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地区经济

成都市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一、导言(一)工业园区的概念“工业园区”是一组概念的集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工业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

邓南亚、吴峰提出工业园区是指在一大域。

片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各企业间紧密相关又可共享该区域公共设施的区域,是一个集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地域综合体。随着区域经济的兴起,工业园区迅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工业园区的发展过程

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园区于1949年产生于英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由单一的重工业、基础产业向信息产业、金融业以及科学技术产业转移,生产类型的转变自然引起了人们工作方式和工作空间的转变,工业园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951年美国也开始了工业

从此,工业园区在美英等发达园区的建设。

20世纪70年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代以来,亚洲地区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的

韩、新、马、菲等国,工业园区的国家,如日、

数量增长也很快。

早在1979年,国务院在深圳设立蛇口工业区,标志着我国第一家工业园区开始

我国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整个80年代,

都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90年代初的邓小平南巡后,工业园区的建设进入一个高速增长阶段。新世纪后进入一个稳定上升期。

二、成都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综述

(一)成都市工业园区概况

四川省现建有5个国家级工业园区,成都有3个,分别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

成都出口加工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发区、区。

四川省现建有38个省级工业园区,成都有10个,分别为:成都锦江工业园区、成都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都武侯工业

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西南园区、

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成都新都工业园区、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四川彭州工业园区、四川新津工业园区、四川金堂工业园区(数据截止2009年7月)。

(二)成都市工业园区分类

按各工业园区与中心城区相对的距离、方位,本文将它们分为三类:

第一类:核心区:成都主城区内

旸杨毅

值(即生产总值)来比较,高新技术开发区

一家的产值已占到全部产值的六成左右,考虑到高新区的工业产值将统计到多个一类城区中,它的一枝独秀也反应了中心城

2、3区的工业向它集中的过程。可得到1、

的排序。

(四)成都市工业园区生产总值与所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分析

从工业园与本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来看,大致可得到2、3、1的排序。

即第二类地区的工业园获得较为充分的发展,占本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最高,第三类地区的工业园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第一类地区的工业园虽然也有发展的必要,但中心城区的最大价值并不在发展工业,而是服务业。因此第一类地区的工业园占本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最低。

四、结语

成都市工业园区从建区时间、占地面占所在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看,三类工业积、

3、1的顺序,说明第二类地区园区都为2、

的工业园比较适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对当地的经济贡献最大。

而从生产总值的绝对值来看,呈现1、2、3的顺序,说明中心城区在工业产出的效率方面仍然保持较强的优势,但占总体经济的比例仍劣于二类地区。

一类地区的工业园区创造工业财富的能力很强,但占总体经济的比例劣于二类地区,是因为一类地区的第三产业也非常强,而且这也是一类地区未来的发展趋势。从长远发展看,中心城区的工业发展空间有限,而第二类、第三类地区的发展空间远大。其中二类地区是最适合工业园区发挥优势的区域。

成都市工业园区的建设是政府主导与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刚开始有一定的试验性质,也付出了一定的学

而后基本习成本,如土地转让价格太低等。

与当代经济规律相适应,既体现了行政之手的高效率,也发挥了市场之手的高效益,现有的工业园区格局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扮演非常重要的经济建设角色。■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资助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基金(08SA070)〕

(胡旸,1977年生,四川广安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经济管理。杨毅,1972生,四川内江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管理科学)

集、资金密集等方面的优势,也面临着诸如土地成本高、政策准入难、资金门槛高等劣势。现建有三个省级、两个国家级工业园。

第二类:近郊区:紧靠成都中心城区

既有交通相对便捷、信息通畅的优势,也有土地成本,准入政策方面的优势。现有三个省级、一个国家级工业园。

第三类:远郊区:未能直接与中心城区接壤

主城区内属于成都市规划的一类地区。既有交通便捷、信息通畅、人力资源密

除了土地、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外,其他

方面相对劣势。现有四个省级工业园。

成都省级以上的工业园区主要围绕着中心城区分布,占据了成都中心城区及西部、南部平原以及东部、北部浅丘地区。成都西部远郊的四个山区县还是一片空白。

三、对三类工业园区的分析(一)工业园区的成立时间分析成都的工业园区建设一开始就立足长远,定位高端。早在1988年就开始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1991年即成为国家级工业区。

1992至1993年是工业园区大发展的一年,有四家省级工业园区获准成立。

另一建设高峰为2000年,分别有两家国家级和两家省级园区获批。

2004年后有3家省级园区获批。成都市工业园区的建设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段,一个为90年代初,一个为2000年以后。

从本文定义的工业园区类别来分析,处在二类地区的4家工业园全部在1993年之前的建设高潮中完成。而一类地区除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外,全部都在2000年后开始建设,可看出成都建工业园区大致为2、3、1的顺序。采取的是将工业区适度外迁的思路。先外围后中心。

(二)成都市工业园区的占地面积分析

从占地面积分析,工业区从最小1.29平方公里到67平方公里不等,平均面积为18.3平方公里。位于中心城区的工业园明显小于郊县,除了排名第一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外(作为成都的第一家工业园,当时的建设带有一定程度的试验性质),大致也符

3、1的排序。4个中心城区的工业园占合2、

地面积分别排在倒数第五、三、二、一位。这表明太靠近或远离中心城区,工业园的建设成本及约束条件都较高。

(三)成都市工业园区生产总值分析

从2008年各工业园创造的财富绝对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