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高考作文话题_标准_导航

词·清平乐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高考作文话题“标准”导航

[材料]

事物的轻重缓急、高低长短往往都有个标准。有了这个标准,我们才知道怎样是“过”,怎样是“不及”,但标准有时却束缚住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局于一隅。

请以“标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同高考)

[精彩构思]

超标

从拘泥于标准的后果出发,编一则故事。

时尚杂志上都说,标准体重是身高减去100乘以2之后的公斤数。琳娜通过计算后发现自己超标1公斤,于是不惜代价减肥,整天只吃水果蔬菜,喝减肥茶,还到女子健美中心去做体操。一番折腾后,终于胜利达到并且超额完成了任务,但她却发现自己脸有菜色,皮肤松驰,皱纹也隐隐约约露出出来„„

王豪学艺

逆向思维,虚构一则故事说明不客观的标准会造成负面影响。

王豪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却长得非常羸弱,父亲便为他请了一名武林高手教他练武强身。那武林高手从王豪的体质出发,教他吐纳练气等一些阴柔的功夫。王豪的父亲认为那不是真功夫,非让师傅教王豪刀枪棍棒,并且最好是一年之内便成为一流高手。师傅为了不坏自己的名声,只得依言而行,可怜王豪禁不起折腾,不多久便一命呜呼,师傅愧而退出江湖,其父更是后悔莫及„„

没有差异的世界

续写古希腊神话中普罗克鲁斯泰斯的故事,说明只有差异性的存在世界才有活力。

普鲁克鲁斯泰斯根据自己的标准把人拉长的拉长,锯短的锯短之后,开始觉得非常满意。后来发现人们说话也用同一种声调,走路也是相同的姿势,就连吃饭几乎也是吃相同的东西,他终于受不了了,于是又辛苦了一番把人们改变成原来的状态,现在好像比原来热闹多了„„

[佳作引路]

例文一:乌鸦的困惑

陈浩新

“呱、呱——”我是一只来自大草原的乌鸦。什么?你问我为什么要到城里来?因为,我们动物界里的那些家伙总是嘲笑我,赶打我,说我是不吉祥的家伙,他们还告诉我,我是人类最讨厌的动物之一。与老鼠、蚊子„„不分上下,我就是想来看看是否真是如此,才半夜里溜了出来。

我飞到一个幼儿园的上空。我想,孩子是最天真无邪的,他们的话也最可信,去问问他们对我的看法吧!我加快速度朝幼儿园的方向飞去,找到了可以站稳的地方——窗户边上。我偷偷向里望,孩子们还在上课呢,他们可爱亲切的女教师正给他们讲故事!我把耳朵贴近玻璃认真听着。

“狐狸接着对乌鸦说:‘对你美丽的外貌,我早有所闻。今天一见,果然不同凡响,连孔雀姐姐都比你差上半截呢„„’最后狐狸骗走了乌鸦嘴里刁着的肉。”人类可真无聊呀,先祖那点芝麻绿豆大的事还在不厌其烦地说,不过,孩子们的反应到还不错,瞧,他们窃窃私语起来了。

“你们见过乌鸦吗?我在电视里见过,它可黑了,而且难看。没想到它还那么不要脸,被别人夸一夸就‘飞’起来。”

我再也听不下去了。俗话说得好:爱美之心,“鸦”皆有之。人们就是不敢追求美,才会嘲笑“东施效颦”的丑陋,这难道是罪过?祖父们敢于追求美,它是他们“鸦”界的骄傲,也应是人类的楷模。

带着对前辈的尊敬之情,对人类淡淡的失望,我继续前进,停在一所中学的房顶上。 “枯藤老树昏鸦„„”这是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吧,比麻雀姐的歌声还动听。昏鸦?是说我。好奇心使我飞向教室。这次我停在了敞开的门下,中学生有文化、讲道理,他们对我的见解一定全面,我可得认真听。

“谁能说说马致远这首词的成功之处呢?”老师问。

“马致远以9种景物,衬托了游子的心情。而这9种景物给人以一种凄冷、荒凉的感觉,特别是乌鸦。”人类真不公平呀,这位叫马致远的,只是因为自己的心情不好,才丑化我,我要向你们解释解释。于是我飞上老师的讲台。

