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教案(世界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课标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二、重点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 三、难点

1、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的原因 2、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四、教学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平)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武力)

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农业:余粮收集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工业:普遍国有化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五、参考资料

(一)20世纪初,俄国经济仍然相对落后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

(二)人民渴望和平。 国有一千多万人被拉去当兵,伤亡数百万人。前线很多士兵没有鞋子,甚至几个人共用一枝枪。国内大片耕地荒芜,工厂倒闭,物价飞涨,食物极度短缺,首都彼得格勒有一天甚至连一个面包都买不到。

(三)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濒于崩溃。

(四)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包括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俄国民众简单地为了“面包”而战。

第2课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课标

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二、重点

1、“新经济政策”

2、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三、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体制

:允许多所有制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工业(重工业):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成为强盛工业国 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 评价斯大林模式:

积极:使苏联成为强盛的工业国,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消极: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和农业的长期落后,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课标

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二、重点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三、难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概念 四、教学

时间:1919/1—1919/6 操纵国:英、法、美

中心问题:处置战败国德国

:与其它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 内容

宗旨: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国际联盟实质:列强操纵国际政治事务的工具

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背景:远东、太平洋地区美日矛盾激烈 时间:1921—1922年

操纵国:美、日、英

中心问题:中国问题

、《五国条约》

内容:确认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

华内容

等原则” 盛

顿美:为美国排挤英、日,进一步对华扩体

张提供了条件 系实质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

同支配的局面

评价:暂时调整了帝国主在西方及远东、太平洋的统治秩序,但这一体系的基础是脆弱

的,随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矛盾不断加剧,它必将走向崩溃

五、参考资料

1、美国发战争横财,使其黄金储备占世界40%,战后希望领导世界。 2、英国继续维持世界霸权(殖民地霸权、海上霸权),大陆均势(不过分削弱德国) 3、法国欧洲最强大的陆军,重建欧洲大陆霸权(最大限度削弱自己的宿敌德国) 4、德国总理谢德曼曾说:“谁签署这个条约,谁的手就烂掉。” 5、法国的联军统帅福煦则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美西战争是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争,是

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

第2课 世界经济大危机

一、课标

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二、重点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 三、难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四、教学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 原因直接原因: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导致生产过剩 时间:1929—1933年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巨大

界目的: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秩序 经

罗根本目的: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济

斯大中心措施: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 福 危措施:

“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机

①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尖锐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政

”②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

影响

宏观调控和管理

③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

消极:不能消除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

五、参考资料

1、胡佛: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工人锅里有只鸡,每间车库里有辆汽车。 2、1933年6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其真正内涵是,通过制度的约束强制企业维护工人的权利和尊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两年后即1935年5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由于已实行两年,所以该项法案所倡导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千万普通劳动者被唤醒,用组织工会和罢工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在《全国工业复兴法》被判违宪之后,保护劳工权益的立法并没有停滞下来,在随后的几年中,一些操作性更强的劳工权益保护法律被相继制定出来。

第3课 法西斯轴心的形成

一、课标

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二、重点

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欧亚战争策源地及法西斯轴心的形成 三、难点

理解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深刻认识法西斯主义的本质及其危害。 四、教学

五、参考资料 (一) 德 日 意

工业生产下降 40% 32.5% 33.1%

对外贸易缩减 70% 50%

工人失业人数 约800万 约300万 约100万

工人罢工次数

1931—1934年:1000多次 1931年,2415次

(二)意大利:战前其国民总收入年仅200亿里拉,战争期间支出1459.36亿里拉,外债350亿。由于缺乏资金,工业生产无法正常运转,1919年罢工1871次,1920年,2070次。 正当国内阶级矛盾导演尖锐时,巴黎和会意大利分赃最少,甚至连英法1915年为换取意大利站在协约国一边参战曾作的许多领土许诺也未能兑现,引起意大利社会各阶层的极大不满,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打倒政府的呼声响遍了全国。

墨索里尼甚至公开表示:“不是罗马把政府拱手让出来,就是我们向罗马进军,指导政府夺过来。”

(三)法西斯主义的五个理论:

1,种族优秀论。希特勒鼓吹,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其他种族都应当接受日耳曼民族的领导和统治;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低劣”的种族,应当对之实行种族灭绝。 希特勒引用当时的一种社会学说--社会达尔文主义(注:这种学说同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毫无关系,而是歪曲了达尔文的生物学说)作为依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同动物社会一样,服从“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定律,优秀种族必然越来越强大,成为世界统治者;低劣种族必然被淘汰,趋于灭亡,就好像自然

