个月时间,它扎根地下可达28米。

尖毛草向下长,是为了积蓄向上的力量。

这种“向下”与“向上”的辩证法,正是尖毛草给我们的启示: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不能急于求成、好高骛远,而需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练好“根劲”,才能真正脱颖而出,做出一番成绩,走稳向上的步伐。

积极向上,尽快干出事业,得到上下认可,这无可厚非,也再正常不过。

但现实中,却总有少数党员干部找不到向上的方法,也摆不正“向下”的位置。

或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让群众望而生畏,不愿甚至不敢接近;

或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做一些政绩工程、表面文章;

或是作风漂浮、心浮气躁,摸不清情况、看不清问题。

光想着向上,最终结果是步子不稳,不仅不能真向上,反而会有跌跟头的危险。

向下,是为了给向上汲取营养、积累力量;而要上得去、上得稳,也离不开基础的扎实、根系的稳固。 把向上、向下结合起来,让向上成为向下的目的、让向下成为向上的阶梯,学学尖毛草,或许很有必要。 向下,是扎根基层接地气。 尖毛草如果没有向下拼命扎根,就不能尽可能多地吸取养分和水分,最终蓬勃向上。

“涉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见蛟龙”,领导干部的向下,首先是要虚心拜人民群众为师。

如果不能沉下心在基层打基础、练实功、吸营养,很难干出什么成绩。

只有俯身倾听、弯腰观察,才能了解群众的期盼诉求、发展的难题症结,这是接地气,更是长才干。

向下,是放下身段重感情。

毛泽东曾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根扎得够牢、够深,才能获得深厚的支撑。

当年,焦裕禄一句充满真情的“我是你的儿子”,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最终得到群众认可。

向下,就是到群众中去,坐一条板凳睡一个炕,端一个饭碗走一条路。

与群众的距离有多近,决定了你能得到多少支持、收获多少成长。

向下,是脚踏实地解难题。

“行动最有说服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脚踏实地好好干。

向下,不是走过场、贴标签,也不仅仅是调研、考察,更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有”书记谷文昌,全县60多个村400多名生产队长,他几乎都能叫出名字,最终带领大家种下满岛木麻黄,长成防风固沙的茂密森林。

没有这样的业绩,不可能获得“先祭谷公,后祭祖宗”的拥戴,也不可能“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墩墩苗”来比喻年轻干部的成长。

墩苗,正是抑制幼苗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让庄稼能耐得住旱涝、扛得住风雨。

领导干部坚持在基层滚出一身泥巴味、与群众建立真感情,才可能出政绩、得信任,迎来真正向上的成长。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19日 04 版)

眼下,各地换届工作正在陆续进行。

换届到位后,需要做的事情会很多。 到群众中去、到基层一线去,养成多看群众表情的作风和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干部是要为百姓办事的,这本来是很清楚不过的事。

但总有那么一些干部,习惯性地把领导点头当劲头,有意无意置群众的需求于不顾,更有甚者动辄对群众吹胡子瞪眼睛。

这些现象,从走上新的领导岗位时就得时刻警醒,并从骨子里扭转和改变过来。

群众表情是一扇窗,可以看出他们所思所虑。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脸色是心事的流露。

被群众誉为“太行新愚公”的李保国,当初到贫困村推广苹果套袋技术时,从群众茫然的表情中读懂了乡亲们一时半会儿无法接受新技术和无钱买纸袋的心思,于是拿出了自己仅有的5万元科研经费,买来纸袋并且手把手教村民套袋、掌握技术。

群众的脸色是情感、情绪的真实流露,心里怎么想的就会写在脸上,或不解、困惑、迷茫,或无奈、失落、麻木,或激动、兴奋、期盼,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悉心体察,便能读懂他们的所想所忧所盼。

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的表情是重要的信号,这个信号就是干部努力的方向、工作的重点。

群众表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干部的好与坏。

有的干部习惯高高在上,对群众冷漠,群众自然会不愿搭理他,见了面也会脸无表情;

有的干部喜欢做样子,表面文章做得好,群众自然不买账,脸露不屑。

群众的表情是晴雨表、风向标,脸色好看,说明干部的工作做得好,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好;脸色难看,说明工作做得不好,或不够好,而且形象差。

基层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当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后,群众会笑得像花儿一样。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以群众的表情为镜,可以照出我们的差距和不足,看到问题和矛盾,以更好地弥补和改正。

习近平总书记说:“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群众笑了,我们自己干得也更开心。

群众表情是一本书,可以读出他们背后的故事。

“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 人们或许都还记得,多年前曾经轰动一时的著名油画《父亲》,当我们看到父亲那沟壑纵横、满是土色的脸时,我们读懂了衣食父母的含辛茹苦、酸甜苦辣,那张布满皱纹的脸,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父亲》的原型是大巴山的老农民,正如作者罗中立所说,“农民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主体,他们的命运实际上是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的命运。”

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的表情是一本绝好的教科书,从中读懂历史、读懂人生、读懂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进而从内心生出对群众深沉的敬重,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当年,焦裕禄曾大声疾呼:“咱们不能光看领导的脸色,还是要看看群众的脸色吧。”

今天,尽管时代发生深刻变化,但我们仍然应当经常地而不是偶尔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看群众脸色,把读懂群众表情作为自己的基本功。

(责编:王政淇、文松辉)

有人说,人生好比穿衣服,要想穿戴整齐、美观好看,扣子得扣好。

人生总有那么些关键处、转折口、紧要时和危险地,把这些“扣子”扣准、扣紧、扣牢和扣踏实了,才叫扣好了人生的每一粒扣子,才能让人生之路行稳致远。

扣好人生起步开局的第一粒扣子。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青春洋溢、风华正茂之时,正是人生之路起步的关键处,这个阶段得打好基础、抓好养成。

现在社会上、校园里,还是有那么一些年轻人总感觉茫然困惑,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往哪走”“怎么走”胸中无数、心里没谱,更有甚者还贪图享乐、空虚无聊,游戏人生、虚掷光阴。

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人生是单行道,起步错了难免绕弯路、走远路。

上好人生的第一课,确立好人生的起跑线、基准线,才能让起跑成为起飞的开始。

扣好人生失意失落这粒转折的扣子。

人的一生,常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不顺和打击。

碰壁了,甚至失败了,怎么办?

有人灰心丧气、失望彷徨,有人不堪一击、一蹶不振,更有人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这些年,个别所谓“高官”,其贪腐之路越走越远、越陷越深,正是从最初的期望受挫、政治上失意开始,逐步失去志向、失去信仰,最后难以回头的。

人可以被击败,但不可以被击倒。

当一个人碰到困难、失败和过不去的坎时,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痛苦与焦虑中,说不定正蕴藏着人生的华丽转身、精彩转型。

扣好人生得志得意这粒紧要的扣子。

人生最容易迷失自我的时候,往往是得志得意、平步青云的时候。

这时候,鲜花遍地、掌声四起,听到的是赞歌、看到的是笑脸、响起的是“礼炮”、面对的是恭维,很容易变得飘飘然、昏昏然,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甚至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成功的人生,其实一直在做两件事,一是在失败中站起来;二是从成功中走出来。

扣好得志得意这粒扣子,就是要在成绩面前看到不足,在成功面前看到差距,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警觉和自觉,才不会“平流无石处,闻说有沉沦”。

扣好人生“降落”“着陆”这粒危险的扣子。

据说,飞机起飞着陆之时,危险系数最高。

有一种“59岁现象”,说的正是当一个人临近离退休时,容易产生歇一歇甚至最后“捞一把”的心理,没能保持住晚节。 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有一段白恩培的反省画面,他说自己“副部级以上都二十多年了,正部级岗位上也十多年,没想到老了老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同样,李春城也说:“按照通常的退休年龄,这将近一生了,居然因自己的错误这样收场,何其悲哀!” 这都是活生生的案例和教训。

人应当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队、放松不放纵,给自己的人生画一个漂亮的句号,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人生这件“衣服”要扣的扣子很多,但这“四粒扣子”至关重要,它是人生处于关键处、转折口、紧要时

和危险地的把握,关系到人生整件衣服是扣歪、扣松,还是扣正、扣紧,务必慎之又慎。

据传古时北京有位裁缝,无论何人,经他缝制的衣服没有不合身的。

一位当朝御史慕名找他做官服,这位裁缝不着急量尺寸,而是询问御史官龄。

裁缝说:初任高官意高气盛,身躯往往微仰,衣服应后短前长;

任职稍久,在官场经过磨练,意气微平,衣服应前后一般长短;

如果任职久了,则内心装着的是谦逊,身体往往微俯,衣服就应前短后长。

这话颇具意味,用百姓的话讲,就是做官要夹紧尾巴。

事实上,百姓教育子女,亦常说不要翘尾巴,做人做事都要夹紧尾巴。

毛泽东同志就曾对来访的客人回忆:“我小的时候,我的妈妈就常常教育我‘夹紧尾巴做人’。

这句话很对,现在我就时常对同志们讲。”

的确,夹紧尾巴,谦虚谨慎,心存敬畏,做人做事如此,做官亦当如此。

但是夹紧尾巴历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用3年多时间,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守纪律讲规矩开始形成气候。

然而,依然有一些人的思想停滞,尾巴仍然翘得很高,为官行事依然我行我素,甚至不收敛不收手。

有的“聪明人”会藏尾巴,看似规矩起来了,但对群众呼声装聋作哑,坐视小事变大,或者传达学习动静挺大,对苗头和问题却不吭声。

事实证明,悟不透心存敬畏对于党员干部的真正价值,夹紧尾巴很难。

心存敬畏应是党员干部的内在品质,而不是对监督制约的某种恐惧。

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造福,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伦理,是我们党的初心。

拧紧这个“总开关”,才能自觉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敬畏法纪。

也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升华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事实上,权力和责任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既然握有人民赋予的权力,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必须老老实实为公而不为私。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党有党纪,只要权力而不接受约束,三百六十行没有一行允许,何况是引领社会前进的先进分子。

那些以权谋私、恣意妄为的人,到头来没有不栽跟头的。

心存敬畏是党员干部的终身修行,不是什么“从政技巧”。

有的人认为现在上面抓得紧、处理严,所以要小心谨慎、夹紧尾巴,好汉不吃眼前亏,这被一些人视为“生存智慧”,实则是十足的机会主义。

合格的党员干部靠长期身体力行修炼而成,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必须体现在守纪律讲规矩的自觉上。

