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什么才是中国考试制度

本文是对《一个美国学生眼中的中国考试制度》的回应。

我是一个从小按部就班在中国接受教育的中国人。读过潘亚当的文章后,我想写下自己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关于考试的一些思考。潘亚当围绕考试的意义与科学性进行了讨论,而我在这里想写下一些我基于自己的亲身成长经历,关于中国考试制度对中国学生群体以及更广泛的人群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所持续做出的思考。我在下文中会阐明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为何是值得且必要的。

与潘亚当类似,我也极为害怕考试,考试令我恐惧之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考试进行之时那紧绷与肃杀的氛围和人们富有攻击性的状态都令人不寒而栗,谦让的德行与互惠共赢的高等智慧在生存恐惧下统统让位于狭隘的利己主义本能;二是考试的神秘感让我心力憔悴。从理论上讲,应考者永远无法完全把握到考试题目,复习无论多么充分,都不可能穷尽考题所蕴含的无限可能性,这是考试的最大威力。再多复习一点永远只会更保险。因此,一旦踏上备考之路,就只能一路前行,无法停下,这令我在时间安排方面茫然失措,在考试与生活间关系的处理上一筹莫展。

如同潘亚当所指出的,与中国类似,美国教育制度同样强调考试的重要性,这在我从小到大身边那些绞尽脑汁想要获得更高的SAT、GRE、TOEFL和GPA分数从而为申请留学加分的同学身上可以得到应证。所不同的是,中国教育制度将考试成绩作为升学选拔的唯一依据(没错,就是唯一),从而使得考试成为学生生活的中心甚至目的,这毫无疑问会对学生群体产生深刻影响。

在考试为中心的价值观和考试成绩的至高权威之下,全社会必然会形成对应试学习之重要性予以无条件强调和无限度抬高,而对此外所有事物一律排斥的态度,甚至对它们加以负面性的道德定性,将其纳入到道德评价的范畴之内。学生的首要性质变成应试者,次要性质才是有血有肉、有着独立意识的人。学生作为应试者,在整个中学阶段自然应当只做学习这一件事情,否则不仅是不积极的,还是不道德的。在大众舆论的强有力裹挟下,这样的价值观念与生活原则在中国成为显而易见、不言而喻、清楚自明的道理,不需再加以任何审慎的综合考量与利弊权衡。似乎,对其进行论证商榷的过程早已完结,现已经潜移默化为民风,人们只需入乡随俗般直接身体力行就可以了。

但是,这些弊端似乎都并不为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掌握着话语权的成年人们所在意。我想我可以归纳出与这一现象有关的、由浅入深五点影响:1,功利主义和道德危机;2,人文艺术素养整体偏低,缺乏公民意识;3,无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反思与质疑的理性精神,热衷于盲从;4,封闭的保守主义与反智主义,抗拒改变,不爱自由;5,父权式、家长式社会体制的延续。

也有观点认为,中国考试制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优点,比如高强度的备考锻炼了学生的毅力、自控力和抗压能力。姑且不论是否只有通过中国式的考试制度(甚至各种形态的考试制度)才能够培养起这些素质以及中国学生是否在这些方面有些被锻炼得过度,在带来上述负面影响的同时得到这样几点有限的益处,代价是否有些过大呢?

潘亚当在文章中指出,当他与清华的同学们参加同样的课程时,并没有感到特别吃力。我结合自己的观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同一所大学的同一年级里,学生之间在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是有着一定差异的,并且差异可以说相当明显和巨大,但是,并不与高考成绩正相关。由此我同样觉得,考试并不一定能够准确检验和衡量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但与潘亚当认为这会使得考试的重要地位受到动摇的看法不同,我觉得鉴于社会惯性等因素,实际情况要更复杂,在现今中国社会,正是人们对考试权威性越来越多的质疑,在促使着人们去更加趋之若鹜地考取学位,不是吗?因为,当较低学位的价值受到人们质疑时,自然会有更多的人去争相考取更高的学位,而在更高的学位也开始受到质疑、变得不足以意味着什么的时候,怎么能连较低的学位都没有呢?如此的因果循环让考试热不会降温,反而看涨,有报道指出至2012年的近十年来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翻番,报考人数更是持续增加。在学位价值得到广泛认可时,报考的人不多,而当其价值受到怀疑时,报考的人数反而增加,从而使其含金量继续下降。这样的因果循环让人感到有趣,而又无奈。

但不能止步于无奈。考试制度的最终命运是什么,中国考试制度又将发展向何方,这需要全世界有识之士共同思考。我借助网络表达以上这些内容,归根到底,是希望以后的中国孩子们,可以度过一段不被考试所挟制、多彩而不乏味、自由而不压抑、平和而不畸形、合乎于自然人性的中学生活,从而至成年后,仍然保有一颗清澈而有情、有智、有胆、有趣的心灵。那时,中国孩子的命运将不可能是《中国孩子》歌中所唱到的那样。盼望这能够成为现实。

来源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