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课程标准5-6年级

语 文 课 程 标 准(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

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全册教材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三班共有三十名学生,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

态度,语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有着较高的学习热情,学生学习能较为主动,但学生自己独立的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学生学习不够灵活,在学习上不够扎实,书写欠认真工整,在习作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进一步指导。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龙、书、礼物、真诚、劳动、心愿、火与光、角度、破除迷信、我们去旅行。这些单元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文化含量比较大。第二,教学要求比较高。(学习的综合性强)本册教材在上册教材的基础上在字、词、句等方面要求学生自学,提出目标,检查自学的效果。在阅读方面在前几册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重视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如① 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② 会分类处理所提的问题;有办法解决所提的问题。 ③ 学会独立阅读的步骤和方法。 ④ 学会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并用来自读。 ⑤ 学会查找目录的三种方法,检索资料,帮助阅读或开展综合性活动。 ⑥ 培养每天阅读、读书动笔、阅读时翻查工具书等好习惯。本册还提出了新的学习要点:自测阅读质量,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起点低点,但每个单元要做,每课书要做,从而逐渐形成不断跟踪自己的阅读状况、及时调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能力。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形式。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探究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不可能达到成熟的水平。所以教材对此只做了简单的指导。本册教材继续加强快速阅读的练习和对单元知识的小结。

习作方面:五年级上册指导学生如何为习作写评语。写评语要一直滚动做下去,不断提高学生评价习作的水平,进而提高修改习作的质量。五年级下册另增加了一些习作的学习要点,主要是:(1)参照学过的课文修改自己的习作。(2)炼字、炼句、炼意。(3)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4)与读者换位思考,修改作文。

(5)习作经过修改交流,还应有后续的学习。

要组织好本册的三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书”、“劳动”、“我们去旅行”这三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作为保底的学习内容,不能做小,但要求可以不必太高。“书”这个单元的活动成一个系列,应由个人完成,其间安排交流。“劳动”单元的综合性活动需要做比较充分的准备,尤其要征得家长的支持配合,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我们去旅行”单元可以实际组织一次短途集体旅行活动;还可以做假想

旅行,根据所搜集的资料编旅行故事。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独立掌握本册生字145个,会写相关的词语。

继续练习对对子。错别字率小于1%。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继续练习常用书法的连笔写法。

(二)阅读:

1.

2. 自测阅读质量。每个单元要做,每课书要做。 写好自读笔记。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样

式。

3. 把作品放在社会背景中理解,通过阅读认识社会。学习记叙的顺序,学

习几种人称。

4.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

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7. 阅读古文,通过朗读和与现代文比较,理解大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8. 继续学习快速阅读、跳跃式阅读。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11. 全学期至少背诵古诗8首,连同自选背诵的内容,全学期不少于15篇(段)。

(三)习作

1.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

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做到字斟句酌,炼字、炼句、炼意。

4.学写读书笔记(心得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参照学过的课文修改自己的习作。继续综合运用四年级学过的修改标准、修改方法和修改符号以及本学期的补充进行修改。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与读者换位思考,修改作文。继续学习写评语。降低习作中的错别字率。

7.课内习作每学期不少于8次。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四)口语交际

1、

3、 学做开场白 怎样说明理由

3、怎样反驳别人的意见

5、 说话要看对象和场合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六)自我评价

1、 学习作单元小结,养成习惯,学会方法。

2、 时常注意学习上出现的错误。

3、互相交流单元小结,提高单元小结的质量。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略读课文上。

(2)重视学生的读,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对课后问题由学生自学讨论,教师不要去讲。

(4)通过教材安排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学语文的目的使用

语文。

(5)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摘录词句等,认真写字、及时检查作业中的错别字。

(6)能够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

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复习一些常用应用文,学习记叙的顺序,人称的使用。体会写作乐趣,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继续练习给习作写评语。

(7)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样式(批注

摘录、心得、提纲)

(8)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

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课后能够自己检测阅读的效果。继续练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难点:

1改正练习中和习作中的错别字。 2学会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批注、摘录、心得、提纲)

在古文的学习中,感知古今字义的不同。

3把阅读与习作相结合,学习记叙的顺序,人称的使用。学习写阅读提纲和心得笔记,体会写作乐趣,在习作中注意炼字、炼句、炼意。养成修改的习惯。 4评价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效果和学生对于单元小结的情况。

四、教学方式:

