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利思义,不失人格

精选范文:见利思义,不失人格(共2篇)见利思义,指得就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它

出自《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利,是

人之所欲。人要生存,要解决衣食住行,就不能没有对利的追求。人还要求不断改善生存条

件,过更好的生活。这都是人之常情。但是,对利的追求,应该受到一定的制约,应当不失

德义。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丛林里有一只九色鹿,他的住址只有他的好朋友乌鸦

知道。一天,他在河边听见救命声,于是他奋不顾身跳下水救人。那人非常感动,答应九色

鹿不说出他的住址,因为说出来九色鹿就有被人杀头剥皮的危险。那天晚上,王后梦见了九

色鹿,她要国王一定要捉住九色鹿。于是国王就贴出布告,悬赏巨金捉拿九色鹿。那个被九

色鹿救起的人财迷心窍,说出了九色鹿的住址。国王捉住了九色鹿,他毫无惧色。他在国王

面前跪下,说:“国王,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找到我的。”国王指着告密人说:“是他。”那人就

是五色鹿救起的那个人。九色鹿怨恨的说:“我救你的时候,你发誓不出卖我,现在你全忘了

吗?”国王激动的说:“九色鹿啊!你虽是四脚动物,却有慈悲的心。而你眼前的人,却是禽

兽不如!”由此可见,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德义于不顾的人,是有失人格的人。这类人定会为人

所不耻,遭人唾弃。孟子曾经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取义者也。”义是一切利益的基础和根本。见利思义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利不

若义,义不若意。如若我们取了不义之利,心不安,扪之有愧,一不利也;人不服或法不容,

或后患无穷,二不利也。宋陈普说:利出私情害万端,义循天理乐而安。是非得失分霄壤,

相去其初一发间。为了眼前一时的不义之利,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身败名裂甚至惹来杀身之祸。

但是,为义而死,纵不千古留芳,也是心安理得,不失人格。那么,作为高中生,对利与义

的关系,我们应有哪些认识呢?首先,对待自己,我们应当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一个人要

生存发展,必须以一定的客观条件作基础。每个人都有满足个人需要而追求正当利益的权利。

但是,由于每个人都处在和他人、社会的关系之中,个人生存发展需要的相应利益存在于一

定社会的总体需求之中,因此,要满足个人需求,就必须首先和他人一道,改造自然界中的

自在之物,使之变成为我之物;否则,个人需要就无法满足。这就是说,要实现和满足个人

利益,必须以对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先义后利。其次,在对待对待他人是,我们

要倡义导利,为义舍利。爱因斯坦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

他人之乐。”如何对待他人利益,是义利定位的重要方面。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再根本上是一

致的。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满足程度及实现途径却是不一致的,有时甚至是冲突的。因

此,在对待他人利益上的定位应是倡义导利,为义舍利。此外,对待集体,我们要做到义利

统一,终生取义。个人利益的正确驱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个人利益与社会

利益发生矛盾时,应当坚持以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为重,提倡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和无私奉

献精神。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有更加宽阔的胸怀和

更加高远的志向。我们更应志存高远,见利思义,符合道义的就取,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取,

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不失人格的人!

[见利思义,不失人格(共2篇)]篇一:六年级见利思义动员 队会教案

争做“见利思义”的美德少年动员会教

六年级 主备:

宁军平

队会内容:

1、了解“笃实宽厚”

传统美德教育内容。

2、发出倡议,努力

践行,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少年。队会预备:

1、小队长向中队长

汇报人数。

2、中队长向辅导员

汇报人数。

队会过程:

1、全体起立

2、出队旗

3、唱队歌

4、中队长讲话:

见利思义是中国传

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

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

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

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

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见利思义,不失人格(共2篇)]

5、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见利思义,是中华民

族的重要传统美德。为人处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即在各种利益面前处理好个人

与他人的关系、公与私的关系。对这一问题认识和处理得如何,标志着一个人的道德好坏、

人性善恶、品格高低;同时也关系到党政廉洁、民风纯正、社会和谐。胡锦涛总书记在社会

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中提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青少年认识社

