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20**年串讲笔记4

第四章 图书的整体设计

夏丽英

基本要求与考试内容:

☆1. 熟悉图书整体设计的概念、内容及要求。

☆2. 熟悉开本的概念以及制约开本选择的因素。(2002年是掌握)

★3. 掌握图书的必备结构部件种类及其设计要求。(比去年增加了后半部分――设计要求) ▽4. 了解图书的可选用结构部件与装订样式的种类。(2002年是掌握,现变了解) ☆5. 熟悉制约图书结构与装订样式选择的因素。(新增内容)

☆6. 熟悉图书美术设计的特点、内容、要求及手段。(2002年是了解)

☆7. 熟悉图书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艺术规律。(2002年是了解)

☆8. 熟悉图书版式设计的形式与要素。(2002年是了解)

☆9. 熟悉图书版心规格设计的要求。(新增,明确并具体)

★10. 掌握图书中各种文字与图片的版式设计要求。(图片版式设计部分是新增要求掌握) ☆11. 熟悉图书的装帧制作工艺设计。(新增内容)

第一节 图书整体设计的概念、内容及要求

一、图书整体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1. 图书整体设计的概念

图书的整体设计,是对图书物质形态的工艺性和艺术性构思, 其主要目的是使图书具有最佳视觉效果。它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封面、版面)里,按照造型艺术的原理,把构成图书的各种要素组合成既与书稿的内容、性质相匹配,又与印刷工艺要求相适应的设计方案。

图书的整体设计也要严格执行责任设计编辑、编辑室主任、社长或总编辑(副社长或副总编辑)三级审核制度。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1997年6月26日公布)指出:“图书的整体设计,包括图书外部装帧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设计质量是图书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图书的整体设计质量,是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方面。

出版社每出一种书,都要指定一名具有相应专业职称的编辑为责任设计编辑,主要负责提出图书的整体设计方案、具体设计或对委托他人设计的方案和设计的成品质量进行把关。

2. 图书整体设计的内容:

图书的整体设计,包括图书外部装帧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图书的外部装帧设计,包括图书形态设计、图书美术设计、图书装帧制作工艺设计等。其中,图书形态设计包括图书开本的选择与图书结构、装订样式的确定,图书美术设计包括封面、护封、环衬、主书名页、插页等的设计,图书装帧制作工艺设计包括印刷工艺运用和材料的选择。图书版式设计,包括用字的选择、版心的确定、文字的排式以及图文在版面上的编排等。

二、图书整体设计的要求

图书的整体设计, 必须兼具艺术性、技术性和经济核算的要求。

(一)整体性

图书整体设计必须与图书出版过程中的其他环节紧密配合、协调一致,更要在工艺选择、技术要求和艺术构思等方面具体体现出这种配合与协调。

如在对材料、工艺、技术等作选择和确定时,必须体现配套、互补、协调的原则;在艺术构思时,必须体现图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设计创意高度艺术化与图书主题内涵高度抽象化的统一,等等。

(二)艺术性

图书整体设计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艺术性原则不仅要求整体设计充分体现艺术特点和

独特创意,而且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要体现图书内容的内在要求、图书的性质和门类,也要体现一定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三)实用性

要求图书整体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层次读者使用不同类别图书的便利,充分考虑读者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和审美需要,充分考虑审美效果对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导向作用。

(四)经济性

要求图书整体设计不仅必须充分考虑图书阅读和鉴赏的实际效果,而且必须兼顾两个方面效益的比差:

一是所需资金投入与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比差;

二是设计方案导致的图书定价与读者的承受心理、承受能力的比差。

第二节 图书形态设计

包括:图书开本的选择与图书结构、装订样式的确定,是由文字编辑、美术编辑、技术编辑共同完成。

一、图书开本的确定

图书开本的选择与确定,是图书形态设计的首要内容。

(一)开本的概念

开本是表示图书幅面大小的行业用语,因为幅面是一定规格的全张纸按不同方法开切出的,故有此称。开本以全张纸开切出的数量(开数)来表示。其主要开切法有三种

1.几何开切法:

将全张纸按反复等分(对折)原则开切,可开出对开、4开、8开、16开、32开、64开、

n 128开、256开等开本。因其开出的开数呈几何级数(M =2),故称为“几何开切法”。

优点:开出的开数规整,纸张的利用率为100%,便于用机器折页,如用于期刊的印刷装订联动线,最经济合算。

缺点:开数的跳跃大,可选择性相对较差。

2 .直线开切法:

将全张纸横向和纵向均按直线开切,可开出20开、24开、36开、40开等。

优点:开数的可选择性相对较多,纸张的利用率为100%。

缺点:某些开切数有单页,如会给印刷装订带来不便。如5开、25开、3开、9开等。 3 .纵横混合开切法:

这是将全张纸的大部分按直线开切法开切,另一小部分按单页开切。又叫套裁法。

优点: 可开出上述两种开切法难以直接开出的所有开数,能适应一切畸形开本的需要。如可得27开、38开等。

缺点: 纸张有不同程度的浪费(如教材P132页所示) ,印刷装订有所不便,印装成本高。

(二)开本的类型及其规格

图书的开本按开数可以分为不同类型;而同一开数的开本,幅面大小又有不同的规格。

1.开本的类型: 可分大型本(12开及以上)、中型本(16~32开)和小型本(36开及以下)三类。

2.开本的规格:是指同一种开数的开本所具有的实际幅面面积。因为用以开切的全张纸有大小不同的规格,所以按同一开数开出的开本也有不同的规格。

书刊常用纸张规格及成品尺寸:

开本的规格 宽(mm)长(mm) 所用全张纸规格(mm)

长32 113 184 787×960

32开 130 184 787×1092

特长32开 130 203 850×1092

大32开 140 203 850×1168

特大32开 148 210 890×1240

在版本记录中应标明全张纸的规格和开数,

如:开本850毫米×1168毫米 1/32

(三)开本的选择

1.图书性质种类

常采用大型开本的图书:画册、图集。

常采用较大的中型开本的图书:经典著作和学术著作、大型工具书、高等教育教材、刊物等。 常采用较小的中型开本的图书:通俗读物、中小学教材等。

常采小型开本的图书:儿童读物、小型工具书、连环画等。

2.图书的容字图量

容字图量较大的图书,多采用大中型开本;容字图量较小的图书,多采用中小型开本。

3.图书的用途

如查检类、鉴赏类、藏本类图书多采用大中型开本;阅读类图书多采用中型开本;便携类图书,多采用小型开本。

★二、图书结构和装订样式的确定

(一)图书的必备结构部件--书芯、封面、主书名页

1 .书芯

图书的主体,是图书中承载图书主体内容( 包括正文及部分辅文) 的部分。

纸张→两面印刷→折页→帖→若干书帖套帖或叠帖→ 装订→书芯

书芯一般不包括主书名页。书芯的设计取决于对装订方法的选择,以不同方法装订成的书芯,外观有所不同。

2 .封面(包括书壳)