1. 读全文,弄清读懂了什么

2. 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学会质疑。这样,学生自己能读懂的问题不必讲,

整个课堂都围绕着学生不懂的问题走,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学生的自读自悟。不仅避免了繁琐的分析,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抓住重点、难点是改变串讲串问的突破口。进入五年级,课文比较长了,教

学中必须抓住重难点,进行恰当取舍,才能教之有效,学之有效,才能真正

地改变串讲串问。

4. 在教学中,注意加强整体综合的感受,提高学生的概括和综合的能力。重视

学生对形象的感受,下大力气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五、学习方式:

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自主性学习方式的认识基

础。依据一定的目标任务的设计,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互动,通过讨论交流、共同实验、分工查阅资料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以个人和团队成绩为双重评价标准,既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又培养和锻炼学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电教手段的使用:

录音机、投影仪、电脑课件。

七、教学改革构想:

将教学课堂结构形成一个马鞍形的流程,课堂上体现三个基本环节,即从整体把握全篇文章入手→进入对重点的局部作精雕细刻的揣摩玩味→再回到文章的整体上来总结,教给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中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思维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八、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龙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龙”为主题,编排了《龙的传人》《大人们这样说》《叶公好龙》三篇主题课文,及拓展阅读《乐山龙舟会》。使学生了解“龙的传人”的由来以及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龙的传人”的由来以及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选择重要的段落精读,感受主体课文的思想感情以及表达方法。

2、针对部分段落,继续练习写简单提纲。继续写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

3、通过古文的学习,了解古今词意的不同。

4、背诵《大人们这样说》和《叶公好龙》两篇课文,积累与龙有关词语和成语,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理解和体验。自读《乐山龙舟会》,完成课后练习。搜集查阅与“龙”有关的工艺品、特产或地名,交流与“龙”有关的成语或寓言故事。

5、开始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金钥匙)。

6、欣赏“龙”字的各种写法,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7、自己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小结,抓住要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养成每单元都进行小结的习惯。

8、选择下面的话题进行习作练习:

A 选择有关“龙”的成语、寓言、工艺品、特产等,写一篇习作。模仿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B 仿照课文《大人们这样说》第五段,写几句话(保底)。

C写一篇日记。(保底)。

10、自学至少10个生字,会认会写。

11、坚持每天课外阅读。自己积累和本单元主题有关的成语、典故以及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有关龙的成语和故事等。

2自己出题进行自测检查

龙的传人

教材分析:

《龙的传人》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龙的演变以及不同时期人们对龙的不同认识,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的原因。使学生感受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对龙的喜爱,感受祖国文化的深蕴。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语,积累本课有关龙的成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龙的传人”的由来以及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选择重要的段落精读,感受主体课文的思想感情以及表达方法。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3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龙的演变以及不同时期人们对龙的不同认识,以及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

2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的方法。

教学构想:

首先让学生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主要脉络,然后精读2、3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龙的演变以及不同时期人们对龙的不同认识(远古时期、唐宋以后、今天)。对于“《周易》、图腾”两个词语可稍加解释。接着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默读4—7自然段,然后交流: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最后在第二课时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作用。学完本课后让学生先试着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还可以同位互相出题测测。教师巡视,发现问题或典型,总结自测出题的情况。把课文中有关龙的词语积累下来。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龙的故事,传说。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抓重点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与学的过程:

一、 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龙的传人》,请欣赏

听完后,你能告诉我是什么歌曲吗?

关于龙,你都知道些什么?(教师组织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龙的资料。)

师述:提起龙,中国人莫不引以为自豪„„那么,龙到底是什么?“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是龙的传人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

二、 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弄清文章的主要脉络

1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2指名朗读课文

你从这篇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从课题或从不懂得句子中提出问题)质疑方法的指导。 三、 细读课文 1自读课文2、3段

思考:从这些段落中你知道了什么?通过哪些你词句中知道的?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龙的演变以及不同时期人们对龙的不同认识(远古时期、唐宋以后、今天)。对于“《周易》、图腾”两个词语可稍加解释。 指名朗读

2默读4—7自然段

思考: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边读边在书上批注 集体交流 (1)

出示练习:

龙之所以备受中国人的憧憬,是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 ,是 的象征,又象征着 ,中国龙是集各种能力一身,象征着 。  学生填空,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用“之所以„„是因为„„”说一句话

(2)理解图腾的意思,讨论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什么把龙当作崇拜的图腾? 

