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与管理人生的感悟

国学智慧与管理人生的感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人治,道家的道治,兵家的智治,三个方面有机结合成一个传统管理文化的整体。老子,作为道家文化的创始人,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作为先秦诸子百家的一家学派,老子在哲学思想上的成就,以及在管理和处理人际关系上的许多主张,成为古往今来文人志士实现伟大抱负的灯塔。

《老子》阐述了整个道家思想体系的形成,提出道和德两个思想范畴,用之于管理上,就形成了“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管理思想。无为就是建立在道论基础之上,老子根据道法自然的观点,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无为而治就是要求管理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决策,不妄加干预。这是道法自然的观点在管理思想上的反映。故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是说无所作为,而是指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为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无不为便是这种态度和方法产生的效果,万事万物均有其自身规律,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该为的事情还是要作为,只不过为要符合自然规律。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就是鼓励人们去为、去做,去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无为要求人们的思想及行为顺应自然,但这绝不是说消极的什么都不作为,而是说人在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情况下办事,才能通过花费较少、挫折较少的途径达到预期的目的。《老子》中还举出了

一个生动的比喻:“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是无为管理原则的高度概括,用烹鱼比喻治国,国家的统治者智力国家,要像煎小雨那样,不要常常翻弄。以无为的方式来治理,要顺其自然,不要瞎折腾。无为体现在领导方法上,就是要求管理要顾全大局,善于抓大事要事。

无为而治强调了循道的行为方式。老子认为:“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所以,“常道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之前有个为,无为之后跟个无不为,这样就把一个笼统的作为或行为根据辩证原理分成了三段,就是“有为—无为—无不为”。根据道的理念看世间万事万物,其生长、发育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天地万物如此,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也应该如此。人要按照道的自然和无为的本性,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把握好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尺度,遵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横加干涉,使之最后出现“无为而无不为”的局面。天下事物极必反,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成事之人常以柔弱自处,以柔弱胜刚强,大智若愚,反而会事半功倍。很显然,这里老子所说的无为其实就是无违,顺应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积极引导其自然发展,最后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管理,如果背离了无为这一原则,那么就不足以取天下,更无法取得应有的管理功效。

通过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管理自己的人生:

一、一切事物运行都有自己的规律,处理一切问题的前提都是必

须依照客观规律办事。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应该明白,所有事情发生都具有必然性,困难的出现我们不应该去忽视、避开,而应正视困难。管理人生,就应注意万物的发展和变化,顺应变化的客观规律,正确的去解决。

二、“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管理人生,就要对自己有计划,对人生计划还需有超前性,在问题尚未发生之前就要管理好,当乱子还没出现之前,就要先行治理。“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小其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管理人参,必须以平静的思想和行为对待生活工作。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最终才能成就大事,这才是无为而治的最高明作为。

三、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具备坚强的毅力。多数人不能持之以恒,总在事情将要成功之时失败。老子认为,将成之时,人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保持事情初始时的热情,缺乏韧性。管理人生必须做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做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完成,稍有松懈,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四、人生中许多事情不能直来直去,而要讲究策略,有时还要以退为进。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韧性,生命力顽强,发挥的余地极大。在人生中,人必须保持谦和,上善若水。为人处世谦卑不骄,不耻下问,人如水,能屈能伸,方能成大事,立大业。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