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对孔子的影响

老子对孔子的影响

孔子对自己曾经有过一个自我的鉴定,《论语》的第七章第一则:“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信而好古”,很讲究诚信,并且喜欢传统文化,那么像我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有哪些人跟我差不多呢?或者说,我和历史上哪些人很相似呢?“老、彭”。在老彭前面加上一个“我”,“我老彭”表示很亲切。老彭是什么人,有三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我觉得比较靠谱。 “老”与“彭”之间加一个顿号,“老”就是指老子,“彭”就是指彭祖。“窃比于我老、彭”,就是我把自己当成老子和彭祖。孔子把自己比作老子,这是孔子对于自我人格的一种认定。我们从这一句话里面,也就可以看出来,老子对于孔子的影响。

孔子在他三十岁特别自信的时候,他想去见一个人,谁呢?这个人就是老子。我们知道,三十岁以后接着就是四十而不惑,一个特别自信的人,一个特别自负的人,往往也是一个特别执着的人。而过分的执着往往会变成执迷不悟,就会变得很拘泥。三十而立的孔子就是一个自信、自负、有理想、有信仰,但是不知变通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会有迷惑,执迷自然就不悟。不悟也就是迷惑。所以孔子从三十岁到四十岁这一个重大的人生的台阶,是谁帮他完成的?是老子。在这之前,孔子跟哪些人学习过?他跟子产学习过,他到宋国去学习商礼(宋是商的后代),他到北方,到杞,又学了夏礼。夏商周三代之礼,可以说孔子都学了,所以说他才有三十而立。但是此时,在中原地区,还有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物,就是老子。老子是涡阳人,这个没问题,但是老子做官在在洛阳。他是周守藏室之史,相当于周王室的档案馆馆长。孔子一心想到洛阳见这么一个高人。这一个高人孔子如果不见,那孔子终身都会遗憾的。孔子曾经讲过,他说,一个人如果知道有一个高人在那个地方,你没有向他拜访过,没有向他学习过,这叫什么呢?叫失人,失去了向这个人讨教的机会,这是很可怕的。

孔子三十岁左右的时候,他就一心想去见老子,但一直找不到机会。一直到三十五岁,孔子的门下来了两个学生,这两个学生是鲁国的大贵族孟僖子的两个儿子,老大后来就继承了孟僖子的地位叫孟懿子,老小就叫南宫敬叔,这弟兄两人估计是双胞胎,因为两个人竟然年龄一样大。孟僖子去世之前,对他这两个儿子说:“我死之后,你们一定要拜访孔子为师,向他学习周礼。”所以在三十五岁的时候,这两个人投到了孔子门下。孔子觉着他的机会来了,他就跟南宫敬叔提出个要求,说你能不能跟鲁昭公请求,让他资助我一下,到洛邑去向老子讨教。鲁昭公就给孔子配了一辆马车,还配了童仆跟随着他。据说南宫敬叔也是跟他一块去的。两个人就到了洛邑向老子求教。

孔子三十五岁到洛邑向老子求教,这是历史记录的真实的一个事件。司马迁在《史记》里《老子韩非列传》以及《孔子世家》里面都有记载。我们就来通过两篇传记记载,来看一看,孔子在哪些方面受到老子的影响。

孔子一见到老子,当然,他首先就要向老子来展示自己的学问。你那么老远跑来,向老子这样学问高深的人求教,你自己总要先表现一下你自己有一定的基础,所以见到老子以后,先是孔子跟老子来谈学问,谈到最后,老子听得大概已不耐烦了。老子说你也不要再说了,你说的那些古人都已经去世了,他们现在保存下来的,现在你所能看到的,文字记载下来的,那都是他们的糟糠。然后老子跟孔子讲了这样一番话。

老子曰:“„„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最后是老子对于孔子的一个告诫,“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

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你能那么大老远来向我讨教,我能够告诉你的,也就是这些,就这么简单,大道至简,你把这些搞明白也就差不多了。其实,老子的话言简意赅,包含着很深的哲理。

得其时则驾

老子对孔子说的第一句话,“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意思是君子如果能够生逢其时, 能够明君贤臣相遇,则驾。“驾”就是驾车,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坐小轿车。坐小轿车表示做官了。如果能够碰到明君,碰到明时,生逢其时,那就出来做官,就出来做一番事业。不得其时,蓬累而行。“蓬”是一种野草,长在沙漠中的野草。这种草一阵风吹来,随风飘荡,是什么意思呢?如不得其时,那也不妨随波逐流,不要那么执着,不要那么固执。

