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情怀

杜甫的情怀

学习古诗,不可以不学唐诗;学习唐诗,不可以不学诗圣杜甫的诗;学习杜甫的诗不可以不体察杜甫的情怀。杜甫字子美,他是杜审言之孙,可谓书香门第,然而开元举进士不第,于是漫游各地。后来寓居长安,及安禄山陷长安,他逃至凤翔,谒见肃宗,意欲为国效力。虽曾做过一些小官,一生忧国忧民,却无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飘泊潦倒而卒。

杜甫的诗显示了盛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读他的诗总有一种郁闷沉重之感。在安史之乱时,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害:人民流离失所,骨肉分散,朋友分离。统治者的残暴,叛军的穷凶极恶,这一切都拷问着诗人的灵魂,这一切的拷问便郁结成一股“沉郁顿挫”之气沉淀于诗句之间。读杜甫的诗,大致可体察出三种情怀:爱国报国情怀、忧民悲民情怀、怀人眷亲情怀。 一、爱国报国情怀

开元二十四年,诗人过着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在这一阶段他写了一组《望岳》。在他现存的最早的一首《望岳》诗中,从不同角度概括了泰山的雄伟峭拔之势,包含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情。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看出诗人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正和他政治上“自比稷与契”是一致的。

又如《房兵曹胡马》中“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他既是写骏马驰骋万里,也是希望房兵曹为

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爱国报国志向的写照。盛唐国力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万里侯,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和远大的志向用骏马来表现是在恰当不过了。他虽生逢其时,可惜时运不至,命途多舛,到死也没有为国“横行万里”。

杜甫困守长安长达十年之久,在这一时期他写了不少求人援引的诗篇,热切表达自己许身社稷志在匡国的远大理想 。如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就直截了当的表明了自己爱国报国情怀,意欲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是由于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的当权,他不仅不能实现这一理想,仅能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纵然如此,他那爱国报国的情怀一直没有泯灭。在安史之乱最为剧烈的时期,他目睹了这场叛乱的惨烈和人民罹乱的痛苦情状,和人民一同感受国破家亡的痛苦。为了献身恢复事业,他只身逃出长安,投奔凤翔,意欲为平叛效力。安史之乱是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当时进行的战争是关乎国家存亡的自卫战,因此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也就和以前不同了,不是反对,而是积极号召,并且投入实际斗争。这就使他写出了《春望》、《哀江头》、《羌村》、《北征》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

二、忧民悲民情怀

忧民悲民情怀是杜诗中极为浓重的一笔。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他对儒家的消极方面也有所批判。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也提倡“民

为贵”的思想,但他们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杜甫则不同,他接近人民,也喜欢劳动,为人民鸣不平,甚至愿意为广大的劳动人民而牺牲自己。“穷年忧黎元”是他的思想内核,“济时肯杀身”是他一贯的精神。

如著名的《兵车行》既是对唐王朝穷兵黩武罪恶的揭露,更是他忧民悲民情怀的充分体现。天宝以后,朝廷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连年不断的大规模征伐,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不幸。其诗“托汉武以讽,其辞可哀也。先言人哭,后言鬼哭,中言内郡凋敝,民不聊生„„”。“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悲惨情景,“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归来头白还戍边”的惨淡人生,“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的畸形心理,“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的凄怆画面„„这一切无不引发诗人内心的阵痛。在字里行间,诗人那为民而忧为民而悲的情感郁结的是多么浓厚而沉重啊!

再如他的《茅屋被秋风所破歌》。诗人好不容易在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草屋,不料大风破屋,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此诗。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的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本诗不是孤独的单纯的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当我们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时,我们不难看出,他那自身贫弱的血脉里流淌的却是一种忧天下之民的“大忧”,爱天下之民的“博爱”。他这种炽热的忧民爱民的情怀曾激动过多少读者的心灵啊!

三、怀人眷亲情怀

在杜甫的诗中,表现对友人的同情与怀念,表现对亲人的眷恋与思念的诗歌,使杜诗的思想内容更加丰富,使他在那愁云惨淡的“诗史”的叙述中多了一份友情,多了一份亲情,也多了一份熨帖人心的温暖。

如《醉时歌》,此诗是写好友郑虔的。郑虔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很有才华,然而被人密告私修国史而被贬谪十年,极不得志,后任广文馆博士。“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馆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将诸公的显达奢靡与郑虔的位卑穷窘相对照,寄予了诗人深切的同情。“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以无限惋惜的心情为郑虔鸣不平。尽管两人年龄悬殊,但其言之切,其情之真,足见两人肝胆相照的情谊。

作为盛唐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派的两座高峰,杜甫对李白更是表达了热烈的赞美,深切地怀念和殷切的同情。《春日忆李白》中“白也是无敌,飘逸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便是对李白的热烈赞美。从这些坦诚真率的赞语中,可见出诗人对李白是如何的钦仰,更能见出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多么的诚挚。“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亦能见出他与李白的离恨之重,思念之浓。再如《梦李白二首》,758

年,李白被流放夜郎,诗人忧思拳拳,久而成梦,在诗中表现了对友人吉凶生死的关切,抒写了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

756年,诗人被叛军抓获困于沦陷后的长安,当他看到长安月时,他忧心如焚的不是自己失去自由,生死未卜,而是妻子对自己处境的如何焦心和妻子的处境,于是写下了《月夜》这首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诗篇。

759年,史思明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讯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思乡之情。“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沉痛之极,更是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生死难卜,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令人伤心折肠,不忍卒读。

杜甫的诗大多感情沉郁凝重,让人读来伤感。但是,他也写过一些清新愉悦的诗篇。这些诗篇在他那浓云密布的诗的天空中可以说是一抹霞光,一抹异彩。《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表达一种心旷神怡轻松适意的意绪;《春夜喜雨》表达对春雨春天的喜悦之情;《客至》营造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氛围,流露出因客而至的欢欣心情;《江村》表达清悠闲适的生活情趣,颇具田园诗悠闲恬淡、幽雅浑朴的风韵。正因为如此,杜甫的情感才如此的丰富多彩,他的思想才如此的瑰丽多姿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