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国家信息中心 祝宝良

一、宏观经济分析

1、宏观经济调控四大目标(短期需求管理)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经济目标。

物价和国际收支为稳定指标、经济和就业 为增长指标

实际经济增长围绕潜在经济增长波动,目前,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10%左右。

中国的四大经济指标组合:经济8-10%左右,CPI为3%左右,失业率5%左右。

2、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目标(中长期供给管理) 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

区域发展结构

收入分配

产业结构

需求(投资、消费、出口)结构

要素投入结构:资源约束、环境约束、科技发展和管理落后、人力资本提升(教育、医疗、社会事业发展)。 经济主体结构:国有(垄断、市场准入等)、集体、私有、个体经济发展

3、主要调控手段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两大手段

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安全生产政策、社会政策

体制改革(价格、财税、金融、国有企业、政府管理、收入分配、农村改革、社会流域改革)

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国债规模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为利率、货币供应量(M1, M2)。政策工具为,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基准利率、信贷规模控制、窗口指导

法律和行政手段

4、支出法GDP: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需求 投资:15%-25%

消费:实际零售额增长10-12%左右

进出口:保持一定顺差

5、生产法GDP :一、二、三产业总量和结构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左右

6、收入法GDP :居民收入、财政收入、企业利润

7、商品服务和资产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投资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住房价格、股市价格

8、总结:分析短期宏观经济,主要看:GDP、工业、能源(电力)、投资、零售额、出口、进口、企业利润、CPI、PPI、M1、M2、新增贷款。

9、我国经济发展的决策机制

二、统计数据分析

1、现价与不变价的转换

年度数据转换

季度数据转换

月度数据转换

2、经济增长速度

年度速度

季度同比、累积比、环比(季节调整问题) 月度同比、累积比、环比(季节调整问题)

3、经济增长贡献

贡献率指某一因素的贡献量(增量)与总贡献量(总增量)之比乘100%,指该因素的增长量占总增长量的比重。 贡献度是指某一因素的贡献率作为权数乘报告期总量的增速,通常表述拉动总量增长多少个百分点。 研究结构性的变化

三、经济预测监测和预警

专家调查法

经济景气方法

回归分析法方法

计量经济模型方法

投入产出方法

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

组合预测

1、经济景气方法

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不同经济指标变化的时间差,将经济指标分为先行、一致、滞后指标,在此基础上构造先行、一致、滞后指数,用于监测、分析、判断经济景气的状况。

时间序列数据因素分解:时间序列四要素

为了及时、准确地把握经济周期波动,一般都采用月度或季度数据来进行分析和预测,而对于每个经济指标的月度或季度时间序列来说,都包含着四种变动要素:长期趋势要素(Trend)、循环要素(Cycle)、季节变动要素(Seasonal)和不规则要素(Irregular)。

长期趋势要素代表经济时间序列长期的趋势特性。循环要素是以数年为周期的一种周期性变动,它可能是一种景气变动,经济变动或其他周期变动。季节变动要素是每年重复出现的循环变动,以12个月或四个季度为周期的周期性影响,是由温度、降雨、年中的月份,节假日等引起的。不规则要素,其变动无规则可循,这类因素是由偶然发生的事故引起的,如:故障、罢工、意外事故、地震、水灾、恶劣气候、战争、法令更改、测定误差等。

在经济分析中,季节变动要素和不规则要素往往遮盖或混淆了经济发展中的客观变化,给研究和分析经济发展趋势和判断目前经济处于什么状态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在经济分析之前,将经济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剔除其中的季节变动要素和不规则要素。

时间序列数据因素分解的基本方法: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加法模型。

加法模型的一般形式为:Y=T+C+S+I

式中T、C、S和I均表现为绝对量。

●乘法模型

乘法模型的一般形式为:Y=T×C × S × I 式中T表现为绝对量,C、S和I均表现为相对量。

按周期长度区分为四类

●基钦周期(Joseph Kitch):持续时间大约为40个月。以库存调整为主。

●朱格拉周期(Clement Juglar):9-10年的周期波动,以设备投资调整为主。

●库兹涅茨周期(Simon Kuznets):15-25年(平均18年)的中长周期。以建筑业(房地产)调整为主。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Nikolai D. Kondratieff):50-60年的长期波动。以技术创新为主。