孔子见老子时是三十五岁,志向远大,自信自负,满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这是孔子的优点。这也是孔子能够从一个普通的少年走到今天,成为很有学问的、很有理想、很有前途的青年的一个前提,但是仅仅有这些还不够。所以老子告诉他,你要学会变通。你要学会认识时事。光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不可以,一个人做成事情,除了自己有才干、有理想,有信念,你还得要会把握时事,要顺时而动。

孔子一辈子很快乐,孔子一辈子很放松。一方面他担当着天下的道义,他面对着污浊的世界,有着非常坚定的信仰,他要救国救民,他把那么大的担子压在自己的肩上。但是如果我们看看《论语》你会发现,孔子虽然挑着那么重的担子,但是他并不紧张,并不沉重,他很轻松。一部《论语》读完,你会觉得孔子他一生都很快乐,挑那么重的担子,面对着那么黑暗的世道,孔子固然常常很绝望,常常很痛苦,但是,日常的孔子,仍然不失其快乐,而且是常常以轻松的面貌来面对别人。如果没有老子,孔子的一生就可能会被那沉重的担子压迫得喘不过气来。有那么大的承担,还能那么快乐,为什么?跟老子有关。

我们看孔子讲的这段话:“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你看和老子的意思几乎完全一样。天下有道我就出来做事,天下无道我就隐身而退——这不就是“得其时而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吗?所以你读《论语》,你读着读着你就会觉得这不是孔子,这是老子。你在《论语》里面随时可以碰见老子。“子曰”有的时候就是“老子曰”,孔子有时候很像老子的传声筒。

再看下面孔子的话:“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国家有道,危言危行。什么叫危言危行?做事情走正道,说话,也说直话。直行,直言,天下有道呢,做正确的事情不会有危险,说正当的话,也不会有危险,但是天下无道,有些话就不能再说了,说了要倒霉。但是,做事情你还得做正当的事。这是个底线,不能说天下无道了,我也跟着无道。别人都坏了,我也跟着坏,别人都是贪官,我也跟着做贪官,那不可以!但是你可以不说话,保护自己。

所以,孔子是一方面要求人们有原则,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要求人们善于保护自己。所以有一个词叫“明哲保身”。何为“明哲”?明哲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真理又能够保身。这里面就有个分寸,做事还要做正确的事,还要做一个正当的人。但是有些危险的话别说了,这就是什么,这就是变通。这个变通孔子有,孟子就没有。孟子比孔子要极端的多。差距在哪里?差距就在于孟子没有碰到过老子这样的人对他进行教导。所以你读《孟子》,孟子的言论很激烈。甚至孟子不讲言论自由,他只觉得天下就有一个正道,就是儒家之道。儒家之外的,什么杨朱呀,墨翟呀,其他的各家学派的思想他认为都是歪门邪道。所以,他骂杨朱,说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你看孟子这

骂人的话,杨朱为我,只为自己,不为国家,怎么行呢,这不是眼中无君吗?墨子讲兼爱,兼爱天下的人,爱自己的父亲和爱别人的父亲一样,那你的父亲在你的心目中还有什么独特的地位吗?那你不就是无父吗?接下来就推论,无父无君是什么,是禽兽。他直接把杨朱,把墨子这样的大哲学家骂成禽兽,你看孟子多么极端。所以孟子只能做亚圣。

圣人就是冠军,亚圣就是亚军。孔子之所以能够做冠军,就是因为有老子这样的教练。孟子之所以只能做亚军,就是因为他没有碰到老子这样的教练。就这么简单。

孔子的个性,各个方面都没有问题。但是像孟子这样的人,我们很多人可能很敬佩他,但是做到就很难。他那么激烈,如果在一个专制、独裁的社会里他很麻烦,他一定会倒霉的。所以明代的朱元璋读《论语》,没问题,读到《孟子》,就讲了,这个老头子,有这么多胡说八道的东西,他如果活到我明朝,我早把他脑袋砍了。那他为什么不砍孔子的头呢?因为孔子知道变通。这跟老子的教导有很大的关系。

