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社会和谐

第17卷第1期

V01.17No.1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ofBeijingElrctroninScienceandTechnologyInstitute2009年3月Jun.2009

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社会和谐

马克林刘卓兵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文化的因素蕴涵着建立一个美好、优质的现代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多民族社会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需要在承认文化差异和相互理解、尊重、宽容、接纳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中总结出各族共享的”共同文化”,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某种”文化的一体化”,达到各民族在基本价值观念上的彼此认同,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多元文化之间和谐共生共进的理想结果。

关键词:文化认同;民族;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64X(2009)01—0096—04

OnHarmoniousCoexistenceofMultinationalCultureandSocialHarmony

MAKe—Lin,LIUZhuo—Bing

(CollegeofPoliticalScienceandlaw,NorthwestNormalUniwersity,Lanzhou,Gansu730070,China)Abstract:Theharmoniouscoexistenceofmultinationalcultureisbasedontherecognitionofthedifferenceofculture,andunder-

tostanding,respecting,toleratingandadmittingeachother.Itneedstoestablish”integrationofcultures”onnationallevel

therecognitionofallnationalitiesonachievebasicvalues.Thustheidealresultistheformingoftheharmonybetweenmuhiculturalism.Keywords:culturalrecognition;ethnicity;harmonioussociety

一、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识

人们对于”文化”的定义总是不容易达成统一的认识,这是因为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和历史的发展过程,它既具有地域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它使特定的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成为社会团结的重要基础。在社会运行过程中,文化基于人的群体性即社会性而发挥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社会中的人;社会则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而存在和发展。这种弥散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因素,好比一个无形的无所不在的网,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每个细节发生作用,制约和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可见,文化的因素蕴涵着建立一个美好、优质的现代社会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们理解当代社会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文化和谐对特定社会中多元性的文化产生认同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和重要标识。”认同”是所有文化理论中不可缺少的概念,它一向被认为是共识达成的前提,因为认同可以共享,具有同样认同的人往往会一致行动起来保护和提高他们共同的认同。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使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取得一致成为可能,和谐的社会意味着社会的各阶层、各文化群体的成员为求”和”而协调彼此之间的行为,并共同分享其所产生的行为意义,社会是基于意义的分享而组成的,这些分享的意义则构成了文化。如果我们所分享的意义之间毫不相干,那么就很难形成一个完善和谐的社会。

当今中国所面临的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转型,正在形成经济、思想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开放格局,昭示着不同的文化之间将产生多维度的关联特性。因此,探讨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问题,正确理解多民族文化的认同、多元文化的和谐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联性,这是关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第17卷马克林刘卓兵: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社会和谐・97・

二、多元文化认同的价值基础

文化认同意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的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其内容包括社会价值规范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认同、艺术认同等诸多方面。在个人层面上,文化认同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引导着人们热爱和忠实于民族文化,从而保存和光大民族文化,并最终将其纳入个人的价值观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之中。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以民族文化为凝聚力,整合和辨识多元文化中的人类群体,成为群体构成的一种类型即文化群体。在人类社会早期,家庭、部落、族群是个人或群体文化认同的主要单位,随着社会的演进,超越血缘纽带的城镇、地区、国家甚或宗教、语言、社会团体、阶层、阶级等都可以成为人类文化认同的载体。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认同也由多种维度构成而呈复合型特征,多元文化认同的趋势已十分明显,正如人类学家阿帕杜莱所言,”文化的同质与文化的异质之间的张力”是”今日全球相互影响的中心问题”。全球化浪潮使各个民族文化联系日益紧密,从而使人类文化发展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同时,也对各民族的文化观念、文化审美方式、文化行为和文化语境等出了严峻挑战和考验,多元文化的认同问题日益突显。

