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概全论文

科学地把握课堂教学的度

张溪镇中心学校 吴概全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一般都是热热闹闹的,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的朗读,热烈的小组讨论,以及课堂现场表演。这样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似乎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果没有这些环节在里面,上课者、评课者可能都认为没有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可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细细审视,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课堂似乎是而非的东西过多,而核心的学生语言训练远远不够充实和深入,显得贫乏和苍白。新课标的核心理念的要求并没有在课堂得到很好的践行。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候,不会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不会分析概括内容,不会搜寻重点的词语;字、词、句的有效训练不够深入细致。在学生的作业中,字、词的题型错误也较多。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像一场赛跑,教师急匆匆地带着学生走马观花的奔波于一个个教学活动之间。看似课堂容量大,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多,但形式上的紧凑热闹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好的效果。落实新课标核心理念,真正提升课堂教学中语言训练的实效,我们需要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度”。

一、 课堂的密度要合理。

这是一个关系到教学整体规划和单位时间内教学目标合理安排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和班级实际的学情,科学的合理的安排每一节课语言训练的“密度”。

从我听课的情况看,每节课教学内容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时间似乎永远不够用,这也成了很多老师教学的常态。我们不能忘记,教学的时间是恒定的。因此,懂得详略取舍、突出重点,教学才会有效率。

一位老师上四年级《桂花雨》一课时,教学思路很清晰,但缺点就是平均用力,没考虑到语言训练的密度,因此教学训练显得很仓促,语言训练也不够到位。如果在教学中,舍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地方,舍去一些非语言的地方,把时间集中聚集到言语训练的点上,就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比较品读,那么语言训练就会更加深入有效的。比如,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品味“吩咐”“浸”这些词语,重点品读“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对这些重点词语、重点句子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如果每篇课文都重点教学二三个重点词,一两个重点句子,量的积累慢慢会转化为质的飞跃。假以时日,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得到提高。

在听课中,我还发现一个现象,课堂中,老师学生的读占用了很大的时间。一些老师过于相信一些专家的话,也有一些老师过于相信教学用书上的话。认为阅读教学就是多读。于是乎,一节课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中耗去。即使学生能够流利朗读课文了,老师们还是点名来读。读有积累内化的作用,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单靠读是不行的。那种为了读而读的思维应该摒弃,我们要科学而辩证的看待读。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在对待读这个问题上,我们要不唯书、不惟专家,而要根据文本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读的时间和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一再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坚持这一重要课程理念,有效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培养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就要科学合理设置课堂,把有限的时间积聚到语言训练这个核心上来。只有教师着眼于学生的整体训练,优化教学设计,才能切实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切切实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 教学重难点要求有一定的坡度。

教师不仅要清楚本年段的学习目标、训练重点,还要根据课时目标,对每项训练的目的、最后达成什么效果,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当然,这其中有些语言训练比较简单,可以一步到位,但对于有一定难度的训练,就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好训练步骤,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到位。

一位教师在教学六年级《麋鹿》这篇课文,在教学麋鹿传奇经历时,老师让学生读、划有关时间节点的词语。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时间节点投影在屏幕上。每个时间点,都相应反映出麋鹿不一样的命运。也就是说小小的麋鹿折射出中华民族兴衰的历史。但这位老师没有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没有设置阶梯让学生逐步领悟。在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老师就直接说:国家好,麋鹿也就好,国家不好,麋鹿也就不好。苏霍姆林

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既然如此,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有难度的语言训练,一定要有层次,要设置阶梯,一步步在引导中让学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

同样的例子发生在二年级《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中。这篇课文是一片寓言,区别于一般寓言的是这篇寓言并没有在结尾揭示寓意,而是将寓意暗含在叙事过程中。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突破这样的重难点,老师必须设置台阶,一步步引导学生明白寓意。在引导的过程中,老师必须凭借这节课中的狐狸三次话,三次动作和神态的词语来进行。教学中,老师可以抓住这些兼顾人文和工具性的片段进行教学。实际教学中,老师大量时间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上,在内容和寓意之间没有过程,直接从内容到寓意,缺少水到渠成,缺少了学生思维的引领,缺少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要体现深度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能力又是智力的核心。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没有思维含量的语言训练是浅薄的、没有深度的。目前,很多语文教师课上的思维训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往往呈现短、快的倾向,大部分是一问一答,缺少思维含量。没有思考价值、多而琐碎的问题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的思维训练也就没

有实效。

本期的教学视导,我听了三节《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时是五年级一篇写景散文。全文共三段,第一段采取层层缩小视野的写法,突出黄山奇松;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段,写了黄山三大奇松:迎客松、陪客送、送客松。这一段详略得当,语言简洁,用词精准。第三段是总结段。教学中,三位教师都抓住重点“奇”来展开教学。(课后第93页第四题也有:默读课文,说说黄山奇松“奇’”在哪里?)第一位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黄山奇松“奇””在:千姿百态。因为这篇课文中有一个重点词语:千姿百态。第二位教师比第一位稍有拓展,引导学生理解了黄山奇松奇在三个方面:

(1)是奇在处处能生长,(2)是奇在千姿百态,(3)是奇在像人。这位教师分别从课文的三段中找出三处“奇’”来。第三位教师的课,他的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结合的非常扎实,让人眼前一亮。借助于重点词语、句子,老师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延伸。他没有像第一和第二位那样,简单从课本中找出一个或者几个词来定义黄山奇松的奇。而是引领学生凭借文字、图像向思维的深处漫溺:黄山奇松奇在她的外在的姿态、奇在她的潇洒、奇在她的挺秀、奇在三大名松;也奇在她内在的地方:奇在能适应艰苦环境,奇在她生命力的顽强,奇在她品性的高洁。第一位和第二位老师仅仅是带领学生找到文中现成的词语说明黄山奇松的“奇’”,这种借助语言的训练是肤浅的,即使老师不教学,学生也会明白的,这种教学也是缺少深度的教学。第三个教师,凭借

语言进行有深度,有广度,有内涵的思维训练。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