与组织捉迷藏玩魔术,对组织的谈话函询和关爱一味拍胸脯、“挤牙膏”,刚刚还在学习党规党纪,转头就去践踏党规党纪,自以为掌握了所谓“官场秘笈”,实际是腐朽的封建旧官场做派,不是共产党人的作风,必须坚决反对。

当然,就像保险丝是为了更好地送电、车闸是为了更好地开车,心存敬畏、有所不为正是为了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正事不干、错误不犯”是极其有害的作秀,与党纪初衷南辕北辙,这样的人,迟早要被淘汰。

低头的是稻穗,抬头的是稗子。

谁心存敬畏,并且愿意为国家民族建立功业,谁就拥有了真正的自由,未来海阔天高。

在政治新生态下,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的新风貌新境界:夹紧尾巴做官、埋头踏实做事。

近日热播的纪录片《一带一路》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老挝,每天有许多相爱的年轻人从万象赶往塔纳楞,因为那里有老挝国内唯一的火车站,列车是最受欢迎的婚纱照背景。

浪漫的故事,却有着并不浪漫的背景:从泰国驶来的列车,在老挝境内只跑3.5公里的铁轨。

人们不把火车当作交通工具,而是当作景点,是由于老挝几乎不通火车。

要不了多久,这种情形就会成为历史。

中国企业和工人正在铺设全程417公里的中老铁路。

5年后,从昆明坐火车去万象将成为现实。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到老挝投资,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很多好处,中老铁路这一两国重要的合作项目展示了两国合作的丰硕成果。”

正如老挝国家主席本扬在G20杭州峰会期间所说,帮助老挝实现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梦想,中国这样的行动者至关重要。

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的金句“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激起无数渴望发展的国家和人民共鸣。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制约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并不是什么“文明的差异”,而是有很多阻碍创新的壁垒没有突破,很多隔断要素的沟坎没有通联。

从G20发起的“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到老挝东盟峰会,互联互通都是最重要的议题;

杭州峰会首次将发展问题置于突出位置,德国总理默克尔强调“为此我们通过了一整套行动计划”,德国接任G20轮值主席国后将继续执行这些政策。

中国方案之所以能够得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一致欢迎,就是因为我们讲的是实话,干的是实事。

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作为改变和影响全球治理的最新力量,中国最鲜明的品格之一就是崇尚实干。

从传承至今的“愚公移山”“铁杵磨针”,到新中国劳动者“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气概,中国人不太相信救世主,只相信自己的双手。

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几十年间,“许许多多普通家庭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正是这些点滴变化凝聚起来,才造就了中国的大发展、大变化。

有着如此发展经历的中国,对务实有深切的体会。

西方媒体长期讽刺G8是“清谈馆”,G20问世后为化解危机曾拿出有效行动,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人们对G20期待更高,如果光是每年一聚会,但共识没法落地,难免沦为更大的“清谈馆”。

相比起来,杭州峰会更有“行动队”的特色。

几天的会议,从两年前就开始筹备,所有重要议题都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根据反馈做足了调研。

中国接任G20轮值主席国以来,共在20个城市举办66场会议,其中,部级会议达23场,反复进行细致协调。最后拿到领导人桌面上的,都是切实可行的行动层面倡议。

有人曾把“无力的全球治理”比作长老们在讨论神庙的建造,他们为建筑的风格争吵不休,为诸神的线条各抒己见,却没有人去想如何运输石材、招募工人、筹集经费。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杭州峰会结束了,但“杭州共识”所激发起的行动火种,才刚刚开始燃烧。

将源于实践、着眼务实的“杭州共识”,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的世界自会有更多美好。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12日 04 版)

“不疯魔,不成活”,这句流行语用来形容作家陈忠实,再合适不过。

他沉潜在农村专心著述,不问世事是非,耗时6年时间完成《白鹿原》创作,成功塑造出白嘉轩、鹿子霖等具有深刻历史文化内涵的人物形象,夺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有学者评价《白鹿原》:“一代奇书也。方之欧西,虽巴尔扎克、斯汤达,未肯轻让。”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说得好:“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因为近乎痴迷,所以才能用心专一、精益求精,继而才有惊世之作。

疯魔正是这样一种如痴若狂的专注精神。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终日沉醉于绘画艺术,时常处于“入魔”状态,每每迷恋于创作而忘记其他,人们赞誉他“才绝、画绝、痴绝”。

一次做东请客,请帖都发出去了,他却因忙于绘画,把请客之事忘了。

唐代诗人贾岛,为了琢磨“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诗,时间过去了三年,他不禁感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疯魔”也是一种删繁就简的人生追求。

正像是凿井,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宁精勿杂,宁少勿多,宁专勿滥,深潜下去钻研和开拓,不管过程如何艰辛和漫长,最后一定能开掘出生命的清泉。

陈忠实写作《白鹿原》时给自己立下三条纪律:不再接受采访,不再关注对以往作品的评论,一般不参加应酬性的集会和活动。

正是靠着放下名利、沉潜隐忍的态度,让陈忠实把精力和时间全部用在打磨作品上,最终呈现出惊世佳作。 很多时候,我们羡慕那些成功者,看到他们的成功荣耀和鲜花掌声,却可能忽视了他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乃至巨大牺牲。

明朝的万户,为试验利用火箭飞天,献出宝贵生命。

诺贝尔发明新型安全炸药多次遇险,实验室被炸得面目全非,5个助手牺牲,连弟弟也未能幸免。

莱特兄弟为研制飞机宵衣旰食、殚精竭虑。

正是这种不怕付出、执着尝试的“疯魔”精神,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历史的前进。

虽然他们在某些方面都失败了,但他们绝对是人类探索创新的成功者。 与“疯魔”相对的,是心不在焉、有始无终。

有人心猿意马,出工不出力;有人三心二意,习惯于朝秦暮楚;有人按部就班,满足于朝九晚五„„

付出的努力大相径庭,得到的结果自然天差地别。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不遗余力、废寝忘食地追逐心中梦想,为什么有的人不惜“五加二、白加黑”一心扑在事业上,关键就在于他们以“疯魔”为做事态度,把事业和梦想当作生命。

做人应有温度,做事应有态度,温度决定人品修为,态度决定人生高度。

做事情,就该有点“疯魔”的精神。

有人问篮球巨星科比:“你有什么成功秘诀?”

科比幽默地说:“你见过洛杉矶早上4点的风景吗?”

原来他坚持每天早晨4点就开始练球,一练就是十多个小时。

“不疯魔,不成活”,这又是生动一例。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04日 04 版)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干事是本分和职责。

“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习近平总书记的“干事观”,点出关键。

干部的价值在干事。

既然选择了从政,就需要心系万家灯火、情牵百姓忧乐,在干事中实现人生意义、绽放生命华彩。

浑浑噩噩、尸位素餐,既愧对职守,也浪费生命。

焦裕禄让人“把泪焦桐成雨”,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王伯祥成为“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说到底都是因为一个“干”字。

“干”字三划,很简单。

不过,还是有一些人写不好这两横一竖。

或是不屑干,自视甚高,却眼高手低,要解难题、化矛盾时,就变成“行动上的矮子”;

或是不会干,能力不够、本领不足,却拿出一副无所谓的架势,消极应对、敷衍了事;

或是不敢干,怕事多了不“消停”、事难了搞不定,甚至觉得多干多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屑,干事就会气虚;不会,干事就会气馁;不敢,干事就会气短。

干事的积极性,首先体现在“补齐”,要理直气壮地干、脚踏实地地干、大张旗鼓地干。

“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躲事避事、怕事推事的干部,系错了的“扣子”、荒废了的“脑子”、软化了的“膀子”,正该纠偏。

要系好“扣子”积极干。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干事创业,思想是第一粒扣子。

积极性上来了,人就不会打蔫;有了精气神,就会充满激情和力量。

积极性来自哪里?一是理想信念,二是职责使命。

理想信念是“原生动力”,职责使命是“意志盔甲”,这两颗扣子扣好了,就会有“无功便是过”的价值判断,干事会觉得理直气壮、不干事会觉得如坐针毡。

要养好“脑子”带头干。

爬坡过坎、滚石上山,是当前工作的常态。

对党员干部来说,不能选择也不容逃避,即便手头没有“金刚钻”,这“瓷器活”也得揽下来。

怎么办?仅有能力危机、本领恐慌的“意识觉醒”还不够,关键是要学起来、动起来、操练起来,给脑袋多充电、给自己常赋能。

学会靠能力解压力、用水平来摆平。

能力不赶趟,水平不达标,正是怕事来往外推、怕出丑绕着走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甩开“膀子”大胆干。

干过农活的都知道,膀子甩不开,力发不出,劲吃不上,不光费时费力,还容易扭伤身体。

膀子甩开了、甩到位了,就会轻松、省劲、事半功倍。

干事也是这样。

拈轻怕重、敷衍塞责,问题只会越拖越多,矛盾只会越来越大;

勤政务实、敢于担当,形势就会越来越好,成绩就会越来越多。

怕苦、叫累,发怵、畏难,别说理直气壮,困难来了恐怕连头都抬不起来。

2013年的春晚,一个小品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恪尽职守的保安,以“我是保安,我骄傲”宣示职业态度,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工作的价值、恪守了岗位的职责、尽到了自己的本分。

这是一件80多年前的往事:1933年11月,谢觉哉同志到瑞金检查工作。

瑞金县苏维埃主席杨世珠一味奉承讨好,临近中午,县苏维埃财政部长蓝文勋还大摆酒席,被谢觉哉当场斥责。见杨世珠等人神色异常,谢觉哉趁休息走访老干部,发现问题严重,马上派人向中执委汇报。

翌日,中执委派工作组突击查账,查出会计科科长唐仁达侵吞各类款项合计大洋2000余元,还顺藤摸瓜挖出了集体贪污款额达4000余元。

谢老坚持原则、正直无私的“守正”品格,成为党史上明察秋毫、敢于向错误开刀的典范之一。

古训说,“政者正也”“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守正,堪称从政者必备的品质与修养。

恪守正道、胸怀正气、行事正当、捍卫正义„„

回溯历史,那些在政绩上有建树、在百姓中有口碑的为官者,盖因做好了“正”字文章,彰显出以正治道、以正立心的勇气与智慧。

自古而今,真正的守正者,宁可丢弃官位、放弃利益甚至牺牲自己,也绝不愿丢弃为人清正的底线。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

“党的各级组织必须自觉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

“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重申和提出的这些重要原则,一言以蔽之,就是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党内涵养清风正气的水源,锻造崇清守正的品格,从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守正,根本是“正”,关键在“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

心头牢记一个“正”字,把“正”看得高于一切,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注重砥砺心志,身正影直、不贪不占,才能问心无愧、于心自安,行得正、坐得稳。