是图书的外表部分,是包在书芯外面、与书芯订口处相连并印有装帧性图文的较厚纸张。图书的封面,大多由前勒口、前封面(面封) 、书脊(脊封) 、底封面(底封) 、后勒口五个部分构成;有的封面没有前后勒口。图书封面除对书芯起保护作用外,还要在恰当位臵设臵书名、作者名、出版单位名及装帧图案、条码、定价等,既便于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图书的相关内容,又能显示该书的特有审美价值。前后勒口除增加面封和底封沿口的牢度外,还有保持封面平整、挺括、不卷边的作用。

书壳(封壳)是用硬质材料(如纸板) 、织物等材料制作而成的略大于书芯的硬质封面。其保护书芯的作用良好。

封面标示图书的属性:

⑴面封上印书名、副书名、作者名、原作者国籍、译者名、出版者名、多卷书的卷次、书名的汉语拼音、丛书名。

⑵书脊上印书名、出版者名(或出版者logo) 、多卷书卷次。作者名、丛书名、副书名等视情况而定。

⑶底封应该印上书号及其条码和定价。一般还有出版单位的责任编辑、责任校对、装帧设计责任人、责任印制等。

⑷前后勒口可以放臵作者肖像、作者简介、内容提要、故事梗概、丛书目录等。

3. 主书名页

位于书芯前或插页前,放臵图书的所有属性数据。

⑴ 主书名页正面习称 “ 扉页” 或“ 内封” ,位于单码页面,须载有完整、正确的书名、副书名、作(译)者名和出版者名以及多卷书的卷次。丛书名在没有附书名页的情况下也可列于此面。

⑵主书名页背面位于双码页面,须载有图书的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版本记录,习称“版权页”。

①版权说明对本图书著作权的归属作出明示。一般以版权符号开头,后列著作权人名和出版年份。其位臵在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上面或者下面。

②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又称“CIP 数据”,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为在出版过程中的图书编制的

书目数据。CIP 数据应臵于主书名页背面的中部,分为四个段落:

a. 标题。标明“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

b. 著录数据。

c. 检索数据。

d. 其他注记,内容按编目工作需要而定。各段落之间均空一行。

③版本记录臵于主书名页背面的下部位臵,应该提供图书在编版目数据未包含的印刷发行、载体形态等记录,以及出版人项。即应列载印刷者名、发行者名、第一版及本版本次印刷的年月、印张数、字数、印数、定价、图书开本及其幅面尺寸、附件的类型与数量、出版人姓名。 此外,也常列书名、副书名、作(译)者名、出版者名及出版者的地址、中国标准书号,有的还列入编辑者、校对者、封面设计者与装帧设计者的姓名、因印装质量而退换图书的联系方式。

▽(二)图书的可选用结构部件

1.环衬

设臵在封面与书芯之间的衬纸,也叫蝴蝶页。环衬是把封面与书芯、主书名页连结起来的图书结构部件,可增加图书的牢固性,也起装饰作用。有前后环衬 。 一般用纸比封面稍薄、比书芯稍厚。通常有前后环衬。

2.附书名页

位于主书名页前,通常在双码面印刷相应文字,与主书名页正面相对应;必要时也可以使用其正面或增加其页数。附书名页应列载:多卷书的总书名、主编或主要作者名;丛书名、丛书主编名;翻译书的原著书名、作者名、出版者名的原文、出版年份及原版次;多语种书的第二种语言之书名、作者名、出版者名;多作者图书的全部作者名。

3.插页

是印有与图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像的书页,有集合型插页和 分散型插页 两类。

4.护封(包封)

是包在硬质封面外的包纸。高度与书相等,长度较长,其前后勒口勒住面封与底封,使之平整、挺括。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精装与软精装书用。

5.函套

⑴书函:是我国传统书籍护装物。有四合套和六合套两种。

⑵书套。

6.其他部件

⑴辑封( 篇章页) :图书正文页内标明“ 篇”“ 辑” 名称的书页。

⑵腰封(书腰纸):即包勒在封面腰部的有一定宽度的一条纸带,纸带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图文。

⑶书签带 :一端粘连在书芯的天头脊上,另一端不加固定,起书签作用

⑷藏书票 :专门夹在某些图书中的美术作品小型张,其作用是纪念某一图书出版发行,也可供爱好者收藏。

☆(三) 图书装订样式

图书装订样式,是用不同装帧材料和装订工艺制作的图书所呈现的外观形态。

1 .平装(简装)

整本书由软质纸封面、主书名页和书芯构成,有时还有其他非必备部件,如环衬、插页等。 ⑴普通平装,由不带勒口的软质封面、主书名页和书芯构成。一般不用环衬,有的主书名页与正文一起印刷。

⑵勒口平装,由带勒口的软质纸封面、环衬、主书名页、插页(也有无插页的) 和书芯构成。多用于书页相对较多(有一定厚度)的中型开本的图书。

平装书的封面可作贴塑(覆膜) 处理,是将透明有光或无光(亚光) 塑料薄膜,在一定温度、压力和黏合剂的作用下贴在封面纸上,使封面增加厚度、牢度和抗水性能。多用于勒口平装书,间或也用于普通平装书。

平装书一般采用的装订方法有骑马订、平订、锁线订、无线胶背订和锁线胶背订。

2.精装

最大特点在于封面的用料和印刷加工工艺。一般由纸板及软质或织物制成的书壳、环衬、主书名页、插页和书芯构成,因此比平装考究、精致。

⑴全纸面精装:由全纸面书壳、环衬、主书名页、插页(若有的话) 和书芯构成。保护书芯作用较强,制作成本相对较低。

⑵纸面布脊精装:书脊使用的是布料或其他织物,面封和底封使用的是纸板和软质纸制作的书壳。构成与全纸面精装同,制作成本相对也不高。

⑶全面料精装:书壳的面封、书脊和底封都用布料或其他织物、皮料等面料和纸板制作的书壳。构成与全纸面精装同。在书壳外面包有护封,因其考究、精致的程度胜过前两种精装样式,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多用于既需相当考究、精致、发行量又较小的高档图书。

