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贫富分化影响选举结果与政治版图

华夏经纬网   2011-03-10 09:05:13   字号:小 大

国民党3月5日在台南、高雄“立委”补选双双败北,蓝营高层事后很阿Q的说,那两席原本就是民进党的,没有预期会赢。台湾社会 政治版图“北蓝南绿”尽所皆知,问题是国民党为何在南部地区历经7次“立委”补选以及市长选举,会流失百万选票?不仅得票数大幅落后,相较过去更是呈现衰退趋势。选举成败原因众多,但就选票得失增减现象与趋势而言,台湾贫富分化问题,特别是南部地区贫富分化问题可能是其中之要害,并可能进一步固化“北蓝南绿”的政治版图。

台湾曾是一个藏富于民的“橄榄型”均富社会,而今却成为了一个贫富分化较大的“M型”贫富不均社会。据台湾“财税资料中心”统计,1998年,最富有的5%与最穷的5%的平均所得相差32倍,11年后,这项所得差距已扩大至66倍。以工业与服务业受雇员工每人每月平均经常性薪资而言,从2001年至2010年,十年来仅增加4.89%。而同一期间的台湾消费者物价指数却上涨了9.62%,台湾人均GDP与人均所得却分别增长了28.8%及31.4%。足见十年来台湾受雇员工的实质薪资是下降的,也足见当前台湾社会所得分配的不均。

台湾贫富分化不仅出现在社会阶层层面,而且也出现在南北地区层面。以台南市为中心的南部地区曾经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会经济相对其他地区繁荣。后因历史变迁,台湾的统治中心定位于台北市,至今已长达100多年。在这漫长的沧海桑田中,台湾南部地区的人口、资本等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在执政当局有意无意的重北轻南发展政策的牵引下,流向了北部地区,导致南部地区社会经济逐渐沉沦。如今的台湾社会经济,已是明显的南北两重天。

经济层面的贫富分化不仅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安定和谐,而且必然引致意识形态上的分化与对立。这既是政党政治的一个基础,也是多元政治生态与直接选举社会中的一个政治与选举议题。经济层面的南北贫富分化,不仅是形成台湾“北蓝南绿”政治版图的一个根本性因素,而且也是影响台湾最近几次甚至今后选举的结果与选票得失情况的一个关键性的经济因素。事实上,无论是对国民党在去年底的“五都”选举还是对在刚刚完成的南部“二都”“立委”补选中得票数的失利,许多人都认为,由于贫富分化严重,多数基层民众尚未真正感受到经济成长的好处,所以经济成长成果无法转化为国民党的选票。

实事求是地说,在台湾执政过的国、民两党对台湾今天南北贫富分化的形成都是有“原罪”的。特别是2000年上台执政8年的民进党更是让台湾从过去的“橄榄型”均富社会变成今天的“M型”不均社会的主要推手。然而,自称代表中下阶层利益的民进党等绿营政党,在省籍、族群因素作用下,在运用贫富分化问题服务于政治诉求方面,却具有天生的优势。民进党去年底在“五都”选举中,抓着民生议题与“三中”议题(中下阶层、中南部地区、中小企业),诉求“国民党只重财团利益,不照顾小市民”,取得良好效果,不仅成功保住南部“二都”,而且让国民党输了大量选票。而最近,有民进党核心人士更公开宣传,民进党将在今后的选举中紧抓民生议题与“三中”议题,诉诸于阶级论述。

当然,民进党之所以能够较好地运用贫富分化问题服务于选举诉求,除了台湾已经有了贫富分化这个社会基础,以及民进党有所谓的阶级属性优势之外,也在于民进党是在野党、国民党是执政党。在这种情形下,在野的民进党很容易通过舆论将台湾贫富分化的责任归咎于执政的国民党,尽管贫富分化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此外,南部地区是民进党在执政,可以借助地方行政权力与资源,通过舆论与活动,造成在为地方经济打拼的印象,从而让民众对地方当局有好感,而把经济不好、贫富分化等问题全部归咎于在“中央”层面执政的国民党当局。这或许正是台湾南部地区每逢选举,都是“蓝输绿赢”的一个原因。

未来,无论哪个党在台湾执政,除非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敢于超越短期选举利益与政党利益,以更大更高更远的宏观格局,制定出振兴南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那么,台湾南北贫富分化问题以及源于南北贫富分化的“北蓝南绿”台湾政治版图,在当前更多看中短期选举利益的政党政治与选举政治的政治生态下,有可能会在现行的资源配置模式与政党竞争模式的运作下而日益强化。(本文作者唐永红 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华广网】

责任编辑:赵娜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