反之,如果人生的“正”字大厦发生倾斜,品行不端、政德不修、党性不强,最终必生邪心、走歪路、办坏事。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有必要在静处时常问自己:我的人品、行为还正吗?心灵还正吗?人生追求还正吗? 刘少奇同志曾说:“共产党就是代表人类正气的。我们要发扬和提高这种无产阶级的正气,克服一切的邪气。”

共产党人理应襟怀坦荡,矢志追求正直、正义、正派,堂堂正正做人,公正无私处事,清清白白为官。

切实做到坚持原则、廉洁自持、以身作则、大公无私,方能抵挡诱惑、守住底线,也才会看透是非、想清得失。 保持一身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在面对歪风邪气时就能心中有底气,保持傲然挺立,无所畏惧,守正如初。

俯仰天地心无愧,守正固本品自高。

守正,也是围绕“正”而自我修为、自我纠错的过程。

对每一个人而言,涵养心性、完善人格、立身正行,永远没有休止符。

有家著名出版机构,百余年来始终坚持“守正出新”。

重要的基本古籍,即使内容再专,市场再小,也要坚持出版,此为“守正”。

同时,挖掘典籍中的精华,让大众通过不同的载体和方式共享传统智慧,比如大胆放下繁体竖排的身段,采用新式标点、简体横排,既让经典的面目亲切可爱,又不减古籍整理的严谨态度,此为“出新”。

“守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司马迁在《史记·礼书》中讲:“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

乃是针砭时弊,强调要恪守正道。

“正”者,大道也。既包含道德操守,又包含客观规律,还包含正确理论。

从哲学上讲,它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一切被实践所证明了的正确东西,以及从无数次成功失败中得出的宝贵经验,都谓之为“正道”。

“出新”,则是创新、变化。

哲学家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吕氏春秋》中也说:“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有位著名企业家畅谈成功的秘诀也是一句话:“拥抱变化。”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守正不是守成,不是冥顽不化。

古往今来,适者生存。

在不断变革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审时度势,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抱残守缺,刻舟求剑,不思变化,只会越来越被动,越来越落后。

大道至简,大道相通。

守正与出新是辩证的统一,也适用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发展。

“守正”是根基。

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顺应时代变革,但前提是把握事物本质、遵循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就党和国家的发展,十分明晰地阐明了我们的坚守和根本。

这就是“守正”。一些根本性的东西抛弃了,或变得似是而非,随之而来的往往不会是我们向往的自由和幸福,而是混乱和灾难。

一些国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很多,但在守正与出新中迷茫,盲目求变而失去根基,是其重要原因。 “出新”是希望。

当年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的“同时胜利论”,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一国胜利论”,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出新”。

这样的“出新”带来了十月革命,也带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

“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我们必须大步向前,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才能在变化的

节律中不失方寸。

中华民族从文明古国一路发展,历经数千年而不坠,正是因为兼顾了守正与出新的哲学,两者相互搭配而持盈保泰。

一味教条,陷于僵化,不懂得变革,就会被时代抛弃;

一味求变,事事盲动,就会打破矛盾的统一,违背事物发展规律。

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背叛根本,不忘初心,当变则变,变则通矣。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28日 04 版)

贞观初年的某天,唐太宗得到十几把好弓,这位年轻时就善射、自以为能识天下良弓的皇帝,得意地请制作弓箭的师傅欣赏,没想到师傅说都不好。

唐太宗追问其故,弓箭师傅说:“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木纹的心都不在正中,这样的弓虽然刚劲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却不直,所以“非良弓也”。

原理简单,道理深刻,讲出了做人做事做官要“正心”这个真谛。

做人讲良心。

《尚书·立政》载,“文王惟克厥宅心”,意思是周文王十分重视通过考核官员们的心地来选贤用能。

古人讲究修心,目的是正心,校正自己的心态是不是符合天意、事理、人伦。 心正则身正,身正则影直;心不正看什么都是斜的,干什么都是歪的。

“居上不骄,为下不倍(背弃)”,在上当有仁爱之心,在下当有忠孝之心;恕人应当宽心,律己必先责心;说话出于真心,交友应以诚心;安居先安心,乐业先乐心;见贤应有慕心,遇恶得有戒心;逢弱当有善心,临危须加小心。

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善良人、说厚道话、办实诚事,不虚妄、不欺瞒、不懈怠,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常常正心修身,勤练“铁布衫”“金钟罩”,才有“金刚不坏之身”;

常常祛躁气、除湿气、去俗气,做到心静自然凉,海阔天更空。

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抵得了诱惑,才能不染纤尘,保持心地的善良、洁净和高贵。

做事讲真心。

古人讲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境界,由物及己、由近致远的逻辑关系告诉我们,“正心”是核心,是“格物”的目的,是“平天下”的前提。 党员干部当求真理、讲真心、动真格,律己求严、谋事求真、创业求实。

凡事讲认真,读书讲静心,析理求精心,敬业须恒心;

凡事讲责任,防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

凡事有意志,有想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决心,有攻坚克难、敢于胜利的信心,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精神,有功成不必在我、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毅力;

凡事有定力,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对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原则、政治要求等要真遵守,真正做到有守有为有担当,创造出得到组织认可、群众认同的真业绩。

做官讲公心。

心养德,德从心,古代做官讲求“格其非心”,以德立人。

用什么心来养德呢?老子说“以百姓心为心”,这就是公心。

党员干部做到官德高尚、党性纯洁,必先谨记为官之心在于公。

奉公当去私心,防止贪火燎原、欲水滔天,不能公权私用、公权滥用,把权力变成寻租的工具。

用权出以公心,有公正才有公平,公权民赋,当为民所用、为民造福,有公心才有良法善策德政。

党员干部尤其是“关键少数”要有恭敬之心、恪守之心、敬畏之心,慎独、慎微、慎初、慎权、慎好、慎言、慎行。

远离乌烟瘴气,摒弃市侩世俗,不搞投机取巧,更不能蝇营狗苟利欲熏心、结党营私包藏祸心。

官心不正,必然败坏党风政风,伤害党心民心。

心术不正,必走邪路;才厚德薄,必有歪心;德不配位,必有灾祸,位子越高危害越大。

修好良心、真心、公心,“三严三实”是良方,是清醒剂、常备药。

要有百步穿杨之功,须有良弓在握。

“心正”方能走远、行稳、不偏。

雪莲,是高山的精灵。

凌寒独放,扎根雪线之上,傲立冰川之间;花色素洁,不慕蜂鸣蝶舞,更有药石之效。

有人说,因公殉职的援疆干部王华,就像这样一朵纯洁的雪莲花,忍得住孤独,耐得住艰难,顶得住压力,挡得住诱惑,扛得起责任。

雪莲坚韧、圣洁,可谓“草木有本心”。

而为人处世,更需要“抱定初心终不悔”,坚守自己的标准、锚定自己的目标。

同事都说王华身体很好,却不知他办公室和宿舍里放着很多治疗慢性胃病的药;

王华带领援疆干部资助了50名学生,却特意叮嘱学校保密;

在王华的日记里,鲜有在外人看来值得“炫耀”的事情„„

那些奉献与牺牲,那些执着与坚持,那些朴实与简单,或许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壮举,但却如雪莲一样:唯其纯粹,所以美丽;唯其平凡,所以动人。

王华用行动与生命,回答了“援疆三问”——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

当有人计较高寒干燥、水碱、紫外线等对身体的伤害时,王华在可克达拉市高中项目的工地上日夜奔波,在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综合楼项目申建殚精竭虑;

当儿子因为爸爸不能陪伴左右而伤心落泪时,王华在帮高中生依力米努尔·马合木提跃过龙门„„

这样的故事并非惊天动地,也无关生死抉择,却让人感受到超越性的意义和价值。

其中原因,正在于少了“私利”,多了“公义”;走出“小我”,成全“大我”。 活着是援疆的旗帜,倒下是援疆的基石。

更多如王华一样的援疆干部,奉献在此、牵挂在此,有的眼睛几近失明仍坚守岗位,有的妻儿重病无法陪护,有的父母离世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教育援疆、医疗援疆、产业援疆、科技援疆、人才援疆„„

“五加二,白加黑”,“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是很多援疆干部的真实写照。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对于他们来说,苦不抱怨,因为这是使命的召唤;难不退缩,因为这是笃定的信仰;累却心安,因为这是光荣的职责。

与“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活在身边的理想”邹碧华一样,王华与更多的援疆干部,用自己的选择,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考题,堪称“两学一做”的典范。

走过流血牺牲、毁家纾难的时代,不再有战火烽烟、枪林弹雨的考验,然而对于共产党人,使命的召唤从未停止,笃定的信仰更不能动摇。

8800多万党员以榜样为指引,在“学”上用真功,在“做”上见真章,在平凡岗位上义无反顾地默默坚守,在群众需要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必能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挺起民族复兴的坚实脊梁。

赛里木湖举杯致谢,伊犁河谷呜咽感恩。

日前,展现王华事迹的新媒体作品《想你!天山雪莲为你绽放》刚一上线,不到24小时,阅读转发量就超过220万人次。

一次点击就是一次感激,一次转发就是一次褒扬,这就是民心,这就是丰碑。

虽然王华离世了,但他其实还“活着”——活在新疆各族群众的心中,活在援疆前工作过的句容和镇江的百姓口碑里,活在接力王华未竟事业的援疆干部的坚守中。

无悔援疆路,一生新疆情;初心永不忘,忠魂守边陲。

王华已经化为了那一朵雪莲,绽放在天山之巅,守护着这一方热土,传唱着精神的颂歌。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14日 04 版)

一次聚会,有人介绍朋友说:“他一向老实„„”谁知话音未落,众人哄然大笑,被介绍的朋友也勃然大怒。 究其根源,就在于一些人看来,“老实”一词,不再指诚实、忠厚、规矩,而成了痴笨、窝囊、无能的代名词。 说谁老实,那就是在骂人。 但是,如果说谁“老练”,则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夸赞。

生活中、工作中,有的人很善于“搞关系”,喝一次酒就成了好哥们,打一次交道就成了好朋友,这本无可厚非。 只是一些人的这种“善于”表现为毫无原则的奉承、投其所好的逢迎,表现为和事佬的不讲原则、好好先生的明哲保身。

这样的人在某些领导身边吃得开,在一般朋友圈内人缘好,看似处处如鱼得水,事事游刃有余。

在这里,“老练”不再是阅历深厚、经验丰富、稳重而有办法,而是“适者生存”的手段和技能。

老实与老练,原本都是用来肯定人的品质、能力的,如今现实中含义却发生了变异。

这对于一般人而言,只是个人问题;但对于干部,则还可能代表了一种作风、一种价值取向,不容忽视。 结合实际观察思考,“老练”者大有市场原因有三:

其一,“老练”者谋人不谋事。这种人会想方设法接近上级,或打听上级有什么嗜好、雅兴,很快找个名堂、创造机会择机奉上。但凡上级高兴了,印象加深了,联络交流自然方便。

其二,“老练”者对人不对事。这种人会想方设法笼络下属人心,对人哼哼哈哈、一团和气,即使下级违规犯错,也会有错不纠、有过不责,反倒以宽容之名保证自己不得罪人、评优选拔中不失选票。因为事做错了,工作耽误了,损失的是单位、他人,“得罪”人了、关系搞僵了,损失的则是自己。

其三,“老练”者假公济私,能取得更多私利。这种人为工作、为单位“公关”,为工作的延误、失误甚至是错误打掩护、找出路,最终把事情摆平。在有些场合,这样的“能人”往往还挺有市场。其实“老练”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借河水洗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达到了自己谋取私利的目的。

一位领导为促进工作,多次搞“暗访”,向基层群众了解实际情况。

从推动工作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但有的基层干部却不这么想,反而抱怨领导太认真、太较真。

认真、较真是老实的最直观表现,领导的老实都不受欢迎,其他人的老实更可以想象了。

老实者守规矩时时得罪人,“老练”者会变通事事讨好人,如若老实者与“老练”者相遇,结果往往是老实总被“老练”伤。

但这也恰好暴露了“老练”者的功利主义:表面上是为工作、为他人,暗地里是为自己、为私利。这样的“老练”,本质就是自我中心、利己主义。

《左传》上说,“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如果让华而不实的“老练”之风盛行,必然为祸不浅;反过来,多一些老实少一些“老练”,才能风清气正。 老实是立身从政之本,不可稍废;“老练”是侥幸行险之举,不可追捧。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10日 04 版)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的陈列物品中,有一张特别的党员登记表,上面的名字是贺龙。

贺龙18岁参加国民革命,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后,他一次次提出入党申请。

1927年,在一片白色恐怖中,身为国民党将领的贺龙,毅然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

在起义军南下瑞金途中,由周逸群、谭平山介绍,他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有人粗略算了一下,贺龙先后70次申请入党。

在最黑暗的时刻看到最深处的光明,并为之义无反顾、奋斗终身,正是共产党人的理想情怀。

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党即便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血流成河,依然擦干血迹、拿起武器,开启新的革命征程;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平均年龄不到25岁、每百人不到80杆枪的红军队伍,破封锁、翻雪山、过草地,赢得长征的胜利。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团结奋斗、走向复兴,理想信念尤不可缺。 张爱萍的儿子张胜在《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一书中,以“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评价父亲。 “天真”,并不是说不切实际,而是说对理想信念的忠贞不二、始终不渝。

张爱萍15岁投身革命,两次被捕入狱,数十年戎马生涯,转战大江南北。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无一个、船无一艘的情况下,他着手筹建新中国的海军,后来又挂帅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总指挥。

抱定了理想去搞革命、抓建设,即便跋山涉水也不喊苦叫累,即便四处碰壁也绝不妥协,忠实于理想,正是共产党人的“天真”写照。

有人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摄影家、纪录片导演左力,历时374天,行程12000多公里,重新走完红军的长征路。

他说,这次长征给了他三条命:吃饱穿暖喝足,享受的只是性命;琴棋书画游遍天下,享受的只是生命;循着梦想追求理想,获得的是一生的使命。

理想具有超越现实、超越物质的魔力,以崇高理想为一生的使命,生命意义因之而不同,生活价值因之而升华。 “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的,理想信念的价值在于坚定不移,理想信念的威力在于脚踏实地。

高谈阔论难免流于苍白无力,虚功实做、立足实际才是高扬理想信念的正确方式。

不管时代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抱定理想信念,锲而不舍地实干,驰而不息地奋斗。

不可否认,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多元、思想激荡的时代,难免有人虚无信仰、迷失理想。

正因为这样,更需要我们时常补一补信念之钙、擦一擦理想明灯,用理想信念打牢做人做事的精神根基,端端正正地走好人生道路。

古人说得好,“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理想的力量不是钢铁、胜似钢铁。把理想信念立在心田中,挺到行动中,我们一定可以积攒起齐声喊、同心干的合力,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这几天,香江之滨、澳门湾畔,掀起了一股“奥运风”。 里约奥运会内地奥运精英代表团的到访,点燃了爱国与奋斗的激情,收获了阵阵欢呼与掌声。

而中国女排,无疑是其中最闪亮的明星。

的确,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女排精神有着超越赛场的价值。

主教练郎平说,赢球的秘诀就是“拼”字当头,“不要因为胜利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 之所以这么说,或许是因为在这位传奇的“铁榔头”心中,精神本就体现在“一分一分咬着牙顶”的拼搏中。 正是这种“拼”,给了女排以荣耀,更给了她们以享受——战胜困难的享受、自我超越的享受、成功夺冠的享受。女排姑娘们让人看到,有一种享受叫“拼搏”。

人生也是赛场。 孔子曾看着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一往无前,心中有梦想在激荡,或许就难以停下奋斗的脚步。

网友的很多说法,都指向一个“拼”字:“不断奔跑,才能看到更远的天空。”

“虽然知道应该经常停下看看风景,但不能停也不敢停。”

“不拼我害怕浪费了这一生。”„„人生苦短,去日苦多;除了拼搏,别无选择。

任何成功都必须付出努力。

有人曾提出“1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付出1万小时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正是从平凡变成超凡必然要跨越的门槛。

然而,这1万小时未必就是炼狱,也未必就是煎熬。

相反,如果能在每一分钟感受自己的进步,感受着一步步向着梦想的出发,那么你流的每一滴汗,都是一枚闪耀的勋章。这不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吗?

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本能需求。

拼,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是生命成长的内在动力。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大,这也是因为,付出的过程、拼搏的过程,本身就让人生充满意义,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实现。

从这个角度看,成功不过是副产品,而为了成功一次次跌倒又爬起,才是更大的价值。

正如有人极而言之的,没有奋斗过的成功是不圆满的。

每个人都应该也可以通过奋斗来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用当下的美好来做交换。

事实上,成功从来都不是单纯拼时间这么简单,它还需要真心的热爱、高度的专注,以及适当的调整。

赛场上成功逆转强大对手的女排姑娘们,想必也是完全沉浸在对赢的渴求之中,忘我地全身心投入,在每一球中竭尽全力,但拼当下、但求无悔。

女排精神,在那一刻更像是一股纯粹的、向上的能量,更放松、更尽兴、更享受,反而发挥出最好水平赢得了比赛。

“人不可能经由一个没有喜悦的旅程,而到达一个喜悦的终点。”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探险,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是为了一个目标去享受奋斗的过程。

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而是向山顶攀登时经历的感受、看到的风景。

10年前,一位朋友赴广西一县级市挂任市委常委。到任不久,便得大名。为啥?敢说。

常委会上,常和书记、市长较真红脸;下属执行不力,批评毫不留情。

很快,就有人议论:这位常委太嫩、太愣,不识时务、不懂路数,预言他“人得罪完,事干不成,只能灰溜溜地回去”。

可“剧情”发展,却出人意料:被顶过的领导,被批过的同事,大多和他成了朋友;烂尾多年的工业园区等“硬骨头”,被他硬“啃”下。

挂职期满,市委书记执手相送,感叹道:多几个你这样掏心见胆、有棱有角的干部,何愁事业搞不上去。 近日,听朋友聊起这段经历,颇多感触。“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都说批评武器好,可用的人少;都赞犯颜直谏“牛”,但践者难求。

有的是只肯栽花、不愿栽刺的“滥好人”。

担心“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把“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庸俗哲学搬到工作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沉默是金、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谁也不得罪。

有的是驾轻就熟、八面玲珑的“老司机”。 能不开口,就不开口;必须开口,“花式”开口。

对领导“放礼炮”,乍听似批评,细想是马屁;对同事“放空炮”,蜻蜓点水,和风细雨地皮不湿。 认真走过场、扎实搞形式,甜气四溢、辣味全无。

有的是避实就虚、明哲保身的“官油子”。

机关套路深,何必太认真。只要别动我奶酪,什么都是好好好。

自己工作可能也不咋地,一开口,“拔出萝卜带出泥”,引火烧身、结怨树敌,反而不妙。 明知不对,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好。

有人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谁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

利益关联错综,人际关系复杂,圆润一点,中庸一些,和和气气,皆大欢喜。

殊不知,脓包不挑破,就会养痈遗患;讳疾而忌医,难免病入膏肓。

不敢、不愿批评的人,千般托辞,归结一点:是为私心所扰、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

“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春秋时晋国正卿赵简子,在谏臣周舍病故后“未尝闻过”,深感“吾国其几于亡矣”;

魏征常犯颜苦谏,“逢上怒甚,神色不移”,留下与唐太宗君臣相得的佳话;

延安整风,有人指出有干部贪污,责备陈毅没管好干部。

多年后,陈毅忆及此事,作诗感叹:“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

毛泽东曾说:“我常跟同志讲,你头上长‘角’没有?你们各位同志可以摸一摸。

我看有些同志是长了‘角’的,有些同志长了‘角’但不那样尖锐,还有些同志根本没有长‘角’。

我看,还是长两只‘角’好,因为这是合乎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有一条,叫做批评和自我批评。” “考试”还在继续。改革闯关夺隘,发展攻城拔寨,呼唤过硬的作风、担当的胸襟。

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传家宝”,必须传下去,让“谔谔者”归来。

党员干部不妨常摸摸,自己头上长“角”没?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03日 04 版)

上世纪80年代,推销大师汤姆·霍普金斯有一场让人震撼的演讲。

在演讲台上,悬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

台下请上来的年轻人,用大铁锤使劲敲击,铁球都纹丝不动。

霍普金斯却拿出一个重量不足50克的小锤,每4秒一次,敲击了一个多小时,铁球终于动了起来,越荡越高。 而全场3000多个听众,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不足300人,听到了这场只有一句话的演讲: “你如果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耐心”二字,确实难能可贵。

