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关于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

灵武市关于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

工作的自查报告

中共灵武市委宣传部

(2011年4月22日)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根据区宣部《关于对贯彻落实中宣部等6部门〈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宁宣发[2011]33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市贯彻落实中宣部和自治区党委文件精神,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宣部(2010)14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2011)6号文件精神

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是党的宣传文化队伍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担负着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但长期以来,这支基层队伍普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低、队伍建设保障力度不够、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在收到中宣部(2010)14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2011)6号文件后,我市积极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一是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分工。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由组织部牵头,宣传部、文化旅游广电局、文联、编办、发改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保障局及各乡镇(街道)等相关部门配合,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实质,按照要求抓好贯彻落实。二是积极行动,及时学习传达文件精神。根据市委领导安排,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对文件精神进行了传达,在各部门、乡镇中引起高度重视;3月初,结合宣传文化系统开展“五比五看”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中对文件进行了系统学习传达,将文件精神传达到了每个干部职工当中。三是深入调研,制定实施意见。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进行专题调研,摸清了当前我市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宣部和区党委的文件精神,制定了《灵武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初稿),在进一步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修改完善后,提交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

并组织实施。

二、我市基层宣传文化队伍的基本情况

全市基层宣传文化队伍主要包括市委宣传部、文化旅游广电局、文联、乡镇(街道)文化站、民间文艺团队和农民文化大户。基本情况为:

1、市委宣传部编制8人(行政7人、工勤1人),在编7人,空行政编制1人。

2、市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下设局机关、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信息中心、广播电视台(含农村影视服务中心)、旅游局。共有编制119名,其中:行政编制9名、工勤编制1名、全额预算事业编制102名、自收自支编制7名。实有人员107人,其中:行政7人、工勤1人,全额事业人员94人、自收自支5人。(专业技术人员情况不能删去!)

3、文联编制5人,在职5人。

4、全市乡镇(街道)都按照规定配备了文化专干,全市6镇2乡1个街道办有文化干部9人,平均年龄33岁。

5、全市共培训组建民间文艺团队13支,农民文化大户36户,建设农家书屋72家。

三、我市加强基层宣传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选拔培育,优化队伍结构。近年来,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根据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完善用人机制,大胆探索,创新方法,努力吸引优秀人才到宣传文化队伍中来。一是深化改革,整合文化资源。2008年,文化、旅游、广播电视三局合一,把有限的文化资源最大化,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局长兼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局领导班子按照干部队伍专业化、年轻化的要求,配置4名副职领导,其中3名为面向全市公开选拔;下属单位也按照业务精、敬业精神强的要求配齐配强领导班子。二是公开选拔人才。全市宣传文化系统通过考录公务员、科级领导干部公选等,选拔了多名年轻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之中,进一步优化了干部结构,充实了力量。三是面向全社会招聘专业人才。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面向社会公开选拔节目播音等专门人才等。这些人员到岗后,经过实践磨练,已成为单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四是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服务基层人民群众。在乡镇、街道文化干部的配备中,坚持年轻、专业、敬业要求,9个

乡镇(街道)都配齐配强了文化专干;加大民间文艺团队和农民文化大户建设力度,在实施设备上进行倾斜,及时开展各类文化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的业务素质。几年来,共培育扶持民间文艺团队13支、常年开展活动的农民文化大户36户,使“文化下乡”向“文化在乡”转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一方面是抓思想教育。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先进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科学发展观等学习教育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了宣传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在广大党员干部中,不断建立健全学习制度,通过中心组学习会、单位支部学习会议、专题知识讲座等多种有效形式,使广大党员干部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在新闻系统中,重点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加强了对新闻工作者的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另一方面是抓学习培训。通过制定培训计划,有步骤、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宣传文化干部职工进行了培训,每年组织新闻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50多人次,举办宣传文化工作者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100人次。鼓励干部和专

业人员参加业务技能培训、攻读中央或自治区党校函授学院的本科、研究生学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三)加强活动实践,提升业务水平。积极开展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军营、进重点工程“六进”活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每年组织开展“三个百场”系列文艺演出活动,即以灵州广场为主阵地,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广场文化演出1000多场;结合“五送两带”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农村文艺团队、文化大户开展乡村文化演出830多场;在政府广场和鼓楼小广场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红歌演唱、小型文艺节目表演、家庭个人才艺展示、健身舞、交谊舞、青春劲舞展示等百姓大舞台文娱活动300场。通过文化“六进”及各类文艺演出活动,既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使宣传文化队伍业务水平得到了实践锻炼。与此同时,市文联会同文学、书画、摄影等民间协会,每年都举办至少一期文学创作笔会和摄影书画展览,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创作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在外界的知名度。