多元文化认同是带有价值观倾向和选择的活动,这种价值观倾向往往与不同的民族、历史、传统和观念联系起来,成为集体动员的符号和标志。多元文化认同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倡导”他者原则”、”互动原则”而反对”普适性原则”;倡导”文化多元”而反对”文化霸权”、”惟我独尊”。坚持这一价值取向,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享有应有的文化尊重,并在认同本族文化的基础上,树立包容、理解、尊重和珍惜其他民族文化的观念,获得参与未来多元文化社会所必须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形成维护文化平等和社会公平的意识和信念。在文化多元发展势不可挡的趋势下,实现处于主流的、中心的文化传统与处于非主流的、去中心的文化传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需要始终采取”文化流动发展”的观点,坚持跨文化理解和对话的原则,从而达成相互宽容,实现取长补短。文化间的理解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理解,而是主体之间的理解,这种主体之间的理解,意指通过文化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来消除主客体之间的对立与差异,实现主体的平等性,它要求避免用主客二分的思维立场或者从两极对立中去认识文化主体之间的交往;避免突出自身的主体性地位,而忽略他文化的主体价值。可以说,文化的主体之间的理解是一种超越,它以其远大的自觉意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发展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多元文化认同的价值取向是依据现代和后现代哲学方法论的变化加以分析与选择的。19世纪末以来,哲学的主题之一表现为人与文化的矛盾,人类一方面充分享受着自己创造的巨大文化成就,一方面却为这些成就所困扰。似乎文化越是发展,人类面临的困惑就越多,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人与文化的问题上,文化哲学的兴盛由此而起。文化哲学强调用人类的一切文化作为认识论基础,当我们面对不同文化时,并不是只在自己的文化和异文化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因为不同的文化领域、地域、民族、社会有着不同的合理性标准。评价异己文化的关键在于采取比较适合其本身特点的理解方式,而不是用自身文化传统的流行观点去理解评判。也就是说,对异文化的理解应当是自身文化传统与另一文化传统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一种交往与互动、沟通与合作的过程,是与民主、平等、理解和宽容联系在一起并以此为前提的行为。

需要强调的是,多元文化的认同不应忽视文化相对论的人类学原则。作为文化塑造物的人类个体和群体是有差异的,有差异就会有矛盾,有矛盾就会有冲突。文化认同总是与某种特定的文化模式相联系,那种对形成人们的判断标准、行为模式、义务和责任更具影响力的文化系统,在界定人们文化属性的过程中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多重文化认同过程中,相互间不同程度的冲突和摩擦是无法避免的。哈贝马斯据此认为,民族国家在文化上存在差异及冲突,但如果从这种差异和冲突中去推导出文化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对抗关系,则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荒谬的。在文化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不需要绝对排除文化群体之间的冲突,多元文化观已经告诉我们对待这种差异的办法只能是理解、尊重、宽容、接纳和认同。人类学家博厄斯指出,只有深入研究每种文化自身,研究每个民族的思想,并把人类各个部

。98。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分发现的文化价值列人我们总的客观研究的范围,才有可能实现研究的客观性与正确性。这就要求人们用文化相对论的科学态度,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鼓励相互理解。用这种观点来观察文化的差异,意味着我们能够用一个开放的头脑和对人类差异的正确评价去探讨其他文化。马林诺夫斯基也指出,每一种文化都存在不同的制度让人追求其利益,都存在不同的习俗以满足其渴望,都存在不同的法律与道德信条褒奖他的美德或惩罚他的过失。研究制度、习俗和信条,或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而不理解这些人赖以生存的情感和追求幸福的愿望,将失去我们在人的研究中可望获得的最大报偿。这清楚地表明,不同的制度、习俗、法律和道德信条,是不同文化反映的表征;同时也警戒人们:当我们关怀其他民族、其他文化时,不能是猎奇心态使然,而要从自身的文化中解放出来,进入”他者的目光”,以”推人及己”、”推己及人”的方式看待和研究”他文化”。

