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问题再思考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

6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 No.62008

大学生诚信问题再思考

李国辉

摘 要:作为当代的知识分子群体———大学生,其诚信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从大学生学习、经济、生活、就业等方面存

在的诚信缺失的表现入手,探讨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08)06-0172-02

作者简介:李国辉(1979-),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材料工程学院助教。收稿日期:2008-04-11

  《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可见,“诚”、“信”乃是两个同义字。诚信指诚实、诚恳、信用、信任。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诚信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其作用都不言而喻。但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诚信的缺失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知识较高的大学生群体的诚信缺失,更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学贷款,其中17万名学生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仅占申请人数的31%,而这些学生的贷款归还率还不到80%。这种失信行为尽管为少数人所为,但却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信誉,也为高校诚信教育的缺失敲响了警钟。

(三)生活:情感欺骗和人际关系淡漠

[1]

在宣扬“自由至上”的大学校园里,恋爱是一种普遍的校园现象。纯真恋爱无可非议,但问题是极个别的大学生恋爱不是以真挚的情感为出发点,而是为了个人的需要玩弄别人感情。大学生对待恋爱不够严肃,缺乏理性,空有激情。有的大学生同时有几个对象,还称“普遍培养,重点选拔”。谈恋爱不是为了结婚,更多的人抱着一种游戏态度,就像他们所说的“玩玩,大家都有,自己没有挺丢人的。”恋爱目的不明确是恋爱不成的重要原因。情感的欺骗造成每年都有一些大学生为此轻生自杀、伤害对方等悲剧发生。在高校校园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已成为这一群体的重要交际工具,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真诚和信任,一些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的世界。第二,为了评奖学金,抢夺升学、留学机会,而不择手段的中伤、侮辱他人,人际关系经不住利益和金钱的考验。第三,大学生之间不同家庭、不同省份、生活习惯的差别,贫富差距的存在,使已经成年并具有一定价值观和金钱观的大学生封闭自己、孤立自己。

情感欺骗和人际关系的淡漠,容易导致学生孤僻、自私、

缺乏责任感、自我放纵、诚信意识淡薄。

(四)就业:虚假履历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学习:考试作弊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环节,

更是社会选拔和任用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考试结果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多数大学生能通过自主努力完成考试,但有少数平时学习不用功的学生,因考试准备不足,就会冒着受处分的危险作弊。作弊方法也由传统的偷看书本、传纸条、交头接耳发展到现代的手机短信息、探测笔、无线耳机等。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做假身份证替考,充当“枪手”,大发不义之财,不仅不以此为耻,还反以为荣。从考试作弊看大学生诚信,实在令人担忧。

(二)经济:拖欠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提出不让一个大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的要求,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大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也体现了党和国家重视人才、发展人才的强国战略。但有些大学生却把国家

的政策当成拖欠学费的“理由”。在高校的大学生当中,恶意

拖欠学费的现象呈上升趋势,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一些学生欺骗学校和家长,拿用于求学的钱吃喝玩乐,乱交朋友,荒废学业。这也是毕业班欠费追缴老大难问题产生的根源。国家助学贷款是以银行贷款的形式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以确保每一位考入公办普通高校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这一政策让贫困大学生可以专心完成学业,接受平等教育,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和家庭的贫困面貌。助学贷款方面的诚信缺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申请助学贷款过程中,有少数大学生通过制作虚假贫困证明、伪造家长签名等手段,骗取国家助学贷款和其他资助。另一方面,一些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毕业后,即使有偿还能力也不愿偿还贷款,更有甚者,为了躲避偿还故意与银行断绝联系,最初贷款时留下的联系方式也联系不上。据中国人民银行信贷社统计:到2003年5月底,全国共有50万名学生申请国家助

由于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难也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一些大学生弄虚作假,伪造英语四六级证、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及其他各种获奖证书,将诚信抛之脑后。有些用人单位提出苛刻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有可能被迫作假。有些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甚至帮助大学生制作虚假履历。大学生就业机制的不成熟和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高标准,也是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个人素质中的诚信缺失

在当今大学校园里,诚信仍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只有少数不诚信的学生破坏了学校的校风,给当代大学生的整

体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高考扩招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接受知识和文化的洗礼。但是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只是凭高考成绩,对于学生道德和人格存在的缺失,学校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至于不久之后,这些社会引以为傲的时代骄子成了“问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当代大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相对较弱,,功利思想和浮躁的心态较重,学习懒惰和从众心理等内因,使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

(二)学校教育中的诚信缺失

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现在转型刚刚开始,教育体制的缺陷和教学工作者的失误对大学生诚信的缺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几十年的应试教育体制,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塑造,缺少人文关怀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导致“道德问题”学生的产生。诚信记录的缺失导致诚信道德的缺乏。在现代的普通高校,诚信记录少之又少,对大学生的教导约束作用微乎其微。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期末考试中,考试承诺书成了一纸空文,考试作弊者依然有之。在美国的4000多所高校中都有学生诚信条例。新生入学后的头等大事之一,就是学习这些条例。哈佛商学院克拉克院长说,哈佛商学院招生有三个重要标准,其中“个人素质,包括是否具有责任心和道德感,是

[2]

否赢得别人信任”被列为标准之一。美国大学的这些做法不仅扼制了学生的不诚信,而且为美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社会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主导作用。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诚信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开展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

(二)加强学校诚信教育,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机制

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高校树立自身形象,特别是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高校教职工应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做到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高校还应致力于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真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塑造个人品质,为大学生诚信建设提供内部动力

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在心中培植真诚的内在品质,并将诚信推广至外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诚信教育的根本是树立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诚实信用在今天的校园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校园良好的诚信环境对社会诚信环境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建立诚信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制定与完善信用制度和信用法规,为诚信道德建设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和法律保障。世界上的信用制度已建立150年,良好的个人信用档案可以视为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我国统一的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于2006年

1月正式运行,可以说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已开始热身起步。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许多方面还存在法律和制度的漏洞,相应的道德诚信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中也有伪劣商品、虚假广告等诚信缺失的现象发生。大学校园不是孤立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而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大学生也是社会中的群体,他们同受社会上各种现象和思想的影响。社会诚信意识淡薄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影响是基础的,是源与流、枝与叶的关系。

建立此种类型的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使学生有了一个信用记录,大学生在道德

行为上会受到信用档案的约束,在行为开始之前会考虑对自己的影响,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信用度。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注释:

[1]新民晚报.2003年8月28日

[2]哈佛商学院如何选入[N].教育文摘周报2004-07-14.[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

三、大学生诚信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社会环境,为大学生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

条件

高校教育是社会大环境的一部分,必然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

[3]

“教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在人的发展中,社会环境起着

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