盛德若愚

你再看老子的下面的一句话,“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好的商人,深藏若虚,家里有很多钱,但是从来不炫耀富贵,我们现在有一点点钱就炫富,我们现在中国有很多人炫富,炫富炫出一大堆的麻烦来。有钱觉得很了不起,叫“富贵而骄”。老子讲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弄出一大堆的麻烦,就是自己找来的麻烦。如果读过老子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良贾深藏若虚这只是一个比喻,老子真正要说的是君子,真正的君子是什么样子的呢?有很高的德行和学问,但是,容貌若愚。一点不张扬,一点不显摆,一点不自作聪明,更不会沾沾自喜。容貌若愚,很朴拙,这就是君子的气质。不外露、不炫耀、不张扬、不狂妄、不沾沾自喜、不自以为是。真正有德行的人就是这样,真正有学问的人也是这样。就像真有钱的人,他从来不说自己有钱一样。

就像《周易》上所讲的,“遁世无闷”,我不郁闷,这是一种境界。就是不管在做,还是不做,我心灵保存平静。在富贵行之富贵,在贫贱行之贫贱。贫贱的时候我有贫贱的快乐,富贵的时候我有富贵的快乐。得志的时候,我有得志的快乐,不得志的时候我有闲暇的快乐。

老子《道德经》里面,“愚”字出现了三次,全是褒义词。在老子的概念里面,愚是一个褒义词,老子的著作总共有五千多个字,在这五千多个字里面,否定性的词,比如说“不”、“勿”、“弗”、“莫”,这些加起来,表示否定的,有多少呢?三百五十多。五千多个字的文章里面,有三百五十多个表示否定的词,摊下来,大概十三到十四个词里面就出现一个否定性的词。所以老子是一个用否定的眼光来看世界的这么一个人物。我们是从正面来看世界,他是从反面来看世界。我们看到了世界的这一面,他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我们一般都说愚不好,老子偏说愚好。容貌若愚的愚就很好。那么《论语》里面怎么样,《论语》里面 “愚”出现了七处九次,有六处七次是贬义词。这就显示出老子和孔子的区别。孔子毕竟是儒家,老子毕竟是道家,体现两家不同的,就从这七处看出来。孔子一般来说,认为愚是不好的,但是,偏偏就有一处,有两次,孔子也是在褒义的意义上来使用“愚”这个词。

孔子评价一个人,叫宁武子,这也是卫国的一个大夫。他说宁武子这个人,“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这个人挺有意思,有的时候智商高,有的时

候智商低,有时候聪明,有时候糊涂。不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的,而是根据社会的状况来的。国家有道的时候,他就特别聪明,国家无道的时候他就变傻了。这是一种很高的智慧。跟我们前面讲的一样。有道则行,无道则隐,是一样的道理,问题是孔子怎样评价他,评价这个“愚”。他说,“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我们现在有个成语叫“愚不可及”,是骂人很笨的意思,其意思和《论语》里面这个词最初出现的意思已经完全不同了。《论语》里“愚不可及”是说这个愚是个很高的境界,是我们都达不到的一种最高的境界。宁武子有时候聪明,有时候看起来很笨,他的聪明我们赶得上,他的笨我们可真的是比不上。因为这个笨不是真笨,这个笨是一种智慧,不是真笨,不是真愚,是什么愚呢?是老子讲的,“若愚”。

因材施教

老子对孔子讲的这段话最后:“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或者说教学理念,叫作“因材施教”。这是后来的朱熹根据《论语》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总结出来的。实际上,在孔子之前,就有一个人,早已经因材施教了,这个人就是老子。老子对孔子说的这番话,就是针对孔子说的。所以,我给学生讲《论语》时,我就说,你读《论语》,你要怎么看呢,你要先找到一个人,跟你个性相同的,比如你的个性与子路相同,那么你就找孔子是怎样教育子路的,你的个性跟冉求相同,你就找孔子是怎么教育冉求的。不然,你就找错了,为什么呢,你比如说,孔子弟子子路问孔子一个问题,说老师呀,如果我看准了一件事情,我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做呀?孔子说,那怎么可以呢,你应该问问父亲,你应该问问兄长,应该多方征求意见你才能去做,怎么能自作主张呢?过段时间,冉求又问孔子一个同样的问题:老师呀,一个事情我如果看准了,是不是就可以去做?孔子说,那当然了,看准了,不要犹豫,马上就做。孔子弟子中年龄较小的一个学生公西华,这两次孔子讲话公西华都在场,他听完他就糊涂了,这老师怎么同样一个问题,回答不一样,怎么没有标准答案呢。孔子说,子路这个人,太强亢,太自信,太自大,所以,我要告戒他,做事情谨慎一点,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冉求这个人呢,性格比较懦弱,过分谨慎,做事情往往犹豫不决,所以我要鼓励他,果断一点。所以我说:假如你是个性很懦弱的人,你读了《论语》以后,你读孔子教育子路的那一段话,你不就更加儒弱了吗?如果,你的个性是跟子路一样,那么果断,那么自信,那么自负,那么自大,那么自以为是,然后你读了孔子教导冉求,是呀,认准了就干,你不就更加自大了吗。所以,你要找到个性相同的,然后你才能找到《论语》哪一段对你有用。你不能盲目的囫囵吞枣,兼收并蓄,那不可以的。