三、培植共同文化,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

马戎教授指出,在多民族国家里,多元文化的认同需要从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中提供一个各族共享的”共同文化”,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某种”文化的一体化”,达到各民族在基本价值观念上的彼此认同,使各民族对于在”民族”层面上所保持的特殊文化持有一种平等相待甚至互相欣赏的态度。同时,在民族层面上,各个民族保持的特殊文化应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每个民族对于其他民族的不同文化采取宽容态度,相互承认,和谐共存,不存在相互排斥的观念和行为。这种以国家为单元建立的”共同文化”很可能是一个包含了多元成分的”复合文化”。这种”复合文化”即包含了与意识形态挂钩的政治文化和以政治实体的地理边界为基础的国家认同,也包含了以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为基础的文化认同,是以上各种认同的综合体。我国的56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共同为中华民族的文明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而国家的统一又为各族人民营造了一个共同的家园,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并进而促进了民族间的发展与融合,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平等对话的深邃思想,”和而不同”就是典型的言说方式之一,其实质就是倡导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追求和谐统一。”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这种追求新的和谐和发展的精神,为多元文化共处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在历史上,中华文化不但孕育了亚洲很多地区的古代文明,而且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中华文化又接受了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因素,从而丰富了自己的色彩,形成_.种复合的、开放的文化。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国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个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情感和道义。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统一的,民族情感与爱国主义是共生的,语言和文化的多元并没有妨碍这种认同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断强化这种认同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无疑都是极为必要的。

当前,我们将和谐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首先应当承认社会文化差异的事实,而和谐社会应是社会在各种差异基础上所达成的和谐状态。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曾追求建设一个同质的社会,并在相当大程度上消除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间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差异,可结果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理想。因此,和谐社会并非没有冲突的社会,而是冲突被良性化了的社会。不可否认,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差异并不是根本性的,与我们作为人类所具有的远为深层的共同体相比,这些差异确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事实上,某一文化群体中个体成员在社会行为和个性形成方面的差异,可能和那些不同群体间这方面的差异一样巨大,甚或更大。应该看蓟;不同民族文化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吸取和整合对方的文化成份,它们之间的文化共性会逐渐增大,在某些问题上会取得共识,呈现出一种全球互动的态势。但也并不是各民族文化的完全趋同,而只是全球各民族文化的整体化、互联化、依存化,即人类文化的普遍联系和全球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民族在发展自身文化的同时,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人们对本己文化和异己文化的异同之处不断加深理解和认识。彼此间一方

第17卷马克林刘卓兵: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社会和谐・99・面在寻找共同话语,放弃或改变原有的一些观念和行为方式,以达到求同存异;一方面又在加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求民族文化有存在的根基,这即是费孝通先生经常强调的”文化自觉”。

多元文化认同的结果将是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文化和谐的本质应是对所属文化和他文化产生认同。文化的认同不应仅是对本群体、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它应超越于本己文化之外,将视角扩展至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重视多样文化的理解、诠释和相互尊重,更希冀从跨文化的理解中开阔视野,以具有豁达的胸怀及多元的问题解决方式。人类的生物属性表明,所有的人类群体都属于一个物种,人类生命中最为关键的特点是所有的人类个体都具有的。所以,世界上任何地区的任何人,都有能力接受他生活于其中的群体行为模式和文化模式。从人类的文化属性看,不同文化之间不仅应该互相理解,而且也能够互相理解,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只要我们不是固执地站在属于自己的偏狭的立场上,人类就能够拥有一个理智的情怀,来拥抱人类创造的各种人文类型的价值,克服文化隔阂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因此,我们尊重不同于我们的人和文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觉”。

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涉及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本己文化与异己文化的关系问题。各种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的更新与融合,就是整合。在这里,不存在谁是整合主体、谁整合谁的问题,一切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民族才是文化的主体。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本土文化、本己文化、异己文化作为既存的现实文化,都是和谐文化构建的客观存在形态。

今天,我们共同推崇以人为本,追求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主流价值观,这正体现了我们时代的人文精神。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反映了历史的进步和民众的愿望,是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绵延几千年的关于崇尚”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希望建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等许多思想,对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正是依靠文化的交流,推进文化的整合和融合,从而形成”一体多元,多元一体”的格局,即各个民族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文化个性,各民族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关系。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和谐与交流是形成中华民族的主要因素。