三种精装样式都有圆脊和平脊两种形态。

圆脊是指书芯的脊背经砑圆(扒脊) 工艺处理成带有一定圆弧的凸状,而外口则呈圆弧形凹状,与书壳套合后,即成圆脊精装形态。

平脊是指书芯的脊背不作砑圆处理,书脊和外 口均无圆弧,与书壳套合后即成平脊精装形态。精装书的装订方法一般采用锁线订、胶背订。

3.线装

将均依中缝对折的若干书页和面封、底封叠合后,在右侧适当宽度用线穿订的装订样式。 线装主要用于我国古籍类图书,也为其他图书装帧设计所借鉴。

4.散页装

图书的书页以单页状态装在专用纸袋或纸盒内。是一种卡片式或挂图式图书,多具欣赏或示意功能。教育类、艺术类图书多见。

5.软精装

是平装样式吸收了精装封面比较硬的特点而形成的“软精装“,又称“半精装”。它是在带勒口的面封和底封内各衬垫了一张一定厚度的卡纸,从而使封面的硬质、挺括程度超过一般平装图书。

☆(四) 图书结构和装订样式的选择

图书结构及其装订样式的选择,应考虑图书性质类别、篇幅、用途、读者对象及可提供的材料、工艺等因素。

对结构部件的选择,实际上只是对非必备部件的选择。可选择的是环衬(精装、平装)、护封(精装及软精装)、函套(经典类图书、价值较高的图书)。

对装订样式的选择:

精装:较大篇幅的经典著作、学术性著作、中高档画册等,多采用考究程度不等的精装样式;

平装:较小篇幅的通俗读物、少儿读物、教科书、生活类用书等,多采用结构相对较为简约的平装样式;

线装:考究的古籍图书仍采用线装的样式;

散页装:教育类挂图和美术小品集,多采用散页装的样式。

☆第三节 图书美术设计

图书的美术设计要遵循美术创作的一般规律,又必须凸现书籍装帧的特点、风格。它是根据图书的性质和内容,通过艺术构思确立装帧艺术风格,并根据图书装帧的整体需要,规定护封、面封、书脊、底封、环衬、主书名页、插页、辑封等各部分之间的映衬关系;又按装帧艺术创作规律以形象、色彩、文字、纹饰等进行艺术形式的创造。

☆一、图书美术设计的特点

图书美术设计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统一”和两个“结合”。

(一)从属性与独立性相统一

从属性:通常是指图书美术设计必须为图书的内容服务,受到图书内容的制约。从这个角

度可以说美术设计依存于图书内容,对内容起映衬、补充作用。

独立性:是指装帧设计艺术又有它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独自的形式法则与处理手段。 从属性与独立性,这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不能简单地肯定某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必须从整体的角度去设计图书的各个部件,运用独特的形式法则和形式语言创作完美和谐的作品。

(二)文化性与商品性相统一

文化性:图书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书卷气”是图书文化气息的体现,在图书设计上应予以重视与发扬,使之用得其所。

商品性:作为一种商品,图书的美术设计必然具有一定的广告意图,即提供商品信息、反映产品品质。这也是图书美术设计的功能之一。

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形式与内容吻合,既能从形式上吸引和打动读者,又能在内涵上经得起推敲。

(三)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图书美术设计,无论在专业属性、创作思想、设计手段上,还是在研究方式上,都强烈表现出其科学性的一面,体现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它涉及心理学、材料学、工效学、印刷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其中印刷学与材料学研究的成果,尤其是图书美术设计需要利用的重要内容。利用先进的科技为艺术设计服务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

实用、美观、经济的图书美术设计原则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集中体现。

(四)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

时代特色:设计的创意要有强烈的时代感,能充分反映出时代精神和时代气派。

民族特色:现代的图书美术设计要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富有自身文化品格,同时又能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髓。

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是包括图书美术设计在内的一切当代文化艺术的标志。

二、图书美术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一)图书美术设计的内容

1.封面和护封――主体工程

它们的美术设计,既能增加图书外形的美观,更能以这种美观所体现的图书整体的审美价值,给人以强烈的“第一审美印象”的视觉冲击。

设计中应凸现图书的性质和主题的内涵,体现独特的风格。

2.环衬、主书名页、插页等

它们的美术设计都围绕封面起着补充、映衬、联系的作用。

设计要体现自身的结构性的特点及与封面、护封的主次区别,而且必须取得与图书整体形象保持和谐、一致的审美效果。

3.函套

由于其有很强的装饰作用,故其艺术构思除体现于装帧材料的选用及印刷、加工工艺的规定外,还表现在与其相适宜的配饰的设计上。

(二)图书美术设计的要求

1.社科类图书的要求

它们从内涵到文字形式都具有程度不等的理性色彩和论述性质,因此,其美术设计的特点是着意在具体内容与抽象概括的对立统一中体现独特的风格。

2.文学类图书的要求

这类图书因体裁、内容、作者国籍、时代的不同而丰富多彩,其美术设计的特点及风格也因此而多姿多彩,多以文本特定的艺术趣味为参照系。

3.科技类图书的要求

要体现出科技读物的理性色彩,力求生动而明晰的视觉效果。

4.艺术类图书的要求

不论是普通型还是豪华型的艺术类图书,美术设计都要体现艺术类图书的审美个性,做到形与质的高度和谐。

5.辞书类图书的要求

它们既有信息密集、表述准确、行文严谨的共性,又有综合性或专业性强、学科分类严密的特点。故其美术设计要突出其深博、厚重的风格,简约往往是它们的共性。

6.少儿类图书的要求

应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按照他们的视觉审美需要,结合图书内容来进行设计,力求生动活泼。

7.古籍类图书的要求

古朴、典雅是其美术设计的共同风格,才能给人以源远流长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丰厚感。 ☆三、图书美术设计的手段

(一)艺术的手段

运用形象、图案、色彩、文字、纹饰等要素,以写真或写意的手法,使美术设计对象成为充分表现图书主题内涵的艺术作品。这种作品手段在美术设计中被普遍采用。

(二)技术的手段

借助计算机桌面出版系统对文字、图形、图象进行变形、缩放、旋转、斜拉、镜像、畸变等操作,对色彩进行增减、变换等处理,使设计对象产生一种超空间、超想像、超常规的特殊艺术效果。

(三)材料与印刷工艺的手段

使用适宜的特种纸张、纸板、织物、塑料、皮革、电化铝、粉箔、丝带等材料,以裱糊、烫印、火印、覆压等手法,使设计对象体现一种精致、气派的艺术效果。

第四节 图书版式设计

定义: 版式就是图书版面的编排格式。

版式设计,要以图书的性质、内容、读者对象和可提供的工艺技术手段等为根据,使图书的版式与图书的外部装帧和谐一致,使版面安排合理,脉络分明,既方便阅读,又能给人以美感。

☆一、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最终目的:完善版面的阅读功能。清晰性、易读性、和谐性是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清晰性

版式设计是许多因素的复杂结合。版面上设计元素的运用、结构框架的设定、个人风格的发挥等一切手段,都是为了鲜明地突出内容、烘托主体,使主体层次清晰、一目了然,没有丝毫视觉污染与干扰。