那同样,老子教导孔子也是这个道理,你比如说,此时此刻,为什么老子要对孔子讲这一番话,你就一定要知道背景,这个背景就是我前面介绍的,此时的孔子三十五岁,三十而立,还不到不惑。此时的孔子就是聪明、智慧、自信、自负、自大,满怀理想,满怀信仰,按捺不住自己的热情,一定要去拯救世界。针对孔子此时的这样一种状态,老子说,“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这就叫因材施教。你的脸上有骄色,这个骄,就是自信,自负。多欲,过大的志向,不切实际的理想,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实力,好像我凭借一个人就能挽救天下。结果经过他教导之后,孔子就没有这想法了。他知道天下事很难,不是一个人能做成的,所以他不骄不躁,慢慢的去做。他一直到五十多岁才出来的做官,他本来就已经决定一辈子不做官了,他已经不准备在自己此时此刻,在自己此生,在现

实世界里面实现理想了。他想做万世的事业了。

但是你看孟子怎么讲的,孟子说,“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夫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个天不想平治天下呀,如果天要平治天下,当今世界,除了我孟轲,还有谁呀?何等狂妄。所以孟子就要做当世的事业,所以孟子在和齐宣王、梁惠王、滕文公这些人交往的时候,跟他们谈话的时候,你感觉到怎么样呢,他很急躁。实际上孟子真的运气已经很好了,他碰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宽容的一个 国君齐宣王,齐宣王被后来的李贽称为“一代圣主”,从中国历史上,我从没有找到哪一个国君比齐宣王更宽容,所以孟子运气够好了。他在他面前,也是非常急躁,非常急不可耐。骄气、多欲,他认为他一个人就可以拯救天下,他认为他一个人只手就可以擎天,他认为他独木可以支柱将倾倒的大厦。当然这也是孟子可敬的地方,也是孟子可爱的地方,但是从认识真理的角度来说,从客观的评价自己和评价世界的角度来说,显然孟子有缺陷。

但是孔子,在此时此刻,很幸运的碰到了老子。你不要认为你一个人能力有多大,所以你不要有太多的骄气,你不要认为你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不要认为一个人一时一地可以改变世界,所以你不要有太大的志向和理想。“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不是老子讲的话吗?做大事从小着手,不要着急,慢慢来。“态色与淫志”,态色是什么,就是脸上所体现出来的那样一种自信、自负的神色。老子看出来了,老子真是高人。孔子一来就在老子面前卖弄,展示自己的学问。孔子当时确实很厉害,孔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鲁国的六艺专家,此时又过了十五年。可以这么说,孔子当时的学问不比老子差。差的是什么?人生的磨练、对于世道的透彻的认知,缺少的是生活的阅历和经验。从学问的角度讲,孔子可以说是当世的第一人,所以他脸上有骄气,他志向过大,他脸上呈现出自负的神色,这个很正常,很自然。这是人生必然的一个过程。但是一直在这个过程中就有问题了。所以孔子碰到老子,这叫适逢其时呀。

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曾讲过一句话,他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是一个热情的,充满激情的人,他注定一生不会有出息,注定一生碌碌无为。这话讲的很重的。我有时候在反思我们中国今天的教育。我们今天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教育孩子将来好好的上学,找一个好工作。就是让他不要有理想,不要有志向。就是让他变得如此现实。所以这种教育本身让他最后一定是碌碌无为,当然他可以养活自己,可以找份工作,没问题,但是,一定不会有大的成就。二十来岁的人,不切实际是好事,不是坏事。不切实际有两点,第一,对自己有不切实的期望,正因为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拔高自己。这是一点。第二个不切实际是什么,是对现实世界的判断。如果二十来岁的人,就那么老于世故,你觉得可爱吗?二十来岁的人就对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那么熟悉,一做事情马上就想起来,要送礼呀,要找关系呀,你觉得这样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吗?不会有出息!所以,不切实际是人生中的一个必然阶段,也是一个必要的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就是罗素讲的话的意思。

