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诚信观及其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摘 要]: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诚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和范畴,其基本�涵就是诚实守信,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言行一致、讲信用、守承诺。

  [关键词]:传统伦理道德 诚信 修身 治国

  

  一、传统诚信的内涵

  何谓诚信?在商代青铜器铭文中,“信”是一个会意字,由“言”和“身”构成,有“以言立身”的语义。最早在篆书中出现的“诚”也是一个会意字,由“言”和“成”构成,有“以行成言”的语义。由这两者派生出来就是诚实守信。具体包含有三层意思:

  

  (一)诚实、真实、真诚,或者不欺诈蒙骗(含不自我欺骗)、不弄虚作假,不伪装矫饰。

  古代东方思想家们非常重视诚信的这层语义。中国西周的统治者们把“忠“和”信“作为”九德“中的前两种,在中国很多古典文献中也有这方面的论述。如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云:“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南宋著名思想家陆九渊云:“由其不欺于中而言之,则名之以忠;由其不妄与外而言之,则名之以信。”

  

  (二)守信、践诺、履约,或者不失信、不违诺、不爽约。

  先秦思想家们把它视为立身做人的首要的或根本的原则。如春秋时代大思想家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C3,,意思是一个人若没有信用,就不能立身处世。他认为在一个人赖以立身处世的三处关键品质(信用、智慧、勇气)中,信用是第一位的。

  

  (三)相信、信任、信奉,或者不怀疑、不猜忌、不阳奉阴违。

  孔子论及治国安邦三法宝(足兵、足食、民信)时所说的“民无信不立”中的“信”就是相信,信任。

  

  二、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对个人。

  1、诚信可以修身,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自我修养、自我监督水平的高下。

  《札记・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可见修身的重要性。《周易・乾卦》中说:“忠信所以进德也”。诚信属于道德范畴,不同于法律规范靠外在的力量强制执行,诚信于已是一种心的承诺。心诺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承诺,是一种心里活动,更能看出一个人自我修养、自我监督水平的高下。

  2、诚信有利于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诚信即忠诚和信义。诚,即不自欺,亦不欺人。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他还指出,诚则动人,“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际交往范围日益扩大和日趋复杂,朋友之间,父子、兄弟、姐妹及亲属之间,上下级、同事之间等等。如果不诚信,那么就会产生“信誉危机”,不仅自己会失去众人的支持和帮助,影响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会破坏人际关系。

  

  (二)对国家和政府。

  1、诫信是治理国家的关键,有利于树立政府的威信,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优良传统道德,诚信之义,大而言之,可以治国。《论语》记载,子贡问政于孔子,孔子答道:“足食,足兵,民信。”假如不得已去掉一项,孔子认为可以“去兵”;假如不得已再去掉一项,孔子以为可以“去食”,唯独不可以“去信”,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还把“诚信”提高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把“诚”提高到了“天道”“人道”的高度。如果一个国家轻诺寡信,失信于民,就如同大厦没有根基一样,是不可能牢固长存的。

  总之,“诚实守信”是“国格”的体现,它是人民拥护政府、支持政府、赞成政府的一个重要的支撑。

  2、诚信有利于国家道德建设的顺利开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提出,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也指出,“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明确提出在道德建设中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指导思想。

  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道德核心、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并能把它付诸实践。道德教育不但要使人们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更重要的是,要以诚挚、真实的态度,把道德要求化为自己的行动。在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的道德失范现象,归根到底,都是同失去了“诚实守信”有重要关系,而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从加强“诚实守信”的建设入手。

  3、诚信是经济秩序的基石,有利于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诚信是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前提,市场经济成熟的标志。“…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它要求交易者必须诚信,平等交换,以保障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是一种利益经济,最大限度地追求利益是其不变的本性。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市场是没有心脏和大脑的,因而不能指望市场自身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它自己所带来的严重社会不平等,更不能指望市场来纠正这种不平等。市场经济除了必要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的统一调节外,必须有一种自觉的伦理精神的引导才能健康发展。所以诚信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石,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兴业之道,是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公平竞争的必要条件。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