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山归来]教学反思

《从香山归来》教学反思

案例:

听同级部的老师讲《只拣儿童多处行》,基本上都没人专门去探讨课文开头的第一句,教参上也没有提及。也许是受好奇心驱使,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忽然想起一问:“作者在文中的笔墨基本上都是在讲游颐和园,为什么课文开头一句要讲‘从香山归来’?文中再没提到香山,为什么开头要讲香山呢?是否是一句废话呢?”呵,只用看一眼作者的大名——冰心,就毋庸置疑了。所以,只需引导孩子们花功夫去找这样写的原因就好了。

课堂上先是一阵安静,接着好一番热闹。有孩子说因为作者是从香山回来经过颐和园才有了下文的,所以要写香山。我不以为然地反驳:“那照你的话,去香山的原因及过程是不是也得交待清楚罗?”优秀文章的语言要简洁,不能有一句废话,文中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为中心服务的。那这句“从香山归来”与“儿童”有什么联系呢?与课文中别的段落有没有前后照应之处呢?

通过我不断的引导,孩子们众说纷纭:“从课文中应该知道此时应是春天,作者本来是到香山去踏青的。”“香山上也应该有许多孩子在春游!”“作者是从香山归来的,所以文中发生的游颐和园的事发生在下午。与后文中交待说‘太阳已经偏西,是他们归去的时候了’相照应。”“冰心奶奶从香山归来应该很累了,可是就因为经过颐和园门口看到

了‘成百盈千’的孩子,所以下了车,也‘挤’进颐和园去。”„„是呀,这不正说明了,在冰心奶奶心里装的只有儿童吗?至此,我和孩子们都释然了。

反思:

1.这一问,不仅仅是孩子们有收获。看来,自学质疑并不只是孩子的专利呀!

2.教师在精讲课文时另辟蹊径,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否也能给孩子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读书要独具慧眼呢?

3.联系上下文不仅是阅读理解课文的一种方法,我觉得也是一种阅读能力,我班以郑宇为首的许多同学都在我的大力表扬中正不断自觉地锻炼与提高这种能力。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