但是罗素下面还有一句话,说一个人如果到成年之后,还是那么充满激情而缺乏理性的头脑,那么他也将一事无成。关键词两个,一个是激情,第二是什么呢,理性。或者说第一理想,第二理性。要有理想,同时要有理性。三十五岁的孔子有理想,但是,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世界,他都有不切实际的判断。这个时候他碰到了老子。老子就给他一幅理性的头脑。让他对自己,对这个世界有更理性的判断。让他戒除骄气、多欲、态色、淫志。所以孔子后来,做事情稳扎稳打,不骄不躁。

老子《道德经》里面一些话,可以说是他对孔子的当面教导互相印证。 《老子》四十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可欲,不知足,欲得,就是多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个私还有一个版本,写作“思考”的“思”,少思,寡欲,我觉得这个思考的思可能意思更好,后来孔子有一番话,当时有一个人,叫季文子,“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孔子说:“再,斯可矣”,为什么要想那么呢?想两次就可以了嘛。所以孔子反对多思。为什么反对多思,为什么反对一个人做事之前反反复复的思量?你不要认为这个谨慎,这是周到,恰恰相反,很多事情反复思量,反反复复的想,想到最后,一般来说这个事情就做不了了。但是老子的意思不是这样,孔子的意思也不是这样。钱穆是怎么说的呢?“多思转多私”,一个人,碰到一件事情,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是非判断。反复的思量以后就一定会有什么判断了呢?利害判断。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假设一下,办公室里两个人打起来了,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哪一个人对,哪一个人不对,这是是非判断,这是君子做的判断。有人对有人不对,怎么办,支持对的反对错的就对了。可是你反复想,我支持对的,这对的可能跟某某领导关系不好,那个人虽然错了,他跟领导关系好。你到最后怎么样,可能就沉默了,甚至是帮不对的去了。为什么?你想来想去,最后一定是为私利了嘛,为自己打算了嘛。所以老子这里少私寡欲的私有一个版本是思考的思,我觉得可能内容更好,内涵更深,他可以和孔子的“再,斯可矣”对照。也即是说,孔子和老子一样,都反对对一件事情反复思量。做事情真的是要果断,要坚定,看准目标,只要是对的,我就做,只要是错的,我就反对,做这样的判断就可以了。人生越简单越好,越简单效率越高,越简单,越容易达成人生的目标。所以我这几年我到处在提倡一种简单的生活和简单的思维方式。不要搞那么复杂,中国人就是把人际关系搞的太复杂了。所以整个的社会成本搞的特别高,人心也变得特别坏。

有一天,有一个叫陈亢的人,问子贡说,我们的老师,他人缘为什么那么好呢?周游列国,我们老师只要到一个国家,到一个地方,他很快就对那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国家状况都了解了。是人家愿意告诉他的呢,还是他自己问的呢?子贡回答说,是别人愿意告诉我们老师的。那么别人为什么愿意告诉我们的老师呢?别人为什么愿意把信息向我们的老师提供呢?因为我们的老师有特别的亲和力。这个特别的亲和力,子贡概括成五个字,“温、良、恭、俭、让”。温,一种温和的态度;良,一种对事、对人、对世界的善意,人跟人对世界的态度真的不一样。你对这个世界有没有普遍存在的善意,无论对事,对物,你有没有一种善意?有善意你就不害,天道利而不害,就这个意思。为什么有些人走到花园里面随手就摘一朵花呢?看到一个小动物总是要伤害它一下?就是缺少这个良,这个良是什么?是一种心态,是面对世界万物的一种心态。恭,恭敬。俭,分寸感。你不能仅仅理解为生活节俭。

孔子的个性,温、良、恭、谦、让,这是很了不起的圣人的个性。中国人的人格理想里面,我曾经总结过,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有好多种,孔子的这一种就是君子式的,贵族式的人格。贵族是一种修养,这个修养里面还包含着对社会的承担,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这样的精神才叫贵族。孔子的温良恭俭让里面就是贵族,那是真正的贵族,是一种君子的人格。

如果我们反思一下,孔子的这样温良恭俭让的个性和谁有关呢?和老子有关。不全来自于老子,但是和老子有很大的关系。你看老子《道德经》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什么叫慈呀,

