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难题

论述“李约瑟难题”

——对文明与科学分析框架的重申

1.李约瑟难题以及中华文明发展状态

1.1李约瑟难题

在1990年版得《自然杂志》上刊登了李约瑟的一篇文章:《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这篇文章中,李约瑟指出: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中产生?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园15世纪期间,在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李约瑟的一连串的疑问便被学界定义为“李约瑟难题”,在中国学者的研究中,很多人都将其理解为“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为什么在近代走向落伍。”

1.2中华文明发展状态

根据“李约瑟难题”的观点: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在近代逐渐走向了落伍。但是从中华文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科学技术并非从一开始就处于落后状态的。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既没有出现古罗马那样终端文明传承的历史悲剧,也没有像古埃及一样走向了文明的衰落,中华文明一直处于一种连绵发展的状态之中,而这种状态则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领先于世界,最有力的证明便是:我国古代早于欧洲一千年就进入了代表者人类文明最高程度的封建时代,而正是这一封建制度的建立,为我国古代科技的进步提供了条件。

在秦汉时期,“我国在许多科技领域已经超过了古希腊罗马的水平,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1发展到宋元时期,我国在数学、天文、农学、医学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四大发明”的诞生更是宣告了这一时期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地位之高。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2后到明朝时期,尤其是在钢铁产量和造船航海技

术方面都仍然超越世界前列,在当时,西方的造船技术与航海能力远远落后于中国,而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充分证明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领先于世界水平。在漫长的历史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中,“四大发明”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进程,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到来。培根曾在《新工具》一书中认为印刷、火药和磁石“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食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历史作用的角度来看,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因素的作用可以由“促进”转化为“阻碍”。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华文明在早、中期蓬勃发展,但在晚期却又极盛逐渐走向了衰落,而这种衰落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原先创造的一系列有利于科技发展的因素都转变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阻碍。

2.中国传统科技发展不利因素分析

中华文明的衰落对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形成了阻碍作用,而这种阻碍作用是来自于思想文化、社会以及科技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的,而在这三个影响因素之中,思想文化对传统科技发展的影响最大。

2.1思想文化方面

在中华文明的晚期,我国古代封建的连绵型、农业的思想文化对科技进步形成了巨大阻碍作用。缺乏实证科学和民主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缺点,虽然中国科学技术曾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在中国却没有产生像哥白尼、培根等那样的具有民主思想和实证思想的思想家,因而产生近代实证自然科学也就无可说起,之所以没有产生实证自然科学,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2.1.1明清时期儒家文化的负面影响

不可否认,儒家文化是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越发接近后期儒家文化的消极影响便变得越发明显,而这种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儒学的压迫性和排他性阻碍了传统科技的转型。作为一种文化专制的产物,早在汉武帝时期“罢百家而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政策便有所显露,这种文化专制制度给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尤其体现在数学方面,“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

论给阴阳五行说灌注了神秘主义的内容,并与忌讳迷信结合在一起,严重的阻碍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农学、地理和炼丹术等方面。”3进入宋代以后,程朱理学开始上升为官方意识并用来改造为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由于这一官方意识的推行,理学中的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逐渐被独断主义所取代。最显著的例子便是明成祖为了加强统治、维护政权,颁布《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古代统治者利用文化专制的手段给科技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当程朱理学上升到不可侵犯的地位时,任何研究涉外的思想和理论都被视为“杂览”非“正学”而遭到排斥。不可忽视的是,这种文化专制制度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独立思考意识的萌芽,从而克制了传统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不足。在明清时期,我国已经十分发达的经验科学开始向近代自然科学过渡,但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哲学一贯重伦理、轻自然、忽视逻辑,即使是到了清朝,我国很多哲学家的论证方法思辨性依然占据重要地位,而忽视了以定量的实验分析为依据,中国哲学的这些弱点造成了中国科技发展在思维上缺乏有力的支持。

2.1.2宗教与科学的“无缘”

文化专制导致了注重自然科学与逻辑学研究的墨家文化逐渐不被重视,同时也造成了对大自然的思考的道家与方士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早期实验精神的流失,加上儒家文化倾向于注意人文,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思想基础:“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与技术的根本。”禅宗六祖曾提出了“离世求菩萨,恰如求兔角”的观点,这一新的信仰对当时实学思潮的兴起乃至科学思想的萌芽的萌发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发展到明清时期,佛教不仅脱离了与科学的关系,而且更是丧失了之前的那种现实的精神,并在家族化、儒家化得文化专制的冲击下逐渐淹没,而注重对自然思考的道教由于过于神秘和消极,因此对于科技发展的影响也毫不起眼。如此一来,“在以佛儒、佛儒道三教合流的明清时期,也就没有一种可以像基督教那样能够对近代科学产生具有否定性张力的宗教。”

2.1.3明清之际科学启蒙思潮的中断

从正面导向来看,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兴起与高涨是传统科学向近代迈进的直接动力。在明末清初,虽然中国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也曾一度活跃,在当时,“崇尚务实、提倡格致、会通中西”等思想被提出,形成了明清时期科学启蒙思想的浪潮,但是这种思想浪潮在持续了百多年后由于文化专制制度的加强以及海禁政策的推行而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2.2社会方面

