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旋踵的成语故事

关于死不旋踵的成语故事

【成语】: 死不旋踵

【拼音】: sǐ bù xuán zhǒng

【解释】: 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成语故事】:

死不旋踵原作死不还踵。这个成语,原出自《淮南子泰族训》。原文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意思是:春秋战国之际的著名思想家墨子的学生有180人,他们都是不避艰险、奋不顾身、至死也不会回头的人物。

《后汉书党锢列传李膺传》里记载着死不旋踵的故事。东汉桓帝时代,宦官专权,与大官僚集团斗争十分激烈。世家豪族李膺做司隶校尉时,宦官头子张让的弟弟张朔做野王(现在河南省沁阳县) 县令,贪赃枉法,凶暴残民,甚至杀戮孕妇。张朔害怕受到李膺的惩罚,于是畏罪逃到张让家里,躺在一根空心的屋柱内。李膺知道这个情况后,亲率役卒,冲进张让家里,砍破屋柱,把张朔捉来杀了。张让向桓帝告状,桓帝召李膺进宫,责问他为什么不先请示就把张朔处以死刑。李膺回答说:现在我到任已经10天了,怕犯了积压案件的过失,想不到竟得了办案快的罪名。我自知有罪,死期就在眼前,但我并不惧怕(原文是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 ,特请宽限5天,让我把那些坏蛋惩办完,卸了任再来受刑。桓帝听了,回头对张让说:这是你弟弟罪有应得,司隶校尉有什么过错?

旋踵是转动脚后跟,即后退的意思,有时也比喻时间很短。后来,人们引用死不旋踵这个成语,来比喻不避艰险,即使死也不后退或死在眼前也不怕。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