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

(一)石英砂岩峰林(张家界武陵源为例)

1.形成条件

(1)物质基础:特殊的地层岩性

(2)必要条件:高角度裂隙的发育

(3)重要因素:所处的特殊构造地位

(4)动力因素:新构造运动的抬升

2.形成过程

其发展演变经历了平台、方山——峰墙——峰丛、峰林——残林4个主要阶段。

方山、平台: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形成的最初阶段,为边缘陡峭、相对高差几十至四百米、顶面平台的地貌类型,顶面由坚硬的黄家磴组含铁石英砂岩构成。如天 子山、黄石寨、腰子寨等处的平台方山地貌。峰墙:随着侵蚀作用的加剧,沿岩石共轭节理中发育中发育规模较大的一组节理形成溪沟,两侧岩石陡峭,形成峰墙, 如百丈崖既属此类型。

峰丛、峰林:流水继续侵蚀溪沟两侧的节理、裂隙、形成峰丛,当切割至一定深度时,则形成由无数挺拔陡峭的峰柱构成的峰林地貌,如十里画廊、矿洞溪等处的地貌特征。

(二)喀斯特峰林

1.形成条件

喀斯特峰林形成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分布于年平均温度20℃和年雨量1500毫米以上的地区。高温潮湿、植被茂盛、微生物繁衍迅速、土壤中 CO2的分压力较高和强烈的溶蚀作用,是热带喀斯特峰林形成的重要条件。

(1)首要条件:易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

(2)主导作用:水流

(3)重要条件:本地区的整体升降及其速度

(4)影响因素:气候变化,降水量的差别,地址构造,石灰岩的产状、成分和结构乃至地面梯度、植被等

2.形成过程

峰丛是可溶性岩受到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演化而形成的。当然,在新构造作用下,峰林会随着地壳的上升转化为峰丛。山峰表现为锥状、塔状、圆柱状等尖锐峰体,表面发育石芽、溶沟,山峰之间又常常有溶洞、竖井。峰丛地貌可以说是喀斯特地貌的博物馆。

(三)花岗岩峰林(三清山为例)

1.形成条件

(1)坚硬的超酸性花岗岩岩石。

(2)花岗岩体与围岩风化的差异;

(3)控山构造为独特的三角形“隆上隆”断块。

(4)节理发育、 雨水丰沛。

(5)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处于最佳状态。

2.形成过程

(1)花岗岩岩体形成阶段:白垩纪晚世强烈的燕山运动,地壳总体处于上升状态,并伴随有大 规模的酸性岩浆侵入,经冷凝结晶形成三清山岩体。

(2)花岗岩峰峦形成阶段:随后发育的三条断层将三清山地区切割成三角形“断块”并使其大 幅度地被抬升。相继发生的喜马拉雅期造山运动(即新构造运动),断层继续活动,山岳进一步大幅度抬升,则形成典型的三角形断块山。

(3)花岗岩峰丛、峰墙形成阶段:由于区内垂向断裂节理发育,花岗岩体被切割成棋盘格状,在水流、植物、温差等外营力的长期作用下,有的形成峰丛,有的区段沿着规模较大、成带产出的一组断裂节理形成峰墙。

(4)花岗岩峰柱形成阶段:在风化剥蚀冲刷继续作用下,峡谷加宽、峰墙变窄,峰墙被切断而形 成峰柱;峰丛周边的沟谷切割加深,逐渐形成峰柱,也有的形成规模较小的石芽。

(5)花岗岩造型石形成阶段:峰柱形成后,其四面暴露,在发育近水平节理的部位(尤其是顶 部),柱体被切割成岩块,在风化剥蚀作用下形成球状体(球状风化),有些还常常产生不均匀的崩塌、剥蚀作用,形成了玲珑奇巧秀美的造型石。

* 小结:

三种峰林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条件存在共同之处。首先,三种峰林地貌都必须具备各自形成所需的岩体;其次,三者形成过程中都会受到新构造运动和地壳抬升的影响,也都会经历流水的溶蚀作用以及风沙的风化作用的侵蚀;再者,形成过程中都会经历相似的发展演变阶段。

当然,三种峰林亦有差异。首先,他们分别以石英砂岩、石灰岩、花岗岩为物质基础;其次,三者所处地区的分别有适合峰体演变发育的地理构造,各不相同;最后,三者的具体发育过程也各有差别。

中国古典园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艺术精神与性格,并由此体现在园林的风格、布局以及审美情趣上。而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儒、道、禅三种哲学思想对于这些建园因素, 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1)儒家的“崇尚自然, 师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所遵循的一条准则。因此, 中国古典园林把物质性构件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在有限的空间中利用自然条件, 模拟大自然, 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 例如避暑山庄,将南方园林的秀丽和北方园林的雄浑熔于一炉, 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妙处在于充分借用自然美以开拓环境美, 而且园内园林之景又与环境美浑然一体, 给人以雄浑磅礴, 自然天成, 层次清晰, 野趣横生的艺术感受 。