慈就是温、良、恭啊,慈就包含温良恭。俭,不用说了,不敢为天下先,让呀。人生三宝。到孔子那儿变成五宝。你可以看得出来,这样的一种精神的线索,一道精神河流,有源有流。

孟子很刚,孟子缺少的就是柔。孔子在三十五岁的时候也就是刚,缺少的也是柔。而老子恰恰就是一个柔术的大师。三十五岁的至大至刚的孔子,碰到了五十多岁的柔弱的大师:老子。老子就给他的个性里面赋入了柔韧的东西。

你看老子对于刚勇的恐惧,“强梁者不得其死”,强梁的人不得其死。何为“不得其死”,我们现在好多人把它翻译成不得好死。这个意思差不多,但是还是有差距。不得好死给人感觉是骂人的话,这个“不得其死”不能讲是骂人的话,因为后来孔子也说子路“不得其死”,如果是骂人的话,孔子哪能这么咒他的学生呢?不得其死什么,“死”在古人看来是人生的一个正常结局,如果一个人寿终正寝,用庄子的话来说,“尽其天年”,生命自然终结,这叫“死”,所以每人都有一死,这是在表扬你。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一死。有的人的就得不到这个死。得不到这个死,得到的是什么?叫“夭”,“夭折”,就是还没有到你该死的时候,你就因为一个不正常的一个事件,横死了。强梁者往往不得其死。因为强梁者老是要跟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东西发生冲突。“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我们现在汉语有个词叫勇敢,是很好的词,但是在老子这个地方,这个词未必是好词。勇于敢,勇敢,杀。勇于不敢,你才可能活下来,我不想做过多的道德分析,至少老子说出了一种社会现象。在专制独裁的社会里面,你愿意做一个顺民,愿意做一个良民,你可能忍辱偷生,苟且偷生,至少你能活着,如果你挺身反抗,你真的就有可能被杀掉。所以说这是老子对现实的一种描述。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活着的时候四肢也柔软,死了以后四肢就僵硬了嘛。“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你看外面那颗草,青草,柔软的吗,草木枯了以后一折就断了嘛。“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坚强都是死亡的一类,柔弱才是生存的一类。“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都是老子的话,我们先放过去,我们看看孔子。

还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几个弟子在一起,闵子骞,子路,还有冉有,子贡。四个弟子在一起。这些弟子们都很有气质啊。闵子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子贡、冉有,侃侃如也。都特别很有气质。孔子当然很高兴, “子乐”。可是,他突然之间,又悲从中来。“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只可惜啊,像仲由这样可能要不得其死啊。老子的话,强梁者不得其死。孔子的话,仲由不得其死。仲由就是强梁啊。这两句话用词完全一样的,四个字,不得其死。

我们再看老子的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什么意思,如果你要学知识,长学问,那是做加法,这叫为学日益。可是如果你要是求道呢,那要学会做减法,叫为道日损。孔子反对学,孔子要人们追求道,这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个做加法,一个做减法。如果你要追求道,要做减法,要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之又损,孔子后来也讲了这样的话。孔子去参观鲁桓公庙,看到了一个倾斜着的放着的一个器具,欹器,孔子以前没见过,就问管庙的人,这是什么东西呀?管庙的人说,这个嘛,就是宥坐之器。我们现在大家都知道有座右铭,在你的座位的右边或者什么地方贴上一句人生的格言,然后对自己有教益,不断的提醒自己,叫座右铭。古代除了座右铭之外还有一个宥坐器,座位的旁边放着一个特殊的器具,这个东西它的一种特殊形状和状态也能够对你作一种人生的提醒和指导,叫做宥坐器。古人很强调自己的修养,所以这方面都很注重,“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人们都注重自己的修养,西门豹的性子很急,他就提醒自己不要急,做事要慢一点,然后在自己身上就披一条纬带,让这个飘带提醒自己做事情要舒缓一点,董安于这个人做事情慢慢腾腾的不着急,他觉着这个个性也不好,就在身上就佩上一个绷紧的弦,来提醒自己做事情要急一点。在座位旁边写上一句话,在座位的旁边摆上一个东西,都要提醒自己品德。我们今天的人不大讲究品德,总想着成功,我人怎么样没关系,钱挣多就可以了,官做大就行了,所以今天这东西少了。

孔子一听说是宥坐器,他马上就明白了,他说,啊,这个东西我没见过,但是我听说过。宥坐器有什么特征呢? “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如果它里面一点点水都没有装,完全是空的,他就是歪的,斜的,如果装到一半,装到正中间的位置,他就会正正,立的很正,如果你再装满,他就会倾覆,提醒人们什么?你不能无知,要有知识,但是同时又不能自满,就这意思,你不能腹中空空,里面装的全是中午喝的酒,酒囊饭袋,那不行,那永远是歪的。

