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领导学

行政领导学

名词解释:

1、 行政领导学:是行政学和领导科学的研究领域,它探讨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开发领导能力,改善领导的有效性;开发领导潜能,培养强有力的公共行政部门领导者。

2、领导科学:就是指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的东西。因此,简而言之,领导科学就是研究领导活动的规律及其特点的科学。

3、追随者:是指在领导活动中与领导者有共同利益和(或)信仰,追求共同组织目标的人。

4、公共行政领导职务:也称公共行政领导职位,是指公共行政领导者在国家机关和社会非营利组织中的法定地位和工作岗位。

5、领导体制:一般的领导体制指的是政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领导权限划分为基础所设置的机构和各种领导制度的体系。

6、领导者素质:一般指人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后天实践修养而形成的内在要素。

7、形象:是指文艺作家在一定的创作思想指导下,对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加以选择提炼所创造的有一定思想内容、审美意义和外在形式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典范。

8、领导魅力:是领导者所具备的非凡的品质,在领导活动中表现为对追随者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并因此而形成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9、公共行政领导绩效:是指在公共行政领导活动中,公共行政领导者在实现组织目标和完成其职责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和工作成绩。

10、组织发展:就是指领导者引导个人、群众和组织对组织的战略、结构、流程以及组织的心理和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更新,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

简答题:

一、行政领导学的研究方法: 1、广泛而充分地收集关于领导工作问题和时间的案例。

2、分析案例,判别较好的和交差的实践经验。

3、促进全面的比较研究方法。

4、研究工作与公共行政领导者的培训工作相结合。

二、“领导”的广义范畴:(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领域)

1、政府机关的领导者及其领导活动。

2、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大型社会团体的领导者及其领导活动。

3、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及其领导活动。

4、社会中介组织的领导者及其领导活动。

三、领导与管理的差异:

1、领导与管理的职能不同。管理是计划、预算、组织和控制某些活动的过程。领导通常定义为一个目标的实现过程,即领导者通过率领和引导等方式带领一部分人来实行一个或若干个既定目标的过程。

2、领导与管理的功用不同。管理是维护秩序,领导是带来变革。

3、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素质要求不同。前者是人格化的领袖,后者更偏重于一种专门化、职业化的职务。

4、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成长的途径不同。管理者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当然包括实践的锻炼。领导者虽然也需要培养,但主要是在实践中竞争出来的。

5、领导者和管理者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不同。因为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同,因此在他们履职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对他们进行应有的教育和培训。

四、艺术和权术的区别(掌握)

1、领导艺术处于公心,而权术则是谋于私利,为了个人、小集团的私利而行事。

2、领导艺术公开运作,而权术则是暗里进行。

3、艺术可以公开示人,权术则是秘而不宣。

4、领导艺术的理论基础是辩证法,权术的理论基础是诡辩论。

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表述领导者的职能:

1、领导决策2、领导用人3、沟通与协调4、激励与鼓舞5、思想政治工作

六、追随者和领导者的关系:

1、追随者和管理者在人格上平等的。 2、追随者和管理者在身份上是相对的。

3、追随者和管理者存在着互相追随的关系。4、追随者和管理者在权力上是互相制约的。

七、领导角色的内外两个系统:

1、外在系统包括领导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特征、领导者所在的组织环境、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权力的渊源,这些因素构成领导者外在决定条件,它们将支持或者制约领导者的行为,决定领导者的先赋角色,也决定着领导者的规定性角色。

2、领导角色的内在系统包括领导者的自身素质、角色认知和自我期望,这就是领导角色扮演的内在质的规定,也构成角色行为内在动力,促使领导者努力追求自致角色,更好的扮演自觉角色。

八、行政官僚的特征(掌握)

1、行政官僚个人是自由的,仅仅在事务上有服从官职的义务。

2、行政官僚处于固定的职务等级制度之中。

3、行政官僚拥有固定的职务和权限。

4、行政官僚根据专业业务资格任命而不是由选举产生。

5、采用固定的货币薪金支付报酬,大多数有权领取退休金。

6、行政官僚把他们的职业视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职业,也就是说公职成为一种职业。

7、行政官僚有较确定的职业发展途径。

8、行政官僚的工作中完全同行政管理物资分开,个人不得把职位占位己有。

9、行政官僚要接受严格的职务纪律和监督。

九、现代领导组织机构的五大系统:

1、领导决策系统:是领导机关的灵魂,是制定和发布指令的司令部。一个领导机关只能有一个决策中心。

2、领导执行系统:是准确、有效地执行决策系统的各种决定、指示、命令,并对其落实负有直接责任的机构。

3、领导咨询系统:是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科学根据的计划、方案和意见的智囊部门。

4、领导信息情报系统:是收集处理、传递和使用信息的组织机构。

5、领导监督系统:是监督决策执行和完成情况的专门机构。

十、公共行政领导集体结构科学化的内容;

1、专业知识结构;是指有职责、任务决定,公共行政领导班子中各类专业人员的组成状况。

2、能力结构;专业知识属于观念形态,只有和人能力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

3、年龄结构;是指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的组成状态。

4、性格气质结构;在一个合理而完整的公共行政领导班子结构中,领导成员的性格、气质应当是协调的。

5、工作组织结构;是由公共行政领导集体由按职责进行分工的领导者组成的。

十一、正确处理党政班子的关系(了解)

1、党政两个主要领导必须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

2、党政两个班子必须明确和实施各自的职责范围;

3、党政两个班子的成员必须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十二、领导魅力培植需要把握的四个原则(掌握)

1、情感原则 2、智慧原则 3、形象原则 4、影响原则

十三、最擅长说话的人共有的8点特质

1、能从新的角度看事情,能就大家已熟悉的事物提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观点。

2、有宽广的视野。

3、充满热情,让人感觉到,他们对于生活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有着强烈的感情,

而且你会觉得他们对你的话题兴趣盎然。

4、不会喋喋不休的谈论自己。

5、有好奇心。

6、有同情心。

7、有幽默感,也不介意开自己玩笑。

8、有自己的谈话风格。

十四、自我领导理论(掌握)

(1)自我领导;顾名思义就是自己领导自己,即下属如果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就能够以

一种负责任的方式迎接挑战。根据管理学家的定义,自我领导是一个注重发挥自我影

响的行为和想法的策略集合。

(2)自我领导的两类策略:

1、注重有效的行为和行动,即以行为为中心的策略,对下属领导自己完成一些困难但又必

须完成的任务十分有帮助,包括自定目标、自我提示、自我检查、自我排练。

2、注重有效的思想和情感,即以认知为中心的策略。认知策略只要是关于下属如何建构自

己建设性的管理思想模式,然后通过它影响行为。 这种策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

考察如何利用来自任务本身的快乐和自然回报,以形成具有建设性的思想与感受,另

一部分则通过信念、自我暗示和想象等方法形成建设性思维。

十五、公共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掌握)

1、政治素质;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德才兼备”的“德”字。

(1)政治思想的觉悟,主要通过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阵、政策,廉洁奉

公、勤政为民表现出来。

(2)政治理论水平

(3)政治品质,指领导者在政治上的道德完善程度

2、文化素质;即文化程度、文化素养,要从三个方面把握;

(1)专业知识的深度 (2)社会知识的广度(3)领导和管理知识的娴熟度

3、能力素质;(1)思维能力 (2)协调人际关系能力 (3)表达能力

4、身体素质;(1)健康的体魄 (2)健康的心理

5、心理素质;

十六、演说术的五个阶段(掌握)

首先是创意,也就是立意,确定主题和收集材料;其次是处置,亦即安排结构,拟定提纲;再次是编织,把材料变成连贯的语言,亦或是形成文字;然后是熟记,即熟悉讲稿,甚至熟练地记在脑子里;最后是演讲,发表准备好的演说。

(演说本身也有五个阶段:先用前言赢得听众的好感;提出观点;以证据论证观点;反驳对立的观点;结论,即扼要说明要点以使听众从感情上能接受论点作为结束语)

(“诚信、责任、细心、果断”四个词各想一段演讲稿,三分钟左右,考试抽其中一个词)

十七、知人和合理用人(掌握)

1、知人的重要性:1、知人才能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

2、知人才能关注人的发展,造就人才。

3、从当前看,知人已成为各级领导者工作的热点问题、战略问题

2、领导者如何知人:1、首先,领导者要用心于知人。2、其次,领导者要有识人的慧眼。

3、识人知人的引入歧途的现象:1、光环作用2、晕轮效应3、马太效应4、以己度人

4、合理用人的基本原则:1、量才任用,扬长避短 2、信任授权,放手用人

3、提携新人,用当其时 4、监督检查,奖惩分明

十八、考评工作遵循的原则:

1、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相结合的原则。2、领导、同事、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原则。

3、科学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4、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5、考评、任用相结合的原则。

十九、影响绩效考评的因素(掌握)

1、 苛求、宽容及中间倾向性 2、晕轮效应 3、投射效应4、暗示效应 5、相互回报的心理

6、近因效应 7、嫉妒心理

考评误差必须加以克服和杜绝的具体措施:(1)对各评价要素及其等级要明确地加以定义(2)对评价者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其明确评价的目的、原则、程序和方法(3)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计量体系,调整评分差距,排除其他因素干扰(4)建立评价信息系统,做好评价的基础工作(5)建立评估申诉制度,并严格予以执行(6)对考评等级进行合理的限制。

二十、如何培养副职:

1、前提是要处理好关系,加强团结,减少内耗,和谐相处、

2、更多采取OJT方式,意即工作教育或在工作岗位的教育。OJT具体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一对一的个别指导,第二种是通过会议等方式进行的谈话教育;第三种是通过示范进行的态度教育。

3、在工作中要做到的三点1、统揽而不包揽2、授权而不撒手3、决断而不独断

4、领导不仅要信赖副职,而且要全力的支持副职,一般要做到;1、予以帮助2、维护权威

3、承担责任4、不争副职之功

5、正职培养副职,就应该促使副职成长和发展,正职不能嫉贤妒能,压制打击副职,而是积极寻找机会,使副职脱颖而出。领导者还应该给支持副职的事业,在资金、人才和经验等各个方面给以帮助,让他们开拓创新,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二十一、读书的益处和必要性:

1、读书明理 2、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3、启迪思维 4、指导工作

总之,读书能改变人的命运,确定人生的目标,攀登事业的阶梯,丰富生活的情趣,

进入高尚的境界。

二十二、文学艺术的功能:

1、揭示社会生活中的新动向。 2、展现和营造新的社会时尚。3、提供理想的生活方式。

4、润泽心灵,陶冶灵魂。 5、推出新的理想人物。 6、透视任性,改善心理。 二十三、领导者的自控内容:

1、危机时保持冷静。 2、不为内耗所干扰。

3、尽快摆脱坏情绪。 4、发怒得当,善于制怒。

论述题:

一、领导工作的演进(了解)

1、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和生产资料的原始公有制,氏族、部落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关系,领导工作十分简单,主要表现为氏族、部落首领指挥其他成员渔猎耕地,分配劳动成果,支持祭祀活动,维护氏族、部落的利益与安全等,实行的是集体领导方式,主要依靠传统的力量和首领的威信,并与图腾崇拜结合在一起。

2、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阶级社会以后,领导的职能一般是有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行使,奴隶主和地主成为天然的领导者,领导的本质就是剥削阶级的专制统治,领导是与剥削阶级的统治权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同时,奴隶和农民阶级的反抗与斗争,也不断创造着新的组织形式、领导内容、领导方式和方法。

3、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领导起初是和管理紧密融合在一起,后来又从中逐渐凸显出来,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工业革命引发社会化生产力迅猛发展,企业组织和政府组织越来越复杂,因此,维持秩序、追求效率效益的科学管理应运而生,这就是20世纪初开始的管理革命。以此相适应,领导以强化管理为特征,领导者就是管理者,二者并无严格区分,领导的职能和管理的职能也交织在一起。后来,随着实践的进一步发展,领导从管理中又分离出来,产生了领导科学,标志着经验领导逐步让位于科学领导。在现代大生产条件下,专家式领导、专家集体式领导应运而生并日渐普遍化。

4、社会主义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这就产生了全新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关系。开创了一种历史上全新的领导实践活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者和追随者本质上是同志式的平等关系,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二、领导经验、领导理论的历史发展

1、领导科学产生过程:(1)、社会生产力(2)、现代科学技术发展(3)、管理科学发展

2、近代管理学的三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主要代表人,美国的泰勒、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等。主要任务是系统探讨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

第二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阶段,主要代表人,梅奥、美国的罗特里斯伯格,以及后来的马斯洛、麦格雷戈、卢因等。主要任务是探讨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以及行为产生的原因,包括对人的本性和需要、动机和行为等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

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为主的现代西方管理理论阶段,被称为“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代表人,美国的巴纳德、西蒙、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德鲁克、伯法、孔茨、韦里克等。主要在吸收现代科学发展新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现代管理的一系列理论的方法,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各个领域和行业,因此,20世纪被称为“管理的世纪”。