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

●古典周期 (Classical Cycle) 又称古典循环,表现为经济时间序列 “绝对水平”本身的周期性波动。目前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景气指数仍基于古典循环的概念。

●增长周期(Growth Cycle) 经济时间序列围绕一上升趋势而波动。在古典周期波动的概念中,将趋势要素与循环要素视为一体而不加分离。在增长周期波动中却是将趋势要素和循环要素相分离,把循环要素的变动看作是景气变动,即增长周期波动是循环要素的波动。

●增长率周期(Growth Rate Cycle)经济指标增长率随时间而发生的波动。为了克服增长循环方法中趋势估计不够准确的难点,20世纪80年代,用增长率循环(Growth Rate Cycle)测度经济周期的方法被投入使用。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

●四阶段划分。衰退、紧缩、复苏、扩张。四个阶段依据GDP的趋势值和峰谷划分。GDP从初峰回落到趋势值为衰退阶段,从趋势值降低到谷底为紧缩阶段,从谷底到趋势值为复苏阶段,从趋势值到峰值为扩张阶段。 ●两阶段划分。扩张阶段、衰退(收缩)阶段。

●三阶段划分。衰退、复苏、扩张

经济周期波动的转折点

●转折点是指经济时间序列的峰、谷日期。为了求出能反映经济周期波动的真正的的转折点需排除季节要素和不规则要素的干扰。

●基准分法。从景气指标的基准出发,高于基准线的称为景气期(Business Boom),低于基准线称为萧条期(Business Depression)。

●方向分法。从景气指标的变化方向出发,从谷到峰的期间称为扩张期(Expansion),从峰到谷的期间称为收缩期(Contraction),峰到谷或谷到峰的期间称为一个阶段,而两个相同转折点之间的期间称为周期。

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定义

●先行指标(Leading Indicators)。 先行指标是指在宏观经济波动达到高峰或低谷前,超前出现峰谷的指标。 ●一致指标(coincident Indicators)。 一致指标是指该指标达到峰谷的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基准日期的时间大致相同。

●滞后指标(Lagging Indicators)。 滞后指标是指达到峰谷的时间晚于经济周期波动基准日期时间的指标。

◆国家信息中心月度经济景气指标

表1 经济月度景气指标

一 致 指 滞 后 指 先 行 指 标 标 标

1.狭义货币量 1. 工业增加值1.工业企业产M1 (可比价) 成品库存

2.社会消费品2. 钢产量 2.发电量 零售总额

3. 沿海主要港3.固定资产投3.全国居民消口货物吞吐量 资总额 费价格指数

4. 商品房新开4.财政收入 工面积

5.财政支出

6.工业企业产成 品资金占用(逆

转)

(注:以2000年的平均值为100,各指标均为同期比增长率序列,经季节调整并消除不规则因素)

◆先行和一致指数走势图

2、计量经济模型方法

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Project LINK 模型

生产函数方程

2009年政府预算内投资为9080亿元,假设在此基础上

财政支农资金增加2000亿元

供给导向计量经济模型

●理论基础: 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

●原理:中长期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分析: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环境)、物质资本(由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形成)、劳动力、经济和社会体制(经济体制,如产权制度等)、科技进步和管理。

●使用: 潜在生产能力测算、各种生产要素贡献分析 ●方法: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AKαLβ

α+β=1

α〉0,β〉0

At: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是除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的贡献

我国的生产函数(1978-2005年)

ln(Y)= 3.45 +0. 0318*T + 0.4847*ln(K)

+0.5153*ln(L) t

1978-2008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9.8%中,资本贡献

59%,劳动力贡献9%,全要素生产率为32%。

四、经济分析中注意的问题 1、研究目标

2、发展和变化规律:各种经济理论

3、现状分析:统计数据、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模型分析

4、影响因素分析:国际环境、国内环境、政策因素、外部冲击

5、未来判断:统计分析、模型分析等 6、结论和政策建议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的目标和作用 1、出台一揽子计划的背景。(此次世界金融危机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我国经济环境比较)

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不同。亚洲金融危机只影响亚洲和少数几个国家不同,这次危机影响世界主要国家

对外贸易发展状况不同。我国的贸易顺差不大。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出口限制基本取消,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我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面临长期调整。

