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王维山水诗与杜甫山水诗比较

  摘要:庄子讲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从侧面上阐述了精神上的自由追求,有的人寄托于幻想中的世界,有的人则寄托于现实生活中山山水水,寻求一丝寄托,聊以慰藉,寻求心理上的一种平衡。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真正奠定王维在诗坛上地位的当属他的山水诗,其以清秀著称,诗中充满了禅趣与人生哲理,其中山水诗登峰造极之作《辋川集》是其著名代表作。杜甫虽非山水诗大家,但是“千家注杜”的集大成者,其山水诗故而有其特殊之处,其山水诗集代表作《秋兴八首》与王维《辋川集》在山水诗描写方面存在许多特殊之处。   关键词:山水诗;辋川集;杜甫;秋兴八首   山水诗,顾名思义就是描绘山水的诗作。林文月认为:“山水诗就是模山范水之类的诗作而言,取之于大自然的山山山水水,及其木草花卉鸟兽者①”。伍蠡甫认为:“山水诗就是要求描写自然景色,进而写景也写人,做到借景抒情,情景合一②”。其他学者认为:“山水诗就是表现自然山水之美和观赏山水时的心境感受为主题的诗歌③”。而唐代白居易在《读谢灵运》中首先提到山水诗。“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④”。《说文解字》中山水:“山宣也。宣气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属皆从山。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凡水之蜀皆从水”可见山水诗作众说纷纭。   然而早在远古时就与诗歌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诗经中:“借彼南山,维石岩岩⑤”出现了山水,但与今天的山水诗却截然不同。正如上面所言,“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⑥”。诗言志大抵如此。山水诗经过了最早曹操的《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⑦”到谢灵运的山水诗鼻祖逐渐明确了山水诗,这种题材的诗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题材。到唐代出现王籍、张九龄、张说、对山水诗的开拓,最后王维、孟浩然把山水诗发展到极致。而后李杜二人中亦有山水诗,不过各有千秋。其中杜甫虽然不是山水诗的大家,但是杜甫的山水诗尤其特殊之处,与王维的山水诗来比较而言,下面笔者就其二者山水诗在《惘川集》与《秋兴八首》中进行比较。   一、创作背景与感情意蕴不同   王维出生于公元701年,15岁时起游学数年,21岁中进士,后官历太乐丞,司仓参军等安史之乱前生活相对平顺。安史之乱以后,被迫做了伪官,后由于其弟弟的帮助获释,终至尚书右丞。《辋川集》是王维后期的代表作,诗中深刻的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情韵。《辋川集》是一组五言绝句诗,是王维晚年的诗作,写作这组诗的时间大概是741年,时王维有四十岁,“四十不惑”讲求人要对生活中的事物不要在迷惑,一切顺其自然。诗中由二十首组成,涉及二十个地点。作者以每一个地方命名而做的诗,每一首诗作后面均有他的好友裴迪赋做的诗。其序云:   “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c、宫槐陌、临湖亭、南��、欹湖、柳浪、滦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⑧。”   可见王维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出的《辋川集》,带着对生活,对社会、直至对生命最清楚明了的阐释,回归自然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早年的王维也曾积极从仕,拜见宰相张九龄求取汲引,走过终南捷径的道路例如;“熟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⑨”。可能与王维的家庭有关,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中,故而耳濡目染的经历促使王维的诗歌中带有了清淡无为,呈现出静远的境界。就如同在啊《辋川集》中的描绘般,“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寞无人,纷纷开且落⑩。”等等无论是静静的空山中传过来的人语声还是幽静的竹林中只有琴声与寂寞的心灵想和还是山间寂寞无人自开自落的木芙蓉,无不表达了作者的静寂空远的心情。潮涨潮起,花开花落乃属自然现象而作者却能细微的察觉到,体悟出,可见王维所表达的心态在这些山水诗中的情感,寓情于景大概莫不如此。除此静远之外,《辋川集》中的山水诗还表现了另外一种平淡闲适的心态。“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B11”等等。王维喜欢描写花儿的开与落,无论是开且落的花儿还是芙蓉花开似挽留山客,还有慢悠悠的来客从远处乘舟而来,最后还是大家彼此敞开心扉,推杯换盏,伴随着四周的芙蓉花开花落,置于此种情境中,想让人不舒坦都不行。   杜甫生于开元元年,历经前期的从青壮年的吴越、齐鲁、梁宋之游,还是后来的十年长安漫游,及至安史之乱后的流居秦州、同谷,到最后的漂泊在川蜀,最后客死湘江上的一艘破船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杜甫一直处于流动的状态,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从“诗是吾家事”到“致君尧舜上,再是风俗淳B12”杜甫出生在一个传统的诗礼之家,忠君报国是其毕生理想与信念,及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不忘“兼济天下”。