(2)课文中有那些带有龙字的成语?

理解“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成语的意思。 ②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想象它们所表现的“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 ③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龙”字的成语? 龙腾虎跃 藏龙卧虎„„

(4)指名朗读课文

四、 感情朗读,升华认识。

教师过渡: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是因为我们向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

3、播放歌曲,学生跟唱,引发情感共鸣。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龙的传人

演变: 周易 唐 宋

原因:威力 至高无上的权利 自由欢腾完美 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学唱《龙的传人》这首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教与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听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在这课中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二、 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1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你能试着写出段意吗? 学生写完后,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2反复的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段

读了开头和结尾你发现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有什么作用?(首尾呼应) 三、 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的方法

阅读完一篇课文后,怎样检测自己的阅读效果呢?(学生自由发言)经常是老师出题,同学们做题,其实我们可以自己出题目来检测阅读效果,这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好办法。

1怎样出题检测呢?(学生自由发言,可以根据平时的练习题说说)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小结:字词句的积累 理解 文章的层次方面,理解文章的内涵等方面

2针对本课学生自己试着提问,教师巡视针对学生的提问及时表扬。 学生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互相交换题目,互相测测 四、 小结本课内容

作业设计:

1摘抄有关龙的成语 2 办一期手抄报。

教材分析:

大人们这样说

本课是一篇现代诗歌,从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多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的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感受作者的激情,并能够联系自己的阅读深入体会课文的最后一段。

3仿照文章的第五节,自己仿写一段。 4继续自己出题检测学习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首先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通过品读感受作者的激情。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阅读的体会,深入体会课文最后一段。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相应的图片(八达岭、嘉峪关、黄河、长江三峡),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课前准备:八达岭、嘉峪关、黄河、长江三峡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反复朗读,读中感悟,读中品味 教与学过程: 一、 导入 一、图片导入新课

(以图片形式展示赛龙舟、舞龙灯、北海的九龙壁)

同学们你能说出这些图片的名称吗?你发现这些名称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回

答)那么龙在你们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哪?那同学们你们见过龙吗?关于“龙”大人们是这样说„„

齐读课题质疑——大人们会说些什么哪?(生回答)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小组合作解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生字新词你都认识了吗?让我们开火车的形式来读一读?(指名读,评价,纠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思考:大人们是谁?他们说了些什么? 三、细读探究

1、用心的默读课文,看看奶奶,爷爷,爸爸,妈妈,老师都说什么?你有什么感想,体会或者问题?可以在旁边写下来。 并选出其中的一节练读。

在读流利的同时,尽量读出自己的理解。

3、小组交流:在小组内读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小组内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就在全班交流是共同解决。 4、全班交流

(1)奶奶告诉我„„

哪些词语是描写龙的动作的?其中有两对反义词,你能找到吗?从这些词你能体会到什么?

读了奶奶的话,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2)第四段:

出示句子:它是民族历史的见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他指什么?结合图片和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句子:长城不仅像一条巨龙„„他的形成还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辛勤,这种龙的精神你能读出来吗? (3)第五段

找出这节比喻句读一读,,看看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

你能根据自己查的资料,抓住具体的事物来作比喻,来歌颂祖国的发展呢?

(4)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向世界东方的一条巨龙,他正在„„(引读最后一段 世界东方的一条巨龙指什么?结合重点词语或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用心读一读老师说的话,从老师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品读感受作者的激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精读一段,这两段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出了“龙”的神韵、龙的精神。

4、指名同学扮演诗歌中的人物:奶奶,爷爷,爸爸,妈妈,老师,朗读课文,想象他们对我们说话时的情感?

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应该怎么读?其他同学要仔细听,用心听,能否听出来?(要求学生读出感情,从感情方面说说读得怎样?)

5、“龙”象征的我们腾飞的中华,那么你再来开动脑筋继续想一想“龙”还有什么含义哪?(自己续编,然后小组交流。) 六:小结全文

板书设计:

大人们这样说

奶奶: 威力变化

爷爷: 龙的传人 龙的精神 气魄 爸爸:历史的见证 龙的身影 妈妈: 龙在腾飞 老师: 巨龙 震惊世界

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仿写第五节 教与学的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检查背诵

小组内互相检查,由组长填写“记忆库” 教师进行抽查

2思考:想想现在人们赋予龙什么新的含义? 二、 看一看,说一说,谈一谈 1看一看:

出示:八达岭、嘉峪关、黄河、长江三峡的图片 2说一说:你觉得这些图片像什么?你感受是什么?