国内新经济增长点不同。房地产调整和汽车消费减慢成为制约经济的新因素。制造业企业库存调整和企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

●1998年前我国没有房地产和家用车市场。2000年后,

开始推动轿车进入家庭和住房体制改革,推动了2002-2007年经济快速发展

政府投资项目选择和投资乘数效应不同。1998年我国基础设施落后,急需建设许多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1998-2002年,6600亿元国债,投资基础设施,包括: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乡电网、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经济规模扩大,难以依靠政府投资持续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需转向民生支出和支持自主创新。

图: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1、投资乘数为1.2,低于1998年1.6基准储蓄利率由目前的2.25%降至0.25%的效果

调控原则: “扩需求、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 调控目标:经济增长速度8%左右、新增就业900万人、物价在4%左右、国际收支改善。

政策取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政策措施: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3、具体政策 减税(费)

●推行增值税转型(1233亿元)、出口退税、利息税、印花税、燃油税

●减少各种行政性收费。共约5000-6000亿元。 增加中央预算投资

●中央两年新增加投资11800亿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铁路6000亿,总投资5万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态环境、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灾害重建。 增加财政支出和居民收入

提高粮食收购价0.11-0.13元/斤,约增加农民收入1000亿元

●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城镇低收入居民收入、离退休人员退休金、优抚对象标准约2000亿元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M2增长17%

●新增贷款规模增加5万亿以上。

4、产业政策: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业10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展好支柱产业,保护好骨干企业、重要产品和重要生产能力。

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原则

●淘汰落后产能。以节能和环保为标准 ●推动产业重组。以市场为主导作用,企业重组撤离的外资企业等。

●技术改造和自助创新。100家纺织出口企业占出口的20%。(中国轻工集团)

●培育国内市场。产品下乡等 ●走出去战略

●增加资源储备。国内收储等。 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政策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贴息)、税收(出口退税等、增值税)

●金融政策。信贷(出口信贷等)、基金(外贸基金)、证券(企业债、公司债、金融债、股票)、信用保险(首台套设备的风险保险机制和补偿机制)

产业政策。节能和环保标准。 ●价格政策。

5、作用

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有利于促进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就业,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能有效扩大投资,又能积极拉动消费。 6、效果

基准经济增长

●如果不采取扩大中央政府投资规模等政策,贸易顺差和2008年基本持平,2009年经济增长可能仅为5%左右。 ●若贸易顺差减为一半,则经济增长仅为3.8%左右。

经济政策的作用

●中央财政投资9080亿元,新增4875亿元,可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

●增加的居民收入可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边际消费倾向0.7)

●增值税转型和降低行政性收费可拉动经济增长速度1.2个百分点(60%用于投资) ●政策完全发挥作用,则可提高经济增长率3.8各百分点,经济增长7.6%-8.8%。 ●考虑到企业利润下降、投资信心不足,高估了增值税转型和降低行政性收费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如果减税无作用,可提高经济增长率2.6个点,实际经济增长在6.4%-7.6%左右。

中央政府扩大内需政策的综合影响和经济发展预测

二、2009年以来经济发展

1、经济刺激政策发挥作用,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在不断积累,经济底部基本确定 ●2008年11月开始货币、信贷大幅增加。信贷12月7700亿元、2008年1月为1.62万亿元、2月1.07万亿元、3月1.89万亿、4月5918亿、5月份6600多亿。广义和狭义货币快速增长

●财政支出1-4月增长31.7%,高于预算增长22%的幅度 ●工业回稳:1-5月工业增长6.3%。3月为8.3%、4月为7.3%,5月为8.9%。

●大规模库存调整基本结束。1-2月份,产成品资金占用同比下降27.2%以上。

●投资明显反弹,1-5月投资增长32.9%,同期加快5.3个点,扣除价格因素(-1.2%),实际高出16个点。房地产投资增长7.8%。

●消费基本稳定,1-5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实

际增长16.4%,同比加快3.7个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6个点。县及县以下增长16.6%。汽车、房地产明显回暖。 1-5月,汽车产销484万辆和496万辆,同比增长11.1%和14.3%。乘用车产销352万辆和366万辆,同比增长15.6%和21.2%;商用车产销132万辆和130万辆,同比增长0.6%和下降1.6%。(汽车进入三线城市、政策效应)