不独是在个人的成功之路上,社会建设中同样如此。 相比急功近利的投入、焦虑浮躁的行动,以耐心涵养水源,或许能得到更扎实、更长效的回报,比如扶贫,比如公益。

有人曾提出“耐心资本”的概念——不以短期效果和回报为目标,而是期待对社会产生持续的正向影响,从而在根本上改良他人的生存状况。

不急于求成、不过分关注眼前,这样的耐心资本,让人想起跑马拉松,科学地分配体力、持续而稳定地努力,比一口气冲刺却无后劲儿,更能出效果。

耐心资本,无疑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北宋名臣范仲淹,曾首创“置义田”。

他在家乡附近购置了千亩田地,用来救助家族中的“困难户”。

田地能种粮,不是“一锤子买卖”,可谓“土生金,无尽藏”。

换个角度看,这样的赈之以田、助之以地,也是投入的耐心资本:看起来虽然不多,却是一种可持续产出的资源,反而能取用不竭。

更重要的是,付出耐心资本,收获的可能是“社会资本”——无形的社会资源,包括社会规范、社会信任、社会支持等等。

耐心的、持续的投入,带来尊重和信任,提升了能力,聚合起人心,最终改变风气、形塑价值,激活社会的内生动力。

无论是政府主导的脱贫攻坚,还是社会助力的公益慈善,耐心资本,一定会有更深层的产出潜力。

不过,正如那位推销大师所说,成功需要有耐心去等待。

现实中,不少时候我们缺乏耐心。

一些地方的扶贫工作,停留在发钱、发物的水平,今天脱贫了,明天又返贫;

一些组织为了博取眼球,做公益变成了作秀,大堆的人民币、奢侈品,堆不出真正的爱心。

在这样一个快时代、躁时代,在这样一个讲求影响力、回报率的时代,耐心资本更显难能可贵。

无论是扶贫、养老,还是赈灾、救难,都需要长期关注、持续投入。

每一次的效果或许没那么显著,但说到底,是放眼长远,追求“总体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述过“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

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

滴水穿石,付出的又何尝不是耐心资本?

“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世间很多的事情需要厚积薄发、耐心等待、久久为功。

恰如愚公移山,纵然没有感动神仙来移走两座大山,按照愚公的路线图,一铲接着一铲挖、一代接着一代干,也总会有“开门不见山”的那一天。

清初河道总督赵世显,在座右书一联云:“只如此已为过分,待怎么才是称心”,警醒自己“知足”——只是这样已经过分了,还要怎么才能满足?

对此,刘廷玑在《在园杂志》中评价:“如此”二字,有许多现在之富贵安乐在内;“怎么”二字,有许多无益之侈心妄想在内。

两个词虽然短,但让人觉得“谦退知足,无穷受享”。

一副对联、两句评语,也把今天一些人的病根掘了出来。

人在社会上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

但人性的弱点往往在于,欲望没有穷尽。

而人一旦怀有不足之心,便容易滋生不轨之念,这不但堵塞了快乐之源,而且开启了祸患之门。

避祸防患,莫如知足;常乐久安,无如知止。

知与止,相成相辅,互为因果。

不知则不止,知足则止足。

明代名臣陶望龄爱竹赏竹,一定要是深山中的大片竹林,才觉满足。

后来,他的友人朱晋甫植竹百竿,造了个小亭子,对他说:我能天天伴竹而坐,身体满足于荫凉,耳朵满足于风声,眼睛满足于疏影,内心满足于意趣,所以给亭起名为“也足”。

陶望龄听了朋友的话,恍然大悟,写下《也足亭记》,阐发知足常乐的道理。

同时代的高攀龙知道后,也将自己的楼命名为“可楼”,并作《可楼记》明志。

从“也足”到“可楼”,命名虽异,命意则同,都是告诫人们:可以了!满足吧!

的确,人需要有物质、可以有爱好,但也得把握好分寸。

身为形役、心为物役,只会让自己掉入不满足的陷阱。

这山望着那山高,无止境的贪念带来无止境的烦恼,恰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的,“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反过来说,一水可止渴,一饭可充饥,一枝可栖身。只要知足,便无往而不快乐了。

在旁观者看来,一些人衣食无忧,养尊处优,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而他们自己则往往这也不足,那也不足,觉得钱挣得不够多,官当得不够大,房子不够宽敞,车子不够高档。 于是极力营求,贪取滋甚,就像那小虫子公式蝂,不至坠地毁灭而不止。

从北戴河供水总公司的“蝇贪”马超群,到“虎贪”令计划,莫不演绎着这样的“人生轨迹”。

有人曾把人的一生比作“收成”,收成好坏,关键看结局如何。

如果结局不好,不能完全怪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而是要想想自己是不是没有分寸、不会收束?

想想自己的追求是不是走错了方向、努力是不是失去了准星?

把“不知足”的劲头用在工作上、放在事业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才能让人生有一个“好收成”。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想想过去的困穷,看看现在的享受;想想百姓的日子,看看自己的生活,即使不是“已为过分”,但怀有一颗知足心总该是应当的吧!

尤其是领导干部,更应该有“也足”之意、“可矣”之心。如果还是这也不足,那也不够,就需要问问自己:“待怎么才是称心”?

草原寂寂,四野悄悄,挥挥绳鞭,咩咩羊叫,一个孤寂的背影和100多只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行走在国境线上。

最近一个H5作品在网上迅速传播,1500多万阅读量、120多万点赞量让故事的主人翁魏德友迅速成为正能量“网红”。

这位76岁有着32年党龄的山东籍长者,在中哈边境草原“无人区”坚守52载协助边防官兵守护边境,亿万网友为之感动并称他为一个“活界碑”。

关于老魏,有人敬佩有人不解。

老魏的子女来了又走了,他会潸然泪下,但面对多次调离边境、家人团聚的机会,他却一而再、再而三选择了倔强。

老魏说,越是在这片草原生活下去,他的心里就越感觉到踏实。这是爱的流露、爱的表达。

爱,是一个支点,一个让生活忠于内心、砥砺前行的支点。

有的人年少时心潮澎湃、志存高远,想要在大城市闯出一片天,在重要岗位干出一番事业。

可是日子越长,生活越迷茫,因为物质、名利和世间百态,最初的梦想“改头换面”甚至“支离破碎”。 说到底,是心中缺少那份执着热爱。

老魏的心中充满爱,他在边境找到了内心的一方净土、肩上的一份使命,不忘初心、永葆本色,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巡逻,从而也就有了取之不尽的力量。

爱,不是一时的冲动、一阵子的坚持,而是一辈子的坚守。

生活中我们做一件事都觉得很难,遑论用一辈子的时间。

“爱”时常挂在我们的嘴边,爱家庭、爱事业、爱党爱国爱人民,但我们更应该扪心自问,能不能做到一辈子的坚守。

前不久,一位高校辅导员说起一件有趣的事:校园里经常有某男生拿着99朵玫瑰向某女生表白,以至于旁观女生向男朋友抱怨,“你看看你,现在什么都没有”。

“如果是真爱,我会告诉男生,今年送一朵,明年送两朵,年头多一年,就增加一朵花,即便将来到了晚秋般凋零的年纪,爱情也会因为一直的坚守而像芬芳的春天。”

这位辅导员的话,仿佛一个隐喻,不但于爱情,于家庭、于事业又何尝不如是?

爱,有时候还是孤独的,是不被理解的,但只要爱得执着、爱得纯粹,终究会绽放爱的光芒。

大雁南归,秋叶飘零,寒风刺骨又如何?苏武踏尽大漠飞雪,但始终向往远方的祖国,最终依着忠诚回到久别的大汉。

高薪聘请,舒适生活,吃喝享乐又如何?杨善洲离休后主动卷起铺盖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他说:“我退休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延安看到毛泽东穿打补丁的衣服,周恩来睡土炕,彭德怀穿着用降落伞做的背心,由此断定信仰的力量无穷大,共产党是无法被打败的。

爱,就是到老的坚守。

在老魏守边的故事中,老魏的妻子同样被广泛点赞。

她一开始被艰苦的条件吓坏,也曾有过逃离的念头,但最终选择了留下,数十年来相濡以沫,一起变老,“哪儿也不去”是她如今说得最多的话。

老魏和他妻子的内心是笃定的,我们每个人都应如此,找到心底里的那份爱,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抑或是某种品格与信念。只要认准了,就用毕生去追求、去奉献。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10日 04 版)

去一家企业参观,这家企业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不做追随者,要做领先者。

其实,做领先者还是跟随者,两者并非完全对立和矛盾。

一个行业、一个领域,领先者毕竟只是少数。

对无数领先者来说,大多经历过跟随者的过程。

对那些后起者来说,做一个跟随者有时候也是一个不错的战略选择。

因为跟随者有领先者领跑,所以前进的道路明晰;

还有后发优势,在汲取领先者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可以把资源最大化地集中在正确的方向上,少犯错误。

像三星公司,在通讯电子领域,多少年来把紧紧跟随领先者作为一大战略,积极学习领先者的技术、策略等。 它追随过苹果公司的创意和设计,包括它的制造,但也有许多自己的创新和独到之处。

既做全面的跟随者,又做局部的领先者,是三星、索尼等很多实施跟随战略者的成功之处和聪明之举。 但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合格的士兵,领先者毕竟代表着前进的方向。

他们配置着最优和最多的资源,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有时还是各种规则的制定者。

早在几十年前,就曾有研究表明,几乎每个市场领导者都会占有约40%的市场份额。

而在新业态下,领先者利益优势更加明显。

据调查,在互联网效应显著行业,如电子商务,市场领先者往往会拥有超过90%的份额。

成为一个拥有绝对优势的领跑者,站在巅峰傲视天下,是无数跟随者的梦想。

就像马拉松比赛的冠军争夺,由远及近,紧紧地咬住对方,当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具备了超越的强大能量,就毫不犹豫地超越,勇敢变为领先者。

正因如此,领先者并不代表永远的成功,若不时时警惕,戒除浮躁功利心态,始终保持强大的创新能力,实现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迟早有一天会被跟随者赶超。

华为公司掌门人任正非就曾坦言: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可跟随

的困境,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这是领先者的一种宝贵的忧患意识。

而对于跟随者,如果没有自己的创新,只是盲目跟随,也永远不会成为领先者。

达尔文说过:“自然界生存下来的,既不是四肢最强壮的,也不是头脑最聪明的,而是有能力适应变化的物种。” 不管领先者还是跟随者,需要保持旺盛和持久的创造力,需要打破各种桎梏瓶颈,凤凰涅槃,再造一个新世界。

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突破、思维突破、技术突破。

需要另辟蹊径,拥抱颠覆,把各种不可能变为可能。

最怕的是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谁能在一次次大机会、大变革中,拥抱变化,奋发作为,谁就能成为真正的领先者,甚至是领导者。

常听到有人感叹:压力大、不幸福;有人抱怨:不公平、真倒霉;有人诉说:不如意、好失败。遇到烦心事,有所抱怨,本属正常。

但任其蔓延,让情绪总是先于认知,不经意间我们就会被这种悲观、焦虑、懊恼的“负能量”所裹挟,影响心情不说,甚至还会让心灵笼上雾霾,让人走上灵魂的孤岛。

一位作家曾说,“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

的确,这种缺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生活的辩证法正在于,成长总是与摔跤相伴相随。

问题在于,面对挫折和苦难,如何不被困顿压倒?怎样涵养从容不迫的心态?