现代化是每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丧失现代化意味着民族的贫困;在现代化过程中,每个民族又应保存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血脉,不同国家与民族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是其赖以生存、延续的条件,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不同文化之间需要交流沟通,相互尊重,才能更好地发展。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应当被看作是一个国家的优势,它蕴涵着文化创新的巨大潜力。我国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都具有存在和弘扬的价值。何一个民族文化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必然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之营养,并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存相依。每个民族在发展自身文化的同时,都参与着与其他文化的交融与互动,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异质文化之间和谐共生共进的理想结果。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2]韩效文、杨建新主编.各民族共创中华[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

[3]马戎.民族社会学一一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彭立荣.儒文化社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马广海.文化人类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6]童恩正.人类与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7]朱丙祥.社会人类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8]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9]韩雪编选.从多元到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马克林(1965一),男,甘肃榆中人,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研究。

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社会和谐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马克林, 刘卓兵, MA Ke-Lin, LIU Zhuo-Bing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2009,17(1)0次

参考文献(9条)

1.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2003

2.韩效文.杨建新 各民族共创中华 1999

3.马戎 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 2004

4.彭立荣 儒文化社会学 2003

5.马广海 文化人类学 2003

6.童恩正 人类与文化 2004

7.朱丙祥 社会人类学 2004

8.王希恩 民族过程与国家 1998

9.韩雪 从多元到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 2005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王文婷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多元一体化教育——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白族学生个案研究 200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递和民族交往,使民族文化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化格局,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发展,各民族间的文化差距越来越小,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正逐渐消弱,而作为伴随民族文化发展的民族文化认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文化认同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然而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民族的文化认同却陷入了危机。部分少数民族只愿意认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回避现代社会的发展;另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又积极的认同主流民族文化,而逐渐忘却了自已本民族的文化。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少数民族的本民族文化认同及主流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现状,探讨教育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多元一体化教育对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 民族文化认同是目前民族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影响因素、民族文化认同与现代化全球化等问题的研究。本文首次把多元体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结合考察,将文化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教育学的领域,采用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的方法,选取大理州民族中学白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及主流文化的认同为个案,结合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分析教育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为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一体化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发现,大理州民族中学白族学生在认知和行为意向上对主流民族文化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度,在本民族文化认同上出现了危机,然而却在情感上表现出相反的态度,但总的看来白族学生还是比较倾向于认同主流文化。本文认为,出于学校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侧重于主流文化的传播,而忽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的培养中没有体现出民族性,强调“一体化”,而忽视了“多元性”。因此,本文提出只有推行多元一体化教育,向学生传递主体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化递和交流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的培养中体现多元体的认同,才有利于为少数民族培养本民族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培养优秀接班人和建设者。

2.学位论文 张欣辉 力量与规范: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认同 2005

在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国家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有关成分加以重构,构建出一种集体意识,即民族文化认同。这种集体意识强调个体对民族的归属感,并将人们团结到该民族的特殊心理状态里,为维护整个民族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持。 随着国家之间交往的增加,以前彼此隔绝的民族联系日益密切,它们在互动中认识到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加强了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了自我体认的民族意识。同时,各民族频繁的交往就会不可避免产生冲突和抗拒,这就更有必要区分“自我”和“他者”,更加迫切需要一整套调节民族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冷战以后,由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民族文化在向外扩散的同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新元素,民族文化认同具备了多重含义,在身份归属的某些层次上,不仅仅是与地域和血缘密切相关的了。民族成员多种身份彼此交叉,并随着情势的变化而不断地转换。民族文化认同由此上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并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国际政治领域,国家作为现代人类的基本生存单元,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仍将是人们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核心。但同时,全球化作为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一个背景,给民族文化认同带来了一些新变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凭借自己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来同化他者,使他国的民族成员认识并认同他们的文化,以此形成了对他国的规制力量。这有利于实现强国的文化战略和国家利益,也有可能激发民族主义的再度复兴。另一方面,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会形成超越型的民族文化认同,它有利于推动地区和全球层面共有观念和合作意识,有助于增加地区和全球合作。