(二)易读性

文字与图片的前后、主次、分合安排及大小、轻重、黑白的分布,都是为了版面的易读性,为了读者能有“选择”、有“区别”、有“秩序”地阅读。如类目的分割、篇章的安排、目录的编排、页码的安臵、内容的提示等,均是为了让读者更方便、更容易地查阅。

(三)和谐性

指版面中的各种设计元素要彼此呼应、息脉相通、和谐一致。正确运用版式设计的艺术规律,达到形式与内容、局部与整体的完美一致,生动、有序、和谐的版面能给人一种阅读上的愉悦。

二、版式设计的形式

(一) 古典版式设计

五百多年前以德国人谷登堡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图书设计艺术家所确立的版式设计形式,具有典雅、均衡、对称的特色。特点是以订口为轴心左右两面对称,字距、行距具有统一尺寸标准,天头、地脚、内外白边均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组成一个保护性框子。文字油墨的深浅和版心内所嵌图片的黑白关系都有严格的对应标准。古典版式设计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传统的版式:(图略)

(二) 网格(Grid )设计

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瑞士。网格设计是运用固定的格子设计版面的方法:把版心的高和宽分为一栏、二栏、三栏以至更多的栏,由此规定了一定的标准尺寸;运用这个标准尺寸控制和安排文章、标题和图片,可使版面取得有节奏的组合,未印刷部分成为被印刷部分的背景。网格设计以比例、力场、中心、方向、对称、均衡、空白、韵律、对比、分割等艺术规律的运用,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其风格的形成受到建筑艺术的深刻影响,它运用数学的比例关系,具有紧密连贯、结构严谨等特点。

现在刊物等大幅面的图书常用分栏的设计。

网格设计的结构应考虑灵活应用,使其布局不呆板。在现代设计中创造性地应用网格设计尤为重要。

网格设计:(图略)

(三) 自由版式设计:

自由版式设计的前提与基础是计算机制版技术。其特点是版心无疆界性、字图一体性、解构性、局部的非阅读性和字体的多变性。

自由版式设计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设计师戴维·卡森。他改变了字体和书写规律,开创了划时代的设计新概念。

自由版式设计的形式规律:版心无疆界、字图一体性、解构性、局部非阅读性、字体多变性。

版心无疆界:自由版式设计既不同于古典式的结构严谨对称,也不同于网格设计中的栏目条块分割,而是依照设计对象中字体、图形的内容随心所欲地自由编排,实物所占空间与空白间隙同等重要,无所谓天头、地脚、订口、翻口,可让读者产生丰富的想像空间。

字图一体性:把文字作为图形的一部分,将此“文字图形”作为一幅绘画作品,运用形式美的节奏、韵律、垂直、倾斜、虚实等手法,达到字图一体;还可将文字叠加、重合等,以增加空间厚度和层次。

解构性:是指将古典排版秩序肢解、破坏从而重组新型的版面。与艺术创作、平面设计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一脉相承。

局部的非阅读性:是对现代设计更高境界的追求,是功能美与和谐的结合。

戴维·卡森设计的自由版式:(图略)

☆三、版式设计的艺术规律

(一)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同等同量的平衡,均衡是变化的平衡。前者的特点是稳定、整齐、庄严,但是也嫌单调、呆板。均衡是不对称的平衡,可补对称之不足,它既不破坏平衡,又在同形不等量或等量不同形的状态中使平衡有所变化,从而达到一种静中有动、动中寓静的条理美和动态美。 两个同一形的并列与均齐,就是最简单的对称形式。对称的形式有以中轴线为轴心的左右对称;以水平线为基准的上下对称、以对称点为源的放射对称、以对称面出发的反转对称。其特点是稳定、庄严、整齐、秩序、安宁、沉静。

均衡是一种有变化的平衡。它运用等量不等形的方式来表现矛盾的统一性,揭示内在的、含蓄的秩序和平衡,达到一种静中有动或动中有静的条理美和动态美。均衡的形式富于变化、趣味、具有灵巧、生动、活泼、轻快等特点。(图例略)

利用位臵与距离而取得平衡效果,

显得灵活而富于变化。

▲人物偏于左侧,在中心放上小图和主题文字,使版面构成获得心理上的量的均衡。

(二)比例与尺度

比例在设计中是指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以及整体与其他整体的大小、长短、宽窄、轻重等和数量关系。成功的版面构成,首先取决于良好的比例。比例常常表现出一定的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黄金分割率等。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发现的黄金分割律(1:1. 618,约相

当于5:8) ,导致后人对美的比例研究,至今发挥着作用。合适的比例必须符合设计对象和主体的要求以及人们的习惯。尺度与比例是形影相随的,没有尺度就无法具体判断比例。和谐、完美的设计效果依赖于合适的比例和尺度。(黄金分割律图略)

(三)对比与调和

对比强调差异性,着意让对立的要素互相比较,产生大小、明暗、黑白、轻重、虚实等明显反差。调和是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具有共性、相辅相成,即形成差异面和对立面的统一。现代设计的形式处理包括图形、形体、空间的对比,质地、肌理的对比,色彩对比,方向对比,表现手法对比,虚实对比等。局部的对比必须符合整体协调一致的原则。对比与调和规律的运用可以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设计风格。

黑白对比 动静对比 轻重对比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按照一种条理和秩序作重复、连续排列而形成的一种律动形式。在设计中,有规律的重复和对比因素的存在是节奏产生的基本条件。如文字既有等距的连续,也有渐变、大小、长短、高低等不同的排列。韵律可看作节奏的较高形态,是不同节奏的美妙而复杂的结合。(图略)

(五)变化与统一

变化而又统一,是形式美的总法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设计上的运用。变化和统一的结合是设计构成中最根本的要求。变化是一种智慧、想像力的表现,可造成视觉上的跳跃。它包含了本来具有的全面、多样的内容要素和自身矛盾的特殊性,但它必须统一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设计的整体性观念是以哲学、美学上的整体性思想为基础的。设计的整体观念,要求版面内诸构成要素相互依存、彼此联系、紧密结合,具有不可分离的统一性。只有树立设计的整体观念,才能覆盖和包容一切形式美的法则:整体美、和谐美、均衡美、对比美、节奏美,等等。(图略)

四、版式设计的要素

(一) 版心

版心是版面上容纳文字图表(一般不包括书眉、中缝和页码) 的部位,由文字、图表和间空(包括字空、行空和段空)构成。其面积的大小和在版面上的位臵,对于版式的美观、读者的阅读和纸张的合理利用都有影响。版心的宽度和高度,对版面字数有制约。

(二)周空

周空是指版心四周留出的一般约为2厘米宽的空白,包括:

1.天头(上白边),处于版心上方。

2.地脚(下白边),处于版心下方。

3.订口(内白边),处于版心内侧。

4.翻口(外白边),处于版心外侧。

周空的作用:让读者阅读时眼睛不受四周不利环境的干扰,又可有地方下笔写心得。对周空的设计,是现代图书版式设计中逐渐为人注目的设计手段之一。

(三)印刷字规格

1. 字级。指印刷字的大小级别。

号数制(铅排时代):初号、一号、二号……四号、小四号、五号、小五号…… 点数制(世界通用):点的单位长度为0.35毫米。五号字为10.5点。

级数制(照排时代):“级”的单位长度为0.25毫米。从6级(1.5毫米)到100级(25.00毫米)分成30个级别:6、7、8、9、10、11、12、13………36、40、44、50、60、70、80、90、100(36级以下没有19、21、23、25、27、29、31、33、35)。照排技术使字的大小获得“无定级”的广阔空间。级数制采用的规格尺寸与号数制、点数制不同,所以照相字与铅字在尺寸大小上并不存在精确的对应关系,仅仅互相近似。

常用字号对照如下:

号数制 点数制(P ) 级数制(K )

2号 21P 30K

3号 16P 22K

4号 14P 20K

小4号 12P 17K

5号 10.5P 15K

小5号 9P 13K

6号 8P 11K

7号 6P 8K

详见P151页表4-1 印刷汉字尺寸近似对应表

字级大小不同,在版面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字级大,造成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感;字级小,造成视觉上的连续吸引感,构成的版面整体性强。

2.字体:指印刷字的形体种类。

现在图书用字的字体可分为基本字体、基本字体的变体和艺术体三类。

(1)基本字体:宋体、黑体、楷体、仿宋体四种。

宋体:笔画横细竖粗,工稳庄重,多用于一般图书的正文。在印刷字体中历史最长,应用最广。

黑体:横竖粗细一致,结构紧密,凝重醒目,朴素大方,多用于标题和着重文字等。 仿宋体:笔画较细,起落笔均稍加装饰,隽秀清丽,多用于诗歌、短文、休闲读物等。 楷体:也称活体,字形端正规范,多用于低幼读物和教科书等。但笔画和间架不够整齐和规则,阅读效果不甚理想。

(2)基本字体的变体:基本字体经过变化而成的字体。如宋三体、秀丽体、报宋体、等线体、圆头体等。计算机照排的发展为基本字体的变化提供了技术条件,如可以将基本字体变化成扁体、长体、斜体、旋转体等等。

3. 艺术体 :将书法艺术和美术字写作技巧糅入印刷字而形成的字体。如:隶书体、魏碑体,综艺体、琥珀体等。

用字选择原则:

必须遵循“以变化求生动,以和谐出美感”的原则。

字体的注视度顺序(由重到轻)为:

黑、楷、宋、仿宋;

字体的易读性顺序为:宋、楷、仿宋。

(四)版面字数。

一定规格的版心内可容纳的字数,通常称为“版面字数”。计算时,须先根据版心的高与宽以及所选定的字级,确定每行应排字数和每面应排行数;然后再将每行字数乘上每面行数。 可容纳字数≠版心中实际容纳字数。因为有空白之处,实际字数总是少于版面字数。

(五)排式

指各种文字或图在版面上的排列样式。一般文字的基本排式有横排和直排两种主要类型。表格和图的排式一般有直式、横式与和合式三种类型。

(六)图表位臵

指图片、表格等在版面上所处的地位。图表的特点是每一幅都构成版面上相对独立的“块”,既比较突出,又不便分割,与文字形成的“块”有很大不同。应对其位臵做出周详安排,使版面既显得活泼大方,又方便阅读。

五、版心规格设计

注意在统一、和谐中有变化。“天”与“地”的关系,整体的黑白关系都是设计的要点。

(一)版心大小的设计

版心尺寸与周空大小互相制约。

凡周空较大的设计,版面显得疏朗、爽目;而周空较小的设计,则版面显得饱满、醒目。版心的大小,要根据图书的性质、种类和既定开本来选择确定。

如:实用型、通俗型图书和经济型小开本图书,版心不宜过小,以容纳较多的图文内容;而休闲类、美术类、随笔类、诗歌类等中型开本的图书,周空可以较大一些。

(二)版心在版面上位臵的设计

周空设计是向版面注入生机的一种有效表现手段。按照周空白边的大小变化,版心在版面上的位臵有以下几种:

1.版心居正常位臵,即位于中间,上下左右的白边都相等。适用于常规的以文字为主的图书。

2.版心在上面,即地脚空白增大。国外图书一般如此。适用于摄影集、画册等艺术观赏类图书。

3.版心在下面,即天头空白增大。中国传统图书多用。适用于摄影集、画册等艺术观赏类图书。(图示略)

4. 版心向订线靠拢,即订口缩小,翻口空白增大。适用范围较大,目前图文类图书多采用。(图示略)

5. 版心均靠左侧。适用范围较大,目前图文类图书多采用。(图示略)

6. 版心均靠右侧。传记类、文艺类图书使用较多。(图示略)

前四种是对称的结构;后面两种是均衡的安排,一般只用于横排书。

(三) 版面字数的设计

主要是选择确定每行所排字数和每面的行数,从而对一部书稿的页面数有个大致的估量,以便于确定书脊的宽度。

1.每行字数与版心的宽度(毫米)的关系。

在字距正常情况下:

字数=版心宽度÷每字宽度(毫米)

=版心宽度÷(0.25×字级数)

如:字数=97.5÷(0.25×15)=26字

所以,版心宽度=字数×每字宽度

=字数×(0.25×字级数)

2. 每面行数与版心高度的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行与行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行距,否则难以阅读。所以计算版心高度除了要考虑每个字的高度外,还必须考虑行距高度(每级行距也为0.25毫米),且行距数必然比文字行数小1。

其公式为:

行数=(版心高度-行高)÷(行高+行距高)+1

=(版心高度-0.25×文字字级数)

÷(0.25×文字字级数+0.25×行距级数)+1

版心高度=行高×行数+行距高度×行距数

=0.25×文字字级数×行数+0.25×行距级数×(行数-1)

如:版心高度=0.25×15×27+0.25×8×(27-1)

=101.25+2×26

=153.25(毫米)

1. 出版社打算出版一本辅导教材,供一年使用。有34.8万字,拟选用850毫米×1168毫米的胶版纸做正文用纸,32开,版心尺寸拟为105 毫米× 159毫米,正文用5号字,行距级数为8级。请设计以下项目:

(1)该种书的成品尺寸。

(2)每面的行数及每行字数。

(3)版面可容纳字数。

(4)该书的预计面数。

答:(1)成品尺寸为:140毫米×203毫米

(2)字数=版心宽度÷每字宽度(毫米)=版心宽度÷(0.25×字级数)