想来,人生就像站军姿,要挺胸、收腹、抬头望前。

挺胸,以无畏的勇气征服苦难。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正如马克思的那句名言,“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偶尔的挫折,一时的失败,其实只是苦我心志、劳我筋骨、饿我体肤、乱我所为的考验。

面对困境,一味叹息、徒然悲伤,无益于事;相反,勇敢面对、攻坚克难,方能激流勇进。

向压力宣战,同自己较劲,必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然而只有经历这份痛苦,才能有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蜕变。

收腹,以“无为”的心态敛起欲念。

“无为”心态并非不求上进,而是理性克制。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不如意的原因何在?不少时候是意太高,欲太盛,心太强。

意太高在于目标定得过高,欲太盛在于所欲所求过多,心太强在于攀比之心太强。

曾有人问一位百岁老人,生活中让他感到轻松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老人回答:没有同龄人带来的各种攀比和压力。

老人的答案说出一个道理:很多烦恼其实只不过是庸人自扰。

抚躬自问,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事业不成功、生活不快乐,而是无制之心拉大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放大了成长的烦恼,最后反而让我们裹足不前。

生命是一种有节制的修行。克制过强的欲念,前方的路才能走得稳健踏实。

抬头,以无量的眼界展望人生。

抬头干什么?白天极目远方,夜晚仰望星空。说到底,就是要扩展胸中的格局。

一个人的人生能抵达多远,并不是由他的腿决定,而是由他的心决定。

心太小、苦太多,苦自然由心而溢;目光短、瑕疵近,泪必定夺眶而出。

眼界宽了,胸怀广了,才能把生命拉长,把人生放大。

很多时候,一时一己的缺憾,放在更宽广的时间段来看,不过是生命航程中的一个浪花;

一事一理的纠结,放在更大的人生坐标视之,不过是前行路上的一块小石头。

毛泽东同志有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生活只有在品味得失和甘苦中,才能得到升华。

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昂首挺胸,目视远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一位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看望已退下来的老上级,请教从政经验。

老上级送给他3句话:“工作像蜜蜂、生活学喜鹊、作风如啄木鸟”。这话简单通俗,却寓意深刻。

唐代诗人罗隐诗云:“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得飞上几十万公里,其可贵之处正在于勤勉、博采、奉献。

现在,有些干部虽然遵纪守法,不搞邪门歪道,却不愿深入群众一线,对基层情况若明若暗,对矛盾问题心中无数,懒于思考和研究问题。

还有的干部有想干事的热情与冲劲,但干起来不得其门径,胡乱折腾,可谓“心中一团火,脑中一团麻,办事一团糟”。

以蜜蜂作喻,领导干部当勤勉敬业,把工作当成事业干,敬畏肩上的担子,恪尽职守,主动作为,更要善谋勇为。

当博采众长,善听各方面意见,切忌主观武断,以势压人。

当甘于奉献,以身作则,推功揽过,做到责尽而心安。

民间视喜鹊为吉祥之鸟。

在农人眼里,喜鹊热爱生活,知足常乐,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如今有些干部身在福中不知福,总是不满足,好像组织上“欠”了他的,或是觉得权力小了、油水少了、福利没了,做官“没意思”;或是提拔了觉得自己早该如此,没有提拔就怨天尤人,工作打不起精神。

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乐观向上、心态阳光,即便一时身处困境,仍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旷达,在茫茫暗夜中亦能读出星星指引的方向。

相反,悲观低沉、心态消极,杯水风波也能感受“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情,在一怀愁绪中迷失自我。 干部是群众的带头人,应自觉涵养健康情趣,培育积极心态,正确对待组织、他人和自己,不为名利分心、不为得失忧心,做到追求事业自得其乐、物质生活知足常乐。

啄木鸟被誉为“森林医生”,平均每天敲击树干万次以上,吃掉1500多条害虫。

啄木鸟最大特点是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干活”扎实,专心致志,不做表面文章,对工作不偷懒、不敷衍,但使“千林蠧如尽,一腹馁何妨”。

时下,有的干部作风漂浮,发现不了问题;有的遇到矛盾绕道走,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有的出了问题,不是想方设法解决,而是千方百计捂盖子,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欺骗组织。

我们应当树立“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政绩,揭露问题是本分,掩盖问题是失职”的意识,在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改进工作、推动进步。

只有对问题坚持早发现早解决,解决问题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才能防患于未然,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蜜蜂、喜鹊、啄木鸟只是三个“意象”,意味领导干部应当扮好的“三种角色”,反照见一些干部身上的时弊,值得我们慎思之,深鉴之。

东汉安帝时,昌邑县令王密为感谢杨震的提挈之恩,夜里怀金十斤馈赠,被杨震拒绝。

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答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愧而出”。 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热口渴。路遇梨树,行人纷纷摘梨解渴,唯许衡不为所动。 有人问为什么,他说:“此非吾梨,岂能乱摘?”别人笑他迂腐:“乱世梨无主。”

许衡正色回答:“梨虽无主,而吾心有主。” 两则故事,读来发人深省。一者自律慎独,一者严己慎众,正体现修身律己的两种不同境界。

慎独,是一种“自我约束法”。

独身自处、无人监督时,少了外界的压力、没有他人的监督,道德修养可说是“存乎一心”。

这个时候,最见修为。

所以《礼记》里才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没有比隐蔽处更易见的,没有比细节处更明显的。 对于领导干部,慎独是一种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举案三尺有纲纪,党纪国法并不会因为没人看见而不在场。

时刻慎独慎微,才能防止绳从细处断,真正做到“诚于中”“形于外”。

慎独如此,慎众亦然,这同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自我约束。

慎众,慎的是“从众”。

群体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容易受群体的意识、情绪和选择影响。

正如《乌合之众》一书所说,“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无论什么地方”。

所以,当身处群体中时,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为“生态”所染、不为“氛围”所乱、不为“情绪”所惑。 群体中容易迷失,坏生态下容易堕落,是因为“法不责众”产生了“责任分散效应”。

一个落马贪官曾说,“发现身边有领导干部一边大肆收受贿赂,一边还照升不误时,自己慢慢地也就放松了思想防线”。

贪官的“忏悔”虽有推责之嫌,却也提出了“慎众”的问题。

“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他人的不良行为,就好像是打破了一扇窗。

流风所及,如果定力不强、修养不够,很容易让自己的防线也失守。

其实,慎独也好,慎众也罢,提出的都是一个“做好自己”的问题。

要回答的是,当把个人放置在一个缺少监管、免于负责的状态时,该如何“自处与自守”?

在这两种颇为极端的道德情境下,如果还能把握住自身,才算是真正接受住了拷问。

就像杨震说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就像许衡说的“吾心有主”,真正应该敬畏的,不是利益的算计、外在的压力、制度的约束或者他人的评价,而是道德的信仰、内心的律令,这是守德的最高境界。

无论是慎独还是慎众,说到底,都是一个修身、修心的过程。

有了坚定的内心、坚强的自我,无论外界是嘈杂还是幽暗,就都能秉承道德原则,守住本心、做好自己。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对于党员干部,唯有保持理想、坚守信仰,才能在独处时不愧屋漏、不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毛泽东同志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面对新的历史大考,如何继续经受考验、交出优异答卷?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做的很多,涵养“赶考”心态尤为重要,举其关键者至少有四:

有一颗敬畏心。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意谓每逢任命总是愈加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 古代贤人心存敬畏也如是,更何况党的干部?

然而,一些人忘了“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或以权谋私、以私废公,或恣意行事、胆大妄为,或目无法纪、漠视规章。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

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之心做人,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心用权,以兢兢业业、勤勉守责之心干事,方能无惧于各种风险考验。

有一颗奋斗心。

杨善洲退休之后,带领当地群众历尽艰辛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使昔日的荒山披上绿装,生动诠释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奋斗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正是这样一种奋斗精神,引领我们穿越苦难,迈过坎坷,向着希望的明天敢作敢为、锐意进取。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永远葆有一颗奋斗心,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才能汇涓流而成江海。 有一颗廉洁心。

唐太宗问房玄龄、魏征,创业难还是守成难?前者答创业难,而后者认为守成难,难就难在面对享乐奢华的诱惑、面对尝到甜头后的满足,难以自持。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这样的警钟,应当时时敲响在我们的内心。

对于每一位党员干部来说,一道贯穿一生的大考题就是,能不能崇清尚廉,永葆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耐得住清贫,管得住手脚,稳得住心神,经得起磨炼,有莲花的精神、青松的定力,行己有耻,就能做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忠诚考生。

有一颗百姓心。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0多年扎根太行山,他把最好的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把课堂摆在山间地头,几个馒头一瓶水、山当餐桌地当炕,哪个村哪一户果树该修剪了,哪个县哪个镇的农田山林开发该采用什么技术手段,都如数家珍。

他曾说:“我这辈子最过瘾的是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把我变成农民,一个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技术把式)”。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无论时代条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都要永远以百姓之心为心。

惟如是,我们才能走进百姓的内心。

中国共产党人不论走多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

涵养“赶考”心态,省视自己、砥砺心性,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就能在各种大考中取得好成绩。

某县3年前重点推进的几个项目,今年竟仍没有一个开工。近日,西部某省份的一次大会上,政府主要领导点名批评这个县:“老实说,我非常不满意!”