古往今来,没有一位诗人可与之相比,可谓是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许与王维一样,安史之乱乱倒了大唐盛世,也乱碎了杜甫的心。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西南,进一步看清了社会的现实,也进一步理清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尤其是到了燮州,境况堪忧。头疼齿豁,衰老无力,疾病缠身,多出散发出:“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B13”的孤独寂寥的落寞状态。故而在《秋兴八首》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B14”无不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绝望感,思君报国无望,近于垂老病死,只好饱含深情的孤望京华。在回忆中度过,回忆着往昔的京城的繁华,回忆着自己在京城的中种种,有时表达出一种“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B15”的怨刺心情,无可奈何的沉郁心态与风格。   总体上来看人生的经历不同,会反应在作品上。家庭的影响在人的性格上、作品风格上,生存理念上等等各个方面均会涉及到。《辋川集》是王维晚年山水诗歌的代表作,反映了作者笑傲林泉、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心态,作者更多的是获取一种欢乐,而这种欢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外的真情流露,不为外物所扰,表达出一种清远静的理念与希望。而杜甫的《秋兴八首》是作者作于人生的最后几年且漂泊与他乡的感受,这组诗作中的山水刻画无不是作者对人生最真切,最深刻、最让人铭记的感受。   二、山水诗的意境不同   什么是意境?王夫之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境不可分也B16”又如:司空图在《在与王驾评诗书》中“长于思于境谐,乃诗家之所商者B17”。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B18。”林琴南说:“境者,意中之境也B19”。而王维《辋川集》山水诗中的所要表现的情感与杜甫《秋兴八首》中所要表现的情感又有何不同,其借助的方式又是什么?其主要表现在意象方面和风格方面。   (一)意象群的不同   前面已经提到过《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夔州寄居时而作,垂暮之年发出的呐喊,也是接近整个人生的最终总结,其中所蕴含的情韵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道的出的,他在诗作中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借物喻己,试图通过“象外之象,味外之味”来抒发自己沉寂多年的内心,有时会是一种嘶吼,有时又会是一种凄美。纵观杜甫的的《秋兴八首》其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泪、渔人、悲茄猿声、舟等等如下表所示:   诗名泪舟渔人声音   《秋兴八首其一》《秋兴八首其二》2   《秋兴八首其一》《秋兴八首其八》2   《秋兴八首其三》《秋兴八首其七》2   《秋兴八首其二》2   从上述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杜甫的《在秋兴八首》中所用的意象多是能够深切的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的代表物。无论是“从菊两开他日泪B20”还是“听猿实下三声泪B21”。作者无不从内心深处有感而发流下了泪水。作者写舟,写渔人从侧面抒发了怀乡恋阙的情感,"孤舟一系故园心”“仙侣同舟晚更移”有写渔人渔翁“信宿渔人还泛泛”“江湖满地一渔翁B22”均是衬托出自己的孤舟亦有仙侣同舟,二者相对比更加衬托出自己的孤独静寂的心态。最后写听到的猿声还有悲笳,连声音都是在哭泣的,在为自己呐喊。总之杜甫在,这组诗歌中所用的意象是自己物化之身,更多的是一种萧条的、孤独、表达一种凄美。   然而王维在《辋川别业》中的这组诗歌中所用的意象也有舟、声音、颜色。但是总体上表达的是一种欢快的心情,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素净淡雅的画面,就如苏轼所描述的:“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下表所示:   诗名舟声音颜色   辋川集・南��辋川集・临湖亭2   辋川集・鹿柴辋川集・欹湖辋川集・竹里馆3   辋川集・斤竹岭辋川集・鹿柴辋川集・茱萸�c辋川集・宫槐陌辋川集・欹湖辋川集・白石滩辋川集・北��辋川集・辛夷坞8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维的意象虽然也写舟,但是他是“轻舟南��去”“轻舸迎上客B23”一切从轻,而不是杜甫的孤舟,同舟。与此同时也写声音,但是是:“吹箫凌极浦”“弹琴复长啸”“但闻人语响B24”是吹箫之声是弹琴之声,是人语之声而不是凄婉的猿声,是欢快愉悦的琴箫的声音,而不是悲笳的声音。除此之外王维这组诗歌中颜色的搭配较为丰富,例如白石滩、绿蒲、青林、白露、青山白云、绿苔、等等其中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这是杜甫所不及的。二者都在组诗中写了花儿,杜甫写的是“芦荻花”,王维写的是“芙蓉花”,花开富贵也能表现出二者的意象的不同,蕴含的情感不同。   因此通过不同的意象作何反应出作品的风格也是不同的,就如同杜甫的《秋兴八首》这组诗歌整体上是一个连续性的,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是层层递进的,整体上的风格是沉郁顿挫的。