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思想(1)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若干弟子言论和行为的书。由他的弟子们(包括再传弟子)把他与弟子、时人的谈话记录加以整理而成此书。书中所记录的孔子、孔子弟子与人相答问、辩难的话语,都能循事物之理、得事物之宜,能恰当地解释和阐明事物的规律,故一开始就将此书取名为《论语》。传世《论语》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等二十篇。此书被尊为封建文化正统、儒家经典,更成为统治阶级治国平天下的利器,影响极深。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

思 想

《论语》共分二十篇,每篇皆用首章两个字或三个字命名。积章成篇,章与章,篇与篇并无内在联系,前后个别有重复的章节。自《学而》篇至《阳货》篇,除《乡党》篇外,这十六篇皆无明确的中心,只有其余四篇有较为明显的中心,即《乡党》篇是集中记载孔子的日常生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为人;《微子》篇记载孔子及古代圣贤在仕途中的进退出处;《子张》篇记载孔子的几位著名弟子子张、子夏、子游、子贡等的言行;《尧曰》篇除最后三章记述孔子的言论外,皆是集中摘录古文之名言,以见儒家治国之道。

1.《论语》思想体系的核心“仁”。

“仁”在《论语》思想体系中是最高的理论范畴,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其基本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孔子认为“仁人”应当具备五种品德: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指出“仁”是为人的最高准则,仁人要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对别人无所要求。孔子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出发,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爱人”是“仁”的第一要义,是“仁”在实践中的理论基础。“爱人”就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此,孔子还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克制个人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当时的伦理道德规范,从而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从恢复和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目的出发,提出行“仁”以“孝悌”为先。“孝”即是爱自己的父母,“悌”即是爱自己的兄弟和家族的同辈,然后广泛地爱其他一般的人,这是对“仁”作出的进一步补充,强调实行仁德必须从孝悌开始。

(3)从道德修养着眼,提出“仁者安仁”。“仁者安仁”是说“仁”是一种高尚的道德,真正具有仁德的人,他的仁德要建立于内心信念的基础上。

(4)从道德完成,坚持真理着眼,提出“杀身成仁”。作为仁者,必须勇敢地实践仁,坚持仁,要经得住考验,甚至不惜为此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1)重人轻天。对鬼神“敬而远之”,对鬼神问题“存而不论”。对祭祀也不否定,但也不采取宗教的狂热态度;只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人事,即“务民之义”。如,“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种观点对我国后世人的信仰影响极大。

(2)承认命定论,但在实际行动上,与命运抗争。孔子指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认为人的生死富贵都是由命运决定的。孔子承认命定论,又提出“知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3.《论语》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可以说是孔子“仁”的方法论,是其思想的最高层次,主要有:

(1)“过犹不及”思想。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讲过头和“不及”一样有害,处理一切事情既要反对过大,也要反对“不及”。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政治上,提倡“居敬而行简”,但又反对“居简而行简”。经济上,提倡“惠而不费,劳而不怨”(《尧曰》)。文艺上,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道德伦理上,反对“以德报怨”,提倡“以直报怨”。教育上,提倡学思不可偏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和而不同思想。所谓和,就是矛盾对立面或各种不同因素的和谐结合。所谓同,就是人为地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或人为地去掉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强求简单的同一。这种思想,政治上,强调缓和矛盾,既要求人们不“犯上作乱”,又要求统治者克制私欲;强调君臣之间交换意见,臣子对君主要“勿欺也,而犯之”。经济上,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文学艺术上,则强调善美结合,尽善尽美。

4.《论语》的政治思想。

《论语》的政治思想,基本点是贯彻“仁者爱人”这个总的纲领的。其内容主要为:统治者要关心人民,减轻剥削,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克制私欲,遵守国家法令和社会准则;要减轻刑罚,加强对人民的教育。

(1)关于仁德政治思想。①为政以德,关心人民。这主要表现在爱惜民力,减轻剥削,施惠于民。“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②克己正身,以身作则。孔子强调国家统治集团,从君主到一般官吏,要克制私欲,恪守礼法,

