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大数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下)

卫星遥感大数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下)

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助力农业发展

科技改变的不只是生活方式,更多的时候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取向。

(左图为卫星原图;右图为佳格通过计算识别后的地块图)

来源 | 佳格大数据

编辑 | 向阳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成熟,人工智能正在逐步从尖端技术慢慢变得普及。在农业发展中,谁可以更早更好地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复杂的农业操作、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经济利益,谁就可以更早地进行大规模的科学化农业生产,在农业工业化的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

(作物种类识别)

(自动提取大棚数量)

佳格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做到智能分辨地表作物,如小麦、玉米、马铃薯等,还可以进行目标提取,比如智能提取大棚的数量,识别大棚的开关状态。

(佳格利用机器学习数大棚)

比如,山东省某市是北京蔬菜市场的主要供给来源,全境的蔬菜大棚数量庞大且四处分散。如果通过人工统计整个地区的蔬菜大棚数量,工作量不可预计。佳格通过卫星遥感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相结合,便捷地统计出某市全境的蔬菜大棚总数量。

掌握了蔬菜大棚数量,对蔬菜种类再加以了解,便可以及时调节农业种植方案,避免供需不平衡。

作物生长全周期监测,提供全方位农业种植方案

小农时代,经验丰富的农民对于自己土地上的作物健康情况、生长状态以及土壤肥力等情况可以做到比较全面的掌握。但是在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形势下,农户不可能逐一去排查土壤的状态以及作物生长情况。

佳格则可以在作物生长全周期提供完善的种植解决方案。

(土壤肥力概况)

(玉米历史产量)

作物种植前,佳格利用卫星遥感、气象数据、地面监测站和客户提供的数据对种植区域土壤的湿度、温度以及肥力等做全面监测以及历史回溯,给出该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品类。

比如佳格服务过的客户,可以规模化地发展农业,但是由于该客户其土地地块过于分散,不利于种植地块集中管理,种植者不能很好地了解土壤状况、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类,对于种植区域的作物状况也不能及时掌握。

佳格通过卫星遥感和气象数据分析得到了该地区的土壤肥力状况、历史积温状况等,再结合该地以往农作物的历史产量,得到的各方面农业数据表明玉米是该地适宜种植的作物。

(玉米出苗信息)

(玉米长势监控)

如果农户已经确定所要种植的作物品类并开始种植,佳格会跟踪监测农作物的出苗率、营养状况以及气象信息,提供农作物种植管理过程的指导,包括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

在客户的玉米种植之后,佳格通过卫星遥感、气象数据以及无人机等继续监测玉米出苗信息以及长势监控,可以清晰地看到玉米当前的播种密度、熟期、出苗日期、施肥记录以及当前的生长状态。在玉米成长期间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数据,帮助农户更好地进行作业。

(病虫害预警)

有些病虫害在潜伏期人眼是看不出作物的任何变化的,如果单纯凭借经验去判断作物的健康状况,极易给大规模农业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是在遥感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在遥感的红外波段下看到作物的细微变化,做到防先于治。在对气象数据、卫星遥感数据以及无人机数据的综合使用下,我们对于病虫害发病期的预测可以做到3小时更新一次数据,时间周期可以达到15-20天,精确到地块级别。

(玉米收获管理)

在农作物已经成熟之后,佳格会提供各个地块作物的成熟度,再结合气象数据可以提醒农户当前作物最好的收割时期。

作物收割之后,佳格会继续监测目标区域,包括土地的翻整、养护等,以获取全面的种植区域农业信息,为目标区域的下一次农作物种植提供更加详细的农业数据。

我们做的事情可能会影响未来农业发展的模式,改变人类对生命的解释。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