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发布的[清真食品认证通则]符合国家法制吗?

习五一:宁夏发布的《清真食品认证通则》符合国家法制吗?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习五一 时间:2016-07-29

22 0 宗教 字号:A-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系教授

提要:宁夏倡导主推的与国际伊斯兰世界对接的清真食品认证体系,是伊斯兰教法为基础、以穆斯林为主体。这种清真食品认证体系既有宗教教义基础,又有官方推动的认证标准,一旦全国推开,必然带来清真概念的全面泛化。这些举措不仅推动宁夏区内清真泛化,推动宁夏的回族阿拉伯化,而且也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穆斯林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清真食品认证体系以马来西亚政教合一的国家的清真标准,来推动中国国内清真食品标准,将打断甚至逆转中国特别是内地穆斯林的世俗化进程。国内清真食品认证标准统一可能助推伊斯兰极端化向全国各地蔓延。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有关负责人,关于清真食品管理的问题答记者问。这位负责人信誓坦坦地指出:“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在加强清真食品管理法制建设中,牢牢掌握3条原则:首先,在方向上,主要是针对清真食品的管理,而不是对清真食品本身;其次,在适用对象上,主要针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管理规范,建章立制,便于政府有关部门有法可依,而不是针对普通消费者;第三,在清真食品的概念上,严格将清真食品界定为群众的生活饮食习俗,而不是将清真食品界定为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食品,为防止宗教干涉世俗生活建立了一堵防火墙,为促进我国清真食品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法制保障。”

『国家民委:严格界定清真食品的概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请问这位负责人:宁夏等地区制定的《清真食品认证通则》符合这三条原则吗?举例说明:“第三,在清真食品的概念上,严格将清真食品界定为群众的生活饮食习俗,而不是将清真食品界定为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食品,”

我国积极推动“统一清真食品认证体系”的省份,首推宁夏回族自治区。现行地方立法对清真食品界定分为三类:风俗说、宗教说、风俗与宗教结合说。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通则》在“术语与定义”中明文规定:“清真(HALAL)就是伊斯兰教法指称的合法性行为”。“清真食品(HALALFOOD)是指伊斯兰教法许可的供人食用或引勇的成品和原料,以及传统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http://www.huaxia.com/ssjn/zcfg/2014/01/3702097.html

2012年9月12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起,甘肃、青海、陕西、云南四省区民委、质监局相应,在宁夏银川成立了清真食品认证地方联盟。五省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通则》为基础,参考国际有关清真食品认证的标准制定,联合制定《清真食品认证通则》。由陕西质监局发布,2013年1月发布。五省通则规定:“清真(HALAL)伊斯兰教指称的合法性行为”;“清真食品(HALALFOOD)是指伊斯兰教法许可的供人食用或引勇的成品和原料,以及传统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http://www.huaxia.com/ssjn/zcfg/2014/01/3702097.html

2015年9月11日,在宁夏、陕西、甘肃、青海等5省2012年统一规范清真食品认证标准的基础上,11日,河南、四川、天津3个省市在宁夏银川达成共识,参与推进清真食品认证标准进程。在2015中国(宁夏)国际清真(HALAL)食品认证合作论坛上,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与河南、四川、天津等省市签署了《清真食品认证地方联盟标准合作备忘录》。据新闻报道说“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清真食品认证的国家标准,国家民委政法司副司长金春子说,针对这一现状,亟需国内更多省区市联合起来推动清真食品认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使中国清真食品在全球清真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9/11/c_1116538451.htm

宁夏主推的清真食品认证体系,是伊斯兰教法为基础、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其特点:食品食材种类尽可能广泛;生产营销链条尽可能全覆盖;生产主体尽可能全穆斯林化;食品的所有链条完全按照伊斯兰教义。宁夏倡导主推的与国际伊斯兰世界对接的清真食品认证体系,是覆盖全产业链条的 “从产品的原辅料,到生产加工工艺,再到仓储运输,所有的步骤都需要认证。”既有宗教教义基础,又有官方推动的规范性较强的认证标准一旦全国推开,必然带来清真概念的全面泛化。

宁夏主推的清真食品认证体系,采用马来西亚国家清真标准,伊斯兰教法为基础,推动清真泛化。固原马铃薯、中宁土鸡、中卫瓜果蔬菜、平罗蔬菜被称为宁夏的五种特色清真食品。这种清真食品的概念超出传统清真食品的内涵与外延,不再以民族传统饮食习俗为主体,其外延扩大到蔬菜、枸杞干果等领域。2014年9月以来,宁夏清真食品认证体系受理国内130多家企业的清真食品认证申请, 48 家为宁夏的企业、3家是甘肃的企业,产品范围涉及乳制品、肉食品加工、粮油、脱水蔬菜、枸杞干果、蜂蜜制品、清真矿泉水等,推动清真泛化。2009年,宁夏银行获批开展伊斯兰银行业务,成为国内首家开展伊斯兰金融业务的银行。2014年12月2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与中航证券正式签署财务顾问协议,为其发行不超过15亿美元的伊斯兰债券(Sukuk),期限不超过5年,这是中国地方政府首次发行伊斯兰主权债券。伊斯兰金融是指符合伊斯兰教义的金融形式。

宁夏推动国内清真品认证规范,利用各种媒介普及清真认证标准,开办清真认证培训班帮助各省区推进清真认证进程。这些举措不仅推动宁夏区内清真泛化,推动宁夏的回族阿拉伯化,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穆斯林群众的阿拉伯化。

