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导与学整体优化设计研究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学生阅读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引导者,是学生阅读热情的调动者,是学生思维的启发者。此处,教师的“导”,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带领学生朝着一定目标展开阅读学习。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需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主动性、主体性、独立性。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在教师指导、引导下,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彰显个性。对此,笔者从导与学入手,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优化阅读教学。  一.导于学生课文通读的整体感知时  在阅读教学中,通读课文奠定了阅读教学的基础,只有读通了文章,学生才可整体了解文章内容,为深入理解、赏析、探究、领悟等做好铺垫。通读即将课文从头至尾阅读一遍,主要是读准字音、词音,读通句子、理解词义,把握语句停顿、语气,弄清层次,掌握大意。因此,在学生开始读课文时,教师则应多角度、全方位地调动他们的感知系统,激发学生积极感受,引导学生把握科学学习方法,使其主动把握文章情节,领悟文章情感,掌握语言特色。这一阶段,教师主要是方法引导,情感调动,以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文体辨析。一般而言,体裁决定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所以,课文阅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辨别文体切入,依据其特点与规律来确定文体基本结构,从而准确、快速地把握课文框架与要点,整体感知文章。如记叙类:写事,则由事情的六要素来了解基本内容。写人,则利用事例展现人物特征。小说:了解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把握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解决这四部分;散文,把握文章结构与语言。对不同的文体,以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理解,把握内容要点,提高阅读效率。  第二,点睛法。点睛法也就是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中心句是布局谋篇的大纲,高度概括了文章内容,展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课文阅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找出并把握中心句,深刻理解其含义,则能把握整段或全文中心,进而整体感知文章。  第三,提问引导。提问是新课导入的主要方式,其关键在于让学生带着什么问题进行阅读,通过问题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在认真阅读后,学生可初步解答。当然,所提问题应尽量活泼、新颖,以唤起学生探究欲,主动阅读。如教学《都市精灵》时,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①在有些神话传说中,精灵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在课文中是否有新认识?这些精灵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何作用?②文章中写了哪些都市?展现了哪些精灵?③文章以怎样的顺序对材料进行组织安排的?其写作手法?等等。这样,保证了学生的阅读的方向性。  第四,概括法。概括是文章整体感知的根本,即将若干部分综合为整体,由事物概貌展开认识的思维活动。在阅读过程中,是以分段逐步开展的,阅读时所获取的信息与理解往往是零散的,条理性不够,这就需对零散的理解进行整理、提炼与概括,从而全面、完整地理解文章内容、表现形式、写作意图等,实现整体感知。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整体感知,才可有效阅读,若脱离完整意境,忽视作者思路,就算于字词句段上费力研究,也只是一叶障目,难以发现文章内涵。  此外,从课题或文章的内容上质疑、生疑,也是课文整体感知的有效方法。如学习《背影》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课题是“背影”,那么在文章中共写了父亲几次背影?这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  二.导于学生课文品读的理解与领悟时  品读是对课文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判断、综合的理解性阅读。品读注重字句斟酌,深层探究,发现与提出问题,进而品味文章的语言意境与音韵之美。课文品读过程,是学生和文本、作者形成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师生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通过品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课文理解,增加情感体验,熏陶情感,得到启迪,积极思考,感受审美乐趣。这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再是教师代替与包办式的分析与讲解,而是给学生留出了适当的“读”与“悟”的空间与时间。在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重视“读”与“悟”,不但需注意音量、音质、音色,也应投入感情,积极融于角色,融于情境,基于“读”,而有所“悟”。在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以自由读、默读、齐读、配乐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内容重点、难点以及语言特色等。而在实际教学中,若想真正发挥“以读代讲”功能,则需教师有效引导。  第一,引读引导,理解感悟。思维源于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适机设疑引读,让学生以问促读,以读促思,主动探究问题解决方法。如在课文的重点之处来设疑引读,突出内容重点,使学生直接进入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例如:学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重点理解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师可设疑引读:①本文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的?②引入了哪些事例?③这五个事例实际均可用文中的一句话进行概括,应该是哪一句?在课文中的什么位置?当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学生不但可以理解文章的主要词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还能读出事例与中心论点的关系,细细体会论据是怎样服务于论点的,进而理清文章脉络。  第二,创设语境,体验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需求,创设一定的语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经历,以特定身份融于言语活动中,以感受语境,体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在语言文字上的领悟能力。  第三,读说同步,加深理解。在阅读教学中,还可读说同步,加深课文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可利用文字内容为学生营造语言训练的氛围,将繁琐讲解转为语言实践活动,这样不但能够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自我展示的平台,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品味语言之神韵美,并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把握课文中心,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  第四,交流问题,深化理解。在课文阅读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在课堂上交流,以碰撞思维火花,加深理解,汲取信息,并内化成知识。如阅读课文主要部分、重点段落、重点语句等,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进行课堂交流。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句子:“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体现了人物兴奋欢快之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表现了人物沮丧、失望之情。又如《变色龙》中,文中四次写到军大衣,这有何作用?等等。  三.导于学生文章熟读的欣赏积累时  熟读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基础,也就是学生脑海中语言材料积累越多,那么就能够脱口而出。熟读侧重读出作者情感与韵味节奏,是诵声在口,而了然在心。语文课堂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主要阵地,语言积累也是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在新课标下,提倡活记乐背,而不是死记硬背。这一阶段,教师在于引导学生以读促积累。  第一,充分阅读,逐步积累。充分阅读即有体验、有理解地朗读,朗读者通过朗读可传情达意,可融于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在这一阅读中,需要留出一定时间来读,读出文章节奏与作者情感,沟通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让学生逐步习惯文章中的用语、用词,自然而然地积累语言知识。对于一篇课文,某一片段,学生可清晰阅读,不少字、不误字、不倒字,自然地语言表达,记忆语言,并随手拈来。如教学《陋室铭》《古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等,教师需引导学生留出一定时间,以边思边读、轻声读、引读等形式进行课文阅读,以积累语言。  第二,诵演整合,寓趣积累。在学习完某篇课文后,可依据课文文体特点,利用课本剧表演,当当小导游、讲讲故事、做做游戏等方式,将诵演整合,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背诵乐趣,获得审美、文化及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知识。若文章所写是寓言、童话、故事,如《愚公移山》《捕蛇者说》等,可指导学生当当小演员,进行角色扮演。若写人,如《纪念白求恩》《藤野先生》则举行座谈会,讲讲人物事迹;若叙事,则进行故事会;若写景,如《美丽的西双版纳》《阿里山纪行》等,则指导学生当小导游,介绍某地风俗民情、观光景点等。这样,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积累与使用语言,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知识性、生动性。  总之,由通读到品读,再到熟读积累,这是从浅及深,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怎样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笔者认为其“导”需明确目标与方法。教学中难免有滞后、超前、难以回答或回答不准确的现象,需教师适时“扶”,将学生“导”入文章中,“导”入教学目标中。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还需培养学生们的自主阅读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方法讲授向“引导学生探究方法”转变。  张新慧,教师,现居江苏省盐城。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