会人生伦理,

首先要抓住这

一决定道德观的基本问题,全面认知,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这样,才能为人生的

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二) 听故事 明道

鲁国法律规定,如果

国人在外沦为奴隶,有人出钱将他们赎回,可以到国库报销,得到经济上的补偿。子贡是经

商的,比较富有。子贡响应鲁国赎奴的奖励政策,花自己的钱赎了在外沦为奴隶的鲁国人,

回来也不愿意接受国家的补偿。而子路呢?是孔子学生中武艺最好的。有一日,孔子带着子

路游学访问。途中救起个落水的孩子,孩子的父母表示感谢,把家里唯一值钱的一头牛送给

了子路,子路欣然接受了。孔子说:“子贡让而止善,子路受而劝德。” 因为子贡的作法看起

来高尚,但给后来者无形的压力,使后来者也拒领补偿。可是后来者多半不像子贡那样是成

功的商人,不会有较多的钱赎人,这样赎奴的好事就越来越无人做了,这绝不是鲁国所期望

的。而子路的行为使这个国家的娃娃有福气了,一旦遇到危险,总是有人会救。为啥哩,因

子路救娃得了头牛,这等好事谁不愿意做呢!

(三)评论

做任何事是对还是

错判别的唯一标准是“义”。如果杀一个无罪的人可得天下,利大,却不义。子路救一个落水

的孩子,得一条牛,利大,是义。子贡做好事不受奖,却不利于更多的人继续做好事,虽无

(四)故事(二):丛林里有一只九色鹿,他的住址只有他的好朋友乌鸦知道。一天,他在河边听见救命声,于是他奋不顾身跳下水救人。那人非常激动,答应九色鹿不说出他的住址,因为说出来九色鹿就有被人杀头剥皮的危险。那天晚上,王后梦见了九色鹿,她要国王必定要捉住九色鹿。于是国王就贴出布告,悬赏巨金捉拿九色鹿。那个被九色鹿救起的人财迷心窍,说出了九色鹿的住址。国王捉住了九色鹿,他毫无惧色。他在国王面前跪下,说:“国王,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找到我的。”国王指着告密人说:“是他。”那人就是五色鹿救起的那个人。九色鹿怨恨的说:“我救你的时候,你发誓不出卖我,现在你

全忘了吗?”国王激动的说:“九色鹿啊!你虽是四脚动物,却有慈悲的心。而你眼前的人,却是禽兽不如!” 评论:由此可见,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德义于不顾的人,是有失人格的人。这类人定会为人所不耻,遭人鄙弃。

(五)见利思义教育的现代基本要求:

(1).懂得社会生存规则,明明白白做人。义利观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则,应当深刻理解见利思义的内涵,知道何为利、何谓义,树立“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加强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学习,明确现阶段“义”的主要内容,在各种利益面前,知道“思义”思什么,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用正确的道德理念指导行动。

(2).处理好义利关系,干干净净做人。要用正当合理的方式去谋求个人的正当利益。在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发生利益关系时,应本着关照他人、服从集体和国家的原则处理。在各种利益面前,要节制私欲,克己奉公、多予少取,绝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在关系国家和人民群众安危的关键时刻,要勇于献身,舍生取义。

(3).树立人格尊严,堂堂正正做人。做敢于伸张公理、正义的君子,绝不做利欲熏心的小人。贫不丧志,靠诚实劳动脱贫致富;富而有礼,不沉湎于个人享受,布惠济世,为国为民多做贡献。为官则清廉勤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则忠诚勤劳,竭尽全力为国分忧。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光明正大为人做事。绝不趋炎附势,不顾廉耻,追求升官发财。

(4).乐于助人,慷慨正义做人。懂得个人成长、事业成功,全凭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各种方式的帮助,因此,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以回报亲友与社会。乐善好施,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给予他力所能及的援助;嫉恶如仇,敢于和不义之举、不义之人作坚决的斗争。

6、中队辅导员讲话: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有

更加宽阔的胸怀和更加高远的志向。我们更应志存高远,见利思义,符合道义的就取,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取,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不失人格的人!