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二、重点

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欧亚战争策源地及法西斯轴心的形成 三、难点

理解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深刻认识法西斯主义的本质及其危害。 四、教学

五、参考资料 (一) 德 日 意

工业生产下降 40% 32.5% 33.1%

对外贸易缩减 70% 50%

工人失业人数 约800万 约300万 约100万

工人罢工次数

1931—1934年:1000多次 1931年,2415次

(二)意大利:战前其国民总收入年仅200亿里拉,战争期间支出1459.36亿里拉,外债350亿。由于缺乏资金,工业生产无法正常运转,1919年罢工1871次,1920年,2070次。 正当国内阶级矛盾导演尖锐时,巴黎和会意大利分赃最少,甚至连英法1915年为换取意大利站在协约国一边参战曾作的许多领土许诺也未能兑现,引起意大利社会各阶层的极大不满,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打倒政府的呼声响遍了全国。

墨索里尼甚至公开表示:“不是罗马把政府拱手让出来,就是我们向罗马进军,指导政府夺过来。”

(三)法西斯主义的五个理论:

1,种族优秀论。希特勒鼓吹,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其他种族都应当接受日耳曼民族的领导和统治;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低劣”的种族,应当对之实行种族灭绝。 希特勒引用当时的一种社会学说--社会达尔文主义(注:这种学说同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毫无关系,而是歪曲了达尔文的生物学说)作为依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同动物社会一样,服从“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定律,优秀种族必然越来越强大,成为世界统治者;低劣种族必然被淘汰,趋于灭亡,就好像自然

5

界的某些物种必然被淘汰一样。 日本军国主义鼓吹,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只有大和民族才能统帅亚洲各民族,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同对抗欧美民族,与西方平分世界。 2,国家至上论。希特勒把它的主义叫做“国家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是骗人的幌子,其实只是“国家至上主义”。法西斯主义反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民主思想,主张“国家高于一切”。爱国本来是一种美德,但是任何真理诠释过头,都会变成“歪理”。“爱国主义”的正确理解应当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同时尊重别的国家,而不歧视和侵犯别的国家,因为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有权利热爱、保卫和治理自己的国家。法西斯主义则把“爱国主义”变成“国家沙文主义”,鼓吹只应当爱自己的国家,并且鼓吹日耳曼民族的国家既优秀又强大,理应实行扩张主义,侵略和占领别的国家。 3,领袖至上论。希特勒极力推崇当时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学说。尼采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少有的具有天才的“超人”,一类是占绝大多数庸庸碌碌、盲目服从的“庸人”。“超人”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能力,是历史的创造者,有权力领导和驱使“庸人”;“庸人”则应服从“超人”的命令和指挥,充当“超人”创造历史的工具。希特勒利用这种学说,自诩为唯一能够“拯救德意志”的领袖,通过纳粹党和“党卫军”大肆鼓吹对“领袖”(希特勒)的狂热信仰.绝对崇拜和绝对服从,在纳粹党内和德国军队内实行“铁的纪律”,对人民实行极端独裁专制的法西斯统治。 日本军国主义同样鼓吹“领袖至上”。不同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把“天皇”奉为天照大神赐给大和民族“万世一系”世代继承的“神圣领袖”。鼓吹对天皇的狂热信仰、绝对崇拜和绝对服从。

4,意志至上论。希特勒还极力推崇尼采的“唯意志论”。尼采认为意志就是力量,只要意志坚强,具有“主观奋斗精神”,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就必须握有权力。他创造了“权力意志”的概念,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掌握和发挥权力,“扩张自我”。这是一种极端自大狂妄,权力欲薰心;只要个人意志,不要理性思维;只凭个人奋斗,蔑视广大民众;不顾客观现实,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荒谬邪说。希特勒深受尼采学说影响,写了自传体的《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坚强意志和主观奋斗精神可以战胜一切。这本书的毒害作用很深,使得许多希特勒信徒追随“领袖”,甘当侵略战争的炮灰。 日本军国主义也极力鼓吹“意志至上”。他们不是引用德国的尼采哲学,而是鼓吹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这种“精神”的首要信条是绝对效忠天皇和自己的主人(日本古代的武士是由封建主豢养的);其次是勇敢作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再次是坚忍不拔,恩仇必报;等。日本军国主义用这种精神对其追随者和日军官兵进行“洗脑”。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若干日本官兵面向天皇所在方向,下跪剖腹自杀,以示“效忠天皇,宁为玉碎”,正是中武士道精神毒害太深的表现。 5,暴力和强权就是真理论。墨索里尼鼓吹,罗马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罗马大帝国灭亡以后一直未能复兴,是因为缺乏杰出的英明领袖,以钢铁意志实行“铁腕”统治。他和希特勒、东条英机一样,坚决反对民主自由、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认为,这些学说使人心浮动,社会动荡,国家涣散软弱。他们认为,武力能战胜一切,“强权就是公理”,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社会,都必须实行强权统治,进行武力征服。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6

第1课 大战的爆发

一、课标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二战爆发初期的主要事件: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奇怪的战争”,德军向北欧和西欧发动大规模进攻,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溃败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不列颠空战。 二、重点

绥靖政策是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 三、难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错综复杂的形势 四、教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战争的祸根 定义: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妄图将“祸水东引”至苏联,保证西欧无战第

