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实主义视域下的约瑟夫·海勒小说研究

  本文为北京联合大学社会科学类新起点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K10201418   摘 要:约瑟夫・海勒的长篇小说既有以破坏、解构和颠覆为根本任务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精神,又兼具多样题材、趋于完整的叙事、近乎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环境的特征,这些都体现了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追求。   关键词:新现实主义;海勒小说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0-01   一、序言   约瑟夫・海勒成长于现代主义语境(1923-1945),创作于后现代主义语境(1945-1999),其作品浸淫了各种流派和理论,可多元界定。他于1961年推出巨著《第二十二条军规》,此部小说就被学界誉为“六十年代的史诗”,自己也被尊为黑色幽默大师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之后,他又完成出版了《出事了》、《上帝知道》、《象戈尔德一样好》、《上帝知道》和《画画这个》五部长篇小说。虽然他的成果并不算丰厚并有一定历史局限性,但这些小说却都堪称经典之作。他不仅注重语言游戏、黑色幽默和文本的戏仿,体现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实验性、不确定性、无深度性和零散性风格。他的每部小说还具有多样的题材和严肃的主题、趋于完整的叙事、近乎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环境,这些无不体现了新现实主义小说的追求。然而国内研究者们常把评论焦点放在他的黑色幽默等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上,并将他标注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拓荒者,这是文学评论界的一个偏颇。在理论之风进入反思期的大环境下,新现实主义理论的文化批判必然给中国海勒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动力。   二、严肃的社会主题和多元的题材   由于小说家们的文化背景不同,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揭露出政治、种族、家庭、情感、性别、历史、战争、环境问题等多样化的严肃现实主题。同时,新现实主义小说在内容层面上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代性,事实、想象、虚构相结合,题材也多元化。   海勒是美国俄裔犹太移民,参加过二战,做过公司职员,当过大学老师。作为新现实主义小说家,他以个人经历为参照,重塑、虚构人物和故事,揭露美国社会现实的种种问题,关注世俗生活和大众的道德世界。虽然他的小说与新时期其他文学形态共存,杂糅了自然主义、存在主义和荒诞主义等流派,但每部小说我们又不难看出它的主要题材和主题。《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反战小说,但具体描述战争极少,他着重抨击了资本主义混乱和制度化的官僚制度;在《出事了》中,他采用斯洛克姆的内心独白的意识流题材,结合现代主义中的幻觉、潜意识、梦境等,反映了制度化、僵硬化的公司中美国中产阶级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危机。在《像戈尔德一样好》中,他以连环套式和生活流式叙事,再现了仕途上郁郁不得志、家庭处于危机的犹太大学教授。在《画画这个》和《上帝知道》中,他从现实和历史两个维度再现民众的存在焦虑和信仰危机,质疑历史真实性、政治的公允性和圣经的神圣性。   由此可见,海勒的小说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揭露了当代美国大众的身份和存在的焦虑、个体关系状态和社会现实问题等。例证了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展现了此类小说的精神内涵即人文和道德关怀。   三、近乎典型的人物和环境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在人物刻画上综合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的人物刻画艺术,营造一个特定和典型的环境,塑造了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扭转了后现代实验小说淡化人物塑造的做法,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   海勒在六部长篇小说中创造了“混乱但有章可循”的典型场景,原生态塑造社会底层人物,以零度写作的态度客观续写战争中无助的战士、浮华世俗中的“无心”职员、虚假历史中无力的英雄、残酷政治斗争中无奈的政客以及边缘化的少数族裔,海勒的小说不仅关怀异化的人际关系,还在深层次上探讨阐释了人类的生存、生活以及发展等诸方面的困惑。   海勒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以外在人们所不熟悉的官僚制度下的反法西斯战场为场景,展现给读者众多漫画式和象征式的人物。卡思卡特和斯克斯考夫为升官,不惜把大批士兵投入死亡飞行,视财如命的米洛为了发财,不惜轰炸自己阵地,尤索林之流的小人物则避无可避,个性甚至生命为战争机器所摧残和扼杀。《出事了》和《像戈尔德一样好》则向内转,以人们习以为常的故事穿插于异化的公司、学校和符号式的家庭之间。后工业时代所带来的集约化、制变化的管理模式使以斯洛克姆为代表的富裕的中产阶级异化,病态、浑浑噩噩地生存,不知公司产品是什么,醉心于三分钟演讲所带来的升职。犹太裔文人戈尔德凭借几篇著作跻身于大学教授,走上仕途,最终丧失了族裔的奋斗特征,淹没在尔虞我诈的社会大潮中。经历了后现代商业化和消费主义思潮,家庭已走向意义消解的边缘。这两部小说中客观再现家人之间互相仇恨猜忌,亲人的情感纽带断裂。戈尔德的父亲不正眼瞧一下自己儿子,斯洛克姆的妻女恨不得他死掉。《上帝知道》和《画画这个》上升到西方文化的表征之一精神和信仰层面上。海勒分别以圣经故事和历史故事为背景,把圣经人物大卫塑造成一个精明的政客,抛弃了对上帝耶和华的信仰,体现了美国的宗教和信仰危机。《画画这个》则以历史战争为载体,基于当代社会现实,虚构历史故事,勾勒具有后现代性贪婪、残忍、无能的历史英雄,藉此否认辩证历史观,说明历史的荒谬性和无规律性。   由此可见,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人物多以后现代社会的万千世界为场景,突出个体与社会、存在与信仰、内在世界与外在现实的冲突,展现他们内心及行为异化,虽有血有肉并为读者感知,但被小说家控制而缺乏立体感。   参考文献:   [1][美]James Phelan Peter J.Rabinowitz主编.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申丹、马海良、宁一中等译.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英]肯尼思・米勒德. 当代美国小说:1970 年以来的美国小说介绍.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