3.学位论文 廖冬梅 英语教育对漫水湾彝族的民族文化认同的促进作用 2003

该文对凉山洲西昌市漫水湾镇的彝族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考察.在考察中,通过文献收集、普遍调查、重点访谈和发放问卷等方法,作者发现:漫水湾彝族的民族文化认同有不同的层次,而且层次的划分与掌握彝、汉、英三种语言的不同情况紧密相连.在所有被调查的彝族人中,只会彝语的老年人倾向于持一种封闭、停滞的民族文化认同观;同时会彝语和治语的彝人则容易形成"非好即坏"的二元对立式的民族文化认同;但在掌握了彝语和汉语基础上又学习了英语的青年中却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开放、发展和包容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第三种正是多元文化所极力倡导的民族文化认同.他跳出了"不自大就自卑"的心理怪圈.以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平等、尊重代替了排斥和仇恨.在面对不同文化的差异时,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宽容心态.分析漫水湾对彝族学生语言教育的发展状况:最初是单语教育(本民族语言和本民族文化),在学校给学生的是一种一元的文化环境→然后是双语教育(汉语和民族语言同时使用),给学生营造的是一种二元文化环境→现在已经在中学,并将在小学开设外国语语言课(以英语为主).这第三种语言的加入,恰好是给学生形成多元文化背景的契机,有利于学生形成多元文化观.最终形成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在民族自觉和接触并理解多个他文化基础上的民族文化认同.结论是:漫水湾的英语教育有助于彝族学生形成多元文化的背景,并最终对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作者探讨了影响漫水湾彝族英语教育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发展漫水湾彝族英语教育的建议.

4.期刊论文 徐则平.Xu Zeping 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特殊功效--从斯大林民族定义的争论说开去 -广西民族研究2006(1)

文化具有超时空的稳定性和很强的凝聚力,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一经形成,必然会持久地支配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又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基本特质和身份象征,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在共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共同心理素质--民族文化认同,对于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培育统一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合力,进而对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特殊的功效.

5.学位论文 祁进玉 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 2006

“认同”(identity)一词在当今,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从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认同、90年代的族群认同,现在人们谈论更多的是群体身份和文化认同。从某一个词的频繁使用,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前各种场合下社会的关注度和关注领域。本论文结合三个土族社区的个案,进行地域认同、族群认同、公民身份与民族国家建构以及文化认同等的考察。为论文的规范起见,本论文主要利用人类学相关理论并结合多学科(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语言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的视角进行表述与分析。论文以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为主,结合使用社会学、心理分析以及历史文献溯源与神话考察等方法。 在对“族群”(ethicgroup)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论文通过对西北甘、青地区几个土族聚居农村(互助、民和、同仁等地)和两个城市(西宁、北京)土族散杂居社区的历时近一年的实地调查研究,通过个案访谈和调查问卷,配合主位和客位的观察研究并结合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对比,进行地域、民族、国家等角度的群体认同意识探讨。笔者以为认同意识在现代的意义歧变,有着全球化影响的背景,进而造成人们(个体和群体)的一种身份认同的混乱、暧昧和模糊化。个体或群体的角色和身份随情景的变化而不断转换,在自我调整和社会适应的过程中,认同意识往往会发生选择性改变。现实中,土族社区因其分布格局的文化多样性、地区差异性等特点,以及越来越频繁的人口流动、迁移的趋势,使得散杂居土族社区与聚居土族社区的族群或民族认同有着明显的差异。土族底层民众的族群或民族认同相对淡漠,家族或血缘意识较强,地域认同意识浓厚,他们更多关注血亲、姻亲以及族属观念,国家认同和国民身份淡漠。然而,精英们的影响不可小视,他们的“文化自觉”也会进一步引导和唤醒民众的族群认同和民族意识,强化地域认同。民族人口流动增加的趋势,势必会进一步改变民族分布的格局,趋向多民族散杂居和各民族杂糅相处的局面,从而消弱民族认同意识、淡化地域认同,有利于培育多民族国家的公民教育体系和增强国家认同。 本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现将论文的框架稍做介绍。 第一章: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的目的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相关的研究文献和国内、国外相关的研究回顾;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简要介绍本研究的田野调查地点以及选点的原则;本项研究的创新点介绍。 第二章:重点探讨地缘性本位意识与族群认同的边界。一种地域意识,有其固化的疆界和有限范围的视域,其特点是固化和有限性;其成员的认同较多强调一种地理和地域的范围。 第三章:族群认同。研究对象是几个处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上的土族农村社区。以土族为案例重点探讨族群认同、居住格局和文化差异性表述。论文侧重于土族族内群体,即亚群体之间的认同与区分,以及土族与该地域其它民族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 第四章:族群边界与文化认同。从传统文化的碎片化、断裂、复兴的现实出发,重点探讨族际接触与文化互动情景中,族群文化认同、族源认同、宗教认同以及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互补等情况。考察多民族杂处的环境中,民族文化间交流与互动的现实以及身份选择与文化认同的两难处境。 第五章: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重点考察作为认同最高层面的公民身份认同的产生与生成、建构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国家范畴内的公民认同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考察与描述,阐述此种公民身份生成的特殊(或特定)的语境。 第六章:认同的全球性话语。重点探讨全球化的悖论与群体认同社会性建构的事实。以全球化的展望及悖论分析,对全球化理论进行“另一种”文化批评。