=105÷(0.25 ×15)=28字

行数=(版心高度-行高)÷(行高+行距高)+1

=(版心高度-0.25×文字字级数)

÷(0.25×文字字级数+0.25×行距级数)+1

=(159-0.25 ×15) ÷(0.25 ×15+0.25 ×8)+1

=(159-3.75) ÷(3.75+2)+1=155.25 ÷ 5.75+1=28行

(3)版面可容纳字数为28× 28=784字。

(4)该书大约有:348000 ÷784≈444面。

3.字间距和行距大小的选择。

字间距和行距都可以故意扩大,以使版面显得疏朗、轻松些,也可将行距缩小,以使版面显得紧密、严整些。

六、文字的版式设计

(一) 正文文字的版式设计

包括对主体文字、标题、引文、注文(虽为辅文,但与正文同时设计)排式的设计。这些文字在表现形式上大多具有“线”的特征。而表格虽为主体,但有“块”的特征,故放在下面讲。

1.主体文字排式

有横排和直排两种样式。

横排样式中,又有单栏、双栏、三栏及以上的多栏排式。

“单栏”,也称“统栏”,每行文字均从版心的左边一直排到版心的右边。行长较长,字级一般不能小于15级(约为五号字,10.5P )。

所谓“双栏”是将版心纵向分隔,行长缩短约一半。用字字级则可相对变小。刊物、工具书、图书辅文中的索引等多用这种排式。

多栏排式,是在图书开本相对较大面而用字级数相对又较小的条件下所使用的排式。多用于大型开本的刊物、工具书、资料书和这类图书的缩印本。

2.标题排式设计。

(1)标题字级、字体

必须依据图书类别、开本、标题等级,遵循字级大小有序、字体轻重相间的原则来选择。 标题字级大小与主体文字字级大小的比率叫做跳跃率。跳跃率高的,版面容易生动活泼;反之,版面显得庄重规整。

(2)标题的位臵

有居左、居右、居中三种。标题位臵的设计,必须依据图书开本大小、标题文字多少及版面整体布局等实际状况择善而行。

(3)标题字空

为了使标题在字数较少的情况下不至显得紧逼局促、虚实失衡,字数较少的标题文字,除每一个字本身所具有的字肩空距外,必须再适当增加字空。

(4)标题占行

标题在版面上占一定的行数,既为字级大于主体文字的标题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同时又造成了标题在一定空间中鲜明、突出、醒目的效果。各级标题的占行数与标题等级有相关。 标题占行数(参考) :

一级标题最多占一面行数的1/3左右

二级标题可占2~3行

三级标题可占1~2行

四级及以下标题可占1行或不占行

(5)标题转行。

在标题文字行长超过主体文字行长的4/5的情况下实施标题转行的技术处理。标题转行有转行顶格(顶头)、转行齐肩和转行居中三种形式,不管何种转行方式,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害文意的原则,即标题转行不能割裂词义、虚词不能转为下一行的第一字等。

3. 引文排式设计

短句:一般选用与主体文字相同的排式。

大段文字:为了与主体文字区别,选择的字体与正文不同(多用仿宋体或楷体) ,排式也较为特殊:一是另段起排,给引文以区别于正文的整段地位;二是行头退后两格,若行长较长,行尾也可缩进两格,以使引文更为清晰。还有些引文如诗歌,每一行头都退后四格或更多。 ☆ 4.表格排式设计

(1)表格的构成要素

表头:表格名称

表框:表框线、反线(粗线)。

表项:即横向和纵向的项目栏

栏线:栏目线、正线(细线)

表格内容:数据或文字。

(2)表格种类:

按表述样式分:数据式表格和文字式表格。

按形态样式分:有线表、无线表、挂线表(无表框线和栏目线、但有指示项目相互关系的线条挂连)。

(3)表格的排式:

直式:横向表项较少、纵向表项较多。表头与天头、地脚平行。

横式(卧式):横向表项较多、纵向表项较少。表头与天头、地脚垂直。必须头左脚右,即表头在单页上靠订口,在双码面上靠翻口。

和合式:横向表项与纵向表项皆较多,需要在双、单页码两个面上排列的表格。(因为双、单码两个面在视觉上是由两个面和合而成的一面,故称和合面),在和合面上排列的表格称“和合表”。必须头左脚右,即表头在双码面上靠翻口。

(4)表格用字:

字级应略小于正文,表头用黑体、其他与主体文字字体相同者为多。

5.注文排式设计

注文是图书中的注释性文字。有夹注、段注、脚注(页下注) 、章后注、篇后注、书后注等。

(1)夹注的排式:多用比主体文字略小的字级及与主体文字相区别的字体,用括号括起来。

(2)段后注的排式:多用于主体文字需注之处相对较多的图书,如古籍类图书。其排式除另段排列、用比主体文字小的字级及与主体文字相区别的字体外,还需要在注文与主体文字对应处各用一定样式的注码表明对应关系。注码形式有阳圈码、阴圈码、拼合码(数字和六角括号组合而成)

(3)脚注的排式:与段后注大体相同。不同的是其处于页下,所以其与主体文字末行之间需加设一根一定长度的注码线。此外,注文因过长而需转行的,有转行顶格和转行齐肩两种样式。

(4)章后注和篇后注的排式:多见于分篇、章的图书。其特点是注文相对集中,字数相当多的注文也不会出现因位臵不够而注不随文的现象。因注文集中,数量往往较多,故注码多采用拼合码的样式。

(二)目录排式设计

目录又叫目次,是全书内容的纲领,它显示出结构层次的先后,设计要眉目清楚,条理分明,才有助于迅速了解全部内容。

图书中的目录的设计应区别于正文。

目录中的标题以不超过三级为宜。

目录中的标题字级,大多以与正文相同字级为最小一级标题字级,以上各级标题的字级适

当相应递增。

如:三级标题:15级

二级标题:18级

一级标题:20~22级

目录中的标题字体必须按由重到轻的原则选择。

目录中标题及页码的位臵可作适当变动。

(三)序言和后记等的排式设计

序言和后记等的排式设计也应区别于正文。

它们的字级、字体可以与正文相同,也可不同,但不宜小于正文。

其版心宽度可略小于正文,增宽版心两边的白边,或增宽内侧(订口一侧)的宽度,以使其版心明显区别于正文。

(四) 附录排式设计

这里的附录是广义上的,在排式设计上应区别于正文。

附录的字级一般应小于正文,但若其文字性质与正文相同,字级可同于正文。某些附录如索引可采用双栏排式。

(五) 书眉排式设计

书眉的作用:检索(如辞典)、装饰。

书眉(页标题),一般在双码版面上标明书名,单码版面上标明篇名或章名;或双码版面上排上一级标题、单码版面上排下一级标题。

书眉的字级,必须小于正文字级;字体可酌选。书眉线的长度大多与版心宽度相等,也有短于版心宽度的。

书眉文字过长的,可作适当删节,但必须一致。

(六)页码排式设计

页码是标明版面顺序的序号。其位臵大多设在地脚的外侧;开本较大的,也可设在版心地脚的居中位臵,也有设在天头外侧的,也有设在切口中间位臵进行装饰的。页码字体有白体、黑体、罗马体等。页码两边,可加点或线装饰。页码的字号一般比正文大一号或小一号。