(2)儒家讲究长幼尊卑, 君为臣纲。因此作为皇家宫苑的避暑山庄所处位置有独立端严之威: 群山环抱,众山如辅弼君王左右的臣子, 武烈河、狮子沟贯穿东北,使这块山林地崛起

在“丫” 形河谷中, 有顺君之意, 外八庙与山庄呈众星拱月之势, 正合康熙“四方朝揖, 众象所归”的政治需求, 并有“北压蒙古, 右引回部, 左通辽沈, 南制天下”的军事意义。

(3)儒家的比德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特别重视寓意于物, 以物比德,常用花木某些特征来隐喻人的思想情操 。

(4)儒家所追求的艺术创作既与实用有关, 又是一种精神创作。艺术作品在艺术上因重精神上“可游”, 即表现为虚实相涵之精神, 因而在园林建筑中亦讲求可游, 如园林布局多迂回错落, 更有飞檐、窗棂、回廊, 以增加虚实的感觉, 使人的精神能悠游往来其间,游廊常沿围墙布置, 婉转曲折, 跌宕起伏, 其间插入半亭或轩, 既隐蔽笨拙的墙面, 亦利于延长观赏路线, 既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 又助长了园林趣味, 一举两得。廊与墙间则虚出三角形隙地, 种植翠竹石笋, 芭蕉或蜡梅, 作为点缀, 显得长廊活泼有致。

2.道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1)道家认为道本无为而能自然生化万物, 应顺其自然,以免破坏万物之和谐。道家追求虚静之心, 即人与宇宙合一的精神, 这也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基本性格。古人所谓神仙起居出没的幻想境界后来成为园林的传统布局。如颐和园昆明湖中的南湖岛、藻鉴堂和治镜阁以及苏州留园中部湖心岛上的“小蓬莱”、拙政园远香堂前水中的“荷风四面亭”“ 雪香云蔚亭”和 “待霜亭”等三岛都象征着海中三神山。

(2)道家崇尚无为、无名、无欲, 认为人应是真率纯洁, 顺乎自然的, 因此采取出世、消极避退的方式独善其身。在园林风格上, 主要体现于道教园林与自然园林。反映在园林中, 则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代表, 康乾二帝均以三十六景为山庄的景点提名, 以此附会道教中的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在康熙和乾隆的诗文中, 屡称避暑山庄为“仙庄”、“仙地”、“福地”。

(3)道家以道为万物生成的本质与变化原则,要求效法于天,把自然如真奉为最高准绳, 一切都要求自然而然。具体到园林建构, 叠掇假山, 开凿水池, 不但应杜绝故弄姿态,矫揉造作, 而且应摒除人工建构的种种痕迹, 追求自然天成的美。

* 小结(儒道思想的融合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儒家、道家在相反相成的同时, 反映在不同类型的园林当中, 皇家园林在整体布局上以儒家思想为准绳, 讲究中轴线, 偏重于统一性, 体现了“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的气势。同时, 在规整中又不乏对道家海上仙山的向往, 常以一池三山来模山范水。而私家园林在秀美中偏重于变化性: 布局自由,结构不拘定式, 青瓦素墙, 小桥流水, 翠竹叠石, 表现出宽松、洒脱、淡雅的民居园林特征。尤以苏州园林为代表, 受到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染, 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其中以道家文化对苏州园林影响最为深刻, 道家以老庄为代表, 追求清静与朴素, 故苏州园林给人的整体感觉是雅致的、秀婉的、内敛的, 不带一丝张扬, 这非常符合园林主人退隐的心态。

3.禅宗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禅宗思想主张通过个体的自觉经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 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与自由,认为小的芥子可容纳高广无限的须弥于其中。例如,在许多江南私家园林当中, 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全国些小之地的山水分布, 契合了中华大地的山水分布。以网师园为例, 其中水池, 以半亩之池, 表现出一望无际的渺茫境界,产生令人萌生视通万里, 目极山川的审美想像。

* 小结(禅宗与儒道思想融合对中国古典园林影响)

佛教梵宇对儒家和道家造园思想兼收并蓄, 建筑组群与儒家文化相联系, 采取中庸方式, 即轴线对称,。园林部分则与道家文化相联系, 采用自然式布局。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寺庙园林, 出于宗教教义的需要, 占据名山大川构筑寺庙园林, 追求“佛国仙境”的宗教意境, 以满足精神所需, 并吸引天下信徒前往瞻仰朝拜。而优质的生态环境, 有利于宗教修行; 在兼顾香客的赏景需要时, 尽力确保主殿的显赫地位, 在尽可能维持中轴对称的规则式布局的前提下, 结合不同地形和景观条件, 吸取世俗园林的布局特色, 在保持宗教庄严肃穆气氛的同时, 增加开朗活泼、生趣盎然的观赏空间。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