近些年来,随着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合作交流深入扩大,已形成以清真为纽带涵盖清真食品、民族用品、药品、化妆品、生活用品等商品的产业链条。宁夏通过“鼓励、支持企业开办清真食品超市”,对清真产业企业通过“Halal”国际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并按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助等措施,不断鼓励清真产业发展,力图打造中国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认证、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展示交易和集散中心,甚至伊斯兰金融中心。(2009年,宁夏银行获批试点开展伊斯兰银行业务,成为国内首家开展伊斯兰金融业务的银行。)这些政策不仅推动宁夏区内清真泛化,推动宁夏的回族阿拉伯化,而且也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穆斯林产生了负面影响。宁夏以马来西亚(该国宪法规定伊斯兰为国教)等国家的清真标准,来推动国内清真食品标准,日常生活世界的阿拉伯化,也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穆斯林群众的阿拉伯化。

宁夏倡导主推的与国际伊斯兰世界对接的清真食品认证体系是伊斯兰教法为基础、以穆斯林为主体的。这种清真食品认证体系既有宗教教义基础,又有官方推动的认证标准,一旦全国推开,必然带来清真概念的全面泛化。这些举措不仅推动宁夏区内清真泛化,推动宁夏的回族阿拉伯化,而且也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穆斯林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清真食品认证体系以马来西亚政教合一的国家的清真标准来推动中国国内清真食品标准,将打断甚至逆转中国特别是内地穆斯林的世俗化进程。国内清真食品认证标准统一可能助推伊斯兰极端化向全国各地蔓延。

清真食品认证统一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清真(HALAL)意为合法的,即符合伊斯兰教法的食品。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是具特殊法定地位宗教,清真食品作为一种受特殊保障的权益,由国家法令及政府机构直接间接管理。现代化世俗国家,法律不能定义教义。如果国家立法统一清真食品管理,其弊端是,法条包括宗教标准和特殊罚则。

《清真食品法》提出:要坚持 “清真食品的合法性原则”,即“哈俩里”(合法)原则,其合法性就是符合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古兰经》的规定。我国宪法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国家立法的法源不能来自一种宗教教义。警惕宗教教法向国家法律体系渗透,是抵御境外宗教渗透的重要环节。

国内清真食品管理统一立法的弊端:宗教标准进入法律,意味着一种宗教要求以国家法令形式固化,在世俗多元社会中多元宽泛解释的宗教标准,变为不可更改的法律,易受特定官商政教利益集团把持;设立特殊罚则,比违反一般食品管理规定,受额外惩罚,宗教教义和部分信徒获得特殊法律地位。

西北许多地区出现清真标识泛化,穆斯林标识滥化,进入社会生活公共领域。在商城、超市、旅游景区、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出现各种各样的清真标识比如清真专用收银台;穆斯林专厕所、专用浴室、专用病房、专用超市通道、专用公交车等等。

清真概念泛化与宗教极端主义思想。宗教极端思想向社会的渗透,是通过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逐步渗透,不断强化原教旨主义宗教意识,推动清真概念泛化,煽动宗教狂热,推动宗教社会化,最终实现宗教政治化。一开始在南疆地区出现的清真面粉、清真矿泉水、清真播种机、清真马路等问题并没有引起重视。正是通过清真概念泛化,增强化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差异,干涉世俗生活,潜移默化中灌输伊斯兰教法思想,传播宗教极端思想,最终成为催化暴力恐怖活动的因素之一。缺乏警惕清真泛化向日常生活领域的渗透,是新疆沉痛的教训。这也是新疆对清真食品认证问题保持低调处理的原因。

当代中国是世俗国家,应当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应当内外有别,主导原则应有利于“积极引导宗教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各地的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是以关照各地民族风俗为主,还是强调与国际伊斯兰社会接轨,强化伊斯兰教法的取向,值得思考。出口伊斯兰国际的外贸企业,应当按照国际商品市场的规则,获得市场准入条件。如果以清真食品出口为由,以政府的权威,大力强化国际伊斯兰教法在清真食品管理上的宗教权威性,有利于当代中国伊斯兰的中国化吗?

国家民委是推动国家立法统一管理清真食品的主要行政机构。自2015年以来,国家民委加大力度推动国家出台相关法律的进度,引起社会关注,其中质疑声音日益高涨。而国家民委应对质疑的对策是,仅仅召集赞同出台该项法律的权威专家进行研讨。2016年3月9日,由国家民委政法司与中国民族法研究会联合举办“伊斯兰教、穆斯林、回族、清真食品和Halal食品的关系问题”学术研讨会”。国家民委政法司司长杨正根在做总结发言时认为:“本次研讨会既有对清真食品相关概念的学理探讨,还有对清真食品条例制定的实务分析,重点区分了“伊斯兰教”、“穆斯林”、“回族”、“清真食品”、“Halal食品”等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也进一步论证了国家层面制定清真食品条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回应了目前社会上对制定清真食品条例提出的某些质疑。”

http://www.lawinnovation.com/index.php/home/xuejie/artindex/id/12526/tid/1.html

国家民委主导推动的国家立法管理清真食品,就是某些部门,以调研的名义,自说自话,将某种教义教法,作为国家立法的法源,力图用国家行政执法,将某些群体的特殊利益,提升为国家法律,值得深思!国家或地方政府推动清真食品认证标准统一,违背国家宪法,必造成宗教律法干预不同群体的生活习惯,违背消费者保护法。国家安全战略应当警惕“统一清真食品认证体系”的潜在威胁。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societies/info_12519.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