第七章:结语部分。对正文部分的论证与观点进行理论归纳和提炼,对论文的主旨进行深刻的阐述和分析。通过深入分析现代认同理论的源流,阐述在全球化的当今,一种认同意义的歧变、泛化的现实语境,探讨诸如政治认同、族群认同、地缘认同、公民身份以及文化认同的意义以及此种意义多样、普泛化的理论路径。 论文在探讨一种地缘意识的缘起以及族群/民族认同意识的影响因素,重点考察在全球化场景中认同的情景化衍变的现实。此外,针对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和国家认同以及国民身份等较为敏感而复杂的话题也进行多学科整合研究。同时,对现代教育的传统使命——精英教育、民族文化认同和公民教育实践进行尝试性考察,以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人类学田野研究报告。

6.学位论文 陈巍 辽宁省阜蒙县蒙古族高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个案研究——兼谈民族语文教学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 200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递和民族交往,使民族文化间的文化差异在不断减小,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正逐渐削弱,而伴随民族文化发展的民族文化认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作为民族文化认同首要标志的民族语言,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濒临着消失的危险。民族文化认同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而民族语文教学又是保存和传承民族语言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双语的教学中,却出现了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只愿意学习汉语、反对民族语教学、单方面对主流文化产生积极认同的倾向。由于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民族语文教学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语文教学的现状,探讨民族语文教学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在民族学校的民族语文教学中提高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建议。 民族语文教学和民族文化认同都是目前民族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双语教学体系和民族文化认同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研究。本文首次把民族语文教学与民族文化认同联系起来,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教育学的研究领域,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阜蒙县蒙古族高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及对主流民族文化的认同为个案,结合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分析民族语文教学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为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在今后民族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发现,蒙古族高中的学生在总体上对主流民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都呈现积极认同趋势,其中,对本民族的情感表现最为积极,然而对本民族语言的认同程度却出现危机,同时在认知和行为意向上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的程度也不高。另一方面,蒙古族高中的学生民族语文的基础、学习语言的环境以及对民族课的认知都作为民族语文教学的影响因素左右着他们,而这些因素又与民族文化认同之间产生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认为,由于社会的变迁,学校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侧重于主流文化的传播,而忽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不仅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的培养中没有体现出民族性,而且在民族语文教学中也忽视语言文化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孤立地向学生传授语言,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因此,本文提出民族学校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在传递主流民族文化的同时,完善民族语文教学,让少数民族学生正确地看待本民族语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人才。

