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高考历史纠错题库之五四前

2013年高考历史纠错题库之(从甲午中日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史

第八专题:从甲午中日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

(1895~1919年)

1、(2103·河北高中联考)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 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解析】此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注意考题的落脚点“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故答案为D。A、B、C项都没有准确的反映题干的意思。

【答案】D

2、(2013·南通模拟试)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B. 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

C. 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

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

【解析】题干反映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关于清政府官员处置的问题,说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项正确;ACD项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

【答案】B

3、(2013·江西红色六校联考)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 ) ①商品运输成本提高 ②市场上洋货流行 ③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④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江南铁路通车后,“舶来品”日益增加,故②正确;人们的思想观念得以改变,故③正确。江南铁路通车后,运输成本下降,故①不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反映生活习惯日趋文明。据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4.(2013·湖南五市十校联考)“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利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 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看,作者主张,国家的权力应来自“千百万人民”,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应该关心民族的危难,这样,国家才会强大。这体现了主权在民观念。A不正确,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林则徐、魏源等,没有涉及民权观念。B、C、D三派都蕴含着民权观念,但维新派早于革命派和激进派,故选B项。

【答案】C

5. (2013·浙江名校联考)1919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出:“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D.转变救国探索方略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为立宪政治是一种不彻底的政治,不论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都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权利。故B项不正确。A、C两项材

料没有体现,可排除。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19年”,可知陈独秀的思想已开始发生变化,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以俄为师”,探索救国新方略,故选D。

【答案】D

6.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 的结果。可是这种顽旧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省略的两个字最有可能是( )

A.革命 B.尊孔 C.帝制 D.亡国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从材料中“民国三、四年”这一时间判断,材料中的“复古主义”应出现于1915年左右,再联系教材相关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因此题干中的 ,应是“帝制”二字。

【答案】C

7.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在所作的《逐满歌》中写道:“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作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心里记。”此作品的主要意图在于( )

A.制造民族仇恨,提高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 B.宣传人民革命,号召民众推翻清朝腐朽统治

C.打击汉族反动官僚,组织反清朝的统一战线 D.揭示太平天国政权后来完全封建化的本质

【解析】章太炎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家。从其阶级属性来看,其矛头对准清王朝;从诗歌内容看,“死仇”即指清政府,因此B项符合题意。

8.下图是美国邮政总署1942年发行的邮票,其中采用了孙中山的照片(图略),这透露出它追求的国家理想是( 2 )

A.自由民主独立 B.人民民主专政

C.君主立宪政体 D.三权分立体制

【解析】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中表达了革命主张,希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结合各选项,B项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C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上的主张;D项是具体的政体。本题选A项。

9.(长郡中学201302)上图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对这枚邮票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见证了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

B.孙中山和林肯作为中美两国“国父”深受人民爱戴

C.是为了宣扬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

D.体现了美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答案】C

10.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2 )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解析】鸦片战争,中国惨败,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的新思潮兴起,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兴起,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B项正确;民主与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其背景是辛亥革命失败和袁世凯复辟帝制,C项错误;甲午战后,戊戌变法兴起,D项对应正确。选C项。

11.(长郡中学201303)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解析】“以夷制夷”的意思是说中国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武器来,然后用掌握的国外的科技来打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甲午战争正是在洋务运动(学习先进技术)后发动的一场战争。“以夷制华”的意思是说用国外的技术与武器来对付中国的封建阶层。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所代表的是农民阶级,为了翻身做主人,仅依靠棍棒是不行的,只有洋枪洋炮才有可能,于是学习技术以推翻封建压迫阶级。“以华制华”的意思是说在中国找代理人来牵制中国。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旨在拓展殖民地,这必须征得最高统治者的认同,于是八国头目在中国找到清政府傀儡替外国侵略者做事。因此这是让中国人整中国人。

【答案】A

12.(湖南省2013届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二次考试)“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C.清末国人消费结构与内容均有较大变化

D.国人消费能力普遍提高

【答案】C

13. (湖南省2013届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二次考试)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请问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时期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解放战争

【答案】B

14.(衡阳市2013高三第二次联考T35)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

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

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精讲精析】C。A项历史学也是社会科学,历史事实总是客观存在的,是确定的;B项不全面,解喻历史的不一定是历史学家,观点的不同也不仅仅是主观因素;D项主要是对历史事实的解读而非历史真实性。C项随着人类知识的增加和不同的历史史观,对历史事件认识是不一样的。故判断C项正确。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