为人民作出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③“齐之以礼”,重在教育。孔子认为对待人民,教育为主,刑罚为辅。为政不能不用刑罚,但可以通过教育减少刑罚的使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关于贤人政治思想。孔子不但强调仁德政治,而且认为仁德政治的实现还必须依靠贤人,即依靠德才兼备的人才。他提出:选拔贤能是“民服”的重要条件,强调为政必须选举贤能。“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他还提出,必须突破门第界限,选拔出身贫寒而又很有才德的人作政府官吏。

(3)关于“正名”思想。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孔子的“正名”,就是从原西周政治结构(亦即宗法等级结构)的观点出发,来纠正当时政治领域中天子、诸侯、大夫这一等级序列中名实不符的情况,以保持他所希望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稳定秩序。其目的是希望在保持旧的政治结构的前提下,在相对安定、和平的社会条件下,进行封建性的社会变革,从而达到天下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的王道一统。

(1)重视道德伦理的社会作用。孔子重视对现实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研究,而对一切与现实较远的自然宇宙或鬼神问题,则采取不加深究的办法。在孔子看来,要使政权巩固,要使统治者能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最根本的、最能长久起作用的办法,就是以德服人,以德治国。

(2)重视统治者的道德修养。孔子在以德治国的基础上,提出了统治者必须以德修身。认为,作为统治者,道德修养的目的,不光是为自己,更重要的是为社会、为人民。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目的就是修己以安百姓。

(3)重视学习与实践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人的道德、学问之所以出现差别,则是由于后天的环境、教育,特别是学习。不仅如此,孔子还特别强调道德修养中的主观能动性,认为道德修养必须有自觉性、坚持性,真正能自觉坚持下去,崇高的道德境界也并非高不可攀。

(4)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孔子的义,即是符合道义的行为规范,具体说是符合“仁”及他所提倡的其他道德规范。所谓“利”,就是指个人得利之利。就是说,当个人得到什么私利的时候,就要思考一下,得到这个东西是否符合义,如果不符合,那就不要这个东西。孔子的重义轻利,就是重道义,轻私利。他把义放在第一位,认为当个人私利与义相违背时,就应坚决抛弃这个私利。

(5)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仁”,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总原则。它又是一种道德规范,首先是强调“信”,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其次是要遵从“温”、“良”、“恭”、“俭”、“让”的伦理原则。“仁”是孔子道德规范体系中起统帅作用的核心。其他道德规范,如“忠、孝、悌、智、勇”都是“仁”的思想在处理不同的伦理关系的具体体现。

6.《论语》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与“诲人不倦”。孔子认为人不分类别,不分阶级出身,都应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中,孔子还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原则,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在德育第一的前提下,德、智、体全面发展。孔子在教育学生上提倡德育第一,认为自己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君子”,或者说“仁人”。在此基础上,孔子还提出不努力学习知识,就会有缺点,甚至犯错误;他经常讲到射箭和驾驭车马,要求学生学会这份本领;他经常向学生进行诗教,在大自然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3)联系实际,因材施教。①联系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②在教学中联系现实或历史上的实际事例进行教育,阐述自己的政治伦理与哲学观点。③教育学生理论必须联系实际,也就是要做到言行一致。

(4)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孔子在教学中,不使用灌注式,而充分使用启发式。孔子认识到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乐于学习。孔子特别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状态。

特 色

《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辑录,从文体形式上看,是“重在记言”的语录体。

1.《论语》的记叙体式特点。

《论语》虽为语录,然而实际上包括语录和对话以及一些简短的记叙三种体式。前者记载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言论;后二者主要记叙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答之辞,同时也用一些形神兼备的小故事表现人物的举止行为。《论语》的语言艺术特色就是在这几种体式中得以体现的。《论语》基本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括,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展开与论证,从而形成“质朴”的语言

风格。然而“质朴”并非贫瘠枯燥。由于孔子生活及《论语》生成之时代,春秋诗性文化风韵犹存,加之孔子及孔门弟子良好的“诗学”修养,因此“文简”而“语长”,“质朴”而“含蓄”,造成了浓郁的“诗味”,给人以悠然神远之感。

2.《论语》的语言特色。

由于孔子对现实人生有着深刻的体察,因此在《论语》中有许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与启示性的语句,以其思想的丰富深刻与表达的生动传神、韵致的含蓄隽永而受到推崇。《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主要特点是语言

