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现代文及答案

■《故都的秋》 一、梳理全文

1、第1自然段中写作者从杭州赶上北平的目的是:饱尝一尝古都的秋。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古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 2、“不远千里”这个成语在本文中的作用是:表达热爱故都秋色的强烈感情。

3、第2自然段描绘了江南的秋天,作者意在:衬托北国秋天、秋味、秋色、秋景。

4、第2自然段中一个短语“半开半醉”,是指领略名花美酒的最佳状态。

5、作者认为在领略秋的过程上应该达到看饱赏透(赏玩十足)的程度。

6、第3段中的文句: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怀恋的感情,进一步表现了故都之秋的迷人。 7、“蓝朵”一词是蓝色的花朵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别的词是因为作者以为蓝色和白色的搭配为佳。8、文中“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看见一片梧桐叶落地,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了。

9、第5自然段中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本文开头与它相照应的句子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10、在11自然段中“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的枣子是淡绿微黄的颜色。 11、这段文字:“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其意思是说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12、“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这段文字所用的比喻分别喻指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

13、用一个成语概括上题句子中所逼于的意思相形见绌(相形失色)。 14、“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句抒发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限依恋、爱恋之情。

15、作者写对故都之秋的思念时,突出写了在北平一椽破屋住着时的所见所闻,而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等名胜,只用一笔带过。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D )

A 、作者是浙江省富阳县人,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产生一种想走异地、饱尝故都之秋的心情;

B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都缺乏秋味,体现不出故都之秋来;

C 、作者在《住所的话》中写过“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不愿去陶然亭等处,当然写不出那些地方的秋景;

D 、写租住破屋时所见所感,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16、对“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A 、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 、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 、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 、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现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二、阅读课文3~5段

1、请用四字短语给这三段文字分别拟写标题。 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2、第3自然段写破屋中的场景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示色彩的词?作者为什么说蓝色或白色者为佳?

色彩:碧绿、青、蓝。最能传达作者清闲、静寞的情绪。 3、“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哪几个角度写出了故都之秋清静的特点? 听觉、嗅觉以及触觉。

4、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面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囚绿记》

1.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排比 )

(2)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比喻)

(3)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反复)

(4)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反复)

作用: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2.文中出现了“绿影”、“绿友”、“绿囚”,用词不同,含义有何不同?

绿影”指太阳照过常春藤的枝叶形成的影子;“绿友”指“我”囚禁的常春藤的两枝柔条;“绿囚”指不屈服于黑暗的顽强抗争的人。

3.“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想让绿色和自己更接近、更亲密,拿绿色来装饰简陋的房间,装饰过于抑郁的心情,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借绿色来比喻抑郁的年华。

4.联系文中交待的历史背景,说一说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时正处于抗战爆发的前期,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全国人民需要紧密地团结起来,反抗日本的侵略。本文通过对“绿囚”的赞美,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的抗争精神。 (一)

1、画线句在七月中旬,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与第一段的哪一句相照应?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和“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相照应。由于卢沟桥事件的发生,原打算七月尾回南去,而才到七月中旬,就“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部”了。 2、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拟人。作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二)

1、①段中作者用了个比喻句来表达自己“自私的念头”,你认为是哪一句?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2、④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的心情?请你写出来。

“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是因为作者为了更好的亲近绿,引绿入室,但却伤了绿。作者在绿藤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觉得自己隐隐然做错了。但另一方面作者却仍然执著一念存着“魔念”,囚禁着绿,作者对绿藤对光明自由的追求没有能够有真正的理解。(能够明确的说出作者内心的矛盾意思对即可。) ■《我有一个梦想》

一、阅读课文“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至“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部分内容作者提出了斗争的原则、态度和目标,试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原则:不使用暴力,因为暴力易造成更大的情感伤害。 态度:团结大多数白人,由此能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

目标:黑人必须获得自由,争取正义的胜利。

2、结合文意,揣摩加点部分内容的意思,简要作答。 (1)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

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

(2)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

在争取合法地位过程中,一味对政府持有敌对的仇恨的态度。

3、四个“只要„„我们就绝不会满足”的句式各自独立成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排比和反复。排比可使文章气势贯通,感情充沛,有鼓动性;反复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使作者要求平等自由的决心更强烈。这些充满激情的呼吁、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坚定斗争的信念鼓舞了黑人同胞为民主、平等、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二、阅读课文“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现在和未来”至“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回答下面问题。

1、“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这句话中“这个梦想”和“美国的梦想”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有什么不同?分别指什么?

“这个梦想”是指美国黑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美国的梦想”是指一个通用的口号,即美国所宣传的赖以立国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

2、怎样理解“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有了给予黑人以民主、自由、平等权利的观念,才能解决国家内部的种族矛盾和斗争,才能形成黑人和白人和睦相处、亲如兄弟、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 3、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文段演讲辞句式特点和表达效果加以赏析。

形式上:一连使用了六个以“我梦想有一天”开头的排比句式,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畅快淋漓地从正面表达自己对自由平等的期待、渴望,气势磅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内容上:把作者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形象化,深刻表现出作者一直热烈憧憬、魂牵梦绕的理想,那就是人人生而平等,白人黑人亲如兄弟。

4、这几段文字表现了马丁•路德•金怎样的精神?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为实现理想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精神;(2)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3)团结一致反对暴力行动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阅读课文“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至“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作者追述马克思的逝世的情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字里行间渗透着怎样复杂的情感? 讳饰。爱戴、遗憾和悲痛的复杂情感。

2、第二段文字中用两个“对于”概括了马克思生前哪两方面的巨大贡献?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1)对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导和领袖作用;(2)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创造和推动作用。

3、第三段在写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时,提到了谁?为什么要这样写?

达尔文。与达尔文的贡献相类比,生动地说明了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4、“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一句中,“简单事实”应怎样理解? (1)存在决定意识;(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3)上层建筑必须由经济基础来解释。

二、阅读课文“不仅如此”至“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回答下面问题。

1、“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一句中,“运动规律”怎样理解? 指对剩余价值的认识。

2、文中“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三个句子中加点词“这样”分别指什么?

(1)指马克思两大发现的不同寻常;(2)像数学领域的其它科学领域;(3)马克思在任何领域的研究都不是浅尝辄止。

3、“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一句中加点的三个词语分别从哪些方面评价马克思?

“满腔热情”是从革命热情方面讲的;“坚忍不拔”是从革命意志方面讲的;“卓有成效”是从革命成果方面讲的。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