7、呼号: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

8、退旗

9、中队长宣布活动结束

篇二:见 利 思 义——孔子的义利观

见 利 思 义——孔子的义利观 □王恩来

谈到孔子的义利观,人们极易想到的,是他“罕言利”的态度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评论。尽管孔子对义利关系的认识还有许多,但有了这两条记录,余者就大多被遮蔽起来,并成为后人传承或判断孔子义利观的主要根据。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的问题时,就立马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以降,历代儒者大多坚持这一立场,如荀子的“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通货财”,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程子的“计利则害义”,朱熹的“明天理,灭人欲”等等。这些主张和结论虽各有其具体内涵和指向,但这一路下来,在使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得到凸显的同时,也给人以贱视利欲的极端化印象。有学者据此得出结论说:“义与利在儒家思想中是对立的,要利就要舍弃义,要义就要舍弃利,二者不可兼得。”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人就将孔子和儒家的义利观视为不合时宜的阻滞力量。

不过,若全面考察起来我们会发现,儒家特别是孔子的义利观,并不似我们想象的那么愚腐和简单。读《论语》可见,对包括富贵在内的利益追求,孔子不仅没有简单拒绝和否定,而且给予了人性的归结: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去)之,不去也。”(《里仁》)

孔子把趋利避害视视为人人具有的情感,在这里讲得十分明白。他还这样言道:“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就进一步证明,孔子所言之“人之所欲”,是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是一种不含轻蔑态度的普遍性认识。这一认识,也同样得到一些后儒和后世学人的认同。战国中期的告子认定“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也同样认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大儒荀子,则直接承袭了孔子的观点,认为“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更曾极而言之:“天下熙

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这与马克思的“迄今为止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可谓同曲同工。

因为把利欲追求视为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构建其政治伦理哲学体系时,就把富民和利人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有一次,冉有陪孔子到卫国。当孔子看到卫国人口众多的中兴景象而发出由衷赞叹时,冉有向孔子请教:人口多了然后该怎么办?孔子以两个字回答:“富之”。还有一次,鲁

哀公向孔子请教为政方略,孔子答之曰:“政之急者,[见利思义,不失人格(共2篇)]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孔子家语·贤君》),另见《说苑·政理》)此外,孔子还把惠民视为“君子之道”,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视为圣人的境界,倡导“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告诫统治者“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把这些认识和主张集中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对公利和民利,孔子是既不“罕言”也不轻视的。孔门弟子说“子罕言利”,就只能界定在其个人私利的层面。 对个体的功名利禄,孔子也并不讳言。以其“从先进”和“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为基础,孔子曾明确告诉他的学生:“学也,禄在其中矣。”他还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在我国古代,功名与利禄一直被相提并论,在人的欲求中,也居较高层次。孔子认为,到死而名声不被人家称述,君子引以为恨。这是对人的成就感和被尊重需要的高度认同。还有一个更具体的例证。位列孔门七十贤人之列的子贡,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商人。子贡经商的主要手段,是根据对不同地区市场行情的预测,贱买贵卖,从中获利。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骋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的描述,可见其富有程度。对子贡的经商才能,孔子也有过评论: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先进》) 颜回是孔子的高徒,以学问道德著称,但却常常穷得没办法;子贡(端木赐)不安于学以致仕一途而经商,对行情的把握却十分准确。有人将孔子的这段话理解为“贤颜回而讥子贡”,其实不然。孔子虽然赞赏颜回穷不失志的精神,但并不希望他永远穷下去。孔子师徒在陈、蔡之野被围困时,孔子就因为得到颜回的充分理解而以“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回应。这虽然是一种假设,但也表明了一种愿望。以是观之,其“回也其庶乎,屡空”,就很有点替颜回感到遗憾的意味。而“赐不受命而货殖”,无论对其中的“命”做何理解,“不

受命”都是自取自为的意思,“亿则屡中”则是对其经商才能的肯定。旧时的一些商家,常在门楣上贴“陶公事业,端木生涯”的对联,将子贡与陶朱公范蠡尊为商人的鼻祖和楷模。假如孔子不赞成或反对子贡经商,就决不会有此结果。

以上情况表明,孔子对世俗的财富和利益观念,是并不简单排斥或拒绝的。孔子的异于常人之处,是对理性和道义的坚守。他所说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翻译过来即是:发财与做官,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这里所说的“道”,也就是“义”,即正当合理的手段。循此,孔子反复强调要“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使人明确私欲的满足是有界限的,以维护财富和官位的正当性。

无论致富达贵还是摆脱贫贱,虽都是人的正常欲求,但均不能采取不正当手段,这是孔子对义利关系的基本看法。例如他本人虽然也怀有致富的愿望,但同时表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孔子所说的“乐在其中”,不是乐贫,而是乐道,是一种穷不失志的精神境界。他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也绝非赞赏他能安于贫困而不图改变,而是肯定他的穷不失志的精神,强调的是人格操守,是对道义的追求和维护。这种追求,在孔子那里是一贯的: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

