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资源库54 | 古诗词赏析:朱熹[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明亮通透的大千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如果想要保持原本的洁净与清澈,就需要源源不断地吸纳新的事物。读书就是这样一个充实和修正自我的过程,只有不间断地读书,我们才能够在格物的过程中,看清世间的善恶是非,找到事物的本真。

【诵读】

诵读专家:方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

【书写】

书写专家:洪厚甜(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讲解】

讲解专家: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观书有感》讲解

专家 |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朱熹的哲理诗《观书有感》。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这首诗的背景是在庆元二年,也就是公元1196年,庆元,研究宋儒就是庆元党争。也就是在这个年头,把朱熹的学说打成伪学也在这个时候,朱熹的学被打成伪学了,道学,伪道学。所以当时是大臣名叫韩侂胄的在台上——南宋没少出这种糟糕的大臣。那么朱熹为了避这个大臣就到乡下去,带着门人到乡下,到福建一带活动。他到过一些地方,写了一些作品,其中他在福建的南城南丰活动时,曾经在南城县的上膛蛤蟆窝村,在这儿写了一些字,还写了《社仓记》,还写了这个“为有源头活水来”。

据有些记载说,得了朱熹的这个“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后,这个村就不再叫蛤蟆窝村了,改叫源头村了,到了民国时候还有叫活水乡的,是用于纪念朱熹的。大学问家来到某个地方,写一句诗,使得这个地方的名字改变了,这也是一种历史上的文雅。不要瞧不起那些满手长茧的老百姓,向善之心人人皆有,向往文化之心亦是人人皆有,关键是有没有这样的契机。

半亩方塘一鉴开

“半亩”,宋代的亩略微比我们现在的可能小一点,也差不多,过去说“三十亩地一头牛”,这儿说半亩,意味着这个塘小,它是在村子里的半亩地。“方塘”,写它的形状,或者是名字就叫方塘。“一鉴开”,“鉴”,鉴就是镜子,我们今天说鉴,借鉴借鉴就是镜子,但是你说这个鉴,“一鉴开”,从字面上理解,鉴就是照镜子,写的是水的平。

这个鉴字这儿还有一个典故,中国古代照镜子,我们知道汉代有铜镜,春秋时期就有铜镜,甚至更早。但是我们也发现一种器具叫鉴,就像一个大盆,用青铜制造。那青铜制造的这个大盆是用于放水的,这个青铜大盆得深一点才可放水,放了水放平了以后,古人照镜子对着水照,这就叫鉴。这里写水光、水面的平静。一鉴开,很是干净,这也是有选择的,大家想想在南方,一个池塘,旁边肯定有杂草,但是用一个鉴字把它净化了。另外我们刚才说过能照的水不能太浅,一看下面满是蛤蟆,就照不着人了,水一深碧莹莹的,它能反光,能把人的形象反映出来。

所以这儿这个一鉴开,实际上暗指这个水深,也就是为后来的“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句子做铺垫。一个池塘,这儿有一汪子水,蒸发、蒸发,再深也不行,所以维持这个深就要有些原因。你看朱熹这个句子,我们说不用注释,它语言很平易,他不追求那样抑扬顿挫、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都不是朱熹的追求。理学家写诗都有这个特征,写得很和谐,很从容。

天光云影共徘徊

接着下面“天光云影共徘徊”,方塘虽只半亩小,但是小中可以见大。这是一层意思。虽然它只有半亩,但是天上的光、云彩的影都可以映现。天光云影这种映现的东西,使我们联想到摩尼珠,而摩尼珠比喻我们明亮的内心,也是儒家讲的修养,中国儒家有一个基本设定,人都是善的,但是我们说世界上坏人也有那么多,那是被蒙蔽了心,扫除他去,让他重新放光,人就复了性了,恢复本性了。这个扫他的过程就是修养,就是工夫。人人都有大摩尼珠,但是若把上面涂了墨汁,涂了各种各样污浊的东西,让它永远黑着,那这就是我们说的逆着心做人,这就是哲学家写诗,别看它简单,它比一般诗想得深,比喻意义更强。

问渠那得清如许

“问渠”,这个“渠”字就是他,即后来其他的其。但是又不太像,反正这个语感,“问渠”就是问这个,问他。这涉及到中国人称形式的变化。实际上“他”这个词在先秦时候就有,意指其他的,比如说《孟子》里面有“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逼问王,王看了看其他说别的了,打哈哈,这个“他”注意,不是第三人称的他,而是非此的其他东西。后来逐渐逐渐这个“他”字就变成了他——你我之外的那个人。这个变化在中古时期发生,因为在上古时期,我们第三人称不用它,我们用“其”或者“厥”或者其他字表示。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在唐宋时期的第三人称形式,即问他哪里清澈的像这儿一样,“一鉴开”、“共徘徊”,能这么照耀。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下面就把这个杀手锏使出来了——因为它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来。这个诗前面“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应该说用了很平易的意象,但是很清楚,给你构成了这么一个干干净净,一个明亮通透的世界,这里面映现得很丰富。不单调,很丰富。下面问其原因,就是不断地有源头活水,这个活水在这儿是有生命的,是让人往积极上面走的,是清水,是干净的源泉。所以永远源源不断的源泉,源源不断的源泉注入进来,才使得这个小小的方塘那么干净,那么明亮,那么映现万物。

我们生活要想生生不息,必须要源源不断,各方面都是如此。其中就包括着这种水、知识、学问。朱熹认为尽管我们在人本性上我们不恶,我们有良心,但是我们人类既有人的这部分又有动物那部分,所以经常我们的心会被欲望遮了眼,所以我们要不断地下工夫修养它,小程也是如此讲,而以何修养,去了解这个事哪个是欲望,哪个是本性,这得需要知识,得知好知歹,而要知好知歹就得格物,格物才能自知,所以要不断地学习,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最后对这个世间的善恶是非,通通透透地理解了,我们就可以去除壅蔽,去除污染,恢复本性。

你看,一个方塘永远要有外在的、源源不断地有活水注进来,才能使这个方塘维持它的生机,维持它的生命力,维持它那种灵性,这跟朱熹讲要不断地格物自知,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即外在事物、万世万物都有一个道理,慢慢要格,慢慢渐渐累积,然后才能导致我们内心良心发现。这个就非常像这个句子“为有源头活水来”。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