二次

实质:姑息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世界推行者:英、法、美

内容:《慕尼黑协定》 战表现:慕尼黑会议 的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全

影响: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面

爆 发

二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战 全

“奇怪的战争” 主1939年:面

要爆月:德军攻占北欧 事发

月:德军进攻西欧张伯伦下台 件

年月26日-6月4日: 敦刻尔克撤退

月14绥靖政策彻底失败 7月—10月:不列颠空战

五、参考资料 1、“奇怪的战争”:本来英法联军当时在西线有110个师,而对面的德军只有23个师,英法军队在西线进攻,将使德军首尾不能相顾。但英法军队龟缩在防御工事里对德军毫不干涉。法军发表的战报经常是“西线平静,无事可叙”。英国空军竟下令禁止炸德国军事目标,只在上空撒传单。战争爆发3个月时,偶然互有射击,英军才第一次被打死一个巡逻班长。从1939年9月到1940年4月期间,法军伤亡1400多人,英军死亡3人,德军伤亡只数百人,历史上称这种形式上保持战争状态,实际上没有展开军事行动的怪现象为“奇怪的战争”“静坐战”“假战争”。

1939年9月3日—1940年5月4日,西线的法国军队始终没有接到进攻的命令。为了消除部队厌烦情绪,防止军心涣散,法国政府和最高统帅部在前方军营建立了军人俱乐部,购买

7

大战的扩大与转折

了一万个足球送上前线„„

2、由“施里芬”计划到“曼斯坦因计划”:计划规定由位于北面的B

担任主攻,从比利时中部突破后自北面包围盟军主力。而位于南面的伦斯德指挥的A集团军群,则将穿过阿登山脉的山林地带担任助攻。当时,无论是德军最高统帅部还是盟军最高统帅部,

似乎都认为德军的进攻就只能有这样一种方案。原因是阿登山脉易地发起主攻了。但是曼施坦因却不这样看。他认为战争靠的是出奇制胜。如果你的作战计划已经被敌人猜中,

那么你的主攻方向必然是敌军的重点设防区域,其结果就将是一场胜负难主攻方向转到阿登山脉,因为这是最出人意料的地方。其基本设想是:

利用强大的坦克部队

3、1940年4月9日德军半天占领丹麦,当晚挪威首都被占,两个月后全境被占; 5月10日德国向卢森堡、比利时、荷兰三个中立国发出最后通牒,张伯伦下台;10日卢森堡因国力弱小,不战而亡;13日法国觉察上当;荷兰坚持四天,于15日投降;15日德国直逼英吉利海峡,40万人被困;比利时因英法联军的撤离,抵抗到月底(28日)投降。6月14日,巴黎沦陷;6月22日法国受降仪式在法国康边森林的一节火车厢里举行

第2课 大战的扩大与转折

一、课标

1、简述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的史实在。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并认识其作用 3、明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二、重点

1、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重要作用 3、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其作用 三、难点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原因及作用 四、教学

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 苏德战争 二战进一步扩大

扩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原因:法西斯国家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

联合

标志:1942年1月1

日,26国于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国际反法

西斯联盟)

②为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斯大林格勒战役:既是苏德战场的转折,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转折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重大转折

8

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重要转折

1943年,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五、参考资料

1、日本偷袭珍珠港

自1937年至1941年,日本已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沼当中,4年来耗费大量资源但无所进展,各殖民地的收成与经济都不好,日本开始寻求其他地方的资源以进行长期战争。1940年7月,日本声称为了截断重庆国民政府自中南半岛获取国外军援,趁法国向德国投降时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以夺取更多战略物资,但此举使得该区附近的殖民地宗主国感到日本扩张的威胁。1941年7月24日,美国罗斯福总统要求日本撤出中南半岛与中国的军队,接着在26日下令禁止对日本出口多项战略资源,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没有石油日本的飞机无法升天,舰艇无法在海中行驶,日本就无法继续对外扩张。加上日本的石油只能维持半年的时间,日本明白,要么从中国撤兵,停止对外扩张,外交上向美国靠拢。要么自组旗帜,南下

向美英两国宣战。

开战前,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大将:“皇国一旦以美开战,阁下认为有多大把握?” 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十三年驻美武官):“如果阁下到过美国,看看底特律的汽车,堪萨斯的石油,你该知道,皇国开战没有把握。” “军部决定的事,你就办吧,你说能坚持多久?”“半年吧„„” 天皇:“你们多时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6个月。”

第3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课标

1、简述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2、通过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二、重点

1、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2、德国、日本的投降 三、难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四、教学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

意义:使德国陷入苏联红军和美英联军东西夹击的局面 反协调时间:1945年 法

西内容:战时;战后 斯①协调了盟军对德、日作战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作用 战

②确定了战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争的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胜

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二战结束

五、参考资料 1、诺曼底登陆

在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

9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