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思考

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思考

【摘 要】幸福问题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永恒话题”。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对于什么是幸福、幸福的特征、实现幸福的条件以及如何实现幸福都作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当今社会所有的人都在追求一种幸福的生活,但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怎样过一种幸福的生活却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许多人因此淹没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解读、感悟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思考对于指导人们追求真正的幸福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观;至善;德行;指导

引 言

“你幸福吗?”“你为什么幸福?”人们在切磋幸福的问题时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拥有财富,也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享受生活和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到底什么是幸福?怎样的生活状态才是幸福?或许对于这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不应有任何终结性的结论,不应有统一的标准。

从古希腊开始,就有诸多哲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关心与思考。从早期梭伦的“中等财富幸福论”、苏格拉底和第欧根尼的“美德幸福论”,到希腊晚期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幸福观”,及近代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哲学幸福”,他们都把人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剥分开来。换句话说是只择其一,轻忽了二者的有机统一,都有欠缺性。而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全盘接受在他之前哲学家的观点和主张,

他在此探索研究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幸福观。

一、接触幸福

古希腊的幸福观念包括“好生活”和“好品行”,但这并不是亚里士多德的概念定义。亚里士多德认为,一般人把幸福看做是某种实在的或显而易见的东西,例如,快乐、财富、荣誉等等。不同的人认为是不同的东西,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把它说成是不同的东西:在生病时说它是健康;在穷困时说它是财富„„他认为这些主张在某一点时是可以成立的。但是若以“完美性与最终性”的标准来衡量,这些都不是“最终目的”了。

所以,首先,他认为幸福是最高的善,即至善。他认为,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些东西作为手段为人民所欲求的,而有些东西是作为目的为人所欲求的,这种以其自身被欲求而其他目的都是为着它的目的就是最高的善。“作为幸福,我们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永远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因此,幸福是至善,它因自身而被选择,具有自足性。虽然我们也会选择快乐、荣誉等,但它们都是“有待而有”,选择它们是因为通过它们可以获得幸福。

再者,他认为幸福是合乎于德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幸福论中特别强调德性。他认为德性是幸福实现的前提,是构成幸福的首要因素。“一旦没有了德性,他就会极其邪恶和残暴,就会无比地放荡和贪婪。”“只有那些有德性的人、行为高尚的人才有可能实现幸福。”这里的德性不是肉体的德性而是灵魂的德性。德性可以分为理智德性(智慧、明智等)和伦理德性(节制、勇敢等)。

理智德性是人们最高贵部分的德性,合乎这种德性的活动是最完美的幸福,是至福。人们应一生都实践合乎德性的活动,才能获得幸福。对于“活动”,我们要注意到,动植物的活动的目的是自然地实现,而人的活动的目的的实现则要借助人的理性的运用,因而是实践的、非自然的。我们只有在实践理性的现实活动中才能真正地获得幸福。

二、理解幸福

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克马可伦理学》中,我可以将幸福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幸福是有层次的

人们的生活大致可分为三种:享乐的、政治的和沉思的。那些享乐生活的人,把幸福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快乐,只追求肉体的快乐,是动物式的;那些崇尚名声、喜欢政治活动的人把争权夺利、追求荣耀作为行为的目的;还有的人把追逐金钱和财富作为生活的最终目标。政治的生活只追求荣誉与德性,但这些也不完善。因为,幸福是相应于人的特有的活动,在于人的合德行性活动。而过着沉思生活的、有智慧的人最幸福。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倡和想要表达的最理想的幸福生活。如若能够,人在有幸摆脱了物质需要的纷扰、拥有中等财富之后,应当争取过这样的生活。

(二)、幸福在人间

幸福是属于现世的人的,存在于有生活经验和理性能力的人的行为活动中。而且要自己亲自去体悟。

(三)、幸福是发展的

幸福不是某种既定的状态或目标,不是一种既定的摹本、固定的模式,而是动态的和发展的,是不断得以充实和完满的。

(四)、幸福具有长久性

幸福不是一时一事的事,终身幸福才能算作是真正的幸福。幸福虽是人们共同的追求,但它不会凭空分配给每个人,也不是因做几次合乎道德的行为就可以终生拥有,而是钟情于那些一生为善的

人。幸福也不在于消遣,因为消遣是一种休息,它不是最终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意味着整个一辈子的生命。一只燕子造不成夏季,同样,一个美好的时日也不是春天,一个时日或短暂的时间行善,也上不了天堂、得不到幸福”。人们应该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善的数目增加,以期得到最高的、最完满的善,从而获得幸福。

三、追求幸福

虽然大家都希望获得幸福,但它不会从天而降。幸福是实践的果实。亚里士多德在谈及幸福的获得时说,“幸福不是品质,并不能像拥有财产那样地占有;幸福也不是某种神的恩赐或纯粹是机遇的礼物。幸福是通过学习、某种习惯或训练而获得的,只有进行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幸福。”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通过努力获得幸福比通过机遇更好。合德性的实现活动一定要行动,必须要去做,并且要做得好。因为人毕竟是社会中的人,作为至善的幸福只能在人的社会生活和现实活动中得以实现。