七、图片的版式设计

(一) 图片种类及质量鉴别

1.图片种类

按色彩分类,可分为彩色图和黑白图;按表现方式分类,可分为线条图和层次图;按创作手段分类,可分为手绘图、摄影照片、计算机制作品、印刷品,等等。

2.图片质量鉴别

图片原稿的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图书的印制质量。不同种类的图片有不同的质量鉴别标准,如彩色照片(正、负片)、黑白照片等,必须图像清晰、层次感强、饱和度好;手绘图等必须色彩鲜明、色调准确、层次丰富。

(二)图片规格及技术处理

1.图片规格及制约因素

图片规格的设计要求,受图书开本、版面布局及图片表现力等因素的制约。

版面布局要考虑容纳图片的数量及拟容纳图片的色彩、和谐程度等。

图片表现力对图片规格的制约体现在图片经技术处理后的清晰程度上。

2.图片规格的技术处理

主要是对原稿进行必要的放大与缩小,或进行必要遮幅后的放大与缩小。

3.图片规格技术处理的注意事项

(1)图片稿面不能有任何折痕、划痕或其他痕迹。

(2)原图不能裁切,被遮幅后不能造成不良效果。

(3)图像和图形的技术处理,必须在对其中的文字作必要放 缩处理并合成后再进行。 ☆(三) 图片排式及图文合成

1.图片在版面上位臵的确定。

与正文相同之处:图片版面同样受版面、版心规格及相关因素的制约。

与正文相异之处:某些图片在版面上的位臵可以突破版心(超版心)、甚至超出版面(出血),以造成特别的效果。

2.图片排式及设定。

直式:宽度较小,头脚与版心头脚平行。一般图书的插页图、画册和图集类图书的图片多用这种排式。

横式(卧式):图片宽度大于版心宽度,头、脚与版心订切口平行的排列样式。画册、图集较多见。

和合式:图片规格特别大或图片呈横向狭长状,一个版面只能容纳其一部分,故需跨面才能排列。图文类图书、大型画册中常见。

3.图文合成及其审美效果。

图文合成是指图片与相应文字在版面上的编排、组合。这种编排、组合,既显图书的内容结构,同时又体现图文版面的设计创意。

图文合成的样式:

(1)以文为主,图起辅助作用。图叫串文图或伴文图。合成的原则是“图随文走”,不在同一面实施图文合成的,必须遵守“文先图后”的规定,并在相应的文字处标注伴图编号,以作补救。

(2)图文并重。这类版式中的图文,不能违反须在同一面(包括和合面)上合成的原则。字级一般不宜过小。

(3)以图为主,文字起辅助作用。这类版式图是主体,文字是图的说明,故称“图注文字”。图注文字的字级一般不宜过大,以与被注图片靠近为宜;也有一些图文合成版面,采用图注文字集中于版面某隅,以序号与图片相对应的方式。

无论何种图文合成样式,都必须达到既显示图书的内容结构,同时又体现版式设计创意的效果。

审美效果:

排列有序,变化有章,构思独特、别具一格,大小得体、轻重适当,色彩和谐、基调分明。

☆第五节 图书装帧制作工艺设计

这是图书整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设计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影响图书成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图书装帧制作工艺设计,主要包括装帧工艺材料与印刷工艺的选择组配。

一、装帧工艺材料

(一)织物类材料

1. 棉织物。精装本图书的装帧常采用。

2. 麻织物。常用亚麻布,有本色、漂白粗纹(双丝)、细纹(单丝)之分,也可按设计要求染成各种颜色。亚麻布适用于画册等精装书的封面。

3. 丝织物。质地柔软,华丽富贵,光泽度比棉、麻织物强,是图书装帧的高级工艺材料,多用于高档图书。

4. 化纤织物。有人造毛、人造丝、人造棉等;价格适中,适应范围广,可用于各种精装本图书。

(二)特种纸张

特种纸多采用长纤维木桨原料以先进造纸技术加工而成,色彩丰富,纹路各异,风格多样,富有现代感。特种纸适用范围广,是目前装帧工艺材料中使用最多的纸质,可用于各种图书,尤其是画册、高级礼品书等的装帧,还常用于制作书套、宣传广告、书签、腰封等。

(三)塑料

有软塑料、硬塑料、泡沫塑料等。用软塑料做图书封面,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而且还能印刷、烫电化铝、压凹凸等工艺手段在表面做出各种图案、花纹。艺术效果比纸张更佳。

透明塑料薄膜可直接做包封,亦可压贴在封面纸上(复膜),可增强封面的耐磨耐污性能,还可增加封面的色彩亮度。

二、印刷工艺

(一) 上光与过胶工艺

运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印刷品表面变得光亮或为它增加一层保护层,或是二兼而有之。有下列几种:

1.印光(过油):在印好的印刷品表面上加印一道透明的光油墨,使其显得光亮。也分有光与亚光两种。

2.过胶(覆膜):在印好的印刷品表面覆一层塑料膜。因用料有所不同,又分光胶(膜)和亚光胶(膜)两种。

(1)光胶覆膜光亮度高。成本较低。薄纸过胶后易卷曲,所以封面要覆膜最好有勒口,否则用稍厚的纸。

(2)亚光胶覆膜无光泽,手感好,显得高雅,成品平整,价格略高于光胶。

3.PP覆膜

用有光泽的PP 膜加热压于印好的纸面上。

4.UV上光

利用紫外线照射使印刷品表面的树脂、塑脂油产生光聚合反应,从而显得光亮。比较适用于图、文的局部上光,常为突出某一重点部分面而采用。许多封面采用这种工艺。

(二)压印工艺――无色印刷

1. 凹凸压印。

利用纸张的弹性机能,用压力使纸张产生凹凸印痕。利用相互匹配的凹型和凸型钢模或铜模,可压出呈凹凸立体状的整个图型或印纹图案的外轮廓。在图书帧中,凹凸压印主要用来印制函套、精装书封面的文字及图案或线框。

2.浮雕压印。

这是将印刷品作压力加工,使其表面的图像或图案与浮雕作品相似。此法与凹凸压印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形成的凹凸面则像浮雕一样有深浅层次的变化。精装封面上的浮雕人像或浮雕图案常用这种工艺处理。