孔子回头给他的弟子们说,往它里面装水,我们做个试验。水注到一半的时候,这个倾斜的器具就正正的立起来了,继续往里面倒水。装满了,一下子就倾覆了。然后夫子喟然叹曰:“呜呼!夫物恶有满而不覆哉?”世上万物呀,包括人呐,哪有自满而不会倒霉的呢?不会倾覆的呢?子路在旁边就问了:老师,你用什么样的办法来保持一种完美呢?既要有很多的知识,又不至于轻浮呢?孔子说,聪明睿智,守之以愚,你很聪明,你很智慧,但是聪明智慧要靠什么来守呢?靠愚来守。功被天下,守之以让,你的功劳把天下都盖住了。但是你千万不要骄傲,不要狂妄,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你固然很勇敢,天下第一勇士,但是,要用怯来守。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愚、让、怯、谦。最后孔子一个结论,“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这就是孔子用这个宥坐之器来对老子的损之又损之道进行了形象的说明。也是孔子把老子的这个思想通过他的口来向他的弟子们传播。

毋以有己

孔子离开洛邑要回到鲁国去,离别的时候孔子要向老子辞别,老子说,有钱的人送别,就送人钱财,有德行的人送别嘛,就送人几句话。我没有钱财送你,我就冒充一下有德行的人,送你几句话吧。

这是老子给孔子的临别赠言:“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聪明深察,是优点,一个人聪明,又明察秋毫。不是优点吗?是优点,而且不光是人的优点,就是此时此刻孔子的优点。三十五岁孔子,不就是聪明,不就是明察秋毫吗?但是老子告诉他,你光聪明、光明察秋毫不行,你光看到优点不行,一个优点的背后往往是缺点。你要看到它的背面,他也会带来相应的副作用。你要明白这一点。这样的人往往比一般的人更接近于死亡。为什么?喜欢议论别人。那你说不聪明深察的人就不喜欢议论别人了吗?不聪明不深察的笨蛋他也喜欢议论别人,但问题是他又不聪明,他又是笨蛋,他议论别人他说不到点子上,他戳不到别人的痛处。 所以别人不恨他,你知道吗?你聪明,你明察秋毫,别人耍一点小心眼你一下看明白了,然后你一说,就说到他的痛处,他不把你恨死吗?所以这就是聪明深察的一个缺点,一个不足。它的反面,它的背面。博辩广大是优点吧,知识广博,善于辩论。胸襟开阔,这当然是优点呀,可是“危其身”。最终它有可能导致你性命危险,为什么?发人之恶者也。因为这种人老是喜欢揭发别人的罪恶。你老看不惯别人嘛。

所以为什么读书人老倒霉呀,就跟这有关。秦始皇他要焚书坑儒,把四百多

人都活埋了,后来起来造反的倒不是读书人,项羽不读书的,刘邦也不读书的,所以唐代有一个诗人叫章碣,写了一首诗,说是秦始皇,把这些读书人都杀了,到最后怎么样呢,“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你那个埋人的坑,烧书的火还没有冷,崤山以东就起来暴乱了,王朝被推翻了,睁开眼睛一看,起来造反的,是两个不读书的人。但是我们要反思一下,为什么不会造反的读书人,偏偏最为统治者痛恨并痛下杀手呢?因为读书人看明白了么,他看明白了,还要说一说么。刘邦看明白了,项羽看明白了,他不说,老子就干就对了。读书人看明白了,他说,说了就招人讨厌。

所以老子给孔子讲的,是什么意思,就是人生呢,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让自己聪明起来,第二步,把聪明藏起来。所以老子特别强调两个词么,藏和愚。不是真愚,是把聪明藏起来了,看起来愚。所以说人生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聪明起来,第二阶段把聪明藏起来。老子对孔子的教导就是说,你现在是足够聪明了,下一步,学会藏。

