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成功撞月 探月一期工程大功告成(图)

文章提供 于 2009-3-1 21:23:37 (北京时间: 2009-3-2 10:23:37) 阅读时出现乱码? 解决办法

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3月1日16时13分10秒成功实施撞月。累计飞行494天的嫦娥一号,准确落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这一丰富海区域。而随着此次“受控撞月”的准确实施,中国探月一期工程也宣布完美落幕。

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就此表示,嫦娥一号已经非常出色地完成任务,并超额获得月球南北纬70°到90°南北极位置的全图。

准确落于预定撞击点

减速、下落、撞击……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在撞击过程中,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CCD相机传回实时图像,图像清晰。

据悉,为了保证嫦娥一号成功“受控撞月”,嫦娥一号任务飞行控制组选择在青岛和喀什两个测控站同时能够进行测控的时间段内进行撞月控制。15时36分,嫦娥一号卫星开始减速,16时13分10秒成功落在月球的丰富海区域。

不仅完成既定目标,在很多航天学者眼中,嫦娥一号甚至堪称“完美”。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嫦娥一号按原定计划在轨运行1年后,仍剩下很多燃料,因此探月工程领导小组决定让嫦娥一号再超期进行在轨实验4个月,继续发挥作用。

剩余燃料超期实验4月

至于嫦娥一号为何最后选择撞月,吴伟仁表示,这是为探月工程二期要实现软着陆做准备。他表示,在撞月程序控制和轨道测定方面积累经验,将减少后续工程风险。

另据介绍,探月二期工程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着陆器和巡视器是工程中的关键技术。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20年前,分三步完成对月球的无人探测。对探月一期工程的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的嫦娥二号卫星,将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用于试验验证二期工程轨道、测控和软着陆等相关的五个方面的关键技术,降低二期工程的技术风险。同时,嫦娥二号卫星搭载的CCD相机分辨率由120米提高到10米,深化月球科学探测。

根据计划,嫦娥二号卫星将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发射。探月工程二期中的嫦娥三号卫星主要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

16时13分10秒,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

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在撞击过程中,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CCD相机传回实时图像,图像清晰。

至此,在经历了长达494天的飞行后,静谧、遥远的月球土地终于成为这位中国首个“月球使者”的生命最后归宿。而随着此次“受控撞月”的准确实施,中国探月一期工程也宣布完美落幕。

嫦娥一号受控撞月

记者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看到,为了保证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受控撞月”,嫦娥一号任务飞行控制组选择在青岛和喀什两个测控站同时能够进行测控的时间段内进行撞月控制。15时36分,嫦娥一号卫星开始减速,16时13分10秒成功落在月球的丰富海区域。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踏上“奔月”旅程,11月7日进入200公里的环月工作轨道。至2008年10月,在完成预定在轨一年的各项探测任务后,状态依然良好。

为了充分利用嫦娥一号卫星在轨的宝贵资源,为后续任务积累数据和经验,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决定按照“轨道从高到低,风险从小到大”的原则,应用嫦娥一号卫星开展卫星变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的10余项验证试验。从2008年11月8日开始,预定计划顺利实施,嫦娥一号卫星轨道由200公里圆轨道降到100公里圆轨道,继而降到远月点100公里、近月点15公里的椭圆轨道,再升回到100公里圆轨道。

“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确定将实现软着陆,技术跨度大,为在撞月过程控制和轨道测定方面积累经验,减少后续工程风险,决定在嫦娥一号卫星寿命末期,控制卫星撞月。”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

在中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的同时,中国探月二期工程正紧张进行。吴伟仁透露,目前二期工程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着陆器和巡视器技术是工程中的重要关键技术。

从发射升空开始,嫦娥一号卫星累计飞行494天,其中环月482天,期间经历三次月食,5次正\侧飞姿态转换,共传回1.37TB的有效科学探测数据,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成果,圆满实现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为我国月球探测后续工程和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嫦娥一号受控撞月 探月一期大功告成

大公报也报道,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成功完成了为期一年多的探月任务之后,三月一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控制下“受控撞月”,落于月球的丰富海区域。至此,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中国国防科工局的消息称,三月一日十六时十三分十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五十二点三六度、南纬一点五零度的预定撞击点,实现了预期目标,为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实时传回清晰图像

为了保证“嫦娥一号”卫星“受控撞月”,“嫦娥一号”任务飞行控制组选择在青岛和喀什两个测控站同时能够进行测控的时间段内进行落月控制。当天下午十五时三十六分,“嫦娥一号”卫星开始减速,三十七分钟以后,于十六时十三分十秒成功落在月球的丰富海区域。卫星撞月过程中,CCD相机实时传回了清晰的图像。

国防科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探月工程二期将实现软着陆,技术跨度大,为在落月过程控制和轨道测定方面积累经验,减少后续工程风险,决定在“嫦娥一号”卫星寿命末期,控制卫星撞月。

