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_教学设计

3.《短文两篇》(蝉,贝壳)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过程和方法

1.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2.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

情感与价值观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重点难点】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设想】

1.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引导学生对比欣赏。

2.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生活中有阳光雨露,也有风霜阴霾。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自然界中有

太多的生物让我们感动不已,它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性令我们惊讶佩服,就拿蝉来说吧,

大家知道蝉吗?(生活在夏天,歌声嘹亮,响彻一个夏天„„)。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

看看蝉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动?

二、课文朗读: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

三、整体把握,问题探究

《蝉》

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

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

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

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

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

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

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

的感觉。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

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

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

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3.“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

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

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秋风来了,果实成熟了,本是收获的季节,但对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等待了17年的蝉来说,

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生命虽然短暂,蝉却执著地等待,我对它的敬意油然而生。)

3、写一写:仿照下列例子,你也写两句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 要固执地等待。a生命就要像彩虹一样,即使短暂,也要绽放自己的精彩。b生命就要像萤

火虫一样,虽然弱小,也要发出自己的光芒。

4.写作特点

结尾作者写自己被这蝉的生命意义感动着,“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又照

应到文章开头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的“烦”字上,但已经从开头的“烦”变成现在的

宽恕,形成一个首尾照应又有变化的完整结构。文虽短而理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提示

着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贝壳》

作者是位画家,又是位诗人,内心细腻敏感,特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海边的一枚小小的

贝壳就打动了她。和《蝉》的写法不同,本文用了直入主题的方法,一上来就赞美贝壳的美: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她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

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1.《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

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

——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

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

珍惜、惊叹呢?

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

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

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

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

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

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

致、仔细、一丝不苟。

3.课文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

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固执”“简单”是

什么意思?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

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

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

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4.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作者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

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

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四、比较阅读

相同点: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点: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五、课堂小结

1.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让我们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是啊,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人生的夏天,沉着稳健的中年是人生的秋天,步履蹒跚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逝者如斯,青春不再。躯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但人只要我们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生命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生命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生命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生命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

2.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人生理想谈谈自己当如何奋斗人生,并写成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4.实践作业:课外搜集—些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著追求的名人事例,并讲给你身边的人听听。

5.写作:生命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生命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生命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请以“感受生命”为话题写——篇文章。要求:题目自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