“子贡方人”,孔子学生里面最聪明的是子贡。子贡是一个出色的商人,同时,大家如果读过《左传》,读过《史记》就知道,子贡还是当时一流的外交家。《左传》和《史记》都记载了子贡有一连串的外交活动:存鲁、乱齐、亡吴、霸越、强晋。他一串的外交活动把鲁国保存下来了,把齐国搞乱了,把吴国搞灭了,把越国搞成霸主了,把晋国弄强大了。但是这种聪明人往往有什么弱点呀,老子讲了,好议人。所以《论语》上讲子贡方人,什么叫方人?方人就是议人。子贡就喜欢议论别人。也就是说,孔子现在面对子贡,就像当初老子面对孔子一样。老子告诉他,好议人有危险,那么现在孔子面对子贡这么好议人,孔子怎么说的呢?“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端木赐啊,你就那么好吗?我可没有时间去说别人,我只在乎我自己修养如何,我花时间修养自己还来不及,我哪有功夫去议论别人呢?孔子对于子贡的教导和当初老子对孔子的教导如出一辙。子贡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人,孔子批评他“方人”之后,他自己就不再方人了。

所以老子为什么对聪明深察,把博辩广大这些按说是优点的东西他那么样的警惕。就是当你有了优点以后,你就有了一定的优势,你有了一定的优势就有可能洞察人性的弱点,你又可能利用你这个优势去歧视相对的有劣势的那一方。有优势是好事,但是利用你的优势去歧视相对弱势的一方,这就是坏事了么。孔子,这个子路跟着孔子学习,他有知识,他比一般人懂得更多,有些人对于周礼他了解更多。为人处事他懂得更多,这都是你的优点。但是学了这些东西,让你有了这么多知识,让你有了这么多优点,不是让你用你这个优点和知识去贬低别人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学这些知识,我了解这些,都是为了自己提升,而不是利用这些东西去贬低别人。但子路就有这样的毛病。

再看看老子,老子对孔子教训里面临别赠言:“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个话,要直接翻译的话,实在是不大好翻译。它可以有很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理解。就是做儿子,不要在父亲的面前过分的坚持自己;做臣子的,不要在国君面前太坚持自我。要学会妥协,学会服从。不要把自己看的太大,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我们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还可以找到相应的互相辅证的东西。“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功成不居”,“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都是辩证法,“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自现,不自己表扬自己,反而能够让别人把你看得清清楚楚。不自是,

不要自以为是,反而怎么样呢,把你自己的成绩和优点,更好的展现出来。不自伐,故有功,不自我夸耀,反而你的功劳更容易被别人认可。不自矜,故长,不自以为是,反而可以被别人推为尊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讲“圣人行不言之教。”孔子竟然也反对“言”。孔子观周,到后稷之庙去,在这个庙里面,他看到了一个金属铸的人像,这个人像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这个人像的嘴部,有三个封条,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要警惕呀,不要多说话呀,多言多败。也不要多事呀,多事多患。老子的思想,“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有一天,孔子跟他的弟子们说,“予欲无言。”子贡说了,老师呀,你如果不说话,那我听课笔记怎么做呀?孔子反问:“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分明是老子的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事而慎于言,这是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出现类似的话。

庄子大,孟子正。太正了,往往不宽容,太大了,往往没原则。所以孟子不宽容,庄子有时候没原则。无是无非,没黑白,没是非,没长短。大好,但是没原则就不好。正好,但太苛刻就不好。所以,我特别喜欢一个词,叫“正大”,既正且大,既有原则,又很包容,既很包容,又有原则。什么人可以达到这个境界?孔子可以达到这个境界。孔子为什么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因为孔子碰到了老子。幸福呀,人这一辈子能够碰到一个好老师真幸福啊。孔子这一辈子就碰到了这么一个最好的老师。所以孔子离开老子以后,一出洛阳,赶着马车往鲁国去的时候,就跟弟子们感叹,:“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能跑的,我知道我用网可以网住它,会游的,我知道用鱼钩可以钓住它,会飞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而老子是龙啊!我真的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够网罗住龙。它是乘风云而上天的一种神灵之物啊。中华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龙文化。我们常常讲龙文化,后来的龙是帝王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龙除了用以比喻帝王之外,就是老子啦。

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最终取得了什么效果呢?《史记·孔子世家》有这么一句话,很有意思,很含蓄,“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弟子越来越多了。为什么?留学回来了,学问更高了。孔子私学的事业也发展了。

我们知道,孔子的私学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专门论述孔子的私学,论述孔子的私学价值,我认为,孔子的私学从整体上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准,孔子的私学,为未来的百家争鸣创造了前提条件。那么,孔子的私学在一开始办的很不景气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夭折,但是老子给他加了油了,孔子的私学就办下去了。所以我们说,老子对于私学也有大功劳啊。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