对子贡提出的贫穷却不巴结谄媚、富有却不骄横凌弱,孔子首先给予了肯定。但在孔子看来,仅此还不够,不

如贫穷却乐于道,富有却以礼待人。在孔那里,“礼”是以“仁”为本质的。因此,“富而好礼”,就明确了富人的爱心和责任意识,是将财富与道德结合起来的主张。做到“富而好礼”就可以摆脱“为富不仁”的常态而进入新的境界。

在我看来,“见利思义”是孔子对其义利观的最准确概括,也是一种普世的价值准则。对个人而言,一个人除了生存和享乐的需要外,还有获得社会认同的需要,有使生命获得升华和不朽的需要。患得患失、见利忘义,虽可获得低级、暂时的满足,但失去的,却是人生最可宝贵的东西。孔子说:“放于利

而行,多怨。”如果完全依照个人利益而行事,会招致许多怨恨。一个“万人恨”的人,其生存状态就可想而知了。孔子还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浮云是浅淡而易逝的。一个靠不正当手段谋得富贵的人,会充满不安全感,也就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一个人如果私欲过旺,也难以挺起做人的脊梁。孔子曾为难以见到刚直不阿的人而慨叹,有人认为一个名叫申枨的人可以堪称,孔子断然否认说:“枨也欲,焉得刚?”这是“无欲则刚”的辞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为了求官觅财不惜放弃人格操守,不仅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也失去了做人的乐趣。于是有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田园归隐,有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醒悟。

对社会而言,只顾追求财富而罔顾其他价值的物质主义,只关心自己而无视公共精神的利己主义,破坏性是极为严重的。孔子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纵观历史上形形色色的乱臣贼子,无一不是私欲太盛而不能节制的结果。孔子还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如果社会中人皆“拔一毛利天下而弗为”,或“庖有肥肉,野有饿莩”,社会焉能和谐?

物质和利欲之于人,是不可或缺、不能回避的,而一旦陷入物质主义或被利欲熏心,即使不从道义的层面去看其破坏性,在人与人相处时,也足以令人讨厌。据报道,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中国女性,特别是新一代女性的国际形象,《瞭望东方周刊》邀请了10位20岁~40岁年龄段、东西方兼有的外籍男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探讨中国女性最大的缺点时,“物质主义”是受访者一致的答案。这里面当然不乏偏见。但当一些人把崇尚物质主义视为与西方社会“接轨”的时,西方人却那么一致地把“物质主义”视为缺点,就足见我们对西方社会认识的浅薄。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称羡西方富豪热心于慈善事业,批评中国的富豪宁可自己挥霍浪费也不愿意接济别人。无论怎样解释,这都是现实存在的差距。这次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全国人民爱心汇聚的热潮中,也使诸多富人经受了考验。当孔子倡导的“富而好礼”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时,我们的社会也就真的进步了。

在义利关系面前,是见利思义、见义勇为还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确实可以检验出一个人境界的高下。孔子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来表达这

种判断,虽话说得有些绝对和刺激,却不应该被误解。孔子希望以“见利思义”使人明确私欲的界限、维护财富或官职的正当性,以“富而好礼”促进财富与道德的结合,让财富发挥济世的力量,最终的目的是义与利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在《易·乾·文言》中,就有孔子“利者,义之和也”的解说。《左传·成公二年》引孔子所言之“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是更为明

确的表述。

用德性和理性去调节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任何文明社会都不可缺少的手段。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就提出过如下看法:“正义是确实存在于两件事物之间的恰当的关系;无论谁来考虑这种关系——上帝也好,天使也好,以至于人也好——这种关系始终如一。那倒是真的:人们并非永远看得见这种关系;往往甚至看见了还故意远而避之;而利益所在,人人眼明,却永远如此。正义发出呼声,但是人之七情,纷纭复杂,正义的呼声很难听见。”因为“正义的呼声很难听见”,就必须有人不停地呼喊——孔子和儒家主动担负了这一重任。对此,我们应给予正确的体会和认知。■

[作者简介]王恩来(1956-),男,辽宁大石桥人,1982年1月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政教系,2000年9月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现任中共营口市委副书记,沈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孔子学会名誉会长,代表作为《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出版)。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