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在稳定状态下推进

2010年06月22日 14:39:44  来源: 新华网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新华网消息 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中国改革网,今日登载了国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原司长王振耀的文章《中国政治发展战略选择论纲:在稳定状态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全文如下:

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任何国家都要经常面临并且需要处理的一个课题。在稳定的状态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是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以民主化为基本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在许多国家往往因为改革和制度转型方案设计的不当而发生了社会的动荡, 从而使政治体制改革成了一个人们十分担心和畏惧的问题。如何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于我国社会而言, 更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王振耀

一、政治稳定与政治体制改革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

世界上有没有能够在政治稳定状态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案例呢?

首先需要对政治稳定这一概念进行定义。这里所说的政治稳定,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 政治集团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更, 政治领导的继承性得到了稳定的保持; 第二, 社会没有出现大的动荡, 没有大的群众街头运动特别是暴力行动, 政治秩序没有产生紊乱。

用这个标准来分析一些国家的稳定性政治体制改革,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类是英国、北欧和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并最终导致议会制, 同时国王、天皇制度都保持了下来, 并逐步融入到了现代社会;

第二类则以美国为代表。从建国开始,尽管美国政治斗争不断,政党轮流、届期明显,但政治集团具有很强的继承性,选举制度保证开国元勋们轮流执政,这之后还要让一个开国元勋的儿子又任一届总统,然后通过两个政党竞争的形式尤其是参议员任期的长期性和最高法院大法官的终身制,基本保持了核心政治集团对于政治的垄断;第三类则是加拿大、新加坡、印度等国。政治集团基本保持稳定, 同时不断地推进政治体制的调整和改革。

还要看到, 在不稳定状态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有两类国家: 一类为法国、德国、意大利, 都经过了激烈的革命或战争, 才确立了现行的体制。第二类是前苏联及东欧地区以及墨西哥等, 都是通过使长期执政者下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并发生了激烈的社会斗争, 甚至导致了国家的分裂以及经济的衰退过程。

比较两类政治体制改革, 不难看出,稳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成本最小的改革。在这种状态下, 政治领导集团长期保持稳定, 甚至没有明显的改革标志性事件, 如北欧, 就是在不知不觉的发展过程中完成了改革。同时, 国际社会的成功案例也表明, 政治体制改革完全能够稳定进行。这样一种稳定性的改革, 既保持了社会发展的基本成果以及政治集团的继承性, 又使政治体制不断发展, 才是真正渐进性的改革, 也是一种成功的改革战略。

渐进性改革有明显的三项特征:

一是尊重传统, 尊重现行制度, 不是要绝对地否定过去, 也不要简单地否定现行制度; 但同时又善于创新。尊重连续性, 尊重经验, 尊重现行基本制度, 在现行制度的框架内进行改革, 就容易保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性;

二是善于进行细节和程序性的改革。不过于宽泛地讨论问题,不去过分地强调原则和口号,将社会的注意力引导到关注具体问题,善于将具体问题化为细小的程序来解决,从而使社会处于经常改进的状态,以此推进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三是注意利益的协调和妥协, 不搞你死我活的斗争。政治中不搞“满门抄斩, 诛杀九族”,不是依赖完全损害一方利益而保护另一方利益,而是以共赢的方式推进改革。这样一种利益谈判机制, 既是一种协调和妥协的机制, 同时又是稳定发展的机制。

中国问题有相当大的特殊性。我国历史往往以发展的间断性来保持其整体的连续性,以激进改革的行为掩饰其基本停滞的发展状态。与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结构和文化传统不同, 我国历史上早就出现了“士”的集团并成为了国家日常行政管理的主体, 我国很早就形成了常备军制度, 历朝历代, 如何处理最高领导人的继承问题、如何处理皇权与行政权、军权、监察权的关系, 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多的政治话题之一。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特殊性, 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特殊性, 我们必须要特别关注。

不过, 历史传统不能成为停滞不前的借口。1840 年以后, 中国被迫逐步向世界开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 则全面开始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领导集团的智慧, 完全有能力在保持传统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两个方面找到基本的平衡。1978 年以来, 中国的政治体制客观上已经开始了渐进性的改革, 尽管有的时候改革呈现出过于激进的形态甚至出现了一定的社会紊乱, 但取得的成就巨大。

改革开放30 年, 以渐进性形态所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成就, 可以简要罗列几项: 第一位的, 就是最高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废除, 同时又实现了从代际交替制度到届际交替制度的转型;第二, 官员退休制度确立, 从整体上废除了行政管理人员的终身制; 第三, 农村村委会选举取得突破进展, 彻底打破了“农民素质低, 不能实行民主”的传统理念; 第四, 多项民主程序开始稳固并得到不断健全, 程序的价值逐步提高; 第五, 社会舆论开放, 社会监督取得重大进展等。

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 有力地说明,第一, 中国可以进行政治体制的渐进改革, 渐进改革的成就, 往往大于轰轰烈烈的运动, 延续几千年的终身制, 可以通过30 年的渐进改革而废止, 难道不能说明巨大的成效吗? 第二, 改革的成就表明, 我国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政治体制渐进改革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远比许多执政时间相当长的外国共产党更有政治智慧,更有远见。

但是, 必须看到, 中国政治体制成功的渐进改革, 并没有给后代留下一劳永逸的吃祖宗饭式的懒汉式的“萧规曹随”。渐进改革的战略, 恰恰是要求人们以永不停滞和创新的精神来面对丰富多彩发展的政治生活, 要求人们注意不断地运用智慧来善于发现问题并以丰富的想象力来应对现实的挑战。如果不善于发现问题, 就会处于麻木不仁状态, 丧失改革的主动权; 如果发现问题而缺乏想象力, 也难于应对挑战从而处于被动局面。现在, 当着市场经济高度发展, 国内国际事务逐步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时刻, 政治生活中的挑战性课题更加频繁, 更为复杂, 特别需要主流社会更有意识地深化渐进改革战略以应对各类挑战。

搜索更多政治体制改革 的新闻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着力点

《求是》文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如何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艰巨性

从政治文化视角思考“钱学森之问”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