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名词解释

1

第一章

1.统计数据:即统计信息,是指通过统计工作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

他资料的总称。

2.统计学:即统计理论,是指系统地阐述统计实践活动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理论。它是

一门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和方法论科学。

4.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客观事物中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

5.统计学包括商务管理统计的研究对象特点:数量性(基本特点)、总体性、变异性。

7.商务管理统计研究方法

大量观察法 统计分组法 对比分析法 综合指标法 统计推断法 动态测定法

8.统计总体。又称“调查总体”简称“总体”,在数理统计中又称母体,与样本相对应。凡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所构成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其形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客观性:即统计总体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能实际观察到的。

同质性:即构成统计总体的所有单位至少具有某一个共同性质是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变异性:即构成统计总体的各总单位至少在某一性质上具有共同特征外,在其他性质上应具有差异性,变异性是统计研究的重点。

9.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个基本单位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它是各项统计

特征的原始承担者。

10.统计总体分类:

按其包含的单位数是否可计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按总体单位的形态分为实体总体和行为总体。

11.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

a.总体是由总体单位组成,总体单位是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b.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2.标志:表示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如性别、年龄、籍贯、企业所有制、规模等。

13.标志表现:即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如性别标志的表现有“女”、“男”,年龄标志用“30”岁“50”岁等数量来表现。

14.标志的分类

a.根据标志表现的形式不同。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

示的。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现。 b.按照各总体单位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不变标志: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总体中各 总体单位都相同。可变标志: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总体中各总体单位不尽相同。

15.总体单位和标志的关系: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对总体单位的特征描述,依

附于某个总体单位的标志可以有多个。

16.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具有的数量特征的名称,包括6个构成要素:时间,空间,

指标名称,数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特点: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17.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的关系: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

征的;指标具有数量性,标志则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品质标志不具有。联系:指标值最初由标志汇总;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互换关系。

18.统计指标的种类:按其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关系:数量指

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按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按其作用或功能不同划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

第二章

1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被调查单

位搜集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2.基本要求:(1)准确性(2)及时性(3)完整性

3.统计调查种类:(一)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二)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统计调查按组

织形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其中专门调查又包括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1)统计报表制度,是我国定期搜集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不同,分为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表和地方统计报表。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分为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按填报单位不同,分为基层统计报表和综合统计报表。

3.统计调查方案:(1)确定统计调查目的(2)确定统计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统计调查项目(4)确定统计调查时间和期限(5)确定调查地点和合适的调查方法(6)调查的组织工作

4.统计资料的搜集方法: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问法

5.问卷调查法:调查者通过事先统一设计的问卷来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的一种资

料收集方法。 第三章

1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

汇总,或对已初步加工的资料进行再加工,使之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的综合资料,以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工作过程。

2统计整理的步骤:1).对搜集到的统计资料进行全面审核2.)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统计分

析的需要,对统计资料进行划类分组3).汇总计算,得到反映各组或总体的各种指标4). 编制统计表、统计图

3统计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志将总体区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

系的组成部分(小总体)的一种统计方法。作用:a.划分现象的类型。统计分组的根本作用在于区分现象的质。b.反映现象内部结构。c.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方法有相关与回归分析法、指数因素分析法。分组分析法等。

3.变量数列的编制步骤:1.将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2,计算全距,3.确定组数、

组距、组限4.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4.分组标志:即将同质总体区分为不同组的标准或依据,其选择是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原

则:a.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分组标志。b.要选择最能反映现象本质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c.要考虑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经济状况以及标志内涵的变化来选择分组标志。 5.统计分组的类型:a.按品质标志分组。是指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作为分组标

志进行分组。能直接反映事物间质的差别,给人以明确、具体的概念。b.按数量标志分组。是指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数量标志作为分组标志进行分组。(1)单项式分组(用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小)和组距式分组(2)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3)组中值c.分组界限的确定

8.分配数列又称分布数列、次数分布,是指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

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的数列。

9.统计表是用来表示经过汇总加工后的综合统计资料的一种表格形式。

10.统计图是把数据资料以图示的形式表达,利用点的位置、曲线的变化、直条的长短和面

积的大小等各种几何图形来表达统计资料和指标,更直观地反映出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分布情况、发展变化趋势等特征,易于比较、理解和记忆,留下明晰和深刻的印象。 第四章

3

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 2相对指标是用两个有联系的指标进行对比的比值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的综合指标。

3平均指标是指在同质总体内将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4变异指标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差别大小的程度,又称离散程度或离中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及协调性。是评价平均指标代表性。 第五章

1时间数列又称时间序列或动态数列,是将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时间上变化发展的一系列同类的统计指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的数列。 时间数列的意义——分析过去(描述动态变化);认识规律(揭示变化规律); 预测未来(未来的数量趋势)