而王维的《辋川别业》这组诗是清新宁静的。故此二者所呈现的意境也是各有千秋的,杜甫是深沉宏阔的,王维是静深致远的。   (二)表现风格和内容不同   二者虽然都是山水诗的描写,但风格大大的不同,杜甫从内容上、体裁上与王维的就大相径庭。《秋兴八首》从内容上既有现实的景物描写,如除了《秋兴八首》其五、六、七外均是现实景物描绘,其余通过幻想回忆而进行描绘,从而揭露统治者的荒淫腐朽,体裁上是一组七言律诗。表达了沉郁顿挫的情感及其艺术表现手法。   而王维的《辋川别业》主要描绘的是自己山水庄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园林式的山水内容,更接近于谢灵运的山水诗,主要体裁是一组五言绝句形式。表达出自己甘愿这样的生活,怡然自得的心情无不渗透在每首诗作中。但是杜甫却非如此,他是漂泊与此,是不甘愿的,故而写作上多用陈述肯定的方式,王维多用否定怀疑方式。例如:“不知栋里云,樵人不可知。空山不见人,夕岚无处所,遥遥不相识,不学御沟上,古人非傲吏……”表达了一种不确定性,亦有一种内心的挣扎,而杜甫却是十分肯定的方式,不存在外在的干扰物。   三、二者山水诗对后世的影响   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面对如此之缤纷的集大成之诗苑,则摩诘之高妙,太白之俊逸。昌黎之奇崛。义山之窈渺,固然各有其令人倾倒赏爱之处,即使降而求之,如郊之寒,如岛之瘦,如卢仝之怪诞,如李贺之诡奇,也都为无害其为点缀于大成之诗苑中的一些奇花异草。然而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评量,想要从这种缤纷和奇异的风跟中,推选出一位集大成者,非杜甫莫属。B25”杜甫千百年来的家国情操,心怀天下,忧黎元的情怀深深的撼动者后世的每一位。所以才会有“诗圣”这一称号,足以看出后人对其诗歌的评价,对杜甫的敬仰。杜甫公认的是个风格沉郁顿挫,在宋朝地位节节攀高。李纲:“杜子美诗古今绝唱也。……盖自开元、天宝太平全盛之时,迄于至德、大历干戈乱离之际,子美之诗凡千四百三十余篇,其忠义气节羁旅艰难,悲愤无聊,一见于诗B26”。可见杜甫诗歌的影响深远,其中白居易、元稹,苏轼、吕大防、陈善、赵彦等等对此均有评价。其山水诗作从魏晋南北朝中的描绘山水中夹杂着写实的态度是其独创,宋诗中夹杂着议论有直接的影响   独孤及在《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中写到:“沈、宋即殁,而崔司殒颢。王右丞维遂崛起于开元、天宝间,得其门而入者,当代不过数人”B27。可见,在当时没有几个人可以与王维相提并论,尤其在他的山水诗歌方面。代宗称颂王维为:“天下文宗”。   受王维诗歌的影响最大的当属于梅尧臣,其在《田家》:“高树荫柴扉,青苔照落辉。”与王维的《渭川田家》中颇有几分相似。可看出杜甫在宋代以后比王维要受欢迎的程度要高,也许是和宋以后的统治者有关,及其政策。   四、结束语   从上面的比较而言,王维和杜甫的山水诗表达在方方面面的各不相同,然而两者却有着相同的特性那就是山水诗本身所能够带来的自我身心的陶冶,以及性情的培养,对自己对社会对未来的哲思,这无不说给予二者一个契机。王维是山水诗的大家,但是杜甫确是集大成者,所以各有千秋。总之,山水诗歌作品中蕴含了作者无限的感情。多数是由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产生了幽怨的情绪,无从释放,转而寄情于山水。困顿出怅惘,徜徉徘徊,且行且吟,笑傲人生。(作者单位:西藏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②③④⑤王刚:《唐前山水诗歌之源起及流变》,硕士研究生论文.   ⑥林家骊译注:《楚辞》[I].中华书局出版社2014年,第483页.   ⑦郭兴良、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I].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24页.   ⑧⑨⑩B11[清]赵殿成著:《王右丞集笺注》1、2、3、4、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   B12B13B14B15B16B17B18B19(清)仇兆鳌注(唐)杜甫著《杜诗详注》[I].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年9月,第1-5册.   B20B21B22B23竹亦青著:《诗歌的意境琐谈》[M]重庆出版社,1985年5月,第3-7页.   B24叶嘉莹《迦陵文集.秋兴八首集说》[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3页.   B25李纲:《梁�G集》[M]卷一百八十三.见四库全书[G]1126册集部别集类,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73页.   B26刘波:《论胡应麟的王维诗歌批评》硕士论文.   参考文献:   [1]孙明君《天下文宗名希高代――唐代宗期视野中的王维诗歌》[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5月   [2]陶文鹏、韦凤娟主编《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I].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241-256页   [3]曹治邦著《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史》[I].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1-162页,第184-196页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