项目,是推动发展的抓手和载体,对一市一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重大项目,更是各地争抢的香饽饽。

但笔者在基层调研却发现,项目“开工锣鼓喧天、过后死火冒烟”“剪彩几年、一切等闲”的现象,并不鲜见。 项目为啥推不动?客观条件限制之外,还有以下原因:

“情况复杂”不会推。

群众权利意识强了,征地拆迁工作难做;指标太少,项目用地难以保障;融资难融资贵,企业“喊渴”„„ 一个项目涉及部门方方面面,现实困难林林总总,没两把刷子,不下点力气,真拿不下来。

反正“多干少干、工资一样”,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谈商色变”不敢推。

纪律严了、规矩实了,一些党员干部怕与企业家交往“惹麻烦”。

和老板走动密切,别人会不会说闲话?常在河边走,会不会打湿鞋?心中没底,索性“安全”第一,闭门谢“客”。 “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活动不去、照面不打,老板上门躲着、企业有事拖着,“清”了却不“亲”了。

“镜头切换”不想推。

你李书记招进来的项目,我张书记上台为啥费劲抓?你搞特色种养、我就提工业强县,你开发东区、我就要向北发展。

总之,另起炉灶重开张,方显水平高一筹。换人就换项目,新官不管旧账。今年是换届之年,尤其应该警惕。 上述种种,归根到底,还是私心作祟,失了担当。

有人认为:经济下行,大环境不景气,项目缓一缓,发展等一等,事出有因,情有可原,“新常态”嘛,算不得大错。

其实,项目推进缓慢,金贵的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珍稀的资源躺在空地“晒太阳”,既毁了形象,又贻误发展,害莫大焉。

“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就要干事,当官就要担责。

对那种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只想揽权不想揽事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早有谆谆告诫,“党把干部放在这样一个岗位上是信任,是重托,要意气风发、满腔热情干好,要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干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这样的干部,与泥塑的菩萨何异? 干事创业,惟其艰难,更显勇毅。

柳宗元治理柳州,顶住重重压力,凿井百口、释放奴婢,“柳州旧有柳侯祠,有德于民民祀之”;

苏东坡年过花甲被贬儋州,说服黎人改变“不麦不稷”习俗,重视农耕以使“其福永久”,当地人命名东坡话、

东坡村、东坡井记其功。

焦裕禄带领群众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焦桐不语自成荫;

谷文昌率领东山人民治服“神仙都难治”的风沙,百姓“先祭谷公,后祭祖宗”。

面对困难,有多大担当,就有多大作为;尽多大责任,就会有多大成就。

壮族有句俗话:“下河莫怕漩涡多,打铁莫怕火烫脚。”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敷衍塞责、怕事躲事,就是失职。

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

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党员干部应该不惧湍急的漩涡、不畏熊熊的烈火,过好河、打好铁,做时代的劲草和真金。

1940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贺龙给党员干部上过一堂生动的党课。

课上的“教材”,是一碗小米、一双新布鞋和一碗装了条活鱼的清水。

粮是百姓种的,鞋是群众纳的,道理不言自明,“党要想在敌后扎下根,打败日本鬼子,就必须像鱼儿离不开水那样,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

1958年7月,周恩来在广东新会视察。

一到新会,总理就嘱咐地方负责人:“不要使我同群众有距离。”

在礼堂作报告时,群众很热情却被拦在会场门外,总理笑问:“为什么把我同人民群众隔开来?”

贺龙讲党课用心良苦,周恩来“零距离”以身作则。

一言一行,映照出的,正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红色传统。

95年来,得益于这样的“接地气”,我们党栉风沐雨、不断前行。

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我们党走过95年风雨历程,“人民”是不能忘记的“初心”。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如何保持“人民”印记不掉色,是共产党人需要时刻检视的重大命题。

上世纪90年代,云南宁洱芭蕉林村有村民赶街,看到店铺里灯泡明晃晃,就买了个回去想换下家里的煤油灯,可挂起来后却不见亮,问了老书记杨善洲,才知道还得通电。

这件事,对杨善洲触动极大。

不久后,他多方筹措帮芭蕉林村通了电,让村民买的灯泡亮了起来。

“百姓谁不爱好官”,为什么?正因为好的领导干部,会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将这样的向往变成现实。

也许只是一盏灯,也许只是照亮一间房,但你把群众放在心里,群众就会铭记你一生。

近年来,从改进作风到简政放权,打掉了隔开党和群众的“无形的墙”。

然而,少数人还是“跑偏”了群众路线。

有人不会联系群众,话说不下去、身子俯不下去,难以看到真民情、听到真声音;

有人不愿联系群众,觉得跑基层不如跑上层,甚至视群众的批评为“鸡蛋里挑骨头”,以群众的诉求为“这山望着那山高”。

作风问题解决不好,就可能出现“霸王别姬”的时刻,这样的警醒,全党当时时铭记于心。

当年,毛泽东敬称参加调查会的基层同志和普通农民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还表示要“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中流击水,更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不管是关于网络租约车的建言献策,还是围绕“禁摩限电”、菜市场动迁的理性讨论,能否充分吸纳群众意见、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直接关乎改革方向、改革效果、改革成败。

因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家有“鸦飞不过的田产”,却打着赤脚跟农民铲草锄地,彭湃成为“农民运动大王”;

谷文昌防风治沙,荒岛变绿岛、宝岛,福建东山岛百姓“先祭谷公,后祭祖宗”;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共产党员写下“誓与大堤共存亡”生死牌;

2003年抗击非典,医护人员舍生忘死,留下“护士长日记”„„

红色记忆里有不朽传奇,而这个传奇的核心,就是两个字——人民。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12日 04 版)

三十五年如一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扎根太行,用科技染绿荒山,把富裕带给乡亲,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山区生态开发模式,探索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赢得了山区百姓的口碑。

人这一生,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生命的长度有限,但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深度和广度,最能体现生命的分量。

李保国走了,给乡亲留下富裕,给太行山区留下一片绿,给扶贫工作留下新探索,给我们留下无尽的追思。 作为普通党员,我们应该以李保国为镜,常思自己能留下点什么。

为党的事业留下一点贡献。

在党言党,身为党员就应当自觉维护党的形象,自觉把个人追求与党的事业统一起来,自觉做党的政策执行者、党的决定捍卫者、党的形象守护者。

“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李疯子’”,一个个绰号的背后,是李保国树立起的共产党员形象。 也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一点点染绿的荒山,让老百姓更加相信了新时期共产党员是好样的,让广大党员更加明白了坚守的力量。

战争年代,党员是用血肉铸就党的事业;和平年代,党员就要用坚守擦亮党的品格。

这种坚守,归根到底源于对党的忠诚,源于信仰的力量。

为人生历程留下一点印记。

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与社会价值的结合,这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必然要求。

正如李保国所说:“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就是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

在每个人都为自己生活奔波的社会现实里,这种观念听起来很“傻”,但李保国去世后,群众的深情追忆却足以说明,这才是我们值得追求的个人价值。

李保国走了,但他的人生价值依然发光发亮。 为人民群众留下一点福祉。

从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到杨善洲、李保国,我们怀念他们,正是因为他们总能为群众留下点什么。

科技染绿荒山,富裕带给乡亲,李保国立志扶贫的35年,不知改变了多少太行百姓的命运。

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每一个模式背后都有李保国用脚丈量土地的身影。

当地群众对李保国的尊敬告诉我们:谁把百姓放心上,百姓就对谁久久不忘。

时间如白驹过隙,生命不过是沧海一粟。

果树花开的季节,李保国走了,但他为太行山百姓留下的那一片片果园,却是他来过的最好印记。

作为共产党员,我们都应当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把平凡的工作变成伟大的事业,在平凡的日子中践行我们的信仰,贡献我们的力量。

对于共产党员,“党”意味着什么?党史上许多党员的“寻党”故事,正是对这个问题感人至深的回答。 长征开始后,在一次突围后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漆鲁鱼,一路行乞寻找党组织,从瑞金来到汕头,又辗转到上海,直到1937年10月才在重庆找到党组织。

闽东苏区失陷,曾志从福建找到广州,后来又到上海,“尝尽了失群孤雁的辛酸苦辣”,历时20个月终于重新“投进了党的温暖怀抱”。

大将许光达誓言“死不退出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两度与党失去联系,两度重新找到党组织。

这些共产党人,以坚定的意志、不懈的追求,刻写出对党的忠诚,对信仰的坚守。

习近平同志将共产党人的信仰,形象地比喻为“总开关”。

的确,信仰是内心深处的追求和坚持。

思想上坚信不疑,所以意志上坚韧不拔;灵魂中坚实熔铸,所以行动上坚定不移。

革命年代,信仰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和平时期,信仰则是“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正是坚定的信仰,让血肉之躯拥有了超越艰难险阻的力量;也正是忠诚的信仰,让境界因之提升、人格因之升华、事业因之兴旺。

一些普通党员,也有着矢志“寻党”的经历。

河北新乐人王建国,1947年复员还乡时丢失了党组织关系。为证明自己是党员,他从河北步行到南京和上海找先前的领导。直到1998年恢复党员身份,50多年他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还郑重攒下一笔党费。

江苏泗洪的张道干,1946年因为党支部遭到敌人破坏失去党籍证明,直到2015年才重新找到入党介绍人,为恢复党籍他等待了近70年。

无论是革命烽烟中,还是在建设年代里,于选择的征程上坚定不移,于追寻的道路上无怨无悔,正是“信仰”二字的最好解释。

大浪淘沙,惟真信仰不会被黑暗吞没。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世道人心的真理。

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坚守与解构、担当与逃避、奋进与堕落,交织碰撞在所难免。 有人抱定“一切为人民”的信念,也有人不问马列问鬼神;有人以“愚公”自励,也有人脚踏两只船、哪边有利倒向哪边。

有信仰与无信仰,结果不同;假信仰同真信仰,落差更大。

作出正确的选择,坚守高尚的信仰,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考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理想屈从现实还是理想指引现实?

