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高一12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这里是语言的疆场,这里是思想的熔炉,在我们经历过练兵场的磨砺,课堂的淬炼后,在这里小试身手,一露锋芒吧!本试卷共28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卷页上。

第一卷 语言鉴赏

一、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每道题2分,共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动人的艺术形象,不论是诗还是画,它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必须“别具一样心肠”。据史料记述,画家李龙眠画李广射“胡”的画面,有一种打破时间条件限制的特点——箭还在弦上,“胡”兵已从马上跌落下来。从事物狭小范围的再现来说,李龙眠这一画面很不合理,作为抵抗破坏国家统一的奴隶主势力的英雄李广的歌颂,这一画面正如李广的箭可以射入石头的传说,有其合理的根据。

不论如何,这种画面较之误解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为照葫芦画瓢就是“现实主义”,把任何虚构都当作形式主义的照相般的画面,是更现实主义的画面。任何作品都会引起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的争执。欧阳修认为:“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针对臣子带着章疏草稿见皇帝的诗句有语病,他的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但他认为“唐人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亦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捶钟时何?”这种论断值得商量。唐人张继所描写的“对愁眠”的旅人,在感受上把天晓与三更这两个时间的距离混淆起来,当然是“理有不通”的。

可是“对愁眠”的旅人可能混淆了时间观念,这“不通”正是旅人特殊心境的合理描写。运用这种想象化的表现形式,应当说是可以允许的吧?这种对作品求全责备的批评,恐怕也是古人那种不肯“高抬贵手”的风气的继承,这对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是不利的。

1.作者认为,“从事物狭小范围的再现来说,李龙眠这一画面很不合理”,其中“事物狭小范围”指的是( )

A.李广射“胡”的具体事件的直接描述。

B.对历史典故的推导和考证。

C.胡人入侵中原的历史事件。

D.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

2.本文作者认为李龙眠画李广射“胡”的画面,“有其合理的根据”,这“根据”是什么?最正确的一项是( )

A.画面是一种艺术的手法,从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原理看,入侵者未战先倒,更能表现正义的强大力量。

B.李广作为抵抗破坏国家统一的奴隶主势力的英雄,他代表了一种使敌人闻风丧胆的英勇神武的气概。

C.文艺创作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李广是传说中的神射手,入侵之敌见其拉箭而落马,虽是夸张,但能更真实地表现李广箭术的高超。

D.在文学艺术的范畴谈生活的真实,往往是超现实的真实,李广射敌的画面,是以夸张来表现真实的一种创作手法。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动人的艺术形象,不论是诗还是画,都是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可以说,没有客观的生活,便没有艺术。

B.李广射箭入石的传说,虽然有其合理的根据,但其实是不可能的艺术夸张,射箭入石是不符合物理学原理的。

C.任何作品都会引起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的争执,文学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产物,读者与作者达成共识的基础是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一致。

D.对作品求全责备的批评,也是古人那种不肯“高抬贵手”的风气的继承,这不利于文艺的繁荣兴旺。

二、文言文阅读(共9道小题24分,4---11题每题2分,第12小题每题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9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与“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中“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不拘于时 D.而耻学于师

5.与“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B.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C.人非生而知之者 D.谁得族而灭也

6.与“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中“则”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7.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 BC D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鉴”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中“族”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二)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10—12小题。(12分)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率:都

B 完:完成

C厌:厌恶

D 判:判断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1)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三、诗歌鉴赏(共4道小题16分,每题4分)

(一)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3、这首词上片写作者途中遇雨的态度,其实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试结合上片词说明作者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14、下片写出了作者感受的变化,具体说说有怎样的变化。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①,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兜鍪:古代士兵的头盔,词中借指士兵。

15、上阙头两句一问一答,写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何处望神州”说的是什么意思?

16、此词与《永遇乐·京刚北固亭怀古》都是即兴抒怀,借古讽今,通过历史上的什么人物暗讽什么?倾吐了作者什么情怀?

四、名句名篇默写(每空0.5分,共7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六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人间如梦,_________ 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椒兰也。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0小题(8分)

爱的盛宴

我过去教过的一个正在读大四的学生放寒假后到学校来看我。我问他:“回到家感觉好不好?”他说:“感觉最深的一点就是,吃饭不用刷卡!”我哑然失笑。他却认真地说:“真的,老师,说起来有点俗,可我感觉最深的确实是这一点。您知道吗,我毕业后打算到欧洲去读研,到那时,想吃妈妈做的饭可就难了。不是跟您吹,我妈做的饭,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管够,还唯恐你吃不好!我妈劝起饭来没完没了,弄得我的减肥计划彻底泡汤,可我这心里头啊,却乐着呢!老师,我总记得您讲过的那个吃饺子的故事,一想起那个故事,我就把妈妈做的饭品出了一种特别的滋味。”

我心头一热,说:“难得你还记得它。”

我的确曾给这一届学生讲过一个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朋友在外地工作,长年不回,母亲盼啊盼,终于得到了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故里的喜讯。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制的,应该正对独生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咸淡,便先煮了两个来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看着两屉已包好的饺子,母亲绝望至极。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她也知道即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家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怎么办?这个聪明的母亲,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一个注射针管,调好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儿子回到家时,饺子也注射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饺子的味道如何。儿子尝了连说“好吃”。这时候,母亲得意地举起那个针管给儿子看,向儿子夸耀说她可以将一个缺陷修复得让他察觉不出来。可是,儿子听着听着就哭了,他在想,这些年,他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也曾吃过很多饺子,那些饺子,咸的咸,淡的淡,他都咽下去了,有谁能像母亲这样在意他的口味?为了让儿子吃到咸淡适宜的饺子,母亲竟想出了这样高妙的法子。吃着交织着母爱与智慧的饺子,哪个孩子能不动容?

