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低价出口商品的利弊分析

我国企业低价出口商品的利弊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商品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制造”已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我国企业为争夺国际市场多数选择低价出口政策,低价出口商品到底是利还是弊,本文主要针对低价出口的现象成因以及利弊进行分析。

关键字:商品,低价出口,利弊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迅速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多年来,中国出口企业为争夺国际市场多数选择低价出口商品政策,低价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带来了盈利,同时却也是困扰我国外贸发展的障碍,可以说,低价出口是把双刃剑,在为出口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对我国外贸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危害,所以,外贸必须在权衡低价出口利弊的基础上找出应对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外贸持续发展。

一、我国商品低价出口现状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出口贸易有了历史性的改变,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9.7%提高到2007年的66.8%,提高57.1个百分点。但企业出口的利润并没有随着对外贸易的增长而增长,有很多企业出现了利润下降乃至亏损的局面。从总体来看我国出口的高增长主要是依靠低价竞争来实现。大量出口企业采取低价竞争的手段争夺国际市场,不仅造成出口秩序混乱、效益低下,而且还成为贸易摩擦的直接诱因,我国与他国的贸易摩擦频频发生,遭受的反倾销调查逐年增多,甚至为世界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而反倾销调查最常见的理由,也是因为我国的出口商品的低价销售,因此对我国外贸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重大危害,是我国外贸发展过程中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商品低价出口原因

1、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企业生产产品成本极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地涌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这些地区也正是中国出口贸易最为发达的地区。在商品生产中,劳动者除了基本工资外,大多没有医疗、养老保险,而且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就基本工资而言,我国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很多出口产品之所以能进行低价竞争,很多是通过这种人为地降低劳动力成本取得的。这自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低价竞争打下了物质基础。

2、出口的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很大比重。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很大比重,且出口的多为中低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其投资成本低,技术含量低,制造相对简单,所以生产厂家众多,出口低价竞争较普遍。由于大多数发展国家也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主导产品,因此,企业为占领海外市场,不但要和国内众多厂家展开竞争,而且还要与国外发展中国家的众多企业展开竞争,而全球对中低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越来越少,面对有限的国际市场,国内众多中小企业不得不以低价销售商品。

3、缺乏自主品牌。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和品牌。目前.虽然我国工业制成

品出口已占到整个货物贸易出口的9O% ,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及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比重很低。多数企业规模和技术实力比较接近,缺乏独特的竞争优势,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产品处于技术下游,即使是高技术产品,其关键技术也主要掌握在外资手中。以彩电为例,在其 1O4项关键技术中,我国只掌握了6O%,严重制约着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在我国的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所占比例不到10%,名牌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出口产品都只是贴牌生产,专利品牌所占比例不大。由于在技术创新力,以及技术标准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而,企业在向国际市场扩张时往往力度不足,最终只能通过提供低质量、低技术和低价格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三、商品低价出口对我国经济的利弊

(一)低价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1、商品低价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国的贸易顺差。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10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但是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依然可观,状态喜人。而在贸易顺差之中,商品低价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利用自己的产品优势,为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解决了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商品低价出口贸易中,出口的商品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其生产的加工流程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出现了低廉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了转移和就业的重要途径。

3、增强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低价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和竞争优势,虽然是依靠数量和低价出口来获得经济利润,但仍然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二)低价出口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1、不利于国际品牌的形象的建立和竞争力的提高。国内部分出口企业低价出口商品,更没有品牌意识,甚至借助国外的某些知名品牌来达到自己的商品出口的目的,淡化了产品的产权意识和品牌意识。同一品牌的产品和同一规格品种的产品同时由许多厂家出口的现象相当普遍。虽然中国的产品现在遍布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但国外市场上对中国商品的品牌仅仅停留在“中国制造”的整体印象上,没有长远的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大量低价出口产品充斥国际市场,缺乏品和技术含量,也没有自己稳定的销售渠道,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受到很大的损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made in China”甚至成了“便宜货”和假冒伪劣的代名词。长此以往,不仅影响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也影响国内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同时败坏了国家声誉。

2、丧失价格调整的主动权。在市场营销中,商品定价主要根据商品的价值,并不可以随心所欲,企业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主动权,但是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企业在一开始就把商品的价格定得很低,日后若想提高商品的价格,就会引起消费者的极大反感,使产品的销售受到很大的影响。相反,如果在竞争中要赢得胜利,就要长久保持价格优势。因此企业走低价出口路线不仅会丧失价格调整的主导权,容易在竞争中被动挨打,而且还会影响到国内同行的定价主导权。

3、易成为“反倾销”的调查对象。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屡次遭到反倾销调查投诉,成为国际反倾销的重点对象,且有逐步增长的苗头。当然,对我国的多数反倾销案都是对方国带有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所致,但另一方面来讲,我国企业出口商品过分依赖低价策略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当企业的产品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或报复性关税后,会对企业的出口

带来毁灭性的的打击,甚至对这个企业所在行业的出口都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4、不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薄利多销”是几千年来中国商人一贯推崇的营销策略,于是,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企业为了打开销路纷纷采用了定低价的策略。然而,“薄利”并不一定能“多销”,只有那些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商品才能够通过“薄利”达到“多销”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反,那些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产品,即使价定得再低,利再薄,销量也无法大幅度增长,从而难以实现薄利多销,反而会由于价格低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而目前我国出口的商品绝大部分是初级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大部分需求价格弹性都很小,因而,采取低价策略只会使企业收益更少。另外,即使企业的低价策略在一定时期获得成功,占有了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在以后国际营销活动中也很难再提高产品价格,而使企业长期处于低经济效益状态。因为价格对于买卖双方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因素,提高价格很容易遭到买方反对。而且在国际营销中企业定价过低,很容易影响国内同行的定价主动权,从而影响全行业的经济效益。这样全行业的资源和劳动消耗的增加不能获得相应的比较利益,如此下去我国的出口贸易很难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低价商品出口对于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初期具有很好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低价经销不仅不利于我国企业和商品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也会造成国内企业的不良竞争等问题,甚至还会引起国际上的反倾销对象。因此,低价竞销对于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并不是长远之计。我们需要权衡低价出口的利弊,重新定位,使我国国际竞争力愈发强大。

参考文献

[1]余红娟.我国外贸出口低价经销现象研究[N].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志军,鲍国.试析中国产品低价出口的形成原因[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

[3]梁静波.我国出口企业竞争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J].经济纵横,2006

[4]涂珊.我国企业低价出口商品的利弊分析[N].中国商贸(期刊),2011

[5]刘杰.中国商品低价出口现象分析与对策[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

[6]闫生涛.我国商品低价出口的弊端及其改革[N].期刊,2013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