(三)特殊印刷工艺――制版、印刷、材料都与一般印刷不同

色箔烫印:在木板、皮革、织物、纸张或塑料等材料制作的图书封面上,用金色、银色或其他颜色的电化铝箔或粉箔(无光)通过加热来印上书名或图案、线框等。

另外还有柔性版印刷、立体印刷、磁性印刷、浮凸印刷、丝网印刷等印刷工艺。

三、装帧制作工艺的选择

(一)对图书内容与市场需要的考虑

装帧工艺的选择必须依图书内容和市场的需求而定。对不同种类、不同内容的图书,在进行装帧设计时要考虑不同层次读者的差异。

珍藏类图书、富有价值的学术图书、成套大型工具书:可采用特殊工艺,如压凹凸、浮雕压印等。

时尚类图书:可采用丝网印刷来进行印刷和局部UV 上光。可以设计语言更有表现力、色调更浓厚。

普及型礼品书:可使用烫金、银箔工艺。

儿童图书:采用耐磨耐污的印后加工工艺。

面向大众的图书:装帧不宜多用高档材料和特殊印制工艺,以控制成本及定价。

(二)对材料与印刷工艺属性的考虑

图书的整体设计方案应考虑对所用材料和印刷工艺的选择,并且要考虑印刷工艺与材料是否匹配。如特种纸的肌理触觉效果明显,印刷时会影响网点转移率,导致图像失真,故不宜用来印刷精细的图像。如使用织物作材料的方案,宜采用简洁的表现形式,并采用压凹凸和烫印工艺或镶拼工艺等。只有熟悉现代各种类型印刷工艺的属性,熟悉各种装帧工艺材料的性能和

规格,知道某种工艺适用于哪些材料,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材料和工艺,才能事半功倍地充分发挥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的潜力。

(三)对制作成本的考虑

特种印刷工艺常常工价昂贵,增加图书的成本。因此,为了控制成品图书的定价,在装帧设计时对特种印刷工艺的选用要适度。运用得当,能提升图书的质量品位,增强市场竞争力;过度使用,不仅徒增成本造成浪费,而且往往还显得庸俗,没有美感,降低市场竞争力。对图书装帧成本的控制,通常要参照其在图书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来考虑。

再次强调基本要求与考试内容:

☆1. 熟悉图书整体设计的概念、内容及要求。

图书整体设计的概念

对图书物质形态的工艺性构思 对图书物质形态的艺术性构思

目的:使图书具有最佳视觉效果。

它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封面、版面)里,按照造型艺术的原理,把构成图书的各种要素组合成既与书稿的内容、性质相匹配,又与印刷工艺要求相适应的设计方案

内容:外部装帧设计、内部版式设计

2. 图书整体设计的内容:

图书的整体设计,包括图书外部装帧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图书的外部装帧设计,包括图书形态设计、图书美术设计、图书装帧制作工艺设计等。其中,图书形态设计包括图书开本的选择与图书结构、装订样式的确定,图书美术设计包括封面、护封、环衬、主书名页、插页等的设计,图书装帧制作工艺设计包括印刷工艺运用和材料的选择。图书版式设计,包括用字的选择、版心的确定、文字的排式以及图文在版面上的编排等。

要求:(一)整体性(二)艺术性(三)实用性(四)经济性

★3. 掌握图书的必备结构部件种类及其设计要求。

图书的必备结构部件--书芯、封面、主书名页

主书名页背面位于双码页面,须载有图书的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版本记录,习称“版权页”。

版本记录臵于主书名页背面的下部位臵,应该提供图书在编版目数据未包含的印刷发行、载体形态等记录,以及出版人项。即应列载印刷者名、发行者名、第一版及本版本次印刷的年月、印张数、字数、印数、定价、图书开本及其幅面尺寸、附件的类型与数量、出版人姓名。 ▽4. 了解图书的可选用结构部件与装订样式的种类。

1.环衬 2.附书名页 3.插页 4.护封(包封) 5.函套 6.其他部件

⑴辑封( 篇章页) ⑵腰封(书腰纸)⑶书签带 ⑷藏书票

☆5. 熟悉制约图书结构与装订样式选择的因素。

精装:较大篇幅的经典著作、学术性著作、中高档画册等,多采用考究程度不等的精装样式;

平装:较小篇幅的通俗读物、少儿读物、教科书、生活类用书等,多采用结构相对较为简约的平装样式;

线装:考究的古籍图书仍采用线装的样式;

散页装:教育类挂图和美术小品集,多采用散页装的样式。

软精装

☆6. 熟悉图书美术设计的特点、内容、要求及手段。

特点:1. 从属性与独立性相统一

2.文化性与商品性相统一

3.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4.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

内容:1. 封面和护封――主体工程

2.环衬、主书名页、插页等

3.函套

要求:

手段:1. 艺术的手段2. 技术的手段3. 材料与印刷工艺的手段

☆7. 熟悉图书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艺术规律。

版式就是图书版面的编排格式。

基本要求:最终目的:完善版面的阅读功能。

(1)清晰性(2) 易读性(3)和谐性

艺术规律:

(1)对称与均衡 (2)比例与尺度 (3) 对比与调和

(4)节奏与韵律(5)变化与统一

☆8. 熟悉图书版式设计的形式与要素。

形式:

(1)古典版式设计 (2)网格(Grid )设计 (3)自由版式设计

要素:

(1)版心 (2)周空 (3)印刷字规格—字号(号数制、点数制、级数制) 、字体基本字体、基本字体的变体、艺术体 (4)版面字数 (5)排式 (6)图表位臵

☆9. 熟悉图书版心规格设计的要求。

(1)版心大小的设计 (2)版心在版面上位臵的设计 (3)版面字数的设计

字数=版心宽度÷每字宽度(毫米)=版心宽度÷(0.25×字级数)

版心宽度=字数×每字宽度=字数×(0.25×字级数)

行数=(版心高度-行高)÷(行高+行距高)+1

=(版心高度-0.25×文字字级数)

÷(0.25×文字字级数+0.25×行距级数)+1

版心高度=行高×行数+行距高度×行距数

=0.25×文字字级数×行数+0.25×行距级数×(行数-1) ★10. 掌握图书中各种文字与图片的版式设计要求。

①正文文字的版式设计:

主体文字排式、标题排式设计、引文排式设计、表格排式设计、

注文排式设计

②目录排式设计

③序言和后记排式设计

④附录排式设计

⑤书眉排式设计

⑥页码排式设计

⑦图片的版式设计

图片种类及质量鉴别、图片规格及技术处理、

图片排式及图文合成:

图片在版面上位臵的确定

图片排式及设定

图文合成及其审美效果:

A.以文为主,图起辅助作用。

B.图文并重。

C.以图为主,文字起辅助作用。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