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说课稿

《秋天》说课稿

畈雄中学 陈晓琴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何其芳的《秋天》,一首蕴含着浓郁乡村气息的现代诗。我将本课分为五个部分来进行:

一、说教材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以热爱自然,体会大自然的美为主题而展开。本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从大自然中发现美、感悟美,并指导学生用美的语言表现美。品味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并将它们背诵下来。

《秋天》这篇课文是诗歌体裁,主要体现的是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牧女思恋图三幅乡村秋景图,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语言“明净爽朗,句式和谐,结构完美,图画感强,描写形象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赏景感受到诗情),依据新课标中的“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和能力目标: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朗读的技巧,正确把握朗读节奏,积累生字词。

2、过程和方法目标:把握诗歌意境,品味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揣摩课文优美的语言,品味词句所包含的感情(研读赏析要掌握的),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诗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对诗歌意象、语言的品析,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揣摩诗歌情景交融的特色,并练习描绘秋景。

三、说教法和学法

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 、引导法

设置问题对答导入课文,引入课文,师生互动交流,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快进入教学过程。

2、朗读教学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文章要多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悟。《秋天》是一幅乡村秋景图,写景诗歌通过反复的朗诵领悟文章的自然美,体会三幅画组合的流动的整合的诗意氛围。

3、讲解与讨论结合法。

4、多媒体辅助法。借助录音的范读,让学生掌握阅读的节奏、灵感和技巧。

5、阅读比较法

比较狄金森的《秋景》与何其芳的《秋天》,说说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按“引秋——读秋——品秋——绘秋”进行教学。其中,我把教学的重点突出在“读秋”的环节,而“绘秋”环节作为教学难点。

环节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设计为看图思考:

问题1,图片展示的是哪个季节?

问题2,这个季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环节2 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介绍作者何其芳,指出重点记忆的知识点,然后根据预习情况,解决字词音问题,教师对易写错和读错的词语进行讲解,例如丁丁(zh ēng zh ēng) 为学生进入阅读排除障碍,体现语文学科工具书的特性。

接下来,学生听读,再朗读,到齐读课文,掌握朗读技巧,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教师给出的问题: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突出学生在朗读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重难点。

环节3 研读赏析诗歌(重难点所在)

这个环节,我主要是讲解《秋天》三幅图中的意境,以及诗人创作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品味诗歌中的情感,学会鉴赏。

环节4 拓展比较阅读

课件展示狄金森的《秋景》,与何其芳的《秋天》进行比较阅读,说说两位诗人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

环节5 作业布置

1、反复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2、收集有关“秋”的诗句(学过的,不少于5句)和散文(不少于2篇),准备在班上交流。

五、说板书设计

秋天

何其芳

农家丰收图 伐木声、稻香、瓜果 (喜悦)

乡村秋景 霜晨归渔图 冷雾、撒网、白霜、归泊 (悠闲) 喜爱 赞美 牧女思恋图 草野、蟋蟀声、溪水、牛笛声 (思念)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