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写作观

我的阅读写作观

经常读书,又时不免手痒,觉得自己可以拿笔写点东西。于是郑重的起头,却潦草收尾,有时甚至连收尾的兴趣都没有。有一段时间,看了几本畅销杂志,受其影响,决定写几篇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人名都取好了,但没写几个字就放弃了。一是觉得自己在这个年龄还去虚构那花格衬衫的少年、白衣白裙的少女,不免矫情;二是写这类故事的目的是吸引那些幻想型的读者,而自己编故事的本领实在一般,多角恋不想写,车祸失忆太俗套,罹患绝症又太残忍,想象还是算了吧!

读中学时,偏爱辞采华丽的文章。第一次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喜欢的不得了,花了两天时间背了下来。那时候,迷恋三毛、汪国真、席慕容……一会儿渴望走向远方、漂泊天涯,一会儿情思缠绵,为一棵开花的树黯然神伤……现在想来,有些神经兮兮的。那时,有一套非常流行的丛书——白桦林系列,里面的文章感情浓烈,语言清丽,特别符合我的口味。当时写作文最喜欢抒情,什么花谢花飞、夕阳余晖之类的。

到了大学,眼界开阔了,大学的图书馆藏书丰富,借还也比较自由。记得有一段时间迷上了《红楼梦》,看了大量的红楼研究专著。记得最创纪录的一次是上午借了七本,下午就还上,又借了七本。当然,很多书是囫囵吞枣的浏览。一本书拿过来先翻看一遍,了解了作者多《红楼梦》的基本态度和观点,如果不合自己的口味,就放下了。不过,有些人的研究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周汝昌的红学点评,全面细致,看了他的书,再读红楼,会觉得多领悟了一些意思;王蒙老师和刘心武老师的红楼研究虽是一家之言,但角度独特,能够自圆其说,颇合我的口味。当然,当时读得最多的还是小说,尤其是当代小说和外国小说。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身在象牙塔的我是通过这些小说去认识世界的。踏入社会的最初几年,因为幼稚栽了一些跟头,有时我都会想,是不是与看这些小说有关呢?不过,读小说增强了我的叙事意识,记得大一的写作课,我提笔就想抒情,这是高中写作的后遗症——不会记叙,到了大三,我觉得自己的叙述能力增强了,才开始尝试别的文体。

如今,大学毕业已六年,起伏跌宕、悲喜欢欣,一言难尽。结婚生女,工作繁杂,毫无建树,庸碌人生,感慨良多,有时想写些什么,终是虎头蛇尾。我开始读杂文、读哲学、读思想史。有人也许觉得这些和庸常的人生相悖离,但我的内心告诉我,我的心灵在慢慢沉淀,在光阴的追逐下,已不再彷徨,而是多了不少坚韧。最近,突然发现《论语》真的是一部智慧之作,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直到今天才觉得孔子伟大,多少有些荒谬。可是,这是实情,以前读《论语》是应付功课,今天读《论语》,只是因为喜欢。杨绛的《我们仨》、黄永玉的《比我老的老头》都让我潸然泪下,这些平淡至极的文字成了我的最爱。偶然读到一篇写赵树理先生的文章,说八十年代以后,赵树理的文章开始缺失读者,可是他宁愿放弃写作也绝不愿意写些滥竽充数的作品吸引读者,因为这一点,我对先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