7.学位论文 周翔 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与文化认同 2007

本文尝试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解读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文化认同即为个人对本民族文化归属的认知和情感依附.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关注文化霸权与文化身分、文化认同与阐释焦虑、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强调差异性、边缘性、少数人话语的文化研究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方法.作为异于台湾主流文化--汉文化的台湾原住民文学,有其独特的南岛民族文化背景.台湾原住民是台湾岛最早的开拓者,几千年来,他们遗世独立,与世无争,沿袭着古老的部落氏族制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系统.17世纪开始形成的大规模的汉族移民潮打破了他们的宁静,历经三百多年的民族角逐与历史变迁,原住民族逐渐丧失了主导权.面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传统社会无论部落结构、宗教信仰,还是传统习俗、语言文化都几近崩溃. 面对着激烈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碰撞,身处弱势地位的台湾原住民作家们开始对自身的"主体文化身分认同"和"主体地位与处境"进行思考:自己属于什么样的群体,以怎样的方式去认同自我?用怎样的思维方式、话语方式、言说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声音?作家们对自我文化认同的寻求过程,必然在作品中得到体现.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近40年的发展过程也可视为台湾原住民族文化认同的动态历程.被记录在文学中的自我文化认同,使台湾原住民族能够藉以自身为主体的文化身分的重新书写,确认自己真正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并成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和精神向心力.论文的绪论部分介绍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的界定、概述已及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相关研究动态. 第一章论述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化认同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表现.主要侧重于国民党政府迁台之后所制定的以"山地平地化"为主要政策指向的一系列"同化"措施对台湾原住民传统的社会制度、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姓氏命名权……等等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使台湾原住民产生文化认同危机.第二章论述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的现实意义.《高山青》的创办和台湾原住民权利促进会成立,整合了台湾原住民知识精英的力量,将一大批台湾原住民作家吸收到原住民运动的队伍中来.在一次次抗争行动中深化原住民的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同时也凝聚成泛台湾原住民认同.他们的创作实现了审美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价值. 第三章论述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与文化认同的关系.文学在建构民族文化认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原住民作家们面对的是从未经历过的异常激烈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碰撞,整个族群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严重的文化危机和极度的弱势地位.当作家们直面危机,唤醒族群文化认同的同时也存在着对自身身分认同的焦虑,他们的矛盾与抉择会在作品中体现;严肃的文化自省是重建民族文化认同的必要准备;文化主体性重构的设想与实践是作家们努力的方向.第四章论述作家们回归传统,重植民族文化认同之根的价值和意义.以夏曼·蓝波安等作家为例,他们主动回归部落,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源泉,还有部分作家因为对母语存在价值和意义的重视尝试着进行母语创作.致力于台湾原住民口传文学的搜集、整理的作家和学者也扎根部落,收获了一批研究成果,口传文学对于作家创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语是关于现代

免狭隘的文化阐释和文化民族主义.此外部分原住民作家过分强调创作语言必须为母语,是否有碍于文化的传播?原住民文学创作的题材也需要进一步拓宽.附录部分为台湾原住民作家作品年表.

8.期刊论文 张欣辉 试析教育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作用--全球化背景下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途径探索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19(5)

民族文化认同涉及到民族的文化和心理,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产生的基础.只有正确的认识民族文化认同,分析它的层次构成和发展过程及其特点,才能确立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中的正确位置,为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供一条有利的发展途径.

9.期刊论文 赵华富 中国谱牒:始迁之祖、文化认同与民族史料——对胡适《曹氏显承堂族谱序》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3)

胡适批评了中国谱牒"源远流长"的迷信.文中有的论点值得讨论.胡适认为,各姓各族都"不肯承认自己的祖宗,都去认黄帝、尧、舜等等不相干的人作远祖".事实上中国宗族很少有"不肯承认自己的祖宗"的现象.有些宗族认黄帝、尧、舜等人"作远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观念的体现.胡适认为,由于追求"源远流长",去认黄帝、尧、舜等人"作远祖",将中国民族源流搞乱了,因此中国谱牒"没有什么民族史料的价值".我们认为,中国谱牒之中有丰富的、珍贵的"民族史料",因为除了民族源流,民族史还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10.期刊论文 李存山 孔子的世界主义与民族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论坛2001(3)

孔子之仁的思想,一方面体现了道德理性的自觉,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意识的自觉。仁之“爱人”即是“爱类”,爱世界上所有的人,孔子的思想是以爱人类为中心的世界主义。在孔子的世界主义思想中又内在地包含着民族文化认同的思想,对华夏文化传统的认同强化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意识,也促进了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相互融合与多元互补。近代以来,孔子的世界主义与民族文化认同思想得到继承并具有了新的时代内容。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应保持“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的折中”。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bjdzkjxyxb200901020.aspx

下载时间:2010年1月16日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