95年过去,许多志存高远的青年,作出了与前辈一样的选择。

他们或是聚拢在“青马班”“马研会”中钻研经典著作,或是寻访老党员、老战士体悟红色作风,或是重走长征路、重走“赶考”路,他们用致敬前辈的“寻党”行动,把信仰的旗帜舒展在内心深处。

弄潮儿向涛头立,接过前辈的信仰火炬,烛照青年的奋进之路,青春中国才能写就新的传奇。

小平同志说过:我们党有强大的战斗力,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无论过去、现在

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磨砺信仰的风骨,笃守信仰的选择,我们一定能沿着95年的光荣之路,抵达憧憬已久的彼岸。

到基层调研,有一些干部暮气沉沉、愁眉不展。

他们掰着手指,数来数去的都是难题:上项目难、转型升级难、环境治理难、征地难、拆迁难、筹资难、扶贫难„„一句话:干什么都难。因为被困难问题绊住,他们伸展不开手脚,终日碌碌无为。

但有一些干部朝气蓬勃、干劲十足。他们被群众称为“有办法的干部”。

比如,信访问题被称为“老大难”。

但是,一位在当地化解信访难题颇有成绩的基层优秀干部却深有感触地说,信访问题绝大多数有“解”。 当然,这“解”,并非得来全不费功夫。

不但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跑断腿、磨破嘴,还得动脑筯、想办法,就像数学上解方程式、做几何题那样,或加“辅助线”,或采用迂回的思路。

如此,许多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比如,一个小区建成两年了,可有一栋楼燃气还没有通。

群众反映到燃气公司,燃气公司说这里面有几户进不了家试不了压,不能供气。

找居委会,居委会说我们联系了,有的不来,有的找不到,我们不能强行开门擅闯民宅,做违法的事。

就这么点事,绕来绕去,群众上访两年总也解决不了。

这位干部说,不能因为几户而让100多户常年用不上气呀!最后他想了一个法子,很简单:这个楼里的住户出几个代表,居委会来个领导,派出所来个警察,大家见证,让开锁公司为这几家开锁,燃气公司来试压。出了其他事,我负责。就这样,两年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了。

实际上,不只是信访问题,许多问题都有类似的影子。

看似不大、不复杂的问题,可绕来绕去总也没有解决办法。

但有时换一个干部或一种思路来解决,就很容易。

由此,想到毛泽东同志一直向干部倡导的哲学思想:既要尊重事物客观规律性,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他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提出“自觉的能动性”的科学概念,强调这种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坐着不动,只有被灭亡”。

这说明,遇到事情瞎干蛮干不行。但一味地回避和躲闪,总也不做更不是办法。

面对客观问题和矛盾,我们要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想出办法、付诸行动,主动把握事物规律。 可惜的是,这样能把“规律性”和“能动性”辩证统一起来,被群众誉为“有办法的干部”不多。

现实中一些干部总是强调客观,总是强调困难。

一些问题和矛盾在“束手无策”中越积越大,一些重要发展机遇在“无所作为”中白白丧失掉。

群众对有的基层干部有意见,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遇到困难和棘手问题“只会大眼瞪小眼”,“没有管用的办法”。

有位优秀基层干部说过一句颇有哲理的话:世间只要是人的问题我就不怕,因为问题是人“造”出来的,人就总能找到办法解决。

的确,问题和矛盾虽然是客观的,但只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就能根据这种内在思维、逻辑、规律,找到问题的症结,想出解决问题的计策。

可以说,“有办法的干部”都是把握规律、主动出击的高手。

他们的“办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17日 04 版)

美学家朱光潜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有一段时间喜欢作诗填词,兴之所至,常信笔直书,想到什么,便写什么,自觉不错。

后来将习作拿给朋友看,却碰了壁:“你的诗词来得太容易,你没有下过力,你喜欢取巧,显小聪明。” 一语点醒梦中人。他由此方悟,意境经过洗练,用词经过推敲,才能百炼成钢,达到精妙境界。 遣词造句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八九。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桥梁专家茅以升晚年这样总结一生。

诚然,谁的人生没有几分坎坷?谁的道路不曾有过崎岖泥泞?

生命的常态,永远不只是浅浅的涟漪,更有涌动的暗流、潜在的礁石。

正是这些,才构成了完整而丰富的人生;也正是在崎岖道路上的砥砺前行,每个人的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 有作家写道:“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潭。”

未经磨砺的灵魂,是没有深度的。

然而,总有一些人,一提到压力,就心生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就只会向后退缩,畏葸不前。

还有的人甚至甘做“草莓族”,一压就扁,一碰就倒。

如此,无法成就一番事业不说,恐怕连自己人生的方向盘都很难把握。

相反,中流击水,才能真正熟谙水性;披荆斩棘,才能抵达未曾抵达的地方。

正所谓,“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其实,很多时候,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困难,看似高山,实际上不过是座小山丘。能否迈过去,关键就看我们能否拿出攻坚克难的意志。

《史记》曾载,飞将军李广有一次外出打猎,把草丛中的一块石头误认为是潜伏的老虎,于是弯弓射箭,箭镞居然深陷石头之中。

等知道是石头之后,却始终无法再次以箭穿石。

这里的区别,就在于射箭之时的意志,是否一往无前、绝不退缩。

李白由此感慨道:“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意志坚定与否,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不可否认,一些困难并非能轻易克服,但没有尝试过,怎会知道到底能不能克服呢?

不试,半点机会都没有;试了,至少还有机会。

即使最终没有克服,至少也是增加了阅历、磨砺了心性。

正如哲人所言:“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

与困难作斗争,不管成功与否,本身就是一笔重要的人生财富,它将成为下一次成功的基石。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写的。

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

说到底,挫折和苦难,不过是块磨刀石。

不被困难吓倒,不向挫折屈服,勇往直前,人生的刀刃才能越磨越锋利。

人的一生,有些东西与生俱来、难以改变,有些东西则可以自主选择、自我把握。

选择对了、把握住了,则人生没有虚度,相反就可能枉度一生,不可不慎。

针对一些人的思想纠结,我们应做好这样四道人生“选择题”。

不图“背景”,当有辛苦勤劳的“背影”。

有的人总盼望能有点“背景”,背靠大树走捷径。于是千方百计攀高枝,千辛万苦抱大腿,削尖脑袋进圈子,有的甚至丧失人格和尊严,甘当门客与“家臣”。 他们或许会得利于一事、得势于一时、得逞于一阵,最终“背景”都会成过眼烟云,靠山甚至可能成危险的“火山”,有的因此摔得很难看。

俗言“英雄不问出处”“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多少有成就的人都出身寒门,但他们平凡而不平庸,草根而不“草包”。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是选择奋斗还是选择享受,是找“背景”还是留下辛苦的“背影”,能不能吃苦受累、自强不息。

可以没有奇迹,得有奋斗向上的轨迹。

人生好比一场长跑,有的人能创造奇迹,不断跑出新的纪录,更多的人则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跑完全程。 但不管怎样的人生,都应该有自己清晰的成长成才路径,不能浑浑噩噩、迷糊不清。

现实中,一些人似乎既不奢求、不贪图有什么奇迹出现,又不去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而是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行尸走肉沉湎于纸醉金迷、吃喝玩乐。

回过头看,人生一路走来的脚印错乱不堪,或模糊不清,出不了彩、留不下风景。

人生可以没有跳跃式的奇迹出现,但一定要过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干一件事成一件事、做一样东西像一样东西,走出一道不错的人生轨迹。

不可“出事”,得有可堪回味的故事。

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之舟经不起事故的颠簸,任何事故都有可能在瞬间让自己的人生拐弯和转向,特别是大的事故可能就此逆转甚至葬送人生前程。

我们要避免事故,但得有这样那样的故事发生,没有故事的人生平淡无奇,过于沉寂,像一潭死水荡不起涟漪。 有故事的人生充满意趣,有故事的人有内涵、有厚重感,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从容不迫。

当然,故事如果处理不好,也许会演变成事故,在一定意义上讲,故事就是没有变成事故的事。

事故不堪回放,故事可堪回味。美

好生动的故事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不慕权力,得有正向影响力。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则造福于人,也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用不好则既害人害己,又误事坏事。

同时,握有权力,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捧杀、诱惑、陷阱和“围猎”。

贪图权力,为无权或权力小一点就纠结、伤神,而不及时修养心性,以致德不配位,则很容易腐化堕落。 “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思想道德的影响力是持久而深远的。

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不慕权力,而去思考如何活得有影响力,从思想观点上、道德品行上、人格魅力上立身,方能成就人生价值。

人要过得精彩,活出价值,就得好好思考什么可以有、什么可以没有,不该有的不强求、不折腾、不贪图,该有的不缺位、不缺席、不缺失,这样的人生才丰富多彩。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14日 04 版)

临近毕业季,中央美术学院又开始了毕业展。

观展过程中,有人惊叹作品新奇,也有行家不客气地点评:看似新鲜,但不少作品处处留下模仿的痕迹。 其实,在艺术史上,创作之初的模仿与参照,不可避免。领路人身后,总是会聚集一批跟跑者。 学书法,绕不开颜柳欧赵,所谓“法帖”就是这个领域的入场券。

名家名作开风气之先,却也是千锤百炼积累而成。

巨擘如吴昌硕,终其一生都潜心临写《石鼓文》;

欧洲印象派画家缔造“光影革命”前,几乎都是古典艺术大家的信徒。

不仅是艺术领域。 有人一针见血地分析,社交网站“脸书”借鉴了领英(LinkedIn)、Friendster等先驱;而苹果的用户界面,也源自乔布斯在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看到的理念技术。

很多时候,模仿不失为一条通往创新的捷径。

自行车比赛中,“冲刺手”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大部分时间会骑在“破风手”后面。

如果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把创新定义为“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那么模仿创造出新的价值、新的市场甚至新的生产方式,也不失为一条创新的捷径。 然而,伟大的创新者绝不会止步于模仿。

齐白石57岁开始“衰年变法”,走出对前人的模仿,删繁就简“画吾自画”,从“形似”走向“不似之似”。 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试图在美国再现意大利咖啡店,然而站着喝咖啡等方式却水土不服,最终以意式风格融合美式休闲,完成了超越之路。

如果“一直在模仿,从来不创新”,让创新的精神在追随中消磨,就只会如齐白石所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从0到1很难,从1到2也不容易。 要超越榜样,找到创新的突破点,非得有自我否定的勇气、敢于质疑的精神才行。

河北科技大学青年教师韩春雨,因发现更简洁的基因编辑技术而成为“网红”。

过去几年,世界生物学界一直以Cas9基因编辑技术为主流,“从众的心理使得融入这种氛围的科学家都在想自己应该如何参与,生怕自己被这个科学大潮所落下”。

韩春雨也曾是这一技术的跟随者,但几次失败经历让他挣脱出来,终于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说到底,所有具有革命性的突破,都源于“自我创新基因”的再编辑,走在前面的榜样不仅是队伍的“标兵”,更应该成为发力超越的对象。

近日,德国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平均每100万人的专利数为501项,排名全球第十,“正要从‘模仿大国’转型为‘创新大国’”。

现实中,华为2015年向苹果公司收取专利费的消息,可成为这一判断的注脚。

去年美国一个权威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创新型公司评选中,中国的大疆创新也紧随谷歌、特斯拉,排名第三。 “只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不去投机取巧,只是踏实做事”,尊重对手、借鉴对手,最终超越对手,突破榜样的桎梏、找到自己的蓝海,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创新专注力”。

有人说,人类所有的发明,不过是对自然的模仿,如车轮之于圆木。

然而,正是在模仿过程中的灵光一闪,让人类文明步步前行。“太阳底下无新事”“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

两句俗语,或许正揭示着创新的秘密:超越最伟大的对手,才有最伟大的创新。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07日 04 版)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