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梵藏翻译史及翻译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梵藏翻译史及翻译理论

作者:洛珍塔英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第04期

【摘要】 梵藏佛经的翻译是藏区盛兴佛教的重要因素。对于藏民族的传统文化来讲,佛教则占有重要地位。佛经翻译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翻译的理论也有完整的规则。本人将翻译史与翻译理论分为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关键词】 梵藏语 翻译 历史 理论

第一、梵藏佛经翻译史

据有关史料显示梵译藏的翻译活动始于唐初,终于民国,认为期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论述。

一、 唐朝时期(公元7世纪至9世纪)

唐朝时期是藏地盛兴佛法时期,据藏文史料记载:吐蕃第33代藏王松赞干布将其大臣吞米桑布扎派之印度留学,吞米桑布扎在印度经过严格、系统的学习了梵文并回国后依照梵文修改藏文,创造了非常具有科学性的如今我们所使用的藏文。同时也开始了佛经梵藏的翻译工作。吞米大师先后请来印度人鸠萨罗、香呷罗和克什米尔人达奴、尼泊尔人希罗曼珠等论师一同,将《宝箧经》、《宝云经》、《莲花藏经》、《月灯经》、《诸佛菩萨名称经》等大概有20多部梵文成功的译成了藏文。由此可见,藏族第一位翻译家必然是吞米桑布扎。接着吐蕃38代藏王赤松德赞时期,不单建成了桑耶寺(今位于拉萨)而且设立了翻译中心。以益西王布为首的译师们,从遥远的印度请来了堪钦希瓦措、莲花生大士等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据有关文献记载:到吐蕃第41代藏王赤热巴吉时期藏族自己都培养出了55位译师。当时也出现了藏族第一位出家人巴阁.贝若扎那,他精通汉藏语并掌握印度多种语言。之后的翻译数目非常庞大。

二、五代、宋、元时期(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

从第42代藏王郎达玛废弃佛教后,吐蕃王朝也面临了崩溃。毫无疑问藏族的翻译事业也随之中断。直到公元10世纪半期,随着佛教在藏地的再次兴起,翻译事业也得到了完整的恢复。之后又出现了大批翻译专家,译了非常庞大的佛经。

尤其较为突出的译者有洛钦仁青桑布,他被当时的学者们尊称为“洛钦”,义为大译师。他成为了藏传佛教后弘期时最有贡献的翻译家。公元1027年,以天文历算为主要涵义的《时轮经》从印度传入。公元1038年印度大师阿底峡从尼泊尔入藏,在藏地十余年间与藏族译师们共同完成了翻译、校对经论达147种。到了公元13世纪,出现了藏族译师雄顿.多吉坚泽。他是由元世祖的帝师八思巴资助去尼泊尔留学5年多回来。回到藏地后,将《时轮续注》等很多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