“嫦娥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年中,共传回一点三七TB的有效科学探测数据,圆满实现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为中国月球探测后续工程和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大任务超额完成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一号”原定一年的工作任务已经超期完成,并且非常出色地实现了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的四大目标,即绘制月球0°到南北纬70°的全月球影像图;测定月球表面多种元素分布及测定其中的矿物;研究月球表面内层土壤的薄厚分布;探测月球环境,了解月球表面以及空间的数据。

据欧阳自远介绍,除了上述的四大任务,嫦娥一号还超额完成了南北纬70°到90°南北极位置的全图。“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中国亦因此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一号纪录

◆累计飞行494天。其中环月482天,期间经历3次月食,5次正/侧飞姿态转换,共传回1.37TB有效科学探测数据,非常出色地实现了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的四大目标,即绘制月球0°到南北纬70°的全月球影响图;

测定月球表面多种元素分布及测定其中的矿物;

研究月球表面内层土壤的薄厚分布;

探测月球环境,了解月球表面以及空间的数据;

超额完成了南北纬70°到90°南北极位置的全图。

◆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1月7日进入200公里的环月工作轨道。

至2008年10月,在完成预定在轨一年的各项探测任务后,状态依然良好。

◆充分利用嫦娥一号变轨能力、从2008年11月8日开始,卫星轨道由200公里圆轨道降到100公里圆轨道,继而降到远月点100公里、近月点15公里的椭圆轨道,再升回到100公里圆轨道。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准确“受控撞月”撞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丰富海区域。

附:画龙点睛!嫦娥一号为啥要去撞月?

中评社北京3月2日电/3月1日16时13分10秒,在安全飞行494天,绕月飞行5514圈后,嫦娥一号卫星迎来完美的告别: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嫦娥”最终撞击在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伴随着嫦娥一号卫星“奋不顾身”的一撞,中国探月一期工程至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嫦娥一号此次撞月是为今后的“落月”积累经验

“给‘嫦娥’打100分!”

发射、运行、延长寿命过程中工作、各项试验都很成功

人民日报报道,3月1日15时许,记者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此时的指控大厅已是一片忙碌,大厅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出嫦娥一号卫星的飞行动画和各项参数,各指挥号点的报告声此起彼伏……

15时36分,嫦娥一号卫星开始减速;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与地面失去联系。经地面确认,卫星成功撞击在月球丰富海区域。记者在指控大厅看到,在撞向月球之前,卫星携带的CCD相机实时传回了清晰的月表图像。

如何评价嫦娥一号卫星最后的表现?在指控大厅现场坐镇指挥撞月任务的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激动地对记者说:“我要给‘嫦娥一号’打100分!”叶培建表示此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发射很成功,运行很成功,延长寿命过程中工作很成功,各项试验很成功,撞月非常准时,非常准确!”叶培建说。

“‘嫦娥一号’完成任务非常圆满,非常精彩,撞月又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完全是按照我们预定的方案在进行。”绕月探测工程测控系统副总设计师周建亮对记者说。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作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的代表,“嫦娥一号”不仅实现了整个国家的探月梦想、带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还更加充分地证明了中国拥有进入外太空的能力。

撞月是为落月探路

为什么要去撞月?吴伟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撞月是为今后的“落月”积累经验。

与嫦娥一号卫星绕月飞行不同,探月工程二期将实现月球探测器对月面的软着陆,技术跨越大。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候撞月?吴伟仁表示,卫星超期服役4个月后,有些设备开始老化或有故障。“选择这个时候撞月是想让她在受控的情况下进行。”吴伟仁说,之所以没有提前去撞月,“是想尽可能地把二期试验的关键技术验证一下。”

2011年“嫦娥二号”探月

“嫦娥一号”任务有四项科学目标,即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和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嫦娥一号卫星的使命已经结束,这些目标是否实现了呢?

“我可以很欣慰地告诉大家,‘嫦娥一号’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对记者说。

2008年11月12日,国防科工局公布了由“嫦娥一号”拍摄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这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而且是质量最高的一张图。”欧阳自远告诉记者,“全月面的立体影像图也很快就要完成”。

“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完成。我祝愿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指导下,中国的探月工程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是完成任务的那一刻,嫦娥一号卫星通过她的语音装置向地球传来的饱含深情的告别和对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未来的美好祝愿。

“嫦娥一号”任务所获得的科学数据将如何使用?“我们组织了全国69所高等院校,30个研究院所,124位科学家组成‘嫦娥一号’绕月探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这个专家委员会可以代表申请单位向科工局申请使用这些数据。”欧阳自远介绍说,“收到的申请已有一两百份。这些数据将全部无偿地提供给全国的科学家,包括港澳台的科学家。按照国际惯例,今后还将提供给国际同行。”

与此同时,中国探月二期工程正紧张进行。吴伟仁透露,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着陆器和巡视器技术是工程中的重要关键技术。

“探月二期要研制新的探测器,里面装了月球车。月球车要在月面进行勘察。目前探月二期工程五大系统正在按照计划节点顺利推进。”吴伟仁介绍说,“在这之前,我们还要发射‘嫦娥二号’,作为探月二期的先导星,计划2011年发射。”

来源: 文汇报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