三、领导环境(了解)

1、领导环境的含义:狭义的领导环境是指领导者所在的组织,广义的领导环境是指组织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领导环境的基本含义有以下三点;

(1)领导环境既包括客观的物质因素和条件,也包括主管的精神因素和条件,

如人的思想、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等,它们都是领导者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2)领导环境是一个多层次的开放的有机系统。

(3)领导环境中包含着组织特有的工作任务。

2、领导环境的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2、政治环境3、经济环境4、文化环境5、社会环境

3、领导环境的变革: 1、领导者和追随者应该看到全球一体化与多元化的矛盾。

2、领导者和追随者应该看到新的社会契合和组织的变化。 3、领导者和追随者特别应该看到新公共管理所带来的领导环境变化。(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于领导环境的影响;

1、新公共管理运动重塑政府组织;

2、新公共管理 运动以成果为导向;

3、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提高行政经费的价值;

4、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放权让利与提高运作弹性;

5、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顾客服务导向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6、新公共管理运动增强中央政府的战略决策能力;

7、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国际机构的不同层次间的合作)

四、领导角色的变革(了解)

1、领导者应是知识、经验和智慧的传播者,这种新角色被成为“教师”、“师傅”、“教练”和“导师”等。

2、领导者应该联合群众,设计组织,成为变革的控制者,这类角色常被称为“设计师”、“社会建筑师”和“组织缔结者”等。

3、领导者应该传播领导技能,做未来潜在领导者的培养者,这类角色被称为“领导铸造者”、“栽培者”、和“超级领导者”等。

五、公共行政领导者的职级(了解)P61

公共行政领导者的个体,按照国家公务员的领导职务序列,包括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分正、副职,可分为10个职务等次名称和相对应的13个级别。

五、领导体制的演进(了解)

1、领导者的演进;(1)君主政体下的家长制(2)民主共和的议会制(国民主权、权力分立、

代议制、两院制、议院内阁制)(3)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领导体制的类型:1、一长制和委员会制 2、层次制和机能制

3、完整制和分离制 4集权制和分权制

六、特质理论(性格理论)(了解)

1、早期特质理论;五个方面1生理特质 2个性特质 3智力特质4工作特质5社会特质 比较著名的有亨利的特质理论(1949年提出成功的领导者应具有的12点特质)和吉塞利的特质理论(20世纪60年代指出领导者特质与领导效率有关)

2、 特质理论的新进展:

美国学者詹姆士和贝瑞提出的排前4的特质:诚实、有远见、懂得鼓舞人心、能力卓越 美国学者德克兰认为基本特质有四个基本方面;个性、想象力、行为和信心

七、管理方格图(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掌握)

八、领导的权变理论(情境理论)(掌握)

1、领导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领导的作用在于领导人们的行为,而人们的行为受到人们的需要、动机和所处的环境的影响,因而没有一种普遍适应所有人群和所有环境的领导方式。

2、费德勒权变理论:首先,领导情境的三个关键性方面1、职位权力(弱与强)2、任务结 构(明确与不明确)3、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好与坏)其次,是确认领导风格:“最不受 欢迎的同事”调查表的得分来衡量领导的个性,从而确定领导风格。最后,是进行领导和情境的匹配:得出的结论,任务取向的领导者在非常有利的情境和非常不利的情境下工作更有利。

3、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了解)

4、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该理论的第一要点是目标)(了解)

九、中国古代领导者素质理论(了解)

1、儒家关于领导素质的理论:

(1)领导者应该是“全人”,它不仅包含“通才”,而且也包含着做人修养达到的很理想的 “高峰境界”,兼具“智仁勇”均衡发展之意。

(2)领导者应该有忧患意识昧,这不是当代所谓“危机管理”的危机意识。

(3)领导者要有责任意识,而责任意识则是面对客观结果不如预期所料的道德承担,这是 一种“反求诸已”、不怨天尤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作为领导人必须承担的基本素质。

(4)领导者要以德治国。

2、法家关于领导者素质的理论:

(1)领导者要有“法”的能力。韩非子认为治理国家,第一项任务是“明法”且严格执行

(2)领导者要有用“术”的技巧。1、御臣七术2、治国韬术3、控制下属

(3)领导者要有“势”的谋略。保权的谋略:第一是实行“独断”统治;

第二绝对不可相信任何人;

第三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动用杀伐大权。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