“乌鸦!”只听一声惊叫,无数的鞋子向我脑门砸来,一场“战争”爆发了。我可没能镇定自若,带着几处伤痕拔起脚慌忙逃窜。“初中生,文化水平还不够,不能怪他们。”我自我安慰道,踱到高中教室门中,老师正在为同学们上鲁迅的《药》。

“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钢丝„„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我彻底绝望了。我决定离开,带着伤透的心离开,但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人们怎么会如此蛮不讲理,他们只想到我的丑和我所处环境的坏,怎么就不想想我们把石头投入水瓶中,最终喝到水的聪明才智?人们为什么不能多角度来看待我——一只无助的乌鸦呢? “哑——”

[点评]

这篇作文,在形式上有两点特别有新意:一是采用动物的视角将乌鸦拟人化,二是用老师上课的内容贯穿全文。

在选材上,作者就“地”取材,由小学和中学课本中对于乌鸦的描写展开想象,比较容易地找到了切入点。

主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人们已习惯于定势思维而不自知。

例文二:岂能千人一技

朱丹怡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一次路过一集市,看到一个烙饼的姑娘,烙饼手法娴熟,又快又好又美。目睹此景,王羲之不胜惋惜地说:“此女如果学书,定可成为一代宗师,竟专此小技矣!”一位老太太听了,不以为然,对他说:“先生,天下之大,千品万类,六行八道,各有所长,岂能千人一技乎!”

羲之感叹和老妪的驳诘,似都言之成理。轰轰烈烈,流芳百世,名垂千古,希望在自己的一生中做出不平凡的事,为人们所称道,为社会所推崇,这不失为人生的高尚追求。像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他的书法,前无古人,后启来者,被后世学子尊为“书圣”。一个人,能有这样的成就,也不枉来人世一遭。然而再仔细一想,自古及今,由中而外,书法上能称为“圣”而能与王羲之一样名垂千古的人,又能有几人?再说烙饼姑娘一生就值得惋惜

吗?她虽然做的是烙饼,这在那些“上等人”看来,只是“下九流”的工作,但是,谁又能说社会上少得了烙饼的行当呢?创作书法,欣赏书法,那自然是高雅的事,但是,这些“雅士”们从事这些“雅事”的时候,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首先要填饱肚子才行。由此看来,烙饼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行当,与书法相比,丝毫看不出有什么下贱的地方。

自然,与书圣王羲之相比,烙饼姑娘或许没有什么名气,甚至可以说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但是,人生的价值是否仅仅在于“名气”呢?记得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这样的话:“人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这才是人生的真谛。从这个意义上说,姑娘烙饼与王羲之写字不是具有同样的价值吗?

自然,如果烙饼姑娘真像王老前辈所说的那样,去学书法,可能十年八载之后,她会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也许人们对她的称呼将要冠以“材女”之类的雅号,这对烙饼姑娘来讲未尝不是幸事,可是对于集市上的人们来说,也许只能是一种遗憾吧?这倒也不打紧;但是,如果天下的巧手姑娘都一古脑儿地去学书法,这世界将会怎样呢?再说了,书法毕竟是一门艺术,也不是所有姑娘都能学得了的。

大千世界,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正因为如此,天下才有“三百六十行”。人们既要琴棋书画,也免不了吃喝拉撒,这些行当,都得有人去做。再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掏粪工人中不就出了个时传祥吗?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换一种眼光看问题,不是从个人名利出发,而是从社会需要着眼。这样我们就不会厚此薄彼,人们就可以一边吃着可口的烙饼,一边欣赏高雅的书法,这样的生活不是更美好吗?

由此看来,那个老太婆虽然地位卑微;但见解却远胜羲之一筹。的确,天下之大,千品万类,六行八道,各有所长,岂能千人一技乎?

[点评]

此作文在题材上围绕书圣王羲之与烙饼姑娘的故事展开论述。在对比说理中,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只要为社会所需,任何人或事都有存在的价值。

在表达形式上,本文先驳后立,使得观点鲜明。同时全文语言流畅,表达十分有气势,充分体现了说理文的雄辩色彩。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