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言简意赅,耐人寻味。这类语句虽然朴素无华,却能一下子打动人的心灵。其语言特色表现为:①通俗平易而又精粹雅致的“口头语言”。②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使得语言更加含蓄、形象、生动”。③虚词运用纯熟自然,加强了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感。因此《论语》的语言达到了贴切、通俗、精炼的境地,形成了它的字稳句妥、文笔流畅的特色。

3.人物形象塑造。

《论语》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主要描写的是人物的言论,而在行动方面的描写却很简练;记述的主要是小事而不记大事;只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语言、生活片断而不求系统。因而孔子的面貌虽不够完整,但却十分具体且细腻传神,在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风度气质方面已经绰绰有余了。通过对人物具体行为、语言等的描写,细微中见真情,更能使读者从细微之处体会、品味到孔子的生活态度、人格精神,并潜移默化地受到孔子人格上积极方面的影响。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古代被尊为“亚圣”。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思 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的孟子学说。

1.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民本”原意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后经孟子系统发展和阐述,明确提出“民者,君之本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一统天下的决定因素,“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其心,则得其民”,民贵君轻,民比君更重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赢得民心是统治者富国安邦、成就伟业的关键。

2.“仁政”是孟子思想的核心。

在孔子思想核心“仁”的基础上,孟子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包括养民教民的仁政学说体系。他认为实行“仁政”,一要“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二要“使民以时”、“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还要注意保护自然资源;三要取民有制,“省刑罚,薄税敛”,走薄税轻敛的富民之道,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四要施教化于民,加强道德教育。孔子的“仁”是自觉的道德,孟子的“仁”则兼具教化的功能。他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从而达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企图采用这种“亲亲”、“长长”的措施缓和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和谐,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3.“王道”政治是孟子仁政学说中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

“王道”意旨代表符合道德要求的政治秩序,后经孟子发展成为儒家政治理想的集中表达,他把法家的以法治国、以力服人、用暴力实现统一称为霸道,把儒家的以仁政治国、以德服人称之为王道,即“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政者王”。他深信“仁者无敌”,大力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极力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积极主张“有德者执政”、“保民而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所以,凡是不以“王道”治国者,便被他视为“罪人”,给以猛烈抨击。孟子还主张把伦理与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由修身、齐家、治国,到平天下,以天下一家,世界大同为最高理想。

4.“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孟子首创“性善论”,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生来具有

天赋的“仁心”之“性善”,皆有“仁、义、礼、智”之“善端”,所谓“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于我也,我固有之也”,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善性,是“不学而能”的“良能”

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但这种仁义礼智的道德价值的自觉,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与“存心养性”,才能使“善端”扩而充之。为了让人们确信性本善,他还以人心向善的“四端”说加以论证:“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向,乃是

仁、义、礼、智发生的根源,这四种心向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是属于善的品德,只要个体愿意修养自善,能够自觉地实行仁义礼智,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人“皆可以为尧舜”那样的圣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特 色

1.《孟子》是通过对话体展开论辩的说理散文。

《孟子》较之《论语》篇幅加长,议论增多,是语录体散文向专题性论文过渡的形式。有些篇章还保留着语录体的形式,是孟子语录集结。但多数篇章是通过对话体展开论辩的说理散文。这种形式除了承载论辩观点之外,还有叙事的功能,使文章情节化、故事化。

2.孟子散文最突出的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

首先,孟子散文比较注意论辩的逻辑性。孟子在当时以“好辩”著称,他自己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其论证方式有立论、有驳论(《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但无论立论、驳论都比较注意逻辑论证,具有比较严密的逻辑性和透辟入微的辨析,增强了论辩的力量。常常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如,《鱼我所欲也》章以鱼、熊掌和生、义相类比。其次,善于揣摩对方心理,设置机巧,引人入彀,抓住要害,因势利导地进行论辩。如,《齐桓晋文之事》章。第三,常运用巧妙的比喻和故事以

增强说服力。赵岐《孟子章句·题辞》曰:“孟子长于譬喻。”在孟子的类比推理中就常常运用比喻,如,鱼与熊掌和生与义就是喻体与喻义的关系。

3.观点鲜明,语言生动。

孟子散文观点鲜明,词锋犀利,感情强烈,气势磅礴,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性、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孟子文章的气势和情感来自他内在的精神修养和人格气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也。”(《尽心下》)孟子文章常常使用大量的排比句、感叹句、诘问句,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加强情感色彩。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