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

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

一、 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宜昌古称夷陵,是长江之滨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是古代楚文化和巴文化的发祥地、交融地,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和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也是当今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正是因为宜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现有联合国人类名录1项;国家级名录18项,省级项目38项,国家级传承人12人,省级传承人93人。全市还有5个全国文化先进县、4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4个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4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3年10月27日,文化部在贵阳召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宜昌市作为唯一的地级市,与云南省、浙江省一起被确定为首批三个综合性试点单位。凸显了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申报、保护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宜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表现形态多样、文化价值极高、原生态特强等特点。从表现形态来看,最能代表宜昌特色的1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包括以下堡坪民间故事(夷陵区)、青林寺谜语(宜都市)为代表的民间文学类5项;以宜昌丝竹(夷陵区)、枝江民间吹打乐(枝江市)为代表的传统音乐类8项;传统舞蹈类1项:土家族撒叶儿嗬(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

族自治县);曲艺类1项:南曲(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俗类3项: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宜昌市、秭归县),庙会·当阳关陵庙会(当阳市),蚕桑习俗·嫘祖信俗(远安县)。文化价值方面,兴山民歌独具特色的三度音程可在古代乐器陶埙、曾侯乙编钟等乐器的音列结构中找到印证,被誉为“巴楚文化活化石”,推翻了“中国音乐西来说”,佐证了中国古乐并未失传。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地域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原生态强的特点,下堡坪民间故事、青林寺谜语、枝江楠管等集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故事和谜语爱好者、楠管的表演者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素材也来自乡村本土的生产生活。

二、 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现状

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宜昌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在非遗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1、 注重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创新,依托非遗文化创作了一大批文化和体育项目,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一是打造了以《土里巴人》《楚水巴山》《板凳龙》《秭归花鼓舞》等系列荣获文华奖、群星奖的文艺精品为代表的大量文艺作品;二是经过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和再创作,推出了“巴山舞” “枝江广场舞——枝江碟舞”等体育项目;三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中加入了现代因素,如在南区、枝江楠管的曲目中,都出现了反映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新成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作品。这些在传承基础上通过创新得到的新成果,同样具有浓

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为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2、 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了三个民俗节日品牌。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作为我市首个入选人类名录的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每年一届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规格高、影响大、范围广、活动多、民众参与性强、媒体宣传面广,通过一个节宣传了中华传统端午习俗,知晓了端午渊源,还原了屈原故里传统习俗,挂艾食粽、骚坛诗会、游江招魂、竞渡夺标、三个端午等独特内容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已成为宜昌乃至湖北省的主打民俗节日品牌。当阳关陵庙会(关公文化节) 从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从未间断,每年的9月底,都会举办祭祀大典和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凭借关公巨大的影响力和主办方的用心,大量来自海峡两岸的关庙代表、关公信徒和各地游客在关陵共同祭拜关公,既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当地的旅游业做出了贡献。以嫘祖信俗为主要内容的远安嫘祖庙会(嫘祖文化节)深入人心,在政府的主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庙会节上,民间花鼓戏、呜音、五鱼闹海、打花棍等体现嫘祖精神的传统节目让人目不暇接,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前来观看,拉动了当地其他旅游项目的人气,现在已经成为当地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重要抓手,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3、 依托非遗资源,推动宜昌旅游发展。除了上面所说的三个民俗节日外,宜昌旅游利用非遗资源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把非遗项目直接引入景区,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如把民间故事、唱山歌、奏吹打乐、跳撒叶嗬与地花鼓、演

皮影戏、打鼓说书、过传统民俗等项目引入景区。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对外宣传非遗项目的同时,获得了劳动报酬,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现今不可多得的非遗项目传承人传与习的平台。二是部分旅游商品融入了非遗的技艺类项目元素,通过非遗宣传平台扩大了产品知名度,五峰采花毛尖、远安鹿苑茶、当阳仙人掌茶、枝江布鞋、远安冲菜等项目均实现规模化生产、外宣、销售一条龙,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采花毛尖年产值上亿元,带动五峰及周边地区茶农10余万户致富奔小康,2015年鹿苑茶年产量达两千余斤,实现销售收入200余万元,盈利35万元;远安冲菜年产值也达20余万。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各种形态的非遗开发利用发展不平衡,传统音乐、舞蹈、民俗开发利用较好,而传统技艺重视不够,发展不足。

2、 旅游与非遗项目的融合不够,大多只是简单地将非遗项目放到景区表演、展示,没有将非遗文化真正融入景区之中,形成两张皮的现象。

3、 融入非遗元素的旅游商品严重滞后,和宜昌旅游强市的地位极不相称。旅游购物一直是宜昌旅游的软肋,因为除了茶叶和步步升布鞋外,大多数的旅游商品都是从外地采购,和其他地方景区的雷同,很难找到有宜昌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旅游商品,出现游客无物可购的尴尬局面。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宜昌市非遗开发与利用的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1、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是宜昌旅游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要繁荣宜昌的文化创作和文化产业,实现旅游业的的转型升级,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非遗开发与利用重要性的认识。

2、 旅游业要主动对接非遗项目,认真研究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加强旅游与非遗的深度融合,增强宜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顺利实现转型升级。旅游的竞争最后就是文化的竞争,旅游景区应因地制宜,根据景区特点引进非遗文化,通过适当手段将非遗文化内化为景区文化,要克服以往的急功近利现象,制定长期规划并坚持实施,在这方面,三峡人家风景区和远安县已经做了很好的探索。

3、克服重传统音乐舞蹈,轻传统技艺的现象,大力发展有非遗特色的旅游商品。制茶类技艺和枝江布鞋技艺的规模化生产要继续扶持和发展,其他如三峡奇石、篾编手工艺品、远安冲菜、夷陵版画作品和印有夷陵版画的水杯等旅游纪念品。立足于宜昌和三峡的民族民间文化开发出来的旅游商品才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避免旅游商品的同质化,实现旅游商品的提档升级,实现旅游商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实现旅游收入的提高和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