我多么欣慰,几年前,我将这样一个暖心的故事植入了孩子们的心田,我本不指望收获什么,甚至以为那些听故事的人很快就会将它淡忘。但是,这个同学居然能把这则故事铭记这么久!我相信,铭记着这则故事的人会珍惜母亲做的每一餐饭,会在寡淡的饭菜中品出一种难得的真味与厚味。母亲摆出一场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的小鸟来啄。幸福的小鸟啊,你无须刷卡,只管用欢畅的啄食来尽情享用这人间的珍馐吧。

18、文章叙述的人和事包含着一个“感动链”,请在下列感动链中填入相应的人或事。(2分)

→感动了

19、本文叙述了一位母亲为远归的儿子包饺子的故事,被《读者》2005年第24期定为重点推荐文章,这与文章标题有很大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品味文章的标题。(3分)

20、命题老师认为文章第三段中间有一词用得不妥:“母亲绝望至极”中“绝望至极”下得太重,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如果同意请加以修改,如果不同意,请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小题(16分)。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

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武这样的高妙的词形容,但还算粗糙的蒙古男人,和东北的车老板子仿佛。这使我对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踟躇。

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然来临。譬如在收音机里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黑人音乐的旋律,令人无不思乡。想到德沃夏克这个捷克农村长大的音乐家,在纽约当音乐学院的院长,但时刻怀念自己的故土。一有机会,他便去斯皮尔威威尔捷克人的聚居地,和同胞们一起唱歌。我的泪水也顺着这些并不曲折的

旋律爬上来。譬如读乌拉圭女诗人胡安娜伊瓦沃罗的诗集《清凉的水罐》,诗人在做针线活时,窗外缓缓走过的满载闪光的麦秸的大车,她说:“我渴望穿过玻璃去抚摸那金色的痕迹。”她看到屋里的木制家具,想“砍伐多少树木才能有这一切呢?露、小鸟和风儿的忧伤。„„在光闪闪的砍刀下倒下的森林的凄哀心情。”读诗的时候,心情原本平静,但泪水会在此优美的叙述中肃穆的挤上眼帘。读安谧的新作《手拉手》:“透过玫瑰色暮霭的轻纱/我看到河边有个光脚的女孩/捧一尾小鱼/小心翼翼向村口走去。”这时,你想冲出门,到村口把女孩手里的鱼接过来。那么,在地上撒满白露的秋夜,在把身子喝软、内心却异常清醒的酒桌上,在照片上看到趴在土坯桌上写字的农村孩子,蓦然想起小心翼翼的小女孩,捧着小鱼向村口走去,难免心酸。

那么,我想:我并不经常读书更难得读到好书,也不大懂音乐,最主要我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何会常常流泪?一个在北国的风雪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当抄家的踹门而入时紧帖墙壁站着的少年,一个肩扛檩子凳木头垛被压得口喷鲜血的知青;我,不应该流泪,在苦难中也没有流过泪水。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怎么会变得“儿女沾巾”呢?如今,我的性格仍然强悍,甚至暴躁。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点,泪水,是另外一种东西。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韵、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我是一个司仪?不,我是一个被这种情景感动了的路人,是感叹者。

如果是这样,我理应早早读一些真诚的好书,听朴素单纯的音乐,让高贵与高贵见面。旋律或词语,以及人心中美好的部分,使我想起海浪。当浪头来时,你盯住远处的一排,它迈着大步走过来,愈来愈近,就在与你想拥的一瞬间,消散了。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美好,似乎我们无法盯住哪一排浪。但可以欣慰的是,远处又有浪涌来,就像使人肠热的旋律、诗和眼里的泪潮。

2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3分)

A.文章开头一句领起全篇,表明作者自己是一个具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

B.第五自然段说“我”不是一个“司仪”,而是一个“路人”,说明距离产生美。

C.第七自然段中“海浪”的比喻意在说明作者非常希望高贵与高贵经常相遇。

D.文章最后一句,既收束全篇,又呼应开头,表达了自己的欣慰之情

E.作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细腻真切地向读者展示了自己“高贵”的情感世界。

22、题目中提到的两个“高贵”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高贵”的?(3分) 答:①两种“高贵”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说它们“高贵”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3、第三自然段写了作者听音乐或读书时泪水悄然来临的情景,是什么样的感情使作者流泪?(每条不超过10个字)(3分)

答:①《自新大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清凉的水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手拉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四自然段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卷 语言综合运用

六、语言运用,完成25---28题,25---26小题每题2分,27题4分,共8分。

2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

A

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B了一阵。

C你的病有什么相干?”

D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2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目前,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今后,农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制度。

B.中石油 2月17日宣布,已与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了从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边境的管道设计、建设和运营协议。

C.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分赴黑龙江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关于稳定粮食生产、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D.毋庸置疑,网络民意表达较之传统媒体上的民意表达更为直率、本真,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因为网络这面“镜子”的存在而增加了透明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7.仿照例句“假如生命是„„,不要„„,要„„”的句式,写两个类似的句子。(4分)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搏击。

① 。 ②

七、作文(40分)

28、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史铁生面对地坛,思考着生的精彩与死的意义;苏轼面对长江,思考着生命的高度;辛弃疾面对着千古江山,思考着生命的厚度。那么,面对我们青春的生命,思古人,想自己,你对生命有怎样的思考。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