3谈一谈:你还觉得祖国的那里像龙一样?自由发言谈自己的体会 三、 写一写,仿写第五节

1读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也按耐不止自己的话语,想来说说吗?你也仿照课文的

前五节,来抒发你自己的感情吧。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祖国的变化,抒发自己的感情。 学生自己写,教师巡视指导 2赏析自己写的诗歌

1)教师引导学生赏析两三篇文章。从遣词,内容等几方面进行赏析。 2)小组内运用教师教的方法,进行润色修改。 作业:

1将自己的诗歌读给家长听听 2预习:叶公好龙

3延伸:从课外书中找一篇类似的文章读读背背。 课后反思:

叶公好龙

教材分析:

《叶公好龙》这则寓言故事是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的对照,讲的是叶公喜欢画龙,刻龙,后来遇到真龙吓得魂不附体,来比喻对某事物的喜爱实际并不出自内心的喜爱。 教学目标:

① 自读课文(范读、领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 对照译文,读懂意思。并讨论《叶公好龙》的寓意(比喻对某事物喜爱实际并不喜爱)。

② 配乐朗读课文(古文)并指导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叶公好龙》的寓意(比喻对某事物喜爱实际并不喜爱)。 教学构想:

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或者教师范读、领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对照译文,读懂意思。先自己读,读不懂的地方小组交流,再把问题集中起来,全班交流。接着配乐朗读课文(古文)并指导背诵。最后讨论《叶公好龙》的寓意:比喻对某事物喜爱实际并不喜爱。 课前准备:《叶公好龙》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叶公好龙》,明确寓义,联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 学生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从这些寓言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叶公好龙》,你从这个故事中有懂得什么道理? 二、 读通文章 1自读课文

2范读、领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反复的自由的朗读,读完古文,再读读译文。 三、 对照译文,读懂意思

1先自己读,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读不懂?在书的旁边做批注

小组交流,再把问题集中起来

全班交流。

2古文与现代文对照,你发现哪些词的意思不同?

重点指导:“走”古文是“跑”的意思。

“写”古文是“画”的意思。

3 指名自己试着练习讲寓言故事。

4讨论、理解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比喻对某事物喜爱实际并不喜爱)

四、熟读、背诵课文,领悟、积累语言

1、练习读熟;体会寓言意境。

2、练习背诵。

作业设计

1、 背寓言、讲故事、说明道理。

2、 小作文:写一篇寓言小故事

板书设计

叶公好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背诵《叶公好龙》,讲寓言故事

学生学习的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检查背诵

小组内互相检查,由组长填写“记忆库”

教师进行抽查

2交流背诵的方法

3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故事吗?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懂得什么道理?

二、 学习寓言体会

1、 同位交流。

2、 老师点拨。

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

3、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人吗? 注意引导学生讲明道理。

三、 讲寓言故事

你还收集了哪些寓言故事?能讲给大家听听?从这些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

作业设计:

积累和本单元主题有关的成语、典故以及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叶公好龙

钩以写龙

凿以写龙 (遇)天龙 魂不附体 非好龙也 雕文

以写龙

乐山龙舟会

教材分析:

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融文化、艺术、经济、旅游、体育与一体的乐山龙舟会的活动的场面。

教学目标:

①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②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想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说说乐山龙舟会有哪些内容。(列提纲)默读课文,做课后两个思考题。重点写了什么活动?(抢鸭子)是怎样写的?(找出动词体会)

课前准备:乐山龙舟会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围绕着龙学了有关龙的来历,龙的诗歌,龙的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有关龙的活动《乐山龙舟会》。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对哪个活动感兴趣,用笔画下来。

2、学生边读边画,教师巡视。

3、回答问题:哪个活动感兴趣。

三、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乐山龙舟会的哪些活动?重点写的神什么活动?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重点写的是什么活动?(抢鸭子)

作者是怎样来写的?(从鸭子的形态,捉鸭子的人的动作神态来说说) 2练习写提纲,巩固所学知识

(1) 回忆写提纲的方法:抓住文章中每段的关键词句来写

(2) 学生再读课文后练写

(2)全班交流。

(3)修改自己的提纲。

三、 总结

作业设计:

收集有关龙的活动

板书设计:

乐山龙舟会

龙舟夺标

抢鸭子

放漂灯

课后反思:

语文天地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天地包括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和一个金钥匙。畅所欲言是让学生讲查找有关龙的成语,寓言故事,以及欣赏龙的各种写法;初显身手是搜集龙的形象工艺品,带“龙”的特产或地名;金钥匙讲的是指导怎样参加活动。 教学目标:

1搜集查阅与“龙”有关的工艺品、特产或地名,交流与“龙”有关的成语或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搜集能力。

2欣赏“龙”字的各种写法,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3自己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小结,抓住要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养成每单元都进行小结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选择有关“龙”的成语、寓言、工艺品、特产等,写一篇习作。模仿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构想:

畅所欲言,让学生自由交流有关龙的成语,寓言故事。欣赏龙的各种写法。初显身手,先小组交流,把从网上找到的资料或图片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全班交流,老师展示网上搜集到的资料,并推荐网站,教会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电脑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畅所欲言,交流有关龙的成语、寓言故事 ,欣赏书法作品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围绕着龙学了有关龙的来历,龙的诗歌,龙的寓言故事,知道有关龙的成语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其他的成语,寓言。

二、畅所欲言

1在我们民族文化中,有着许多的成语和寓言故事,关于龙的也有很多,课下同学们一定收集了许多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谁说得多,讲得好。

2小组里交流,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比赛

3集体交流

注意:交流时语言要清晰,简练,倾听是要用心

四、 欣赏“龙”的各种写法

1书法是我国的瑰宝,又有很强的艺术性,也能陶冶情操。

2通过网络简单介绍书法名家以及作品的欣赏。

3根据欣赏要点,谈谈9页的书法作品的感受。

五、总结

交流语言有条理,用心欣赏书法作品

板书设计:

畅所欲言

语言有条有理

用心听

作业设计:

预习初显身手,搜集有关龙的工艺品,特产或地名

课后反思: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初显身手,搜集有关龙的工艺品,家乡有哪些带“龙”的特产或地名 学生学习过程:

一、明确任务:

介绍搜集有关龙的形象的工艺品,家乡有哪些带“龙”的特产或地名

二、初显身手

1、小组交流

把从网上或其他途径找到的资料或图片展示给大家看。

互相交流感兴趣的话题,拓宽知识面。

小组里要将查阅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然后在向全班介绍

3、全班交流

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搜集到的龙的形象的工艺品,家乡有哪些带“龙”的特产或地名

要求:开场白要简短,有号召力

例如:我见过石头雕刻的龙,我想告诉大家关于它的故事。

我们家乡出产龙井茶,大家想知道这一名字的来历吗?

其余学生听,并说说有什么收获。

三、选择下面的话题进行习作练习:

A选择有关“龙”的成语、寓言、工艺品、特产等,写一篇习作。模仿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B 仿照课文《大人们这样说》第五段,写几句话(保底)。

C写一篇日记。(保底)。

1明确要求:语句通顺,流畅,不写错别字

2、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写文章

师巡视指导。

3、修改作文,也可以互相修改

注意吸取同学们刚才提出的意见。

4、誊写故事。

5、总结。

四、活动评价

1、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活动的各个阶段给予及时地、激励性的评价。

2、评价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口头的当众表扬,授予各种荣誉称号(最佳创意、合作默契、计划周密、演绎生动等)

3、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看到各自的优势与进步,意见应中肯。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回顾本单元内容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单元小结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提出要求:

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情况的评价要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过一段就要“回头看”,进行总结,如发现不足,就要调整学习方法。一个单元学完了,做一个小结。

二、评价过程:

1、自评:说说自己开学以来的进步与不足。

要求:语言要通顺一些,说具体一些。

2、小组互评:组员们互相评价进步与不足,要实事求是,不能以主观意愿去评价别人。

3、老师评价:客观的评价每个学生的进步与不足。

4、自己经几方面的评价总结一下。

5、写出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以及应该怎样努力。

要求写的具体不空洞。

6、老师全面总结班里的普遍进步现象以及个别不足的情况。

指明努力方向,尤其是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四、 根据同学老师自己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在这一单元的学习小结,语言要

通顺,可以从学习这方面,可以学习,习惯等多方面总结

五、总结

及时总结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可以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作业设计:

预习《神奇的书》 课后反思: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