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46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5%。商品住宅销售增长26.7%,其中5月份增长51%。(刚性需求、政策效应、价格上涨预期(环比连续三个月上涨))

●经济先行指标12月份开始企稳回升。 ●经理采购指数从2008年12月回升,2008年11月-2009年5月分别为38.8、41.2、45.3、49、52.4、53.5、53.1。 ●企业利润下降幅度放缓 ●股市、房地产价格回升,财富效应增强 (具有领先性) ●石油、煤炭、有色金属、大豆等部分商品价格回稳 ●发电量和用电量提高,在2008年10-12月份别下降4%、9.6%和7.9%的情况下,2008年1-5月,发电量下降3.2%,其中3月下降1.1%、4月下降3.55%、5月下降2.7%。

2、经济开始复苏的证据尚不充分,仍处于低迷期(我国经济往往筑底快、回升慢)

●投资主要靠政府推动:货币大量投放和中央财政支出,国有及国有控股占总投资的43%。

5出口、财政收入等指标依然不好。出口1-5月下降21.8%,已经连续7个月下降。5月份出口交货值下降15%,降幅高于4月份的-14.3%。进口下降28%。财政收入下降9.9%。

●经济先行指标回升很慢。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粗钢生产等经济先行指标没有明显好转。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3月开始稳定,1-4月下降1.8%。1-5月,房屋新开工面积3.5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6.2%,降幅比1-4月扩大0.6个百分点。(港口吞吐量、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粗钢生产、狭义货币、政府支出、产成品资金占用六个先行指标,领先工业6个月)。

●滞后指标依然低迷。物价环比和同比负增长,就业严峻。 ●一季度环比增长速度1.6%,回升不快,仍低于我国的衰退增速值1.7%。折年率相当于6.7%左右。(环比增长1.7%,相当于折年率增长7%,按照刘国光、刘树成教授的标准,经济增长7%是现阶段我国经济衰退的标准) ●一季度经济增长6.1%中,消费拉动4.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形成拉动约6个百分点,库存下拉约4个百分点,净出口下拉0.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图:2009年物价翘尾巴(%)

先行指数从2006年12月到2008年12月连续24个月回落

三、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1、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

外贸出口前景不明。世界经济衰退,外需会继续收缩,我国出口有3-6个月的滞后期。

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库存调整和产能过剩。 ●受打击的是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倾斜到中西部地区 ●受打击的是劳动密集企业,投资拉动的基础工业和资金密集产业

●受打击的是中小企业,收益的主要是大企业 居民消费后劲不足。就业困难、失业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放缓。

●2009年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4834元)增长10.2%。农村居民现金收入(1622元)增长8.6%。与增加低收入者、离退休人员、优抚对象收入有关。

(农村收入与农

民工返乡后领取社会保障费和补偿工资有关,与前期投资的土地开发和青苗费有关)。

●房地产消费:价格上涨预期?还是刚性需求的释放(小户型、二手房活跃)?

2、部分行业和部分企业经营依然困难

制造业产能过剩,设备利用率在60%左右。钢铁、有色、汽车、造船、电力、纺织、轻工(家电)全面过剩。 ●制造业产能为生产出口产品、相对先进的产能,淘汰和兼并相对困难。即需要稳定外需(包括出口和对外投资),也需要扩大内需

房地产业也出现一定过剩。需要1年左右消化。 部分企业利润下降。

●2008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066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9-11月下降26%。 ●2008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91亿元,同比下降37.3%。

●今年前4月,全国22个地区工业实现利润4873 亿元,同比下降27.9%,降幅比一季度减小4.3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速度边际下降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下降约9个百分点。

3、就业困难、收入增长减慢

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放缓。卖粮难、卖棉难、猪肉价格下跌。

农民工就业困难,农民工工资性收入下降

出口萎缩、房地产投资减慢,农民工就业困难。1.3亿外出就业农民工中,约5000万在工业部门就业、3000万在建筑业部门就业、5000万在服务部门就业。 ●到2009年4月底预计有2,000-2500万农民工失业,影响工资性收入约3,000亿元