我国古代社会结构以及其运作模式与西方是有着很大的不同,而这种不同是受到中华文明的长期影响所导致的,这也是我国传统科技逐渐走向衰落的重要因素。

首先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中华文明晚期的中国任然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而且儒家思想作为主导思想排斥了其他思想文化,社会制度上的缺陷以及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都严重克制了传统科技的近代化;其次,二元制社会结构的缺乏与大陆性农业社会结构的超强稳定也限制了传统科技的发展,近代之前的欧洲便形成了自治城市的二元制的社会结构,从而资本主义迅速兴起,从而为文艺复兴以及宗教改革提供了发源地和经济基础,同时又同这些运动一起促进了大学教育的兴起,虽然我国明清时期也曾出现过少量近代城市,但是却缺乏发展成为自由、新型的社会区域,因而使得我国近代科学的萌发在我国大地上毫无“立锥之地。”

受到中华农耕文明的长期影响,我国农业文化的社会结构“始终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稳固的社会结构一次又一次的把试图偏离平衡状态的科技文化拉回稳定状态”,4因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科技文化的内部很难出现与农业文化性质不同的新的分叉。但是在西方,“由于地理环境、文化环境等不同,它们选择了自然主义。”因而开放性、灵活性以及适应性是西方社会结构的显著特点,此外加上整个社会对于基督教的不满和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向往推动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探索,因而欧洲科技文化开始出现新的分叉,从而迎来了科技史上伟大“哥白尼革命”。

3.科技结构、体制与科技思想

中国传统科技在近代逐渐落伍于世界除了受到思想文化和社会两个方面因

素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那便是科技结构、体制和科技思想等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不足。

3.1传统科技体系、科技结构与科技体制的弊端

我国传统的科技体系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是在隋唐之际,这主要体现在科举制的创立和巩固。科举制的创立首先使得科学技术与知识分子相分离,其次造成了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分离,而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使得了中国传统科技在基础科学与理论研究上显得十分薄弱,不但在客观上削弱了传统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而且阻碍了传统的经验科学向近代的转变。

完整科学结构的构建时近代科学萌发的客观条件,自然哲学、基础科学、应用技术等不同层次是构成完成科学结构的必要元素,在明确时期,我国科技结构任以应用科学、应用技术为主,忽视了对自然哲学和基础科学的重视。虽然在在技术科学上中国并不缺乏像马钧一样的大家,但是科技科学的研究到明清时期也没有独立出来,这种科技结构的形成对传统科技迈向近代化是十分不利的。

自主性、适应性和广泛性是科技体制的三个主要内容,由个人到松散的学会、到集体的研究、再到国家规模的科学研究机构等四个阶段是科技体制的发展历程。明清时期专制统治的强化使得传统科技处于依附地位,科技体制的运作完全依靠官办,这就违背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压抑了科学自我发展的活力,从而也就阻碍了传统科技的近代化发展。

3.2科技队伍弱小与科技人员综合素质的低下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推行造成了知识分子与科技的脱离,再加上明清时期文化专制制度的强化,大大削弱了中国社会传统科技从业人员的力量。在中国传统科技人员组成中,工匠、文人与官员、方士和学问僧等是核心成员,虽然工匠是传统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实用科学知识的直接创造者,但是这些成员缺乏所必需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虽然文人和少量官员必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但是却又很少实际参与科技实践活动,这中科技成员互有利弊的现象严重缺乏经验与实践的统一条件,自然也就难以推进传统科技的现代化。

3.3科技传承方式与研究方法的不足

“古人立一法必有一理,详于法而不著其理,理具法中。”清人王锡阐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古代科技传承过程中只讲其然不讲其所以然的特点,而这种传承方式是不利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和传承的。此外,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古代技艺多以家庭为单位在小范围内进行传播,这种所谓“家传秘方”、“家传绝技”的传承方式不但给科技知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且极不利于科技的传播与推广,此外也严重遏制了竞争,从而缺乏科技进步的动力。此外,任鸿隽先生认为,中国之所谓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缺乏科学的方法,但是却又急于追求应用。任先生认为:科学的方法不仅是指能够观察现象、推理现象,更重要的是经过分析、推理、实验、证明等一系列步骤得出体统的结论。但是,就我国传统的研究方法来看,一直都停留在观察现象、推理结果的阶段,却最终没有上升为理论阶段。毫无疑问,研究方法的简陋严重制约了我国传统科技转型。

结论

总而言之,中华文明的晚期,传统科技受到了来自思想文化。社会、自身三个方面的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也是使得我国曾经辉煌一时的科学技术最终逐渐落伍于现代的重要原因,这便是从自然观的视角对“李约瑟难题”“三因素说”的详细阐述。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要想让我国科技完成转型,赶超世界一流水平,实现民族和国家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从以上思想文化、社会以及科技自身三个方面推行深刻改革。

注释

[1]纪素珍,田力,中外科技史摘要[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

[2](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3]张岂之等,中国儒学思想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4]刘洪涛,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参考文献

【1】李少白,科学技术史[M],武汉:学院出版社,1994

【2】钱穆,中国思想死[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7

【3】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0

【4】任鸿隽,评中国科学技术史[J],科学,1957(2)

【5】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