2时间数列的种类:1)按统计指标的性质分类: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平均数时间数列2)按数据的性质分类:随机性时间数列、平稳性时间数列、趋势行时间数列、季节性时间数列

3.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区别:a.时期指标具有连续性,反之。B,时期指标的指

标值可以累计相加,反之。时期指标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反之。

3时间数列的发展水平指标:1)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发展水平一般是指时间数列中的每个总量指标的数值,反映的是某种社会现象在各个不同时间所达到的水平。根据所处位置不同,有最初水平、最末水平、中间各项水平、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之分。平均发展水平是用以反映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一般水平的指标。

2)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增长量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增长的绝对数量,它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平均增长量,从广义上说它是一种序时平均数,即逐期增长量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反映现象平均增长水平。

4.平均发展水平与一般平均数的异同:两者都是将现象的个别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地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区别是:(1)平均发展水平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期上发展水平的平均,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一般水平,它是根据动态数列来计算的;一般平均数是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标志值得平均,从静态上说明其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它是根据变量数列来计算的。(2)平均发展水平是对同一现象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差异的抽象化,而一般平均数是对同一时间总体某一数量标志值差异的抽象化。

5.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1)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2)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6.长期趋势时间数列:长期趋势就是指某一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发展变化的趋势。(向上或向下变化)

7.季度变动时间序列:研究季节变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认识它、掌握它,从而克服由于季节变动而引起的不良影响,以便为合理组织生产、安排人民生活提供资料。注意:测定季节变动的资料时间至少要有三个周期以上,如季节资料,至少要有12季,月度资料至少要有36个月等,以避免资料太少而产生偶然性。

8.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一)长期趋势。是指现象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所表现的沿着某一方向的持续发展变化,常用T表示。(二)季节变动。S表示。对一年或更短时间内由于社会、政治、经济、自然因素影响,形成的以一定时期为周期的有规则的重复变动。(三)循环变动。指某种现象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呈现出的有一定规律性的周期性波动,用C表示。(四)不规则变动。指现象受众多偶然因素影响,而呈现的无规则变动,用I表示。

第六章

1统计指数:广义指数是指一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相对数,包括动态相对数、比较相对数、计划完成相对数等。狭义指数是一种特定的相对数,即专门用来综合说明

4

那些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相对数。 2综合指数:利用同度量因素计算的总指数称为综合指数

3平均指数是个体指数的平均数,它是先计算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平均而计算的总指数。

4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的基础:统计上把互相联系的指数所构成的体系,叫做指数体系。

5指数因素分析法,是根据指数法的原理,在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变动时,为了观察某种因素变动的影响而将其余因素固定下来,如此多次分析,逐项替代的方法。它的任务是测定和分析每个因素的变动对现象总变动的影响。

因素分析的步骤:首先,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诸因素客观存在的经济联系,列

出经济关系式。然后,将经济关系式转换成指数体系。最后,从相对和绝对两个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在分析诸因素变动对现象总变动的影响时,既要看相对数,又要看绝对值,把相对分析和绝对分析结合起来,并加以文字加以说明。 第七章

一)只调查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这是与全面调查的区别

1抽样调查: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以被抽取的那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为代表,对总体做出数量上的推断分析。特点:节省、灵活;结果准确;遵循随机原则,误差可控。

2抽样推断中几个基本的概念:1)全及总体和抽样总体。A.全及总体简称总体,是指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总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单位组成的。B.抽样总体简称样本,是从全及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部分单位的集合体。

2)全及指标和抽样指标A.根据全及总体各个单位的标志值或标志特征计算的、反映总体某种特性的综合指标B.由抽样总体各个标志值或标志特征计算的综合指标

第八章

1相关关系的概念(一) 函数关系。它反映着现象之间存在着严格的依存关系,也就是具有确定性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可用一个数学表达式反映出来。(二) 相关关系。它反映着现象之间的数量上不严格的依存关系,也就是说两者之间不具有确定性的对应关系

2相关分析的主要任务,概括起来是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现象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即相关分析;另一方面,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即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的基本方法:相关表分析法、相关图分析法、相关系数分析法 3回归分析:将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的变动转变为函数关系,并建立变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来研究变量之间数量变动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

4.估计标准误差 就是用来说明回归方程推算结果的准确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以绝对值表示,其数值越小,说明推算结果的准确程度越高,回归直线的代表性也越大。

5.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两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是相辅相成的。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的分析。回归分析是指将相关现象的关系转变为函数关系,并建立变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来研究变量之间数量变动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互相依存关系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般先进行相关分析,进而决定是否要进行回归分析。可以说相关分析时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但相关分析可以不分自变量和因变量,而进行回归分析时,则必须明

确自变量和因变量,当自变量与因变量位置互换时所得到的回归方程则不同。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