●从刺激经济增长看,增加农民工就业比大学生就业更有效也更困难

大学生就业困难

4、金融风险不断积累

对外投资缩水。美元汇率问题。

股市上涨的基础并不稳固(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 房地产市场回暖有不确定性。

● 2008年12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8%

大规模贷款后银行呆坏账问题。政府授信。

四、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

1、世界经济前景

世界经济衰退: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低 ●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折年率下降6.3%,日本下降13.4%(3.2%),欧元区下降6.7%(1.6%)。

●2009年一季度,美国折年率下降5.7%(1.6%),消费拉动1.5,库存拉动-2.8,政府拉动-0.8%。新房开工环比稳定、消费信心回升。日本下降15.2%(4%),欧盟下降

9.8%(2.5%)

●2009年4月,IMF把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降到1.3%。●

发达国家下降3.8%,其中美国为-2.8%;日本由-6.2%;欧元区为-4.2%。

国际贸易萎缩

●2009年4月,IMF预测世界贸易量下降11% ●2009年3月,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09年世界贸易量下降9%

●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资本无序流动。

●金融体系信贷紧缩,流动性不足

●股市波动

●汇率大幅度波动

●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和扩散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增大。 国际市场价格走势不确定。

●一是价格下跌,通缩趋势明显;

●二是金融稳定后流动性过剩,物价再次大涨。

美国经济发展。经济研究局(NBER)认为美国从2007年12月开始衰退。(斯蒂格利茨、经济研究局局长费尔德斯坦、格鲁克曼的看法)

●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金融危机-债务增加-信贷紧缩-实体经济-债务进一步增加(债务紧缩型危机) ●美国消费模式改变,储蓄率提高,经济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从季度数据看,美国调整消费模式不易)。4月份,美国居民储蓄率上升到4%。

●经济周期理论解释:9年的设备投资周期(朱格拉周期、调整期1-2年)、18年的房地产周期(库兹涅茨周期,

调整期3-8年)、50-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调整期20年)叠加。未来产业调整的方向为绿色经济和以新能源为基础的再产业化。

●今年年底开始出现正增长,但萧条会持续3年到2011年。

IMF对世界经济危机研究

●过去50年,23个国家65次危机

●包括财政紧缩危机、货币紧缩危机、石油冲击、外需冲击、金融危机

●财政紧缩危机、货币紧缩危机、石油冲击、外需冲击持续4个季度,影响gdp下降1-4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持续6-7个季度,影响gdp下降3-5个百分点。

2、对中国经济四大挑战

世界经济通过贸易、资本、市场信心三个渠道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四大挑战。

●“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增长模式调整,出口导向国家受影响较大。

●对贸易的影响。减少我国出口,中国出口产业和为出口服务的基础设施出现过剩,就业困难,调整在所难免。 ●对利用外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减少;短期跨境资本流入流出风险大,影响货币政策和汇率稳定。

●对外投资的影响。对外投资缩水。

●信心影响。国内股市和房地产波动风险

利用中国计量经济模型估计,世界经济每减速1个百分点,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降低1.2个百分点左右。(实际

出口需求弹性为4.5左右)

五、2009年经济展望

1、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未变

潜在经济增长能力较高

●潜在经济增长速度= 3.83% + 0.381*资本增长速度+0.612*劳动力增长速度

●2003-2008年,资本存量增长速度由1978-2002年的11.5%提高到13%,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由9.5%提高10%左右。技术进步、管理水平、人力资本不断提升。 国内需求潜力巨大。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趋势未变。住房、汽车等快速发展的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未变(这两个发动机的作用未变)、教育、医疗、文化、旅游需求增加。

金融体系和财政状况健康,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提高。

2、本轮经济调整期会拉长(经济周期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扩张)

我国4年左右的基钦库存调整周期(调整期半年)和9年左右的朱格拉设备投资调整周期(调整期6-18个月),还有房地产周期调整(调整期3-8年)的因素叠加,需要调整2-3年或更长时间

2009年一季度处于库存调整期,政府减税增支政策有半年到1年滞后期,2009年一季度比较困难。二季度后,投资增长贡献加大。

经济增长从季度看走W型,年度看走L型。 ●1989年经济下滑调整期两年(1989-1990,GDP分别

4.1%和3.8%),1998年经济调整期约四年(98-2001,GDP分别为7.8%、7.6%、8.4%和8.3%)。2002年汽车和房地产开始在内需中发挥主导作用后,经济开始快速复苏并持续增长。

