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石油金融化与中国石油安全战略

  摘要:石油金融化对中国石油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面临石油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石油金融话语权严重不足、石油美元标价权难以撼动、石油市场金融化亟待提高的根本困境。为此,培育多元化的石油金融参与主体、建立多层次的石油交易市场平台、推进多样化的石油金融支持方式、强化战略性的石油金融风险管理应是中国石油安全金融化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金融化;石油金融;石油安全;石油美元

  新世纪以来,石油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深度渗透,与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紧密联动,石油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日益加深,成为深刻影响各国石油安全的关键变量。随着国际石油金融化的趋势的进一步加强,金融战略已经成为各国构建石油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撑,以健全的石油金融战略确保能源安全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目前,中国的石油金融市场正日益完善,积极推进石油金融一体化战略,对于利用金融杠杆加强石油产业调控和规避石油价格风险,进而增强中国石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 国际石油金融一体化的基本趋势

  1. 国际石油市场的金融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石油期货市场日益完善,石油市场的参与结构和交易结构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石油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已经由石油公司变成了各类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对冲基金、养老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涉足石油领域,而且石油市场金融交易量远远超过实物交易量。与此同时,由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剧烈,为了规避石油价格风险,石油期货市场的石油基差期权、石油掉期互换等各种衍生工具不断涌现,风险管理技术愈加完善,石油经济系统变成了一个异常复杂、细致精密的金融市场。

  2. 国际石油价格的金融化。从计价方式看,石油价格与其计价货币的利率、汇率的波动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美元贬值会直接导致石油等以美元标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定价机制看,国际原油定价权已经由石油输出国组织逐步让位于英美石油期货市场,石油期货合约的价格也成为国际油价的最重要的晴雨表。从价格成因看,石油供求因素对国际油价的决定作用日趋降低,英美石油期货市场投机性交易数量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各类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成为英美石油期货市场的主导力量,正是他们投机和套利活动推动了国际油价的暴涨暴跌。 据相关统计,国际石油期货交易量的70%属于投机行为,国际油价每上涨10美元,投机炒作因素约占6美元~8美元。在期货市场上,作为“黑金”的石油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泛货币化的价值符号。

  3. 国际石油产业的金融化。一方面,随着金融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手段的日益创新,石油企业可以通过公开上市、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国际战略投资与风险投资等方式也逐渐成为石油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为了加大对高成本、高风险的石油勘探的支持,许多国家专门设立了用于石油产业投资的各种石油基金或发展基金,加速社会资本向石油产业链的流动。在国际上,石油基金不仅是个人投资者的重要投资选择,也是机构投资者青睐的重要投资方向之一。另一方面,石油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也为石油企业拓展资金运营提供提供了途径。石油企业把部分资金适当投入金融领域,可以让闲置的资产增值,为主业经营带来更多的资金。同时,石油金融的蓬勃发展也为石油企业提供了多种投资选择,有效对冲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实际上,国际上的大石油公司纷纷参与石油衍生品市场甚至金融衍生品市场,大量采用期货、远期、掉期、期权等各种衍生工具防范价格风险。

  4. 国际石油安全的金融化。石油安全是一国及时、足量、持续、稳定和经济地获取所需石油的状态和能力。石油战略专家丹尼尔·耶金指出,“能源安全是指以合理的价格保障充足、可靠的能源供应而不危及国家价值观和目标”。随着石油经济体系日趋融合,石油安全在本质上已经从“生产—供应”型的“供给安全”模式转变成“贸易—金融”型的“价格安全”模式。对石油消费国而言,国际油价高位强势震荡,对经济的冲击波效应持续放大,不得不承受高油价带来的经济重负的严峻挑战。对于高油价对经济的影响,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曾指出,如果每桶原油的价格上升10美元并持续一年,那么世界经济的年增长率会减少0.5%,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率会减少0.75%。 为此,保障可靠、廉价的石油供应成为各国提升石油安全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 中国石油安全金融化的主要挑战

  1. 减少国际收支,导致财富转移。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日益增加,我国石油进口量价齐增,石油外汇支付屡创新高,中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海关总署披露,2010年全年石油进口总计耗资1 574.91亿美元,而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0 094亿美元,即我国2010年要拿出GDP2.6%的份额在海外采购石油。由于原油价格飙升,2011年国际市场油价平均水平涨到超过110美元的历史高峰。据海关总署披露,原油进口数量增幅为6.0%,全年进口原油共花费1 966.6亿美元,同比增长45.3%;2011年成品油进口数量增幅为10.1%,共花费327.0亿美元,成品油进口金额增幅为45.5%。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能源—经济发展模型”测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桶油价上涨10美元,中国的GDP将下降0.7%。

  2. 推高商品价格,加剧通货膨胀。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最初级的化工原料,处于许多行业的上游,涉及的行业广泛,产业链长,传导作用强。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将对国内许多行业的生产成本产生间接的深远影响,也给我国经济的整体运行带来巨大的冲击。由于我国原油进口数量日益加大,国际油价上涨不可避免地推高了我国的PPI指数,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越来越严重,宏观调控的难度不断加大。根据学者的推算,当石油价格上涨100%时,价格总水平将上涨6.23%,居民消费品价格将上涨3.01%。

  3. 冲击石油产业,激化投资风险。在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的形势下,为了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我国有实力的石油企业及其相关企业开始尝试进入石油期货市场。由于我国石油金融市场并不完善,缺乏多元化的石油衍生品工具,国内企业只好选择境外期货市场进行交易。在参与境外期货交易过程中,国内企业的持仓头寸、资金进出等重要信息极易通过境外交易机构提供的交易系统暴露。由于国内企业经验缺乏,容易落入一些境外交易机构专门针对中国设计的石油衍生品陷阱。虽有中国航油在新加坡从事衍生品交易的前车之鉴,我国仍有不少大型企业后来重蹈度辙。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