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3

墙上的斑点

弗吉尼亚·伍尔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了解意识流小说的主要特征及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主要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种种联想和思考。

教学重点:

了解意识流小说的主要特征及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主要手法。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种种联想和思考。

教学方法:

点拨法 鉴赏法 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我们整日行走在喧嚣的尘世中,习惯了呼朋引伴,习惯了步履匆匆。这节课,让我们放慢脚步,聆听一位英国女作家的心声,去参加这场只有她一个人的盛宴。

二、理清文章结构:

我们在读完这篇小说后,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因为它与我们以往学过的小说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现在试着来理清这篇文章的结构。

提示:文章题目为《墙上的斑点》,大家跳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直接描写“斑点”的句子。

明确: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画花瓣)

(1)第1段:“墙上的斑点是一块圆形的小印迹,在雪白的墙壁上呈暗黑色。”

(2)第2段:“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那一定不是为了挂一幅油画。而是为了挂一幅小肖像画„„”

(3)第3段:“我又想,它不像是钉子留下的痕迹。它太大、太圆了。”

(4)第5段:“可是墙上的斑点不是一个小孔。它很可能是什么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比如说,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造成的„„”

(5)第8段:“在某种光线下面看墙上那个斑点,它竟像是凸出在墙上的。”

(6)第13段:“现在我越加仔细地看着它,就越发觉得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

(7)最后一段:“哦,墙上的斑点!那是一只蜗牛。”

经过梳理,我们发现本文在貌似飘忽不定的思绪中也呈现出一定的方向性。全文以“墙上的斑点”为圆心出发,向四周生发出或长或短的联想,然后再回归到“斑点”,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

三、探讨文章中“我”的思想:(学生到讲台上展示小组成果,并增添花瓣内容)

1、花瓣的结构出来了,但缺乏内容,显得很空洞。这个工作就留给大家,我们根据六次猜测分为六个小组,讨论分析各部分深层的涵义。

提示:(1)文中的“我”针对猜测引发了哪些联想。

(2)在联想的过程中,“我”有哪些深层次的思考与见解。

(3)结合单元学习重点,找出该部分所显示出来的内容。

2、学生讨论:

第二瓣:小肖像画、原来的房主、郊外的别墅 (有限视角)

“艺术品背后应该包含着思想”(显示)

第三瓣:“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

“一个人以一小时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射出地下铁道„„”(速度控制)

“也许在更高处还有一些色彩不很清晰的——淡淡的粉红色或蓝色的——玫瑰花形 状的斑块”(速度控制)

第四瓣:特洛伊城、莎士比亚

“人们总是本能地保护自己的形象,”

“它使人想起社论,想起内阁大臣——想起一整套事物,人们在儿童时期就认为事物是正统,是标准的、真正的事物,人人都必须遵循,否则就得冒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危险。” “也许是男人,如果你是个女人的话;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如果真存在自由的话”

第五瓣:古冢、古物收藏家、牧师和他们的老伴

“是的,人们能够想象出一个十分可爱的世界„„”

“排在坎特伯里大主教后面的是大法官;而大法官后面又是约克大主教。每一个人都必须排在某人的后面,这是惠特克的哲学。最要紧的是知道谁该排在谁的后面。” 第六瓣:“即使到了这种地步,生命也并没有结束。”

“该死的战争”

讨论明确:

几种可能性:

1、表现的是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从而否定束缚生命的种种陈规陋习,追求生活的自由流畅。期待着把这一切陈腐的枷锁都送进垃圾箱,人们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思想。

2、个体生命与普遍生命是相融合的,往昔的生命体验依然存在于现时的记忆中,从而使个体生命通过转移和延续获得扩展与永恒。

3、女性主义观点,对男性话语霸权和对世界既有秩序的挑战。

4、反对战争。

5、作者的理想:美、健康、自由才是人类真正的知识。

总结:这样一来这朵花就丰富多了。“我”由一个小斑点通过联想、回忆、感受等等相互撞击从而迸发出了对文学、生活乃至生命的种种思考。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意识流动中,或隐或现地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

对本文经过一番分析之后,我们从理论上来了解意识流小说及其特点。

四、总结(幻灯片展示)

1、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叶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用与传统的写法不同的创作方法写成的小说。它是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一种小说流派。它注重探索人的灵魂世界,往往通过人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发掘人的内心深层的奥秘。人物的意识流动不受客观时空的限制,有很大的跳跃性。

2、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1)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2)意识流描写,注重表现人物意识活动本身。

(3)时序的颠倒和融合。

3、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代主义文学

潮流的先锋,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曾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墙上的斑点》是她发表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主要作品还有《到灯塔去》、《一间自己的房间》等。

著名的意识流作家还有: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等。

五、结语:

可以说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口清澈而深邃的精神之井,《墙上的斑点》则是这口井中泛起的一朵小水花,在你觉得你已看到它、把握它的时候,它已融人井水之中,除非你能喝干井水,你才可以说,你真正理解了它。

说不清的弗吉尼亚·伍尔夫,说不尽的《墙上的斑点》。

六、布置作业:

由“雪地上的一串脚印”,用联想方法写一篇意识流短文,字数200字左右。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