●在政府支出的作用下,我国经济有可能率先稳定,但由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推动的真正复苏还需要世界经济复苏的同步带动。

3、2009年经济审慎乐观(乐观者增多)

有利因素

●大规模库存基本结束,存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 ●出口下降幅度不会继续扩大

●消费相对稳定。节能减排产品补贴、家电下乡、汽车进入家庭

●货币信贷宽松,资产价格领先实体商品价格上涨不可避免,同时也具有财富效应和托宾Q效应

不利因素

●产能调整困难,社会投资缓慢

●房地产投资具有不确定性(居民收入预期不高、物业税、房地产价格)

●新经济增长点带动作用较小

●信贷投放相对会减慢

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经济增长为7.5%左右(各省计划数平均增长9.8%),

二、三、四季度分别为7%、8%、9%左右。 ●出口下降15%,进口下降15%,外贸顺差减少。2009

年顺差到2500亿美元。

●新增就业700万人左右。

●2009年出现轻度通货紧缩,2010年会出现滞涨现象。实际经济增长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普通商品价格难上涨。翘尾因素影响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1.2%。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有利于稳定价格。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电力、水、天然气、铁路运输、环境成本上升。输入性价格上涨现显。

●股市、具有金融属性和垄断性的商品价格震荡上升。货币信贷扩张,部分不能进入实体部门的资金流入资本市场,这是利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复苏的必然结果和代价。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展望

●2009年30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0.6万亿,比上年增长19.8%。对应各省计划数经济增长速度9.8%。其中四川灾后重建2009-2010投资为

1.7万亿。

●预计2009年固定资产形成为15%左右,约为15亿元。考虑到固定资产形成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约为70%,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为21万亿,增长24%左右。 ●2009年预算投资预计可达14000亿元,增长1倍。其中中央预算投资9080亿元、地方约5000亿元(2008年为3174亿元,2009年发债2000亿元)。

●房地产投资预计增长8%。其中中央保障性住房投资493亿元,地方预算176亿元。合计比上年增长2倍。

主要投资方向

基础建设项目: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桥梁、水电、核电、风电、电网改造、水库改造、垃圾和污水处理厂 ●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企业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等,如汽车新产品、电子信息产品等

●新经济增长点: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三G产品、新材料、环保产品、生物制药。

●其他产业: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社区建设(以农村中心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为平台)等

消费展望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定在14%左右

●汽车消费基本稳定10%以上(汽车开始进入三线城市家庭)

●房地产市场有待确认

六、 宏观调控政策基本取向

1、物价、就业等经济滞后指标还没有出现回升的迹象,短期内会稳定政策(吸取1999年的财政和新增贷款减少的教训)。可在第四季度决定是否再出台新政策。新政策着力点在调整收入分配、扩大消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激励社会投资。政府四万亿投资计划可提前到2009年实施。

2、投资政策:房地产投资是关键

政府可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农村基础设●

施、生态环境、文化教育医疗、城市水网、农村电网改造等)

可进一步扩大保障住房投资和农村旧房改造。(每年130万套经济实用房、250万套廉租房)。

商品房建设。发挥价格在调节供求关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新经济增长点。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三G产品、新材料、环保产品、生物制药、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

3、消费政策

增加居民收入。国有企业分红、减个人所得税和减少企业个人社会保障支出?

多层次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产品,消费券。 农村市场,家电下乡扩大到摩托车、空调等

汽车消费政策,1.6升及以下车购置税减半。消费信贷、加速报废和以旧换新、消费税。

加大政府对医疗、失业、教育的支出。培育教育、医疗、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4、对外政策:已出台六项政策

人民币汇率稳定

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2009 年安排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规模100亿美元。

走出去,缓解企业困难,增加出口。

出口退税作为制度稳定下来

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

减轻外贸企业负担

完善加工贸易政策

5、推动有利于内需特别是消费增长的改革(十一项改革: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 、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节能环保体制改革 、优化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 、推进民生领域改革 、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包括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和职工收入等

价格改革

税制改革。物业税、环境税(资源税)

市场准入。研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的相关政策,带动社会投资。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