(四)加强考核奖励,激发工作创新。坚持完善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科学制定考核标准,以考核引导工作开展。同时,以奖励激发工作创新,除每年评选宣传

文化工作先进工作者外,还创设了“文学艺术奖励基金”、“非物质文化传承资金”等平台,激发各类人才的工作潜能。

四、当前我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对宣传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够强。一些乡镇和宣传文化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对宣传文化建设意识淡薄,认为宣传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像经济工作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政绩明显,对宣传文化建设应该抓什么,如何抓思路不清,不能整体把握乡镇和农村宣传文化建设丰富的内涵,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二)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宣传文化队伍中专业人才较少,在进入宣传文化部门来的干部中,大多数没有学过新闻写作或文化管理方面的专业,只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工作中有时抓不到点子上,难以打开局面。从专业结构看,如戏剧人才、舞台艺术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图书情报信息人才等相当紧缺。由于体制机制的制约,缺乏起用人才的优惠政策和灵活的用人机制等因素,队伍年龄老

化,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断层现象突出,文化拔尖人才引进难,文化人才流动难,高级文化人才留住难。这种队伍素质结构,难以适应和满足目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基层文化建设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多数乡镇、村缺乏吹、拉、弹、唱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乡镇文化专干多数由一般干部担任,没有专业的文化知识和管理经验,总体素质偏低,业务能力不高,且大多身兼数职,工作处于应付状态。基层文化工作者学习新知识、接触新事物,出外开阔眼界的机会较少,在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很难有所作为,文化活动开展没有发展后劲,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因势利导,难以调动群众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相对不足。乡镇(街道)文化站多数在政府机关与其它部门合属办公,缺少独立活动场所,市级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及乡镇、村文化阵地建设相对滞后,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对宣传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有限,业务培训、演出活动、更新设备等受到限制,用于人才队伍引进培养、民间队伍扶持的资金更是有限,难以满足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五、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打算和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和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储备是第一储备、人才工作是第一工作”的理念,切实加强对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大力支持的抓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格局,研究制定《灵武市加强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对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调控、中长期规划和督促协调等工作。

(二)重视业务培训。在抓好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基础上,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以培养拔尖人才、复合型人才为重点,以培养中青年人才的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育培训,整合培训力量,创新教育形式,组织人才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建立基层宣传文化骨干培训制度,每年至少举办宣传文化干部学习交流活动一次,进行集中培训,每年至少组织宣传文化干部出外考察学习一次,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转变观念,有助于在工作实践中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将教育培训与专业技术职务考证

挂钩,调动各类人才学习的积极性,使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干部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另外,要注重实践培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实践中培养人才,重视在宣传文化工作中培养人才,采取上挂下派锻炼、横向交流、下基层采访、演出、体验生活等有效形式,选派宣传文化干部到艰苦环境和重要岗位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充分发挥有专业知识、懂行业管理人才的带动作用,通过对中青年宣传文化人才骨干进行传、帮、带,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三)完善用人机制。深化宣传文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积极推进干部交流任职,建立动态管理的长效用人机制。推行专业技术人才聘用制,按岗选人,竞聘上岗,奖优罚劣,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建立对宣传文化人才实行业绩评价体系,真正形成“重业绩、重能力”的用人氛围。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市、乡镇宣传文化干部实行上挂下派,增强宣传文化干部的实践能力,拓宽宣传文化干部的视野;加大宣传文化系统人才交流力度,理顺宣传文化系统干部使用渠道,激发宣传文化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四)加大经费投入。从实际出发,多渠道筹资,加大对宣传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设立宣传文化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用

于人才培养、培训、引进、扶持、激励和管理等方面的支出。深化宣传文化体制改革,激活宣传文化单位的内在活力,为宣传文化专业人才施展才华创造良好平台和发展环境。

六、意见、建议

1、针对各县(市)区普遍存在的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严重紧缺、乡镇(街道)文化专干身兼多职不利于开展工作的突出问题,根据中宣部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建议自治区编办、区委组织部及相关部门为各县(市)区宣传部门增加1-2名编制,为各乡镇增加1名行政编制,通过公开招考懂业务的工作人员专职从事宣传文化工作。

2、针对基层(乡镇、街道)开展宣传文化活动及文化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建议上级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建立宣传文化专项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政策性经费用于基层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

3、针对基层宣传文化干部业务素质偏低的问题,建议上级宣传文化部门加强对基层宣传文化的指导,通过文化活动搭建平台,组织基层宣传文化干部走出去,开阔视野,学习提

高。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