其次,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沉思主体的人需要有外部条件的支持,幸福的获得必须有外部条件的提供。尽管幸福是自足完满的至善,但仍需要外在的善为补充,如高贵的出身、英俊的相貌、一个健康的身体、食物及其他物品的供给、时运亨通等等。正如我们所说,赤手空拳就不可能或者难于做好事情。有许多事情都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但是,这些外在的东西不能过度,“那些敛财者,是在那里受强制而生活着,因为很显然财富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善,它只是有用的东西,并以他物为目的。”即财富对于幸福的获得所起的作用只能是工具性的和基础层次上的,并不是人们所追求的最根本的善。所以只要具有中等水平的财富,一个人就可以做合于德性的事情,享有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同意梭伦的观点:认为人们只要有中等水平的外部条件,过着节俭的生活,就可以作高尚的事情,就能享有幸福。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常所谓的遵循中庸原则。也就是说人们要得到真正的幸福既不能过分的追求物质利益,不能纵容自己的欲望,同时又必须占有必要的物质,因为幸福也不是无本之源,它也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的。一般来说,有物质财富比没有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要更强一些。也比心理感受层面上的幸福来的确定。由此可见,亚氏认为的个人幸福生活在于,既有足够的生活资料,又无过多的财富累赘。

再者,幸福的人也需要朋友。正如前面提到的外在的善,朋友似乎是最大的外在的善。因为人需要一个承受其善举的人。人是一个政治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同样,幸福的人也是这样。我

们需要朋友接受我们的善举和公正的行为,需要朋友来帮助提升品质。因为,两个人的智慧就比一个人的更高。幸福最终是在于我们同朋友一道持续地进行属人的、合德性的活动。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但是,按中庸原则,朋友也需限量,并不是多多益善。“如要幸福,一个人就必须要拥有朋友,既不要太多,也不要过少。”最大限量就是一个人能持续地与之共同生活的数量。

四、幸福观的指导意义

纵观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最大特征是将幸福与德性紧密结合起来,这和当前人们追求“唯我幸福”的利已主义的幸福观有着鲜明的对比。随着人们物质需求欲望的增强,许多人认为有钱、有权就是幸福,甚至为追求金钱权力而做出伤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行为(可以承认而且也赞同每个人都是利己的,但是利己并不意味着要做损害他人与集体利益的事),此时如何处理德性与私利之间的关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追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使其与当前的道德实际进行对话,就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在当今世界,面临这全球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思惟的滋长伸展,以及道德滑坡等的现代社会病的蔓延,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具有不可估量的思维理论价值。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既有崇高的道德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有利于引导人们通过学习和训练增强智慧,提高理性思辨水平,通过理论思维和哲学思考去追求真理,在理智的主宰下,使生命获得最高的幸福。其次,也有利于引导人们注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按中庸原则行事,作明智的、适当的选择,避免走极端,在和谐中保障幸福,享受幸福。再者,还有利于引导人们破除迷信,破除宿命论观念,积极进取,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主动的寻找幸福,体验幸福。这样下来,我们个人就会多一点儿幸福感,少一点儿痛苦感;我们的社会就会多一点儿和谐因素,少一点儿纷争和恐怖。因为衡量社会和谐与否,gdp指标还远远不够,应将“幸福感”纳入和谐社会总体指标评价体系。

五、感悟幸福

在《沉思与其他德性的实现活动》一节中,亚里士多德提到“智慧的人是幸福的”。智慧的人用知识武装自己,沉浸在自我精神领域,追求一种内心的纯洁,自由和安宁。的确,这样可以使人变的更加高尚,使心灵得到净化,纯洁,更接近亚里士多德所谓“沉思生活”。这点,我很赞同。因为,在我的理解中,有了智慧,一个人便能包容体谅,富有同情心,做事合情合理,取舍之间有明智的决定,智慧的人懂得放弃,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富有智慧的人,勇于舍得,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个人觉得,所谓幸福,并不是受每天现实所左右、所播弄的东西,也不是与之相隔绝的、超然的境界。我想,幸福只存在于:将人生中一件件偶然的事件,都能愉快地接受下来,作为前进的动力,并且做好每天的每一件事;同时,为他人,为社会,能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而且幸福也有“相对的幸福”和“绝对的幸福”之分。这可能就

是一种“比较幸福”吧。可能在现在生活中,对人们幸福感影响最大的是自己与别人特别是与熟人朋友相比而形成的落差。所谓的“人比人,比死人”。其实,幸福是没有可比性的。不要以为处于强势的猫就一定幸福,它也会因为无法捕捉到老鼠而伤感;不要以为处于弱势的老鼠就一定不幸福,它也会在与猫周旋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总之,幸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生活态度,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同时,生活幸福的关键不在于你占有多少物品,而在于你是怎样利用他们的。就像鞋匠最大限度地利用手头的皮革,遭遇不幸的人们也会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的赐予。即使一个人不得不置身其中的生活环境较差或极其恶劣,他也能生活得很好,因为他把一切困难和不幸踩在脚下,并在同艰难、不幸的抗争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验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因而活得很幸福。

幸福,我认为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指人生,还包括那些时刻和转瞬即逝的经历,有愉悦的经历,也有痛苦的经历。但是,不管是什么,我始终认为,只要你经历了,就是幸福的。因为,相对于有些人而言,他们没有你这样丰富的经历,你拥有了他们没有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幸福。

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很难求之于自身,但是要想在别处得到则不可能。无论身在何处,我们只能在我们自身寻找或者获得幸福。我们,不需要去羡慕别人的幸福。你以为你没有的,可能在来的路上;你以为她拥有的,可能在去的途中。因此,每个人都要充

分发挥自己的所能,努力做到最好。幸福的获得是积极进取和努力奋斗的结果,每个人的幸福程度与自己的努力程度成正比。

现在,我们正当风华正茂书生意气之时,向往幸福并有意识地为之努力时,我们要调整心态,适应社会,驾驭自己的幸福方舟,寻找幸福正能量!知足常乐、积极努力地发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幸福就在身边„„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克马可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商务印书馆,2007.

[3]邓小芒,赵 林.西方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王成光,刘笔利,王立平.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5]司成伟.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对于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启示[j].文学评论,2011(1).

[6]丛倩茹,高跃,耿晔.试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

[j].才智,2010(21).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